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要有决策人才。所谓决策人才是指那些具有一个决策者所具备的政治素质、知识水平、身体条件和决策能力,并以自己的独特才能、品质、经验和创造性的工作,进行有效决策,推动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优秀人物。准确地定义决策人才,必须完全满足下列三个要求:①必须从事领导工作或者管理工作而进行决策活动②必须具有决策的品质、经验和才能;③必须善于进行有效的决策。 如前所述,先天的禀赋为决策人才具有较高的素质和能力提供了可能性。但是,作为决策人才的成长,除了先天的禀赋以外,还需要领导者有意识地进行选拔和培养,使其素质和能力在后天经过学习和实践得到更进一步的提高。因此,在培养现代决策人才方面,要做好发现、培养和重用决策人才等几项工作。 一、发现决策人才 邓小平同志在1985年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善于发现人才,团结人才,使用人才,是领导者是否成熟的主要标志之一。" 发现决策人才是培养决策人才和重用决策人才的前提条件。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才资源显然十分丰富,但至今还不能说我们的人才队伍比其他国家占有多大的优势。人才的不足依然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中遇到的大难题。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现有人才没有被发现,因此也就谈不到有效的培养,更谈不上被合理的重用是造成目前人才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 发现人才,犹如从高山旷野里寻找稀有宝藏,要求领导者要有一个现代的人才观念和灵敏的辨析眼光。决策人才固然可贵,但善于发现决策人才的领导者更加难能可贵。难怪古人说:"得十良马,不如得一伯乐"。所以,能不能发现人才,发现什么层次的人才,与人才发现者本身的德才情况是直接相关的。三国时期刘劭的"一流之人,能识一流之善;二流之人,能识二流之美;尽有诸流,则亦能兼达众才"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作为一位能够发现决策人才的现代领导者,要有更高的见识和胆略,要有超乎常人的洞察力和判断力,像伯乐一样,在一匹能日行千里的宝马良驹已经被折磨得疲惫不堪、困苦潦倒之时,还能够一眼看出千里马的本质,并敢于把它从盐车重载之下"解放"出来,给它派上能够大显身手的用场。 二、培养决策人才 从信息论的观点看,人才是一个信息系统,没有输入不可能有输出。输入的信息量越大,系统的存储功能就发挥得越充分,可供调用的和可能输出的信息量就越大、越丰富多样。如果只有输出而没有输入,那么这个系统将无法维持,而趋于丧失应有的功能。要保持系统的正常运转,必须重视决策人才的才能输入,主要地是进行决策科学知识教育。 现代决策是多目标多层次的创新活动,是一种高度的复杂的脑力劳动,它需要相当广泛的知识和技能。进行科学知识的教育,首先要树立决策科学化的观念,认识现代决策活动的发展趋势,认识决策活动在当前社会实践中的重要作用,以及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解决决策问题的必要性。其次,要进行有关决策科学的基础知识教育以及与决策科学相关学科的教育。此外,还要进行掌握现代决策手段的教育,现代决策的手段既包括利用各种软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所建立起来的各种决策工具,也包括以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代表的高技术手段的广泛应用,这些手段对于提高决策者的决策科学化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重用决策人才 广义地说,使用、重用人才也是一种培养。在接受决策科学的理论知识教育的基础上,应该为具有决策者素质的人才提供锻炼、成长的机会,让他们参与实际的决策过程,给他们压重担,让他们挑大梁,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只有实践才能出真知。任何一个部门的实际决策过程都有其特殊性,这是从书本和课堂上学不到的,只有参与实际的决策过程,才能将自己的知识变成实际工作的能力,在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培养自己,从而才能不断地累积决策经验,保证决策的正确性。 (摘自《领导与决策》) 案 例
康熙知遇施琅
康熙二十二年(1683),清军水师乘风破浪,一举攻克澎湖,随即进取台湾,迫郑克王爽 投降,一直与中央政府分庭抗礼的台湾至此又重新统一于清朝政府的管辖之下。指挥这次重要战役的就是降清的郑芝龙部将施琅;而慧眼识英雄,大胆使施琅的正是清朝著名的康熙皇帝。当时,在众多大臣反对的情况下,康熙皇帝敢于任用郑氏降将确实需要些胆略和气魄。康熙帝的这一果断决策正是建立在善于察贤辨才,并真正了解施琅的基础上的。后人曾就此评论说:"台湾平,琅专其功。""功名之际,有难言之矣。大敌在前,将帅内相竞,审择坚任,一战而克,非圣祖(即康熙帝)善驭群材,曷能有此哉?"这是对康熙皇帝善于用人的高度赞扬。 施琅(1621-1696),字尊候,号琢公,福建晋江人。原为明朝总兵郑芝龙的部将,顺治三年(1646),郑芝龙降清,施琅亦从降。十三年(1656)升副将,十六年(1659)升总兵,康熙元年(1622)迁水师提督。施琅归降之后,一直忠心耿耿,为清朝的统一大业奋力拼杀。但是,当时朝廷内掌权的满、汉官员并看不起他,特别在康熙初年掌权的鳌拜集团更不肯重用他。 康熙初年,郑成功之子郑锦据台湾,并欲攻福建。施琅调兵遣将,出海截击,大败之。七年(1668),鉴于郑锦已势单力薄,施琅密奏朝廷,"宜急攻之。"刚刚亲政一年的康熙皇帝览奏之后,立即召施琅入京,并亲询方略。施琅言:"贼兵不满数万,战船不过数百,锦智勇俱无。若先取澎湖以扼其吭,贼势立拙;倘复负固,则重师泊台湾港口,而别以奇兵袭南路打狗港及北路文港海翁堀。贼分则力薄,合则势蹙,台湾计日可平。"十五岁的少年天子康熙皇帝虽然第一次与施琅当面交谈,但施琅的谋略与能力却深深地打动了他的心。他很赞赏施琅收复台湾的计划,遂下部议。由于康熙帝刚刚亲政,朝廷大权仍掌握在以鳌拜为首的保守势力中,而这些人一贯反对施琅,因此以"海洋险远,风涛莫测,长驱制胜,难计万全"为由,将施琅的建议搁置下来,并裁其水师提督,改授内大臣,调回京师。 不久,康熙帝计擒鳌拜,真正掌握了大权。由于三藩事起,统一台湾之事便暂时放下,但他心中时刻不忘。康熙二十年(1681),三藩平,康熙帝再次提出统一台湾问题,并询问群臣意见,结果群臣"咸谓海波不测,难以制胜,"反对进取台湾。这时,内阁学士李光地、福建总督姚启圣都认为台湾可取,并推荐施琅担当此任。康熙皇帝想起十几年前的往事,也认为"壮猷硕画,无出公(指施琅)右者"。于是,再次召施琅入宫,并"宴内廷,谘进讨事。"由于施琅"治军严整,通阵法,尤善水战,谙海中风候",因此他向康熙皇帝详细谈了如何训练水师、如何利用风向变化等具体方略。康熙帝听后十分满意,决定再次任其为福建水师提督,即赴前线,操练水师,待机进取台湾。这时,有人提出,施琅既已调京多年,不宜再派往福建,康熙帝不予理睬。又有人公开反对任用施琅,"以为不可遣,去必叛",康熙帝仍不为所动,既然主意已定,就用人不疑。于是,当机立断,晋施琅为太子少保,兼福建水师提督。施琅临行之时,康熙皇帝还特意"临轩劳之",并勉励他说:"平海之议,惟汝予同,其努力无替。" 施琅受知遇之恩,果然不负康熙帝的厚望,他积极训练水师,做好了大战前的一切准备工作,终于在康熙二十二年克澎湖,迫郑克王爽 投降,使统一台湾大业顺利完成。 清军在攻占台湾后,对台湾的处理问题,又出现了分歧。有人荒谬地提出,"宜迁其人,弃其地"。李光地甚至提出"招来红毛,畀以其地。"将祖国领土台湾奉送给西方殖民主义者。施琅则坚决反对放弃台湾,力主台湾不可弃,奏请设官兵镇守。他认为"弃之必酿成大祸,留之诚永固边圉。"康熙皇帝坚决支持施琅的主张,指出:"台湾弃取,所关甚大","弃而不守,尤为不可"。于是,遵照施琅的意见,在台湾设一府三县,并设一总兵,驻兵八千。至此,台湾的行政建置完全与内地划一。 此后,在镇守台湾的问题上,康熙皇帝仍十分信任施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近七旬的施琅以年老多病、行动不便请求解任,康熙帝对他说:"吾用汝心,不在乎手足矣。"充分说明了康熙帝对施琅的了解与信任。 康熙帝以他敏锐的观察力发现了施琅这个人才,而且力排众议大胆任用,这正是他在用人问题上的成功之举。事隔数年之后,康熙帝对施琅说明了观察、任用他的曲折过程:"尔前为内大臣十有三年,当时尚有轻尔者。惟朕深知尔,待尔甚厚。后三逆平定,惟海寇潜据台湾以为福建害,欲除此寇,非尔不可。朕特加擢用,尔能不负任使,举六十年难靖之寇,殄灭无余。或有言尔恃功骄傲;朕令尔来京,又有言当留勿遣者。朕思寇乱之际,尚用尔勿疑,况天下已平,反疑而勿遣耶?"康熙皇帝的这段话并非自夸。可见,后人评论平台台湾一事,认为施琅当为首功,而"非圣祖善驭群材"也不可能有此结果,这一结论显然是公允的。
(摘自《领导决策艺术通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