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农业生产] 梅列区洋溪乡发展城郊型农业调查

[复制链接]
化宁秘书 发表于 2009-5-4 23: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梅列区洋溪乡位于三明市郊,距市区12公里,总人口8458人,农业人口8029人,耕地面积1.23万亩,其中直控蔬菜基地面积2100亩。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洋溪乡依托三明市区,按照“服务城市,致富农民”发展思路,大力发展城郊型农业,重点突破蔬菜种植模式,以基地化、产业化为带动,不仅丰富了城市居民的“菜篮子”,为城市居民生产和生活提供鲜活嫩、名特优的农副产品,而且促进了农民收入。到2007年,洋溪乡农业总产值达到8427万元,是1978年22.78万元的37倍,蔬菜总产量达15967吨,比1978年的388吨增长41.2倍。农民人均纯收入4283元,与1978年的121元相比增长35.4倍。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洋溪乡的蔬菜生产基本上可分两个阶段。

    1、第一阶段(1985—1994年)开放活跃阶段。本期为洋溪乡蔬菜事业最具活力时期。蔬菜的产、供、销全方位放开,1985年成立蔬菜办,大力实施“菜篮子”工程,蔬菜事业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进行基础农田改造,改变传统的农田种植粮食的生产模式,在新街、上街、羊口仔村大力发展蔬菜种植,种菜面积不断扩大,高标准菜地从无到有,设施设备不断更新完善,生产水平逐步提高,开始走上城郊型农业之路。

    2、第二阶段(1995—2007年)全面提升阶段。这一时期,洋溪乡蔬菜工作围绕市场要效益,以科技创新为纽带,着力发展高效安全蔬菜,大力推广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蔬菜生产快速增长,蔬菜种植面积达到2900亩,其中高山反季节蔬菜含稻改菜1200亩,年上市无公害蔬菜12000吨,产值5000万元。经验

    洋溪乡蔬菜种植所走过的发展历程,给我们积累了一些经验,值得借鉴。

    1、建设高标准菜地。郊区型农业的出路在于上规模、上水平。在市、区农业蔬菜、水电、财政、土地等有关部门支持下,洋溪乡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进行蔬菜基地建设,建水渠、排灌沟、防洪堤、蓄水池,铺设喷灌管道,建机耕道、田间运菜路、肥料房、贮藏库、水池、运菜道路涵洞。通过改善菜地的生产条件,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目前,已建成500亩路、田、沟、渠配套设施齐全的标准菜地,70亩喷溉管道设施齐全的高标准菜地。

    2、科技示范带动。通过建立示范村、示范户和示范园区(片、点),带动农民进行低产低效农田改造。培育陈易文、苏注来等蔬菜种植大户15户,提高示范辐射作用,推进蔬菜标准化、规范化、效率化栽培。

    3、推广科技网络。通过技术培训,使农民真正掌握蔬菜高产生产技术。每年开展蔬菜培训6-8 期,做好禁用剧毒农药,高残留农药宣传,引进推广青花菜、台湾韭菜、青瓜新优蔬菜品种20余种。

    4、打造蔬菜品牌。进一步规范无公害蔬菜的生产,对基地60户农户进行挂牌生产,推广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方法,在新街、上街和羊口仔村增设13盏频振式杀虫灯,20盏智能式测报灯,防治蔬菜病虫害,减少蔬菜农药残留量,提升洋溪“梅丰”、“松翠”无公害蔬菜的品位和影响。

    5、“超市+基地+农户”。2006年,洋溪乡与三明家德福超市一起率先在三明建立了“超市+基地+农户”的生鲜超市新型经营模式,在上街村建立100亩农产品生产基地,订期为10年,每年交给村民2万多元的租金。超市免费提供给农民种子、化肥、农药、技术,村民将种出的菜卖给超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5粉丝

573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