邓善存
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是由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决定的,是改革不断深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不断增多和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近段时间,我们通过召开座谈会、个别走访、发调查问卷等形式,对大田县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就如何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进行探讨。
一、大田县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现状
近年来大田县委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三个方面积极探索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新路子,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到目前为止,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建立党组织的有15个,其中党委1个、支部14个,共有党员217名;建立工会组织的有153个,会员4000多人;建立团组织的有12个;建立妇代会的有15个。其主要做法与成效是: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初步形成齐抓共管格局。县委成立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领导小组,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落实了县、乡、行业部门分级管理的党建工作责任制。县委还建立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联系会议、县处级领导挂钩联系和下派一名党建工作指导员三项制度,加大督查和指导工作力度,推动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开展。
2、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逐步组建党组织。根据大田县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小、散、杂”的特点,各基层党委因情制宜,分类指导,采取了“能分则分、该联则联、能靠则靠”方式,灵活组建了一批党组织,有效地扩大了党组织的覆盖面。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组建模式:即独立组建模式、联合组建模式、挂靠组建模式。今年还在非公经济发展较快、党员相对集中的城区,建立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委。
3、扣紧中心,讲究方法,努力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大田县大多数非公经济组织党组织成立后,能够坚持“有利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有利于党员作用的发挥”原则,认真组织党员学习邓小平理论、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市场经济知识和企业生产经营知识,努力提高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建立了党员目标管理、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和外出、外来党员管理制度;坚持“以党建促经济”原则,协同企业开展形式多样的、有意义的主题活动,特别是去年在各非公经济组织党组织中开展以“增强党性、增强素质,比工作业绩、比奉献意识,联系困难群众、联系进步职工”为主要内容的“双增双比双联”活动,成效明显,拓宽了非公经济组织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渠道,增强了非公经济组织党组织建设的活力。
二、存在主要问题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存在“四难”问题:
1、形成共识难。部分党组织和领导同志对抓好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宣传不够到位。有的认为只要经济发展就行了,党的建设可有可无;有的认为非公经济组织性质特殊,党员人数少,建不建党组织关系不大;有的认为非公经济组织情况复杂,党建工作难开展,有畏难情绪,等等,对抓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未形成共识。
2、党组织设置难。一方面,有的企业主特别是非党员企业主对党的方针、政策缺乏了解,存在“三怕”心理:一怕党组织建立后,会干预企业的经营决策,打乱企业的正常生产秩序,削弱和制约他们的权力;二怕会因为活动过多,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加大管理成本;三怕难于适时解除党员的劳动关系,增加自身负担,因而对建立党组织缺乏理解和支持。另一方面,客观上非公经济组织党的力量薄弱,缺少建立党组织的基本条件,有的因企业规模小,党员数量少,不能单独组建党组织;有的因党员流动性大,“朝增暮减”,党组织难建立,即使建立,也难稳定。
3、党员队伍教育管理难。大田县非公经济组织分布比较零散,特别是个体工商户和一些个体私营企业,不仅是规模比较小,从业人员少,而且经营场所比较分散,往往是一个人随便找个地方,就开展经营活动,有的还是流动经营,给管理和党建工作带来很大难度;相当一部分党员在私营企业工作,党组织关系却在原单位;有的党员认为自己到私营企业工作的目的是为了赚钱,过不过组织生活无所谓,只是定期回支部交党费,有的甚至是代缴代扣,教育管理有名无实;个别还存在不愿暴露身份或者不愿意转移组织关系的现象。
4、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发挥难。有的非公经济组织党组织由于时间、经费没有保证,疏于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有组织无活动”的现象十分突出,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有些党员头脑中存在着“雇佣”思想,认为党员和其他员工同是企业主的“打工仔”,谈不上发挥什么带头作用,或者发挥作用的方式仅限于做点好事、参加一些公益活动。
三、对策探讨
1、依靠宣传创新,营造搞好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浓厚氛围。要在宣传主体、宣传媒介、宣传方式、宣传手段上进一步创新,通过在新闻媒体开辟专栏等形式,大力宣传做好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促使各级党组织和非公经济组织形成共识,切实增强搞好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同时要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等宣传阵地,及时总结和宣传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好做法、好经验,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努力营造搞好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浓厚氛围。
2、依靠设置创新,筑牢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组织基础。一要合理设置党组织。依据党章规定,坚持从企业规模、党员人数、构成差别的实际出发,采取“建、挂、联、调”四种形式建立党组织,做到“成熟一个、建立一个、健全一个、巩固一个”。建,即对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的企业,要创造条件尽快建立党组织;挂,即对规模小、经营地点分散、稳定性差、仅有个别党员人数且流动性大的企业,可把党员挂靠到附近的党支部;联,即在单独几个不足建立党组织的企业中,联合组建党组织,待今后各自具备条件后,再建立党组织;调,即由国有或集体企业转制的非公经济组织,党组织设置可在原有基础上作相应调整和完善,以利于党建工作的连续性。二要理顺隶属关系。要遵循因地制宜、因企制宜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实行属地管理、归口管理和挂靠管理相结合,以属地管理为主。由国有、集体企业转制为非公经济组织的,其党组织隶属关系不变;新建的非公经济组织,其党组织原则上实行属地管理;非公经济发展较快、党员相对集中的区域,可打破企业和行业界限,统一组建党组织,如成立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委,负责领导区域内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
3、依靠管理创新,发挥非公经济组织中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一要抓教育,力求在提高党员素质上取得新突破。教育形式要坚持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教育内容要坚持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相兼顾。二要抓管理,力求在发挥党员作用上取得新突破。要根据企业的生产规律,确定切实可行的活动内容,定时组织开展活动,防止出现“有组织无活动”现象。要严格实行流动党员活动证制度和联系制度,全面掌握党员出、入情况,及时接转组织关系,避免出现“口袋党员”现象。三要抓发展,力求在壮大党员队伍上取得新突破。要按照江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提出的“能否自觉地为实现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是否符合党员条件,是吸收新党员的主要标准”这一要求,注意在一线职工、企业管理人员、生产技术骨干和优秀青年中发展党员,壮大非公经济组织党的力量。
4、依靠活动创新,加强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实效性。在指导思想上,要坚持“为企业所需要、为业主所理解、为党员所欢迎”的要求,把原则的坚定性与工作的灵活性结合起来,能统则统,该分则分,能严则严,该活则活;在活动内容上,要坚持以生产经营为中心的原则,自觉服从和服务于企业的生产经营,积极组织劳动竞赛、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献计献策等活动;在活动形式上,要坚持“小型、分散、灵活”的原则,除重大活动需集中外,一般不搞规模大、花时多的活动,不拘形式,重在实效;在活动时间上,要坚持“以业余为主”的原则,根据企业生产规律和员工从业特点,充分利用生产淡季、班前班后、节假日、休息日开展活动;在活动经费上,组织部门除全额返还非公经济组织党员上缴的党费外,应从所管党费中划出一定比例给予倾斜。
5、依靠机制创新,推动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更快更好发展。一要健全工作机制。特别要健全由组织部牵头,宣传部、统战部、工会、共青团、工商局、工商联、个私协等有关部门参加的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明确领导责任和工作目标,实行定期研究、定期通报、定期督查,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二要根据不同类型,注重分类指导。对于已经建立党组织,党员隶属关系比较明确的企业,要采取多支持、少干涉的办法,支持、鼓励企业党组织积极开展工作,搞好服务,树好形象;对于企业主是党员并支持建立党组织的企业,要予以大力支持,及时帮助企业建立党组织,并指导其开展党的工作,同时努力在这些企业中培育典型,用典型影响带动其他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开展;对于企业主不理解、不支持的企业,要通过加强宣传、正面引导等方式不断扩大党的影响,努力为建立党组织创造条件。三要完善县处级领导挂钩联系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制度。通过县级领导干部定期深入检查、指导,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促进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健康、快速发展。
(作者为中共大田县委常委、组织部长)
(责任编辑:陈明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