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加快产业技术升级 发挥传统产业优势

[复制链接]
中国老秘 发表于 2009-4-30 23:37: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张炼钢、田功文、刘敏、罗克明

    纺织、水泥、酿酒产业作为我市的支柱产业,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当前国家宏观调控趋紧、环保政策趋严的大背景下,如何做大做强我市传统优势产业,是我们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最近,我们深入到全市这三个产业的部分重点企业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现状与特点
    2007年,我市纺织、水泥、酿酒产业规模企业实现销售收入分别为43亿元、10.3亿元、2.8亿元,分别比2006年增长21%、11%、20%;上缴税金分别为1.2亿元、0.7亿元、0.3亿元;规模企业户数分别达到73户、37户、7户,分别比2006年增加14户、1户、3户。今年1-4月,实现销售收入分别达10.9亿元、2.8亿元、1亿元,同比增长10%、8%、24%。我市传统优势产业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基础扎实。通过多年的发展,我市的纺织、水泥、酿酒产业已形成较大规模,在全省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是产能不断扩大。2007年,全市规模以上纺织工业企业73家,实现总产值48.86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8.5%。拥有棉纺70万锭、麻纺8万锭,分别占全省的22%、47%,均居全省第一。主要产品产量在全省都占有重要位置,其中化纤1.2万吨、占全省的25.5%;纱10万吨,占全省的22.2%;布2.25亿米,占全省的45%;印染布3705万米,占全省的19%。水泥产业“十五”以来更是发展迅猛,产量持续增长,2000年330万吨; 2007年达640万吨,接近翻番,占全省总产量的15%。啤酒产量也在不断提升, 2006年达到10.4万吨;特别是国人重啤公司,2007年产量达到20万吨,位居全省同行业第一位。二是品牌基础突出。经过多年的发展,传统产业的品牌不断叫响。德江的棉纱、杰新的印染布均获得了省级名牌产品。八十年代开始,德山大曲酒曾三次荣获国家浓香型白酒银质奖,酱香型武陵酒直逼国酒茅台,曾一举荣获酱香型白酒金质奖,跻身国家八大名酒之列。“重庆啤酒”、“国人啤酒”被评定为“湖南省名牌产品”,“国人”、“一品”、“重庆”商标均获得湖南省著名商标称号。2006年,“重庆清爽”等15个啤酒品种首次通过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坝道”牌水泥2006年被认定为国家免检产品,强盛水泥公司的“东峰”商标也荣获湖南省著名商标。三是技术水平较高。湖南中泰特种装备公司通过自主创新,成功研发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连续式宽幅无纬布及其系列产品,主要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继美国、荷兰之后,第三个拥有此类产品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石门特水的抗硫酸盐水泥已应用于香港新机场、山西万家寨引黄工程和港运码头,并出口东南亚;中热硅酸盐水泥被长江三峡工程确定为专供水泥, 到目前为止已为三峡工程提供了100万吨优质中热硅酸盐水泥。四是人才优势明显。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市纺织、水泥和酿酒产业培育出了几万名产业工人、上百名企业技术研发和高级管理人才,形成了高素质、多层次的传统优势产业人才体系。目前,这些专业人才,有的已经成为常德大中型纺织企业、水泥企业和酿酒产业的带头人,有的成为了技术权威,有的成为了生产一线的操作能手。
    2、贡献突出。纺织、水泥和酿酒产业不仅为我市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较稳定的财税,也为我市扩大就业、社会稳定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作出了很大的贡献。2007年,全市规模以上纺织工业企业总产值占到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8.5%,年产值过亿元以上企业13户,占全市亿元企业的23%;从业人数达到2.7万人,占全市工业从业人数的四分之一。同时,纺织产业不仅拉动了种植业,为农业创效、农民增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还带动了辅料配件专业以及机械制造、交通运输、仓储物流等相关产业的发展。白酒产业曾是我市的税源大户,1999年德山酒业、武陵酒业上缴税收4505万元,占全市税收额的27.3%,为我市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建材产业虽然近几年随着国家调控政策的冲击,贡献方面有所减弱,但在全市十大优势产业中仍保持第7位。
    3、潜力巨大。各企业为了扩大市场份额,正在进行技术改造和大规模的扩张,呈现了很大的发展潜力。一方面是技术改造加速。津市益林纺织3万锭精梳紧密纺、友联纺织1.5万锭扩建项目正在建设,宏力纺织计划新增3万锭、娄星纺织计划新增2万锭,这些项目投产,可新增产值7个亿。中泰化纤计划投资4000万元,新建4条纺织线和2条UD布线,目前已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计划3年内产量达到5000吨,产值超过10亿元。广源麻业三年内计划投资3.8亿元,新上10万锭紧密纺项目,预计年产值可达12.5亿元。特水公司年产100万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改造正在进行,预计年底建成投产。武陵酒有限公司2007年投资1800万元,启动了酱酒恢复性的生产技改工作;今年又投资了2400万元,正在进行第二期技改工程,重塑品牌。另一方面是新上项目增多。云锦集团正在新建纺织工业园,投资6.5亿元,新建16万锭新型纺纱厂,预计年产值可达7个多亿。目前水泥产业在建项目有4个,石门海螺一期年产200万吨,近期可投产,随即进行二期建设,产能也为200万吨;冀东水泥计划投资14亿元,分二期建设,一期产能200万吨,2009年6月可正式投产,二期产能200万吨,明年6月开工;中材牛力水泥新生产线正在建设,第一期年产100万吨,9月可投产,并拟建二期,产能200万吨。
    二、困难与挑战
    1、市场竞争力弱。一方面纺织行业受国际经济形势影响,人民币的升值直接降低纺织品出口利润,配额和技术壁垒使我国纺织品出口受阻,而周边发展中国家,如越南、老挝、柬埔寨、巴基斯坦、印度等国家的人力、土地、能源和原料成本比中国低很多,在中低端产品市场上具有比较强的后发优势,削弱了中国纺织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给我国的纺织产业带来一定冲击。同时,受国家宏观调控制约,纺织品的出口退税从原14%调至现在的11%,使纺织品出口利润直接损失3%,纺织行业大面积亏损的局面将进一步加大。而水泥行业,按照国家的相关政策规定,我省明确了到2008年底完成对年产6.6万吨、2010年底完成对年产10万吨以下机立窑企业的淘汰时间表。这些宏观政策的出台,使中小水泥企业面临着生存危机。另一方面,随着国际石油价格的节节攀升,粮、油、棉等农产品的提价和煤电油运等价格的上涨,员工工资水平的提升,大大增加了纺织、水泥和酿酒企业生产成本。
    2、技术水平落后。一是自动化水平偏低。我市棉纺产业装备经“十五”期间大规模投资改造后,其装备水平在全国同行业中仍然属于中等档次,目前每万锭用工人数平均在200人左右,而全国最好的只需30人。二是生产工艺落后。我市纺织企业先进设备、进口设备很少,目前设备水平比较先进的云锦纺织,其装备、工艺也只相当于国内平均水平。代表纺织先进工艺的无梭率指标,我市为30%,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代表苎麻纺织关键技术的原麻脱胶工艺,我市麻纺企业大多采用传统的化学机械脱胶方法,精干麻的每吨耗水量达到500 吨,而采用生物脱胶技术,每吨精干麻耗水量仅为50吨左右。水泥行业的生产工艺也很落后,全市水泥行业还没有一条新型干法旋窑生产线,全部为工艺落后能耗高的小立窑、湿法窑以及小干法中空窑,能耗分别比新型干法水泥能耗高39%、81%、111%。三是新品研发能力低。我市传统产业普遍存在技术开发投入少、新产品开发能力弱等问题,导致产品单一、档次不高。如纺织产品花色品种少,大多为中、低档产品,一般产品多,精加工、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少,市场竞争力比较低下。
    3、产业链接不紧。纺织、水泥、酿酒产业均存在产业脱节、链条不长的问题。如纺织方面,我市基本上都是生产纱线、坯布等半成品,缺乏终端产品,特别是服装企业、家纺企业发展缓慢,没有上档次的产品可以摆上超市货架,为消费者直接使用;酿酒企业正处于恢复发展阶段,还没有建立自己的粮食生产供应基地,也没有相关的饲料厂、包装厂、运输业、广告宣传业与之配套;水泥的下游产品还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磷肥厂、硫酸厂、精细化工等还没有形成链条。
    4、环保治理难度大。我市这些传统产业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量大。虽然我市苎麻脱胶企业都有治污计划,但目前还只有德乐纺织一家企业的治污工程已竣工,治污形势十分严峻。小水泥企业大多用立窑生产,粉尘排放严重超标,由于小水泥企业全部是私营企业或租赁企业,追求经济效益多,重视社会效益少,环境污染严重。同时这些小水泥厂大多以民间集资为主,集资对象绝大部分为当地农民,使得关停整治的难度大。
    三、对策与措施
    1、发展增量,盘活存量。坚持走“新老并举、大小并举、内外并举、高低并举”的道路,就是既要引进外资办大工业,也要激活民资大办工业;既要注重新引进企业,又要加快传统产业的企业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既要培育大企业、大集团、大产业,又要积极推进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发展;既要引进、培育和发展高科技含量企业,也要发展低附加值、有一定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解决好政府增收与劳动就业扩大的问题。
    2、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一是科学制定规划。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我市十一大产业集群工作协调小组在深入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正在进行规划修订,各产业的发展规划经充分论证后将尽快出台,以期准确定位全市传统产业的发展目标、发展方向、发展途径,指导各产业又好又快发展。二是合理布局产能。充分发挥我市资源和市场的区位优势,合理布局,形成各具特色、协调发展的格局。纺织产业将形成差别化发展,把德山开发区和桥南市场建设成为纺织服装加工和纺织品交易中心,汉寿以培育苎麻深加工产业为主,安乡以亚麻深加工产业为主,桃源形成纺织专业生产区,临澧以生产特种化纤为主,津市以生产竹节纱和缫丝为重点,向下延伸到牛仔布织造、牛仔服装加工和绸缎生产,形成特色区域。水泥产业随着落后生产能力的淘汰力度加大,给新型干法水泥的发展带来了更大的市场空间,国家大型水泥企业纷纷落户我市,根据项目建设进展情况,预计到2010年底,产能将达到1150万吨,产能严重过剩。为此,我市新建水泥生产线将统筹考虑布局和市场,同时提出等量淘汰落后水泥方案和计划,防止本地区过度投资引发的新一轮价格和资源大战。
    3、延长链条,发展集群。一是培育龙头企业。纺织产业实施重点企业扶持战略,鼓励现有骨干企业技扩改,立足自身优势,整合资产资源,实行强强联合,成为领军企业,通过产业延伸、联合、配套、拉动,集中优势资源,做大整个纺织产业集群。水泥产业重点支持在合理布局的前提下日产5000吨以上,积极推进新型干法水泥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综合利用三废资源、以消纳废渣为主的水泥项目。啤酒生产在我市已完成了资源整合,鼓励重庆啤酒进一步做大做强,迅速推进永州项目建设,提高市场占有率。白酒生产将以德山酒业、武陵酒业为核心龙头企业,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以联合开发、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贴牌生产等手段,实现对全市其它白酒企业、小酒厂、小作坊的联营、控股或兼并,推行科学的行业分工和产业协作,使我市的白酒业逐步形成规范的、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二是拉长产业链条。完整的产业链条,是做大做强传统产业的重要基础。纺织产业当前重点发展服装、家纺等终端产业,使纺织产业结构更趋合理、更加完善。力争3年内培育壮大1-2家本土服装、家纺企业,引进2-3家比较知名的大型服装、家纺企业,从而带动印染、纺纱、织布等相关产业,促进全市纺织产业的大发展。引导水泥产业加强科技创新和产品研发,在现有基础上,大力改进设施,提高装备水平,开发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广的特种产品。酿酒产业结合消费者口味的变化不断地推新品,提升档次,占领市场。武陵酱酒起点高、立意新,深受市场欢迎,引导企业加大宣传力度,在营销上出新招、出高招,迅速提升销量。三是完善集群配套。搭建传统产业发展的服务平台,为产业集群企业服务,包括从产品研发、资源组织、物流服务、辅料配送等方面提供专业服务,促进我市传统产业的发展和壮大。
    4、完善政策,加强扶持。政策是推动传统产业发展的强劲动力。一是发展原料生产。一方面充分发挥我市在棉花、苎麻种植方面的优势,组织农业科研部门,加大棉花和苎麻品种改良的力度,建立优质棉、麻种植基地,进一步提高棉麻生产质量和单产水平。另一方面健全生产体系。鼓励引导有条件的纺织加工企业积极参与基地建设,定向定点收购,形成企业连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链条和市场运行机制,形成农、工、科、贸一体化的纺织生产体系。再一方面发展新型原料。鼓励企业开发利用新型天然环保纺织纤维,特别是抓住我国"东桑西移"的梯度转移机遇,大力发展蚕桑生产,培植新的纺织原料资源。二是加强政策扶持。在融资上引导企业融资渠道多元化,融资方式多样化,扩大担保体系贷款,对符合产业政策、效益好、有信誉度的,引导和鼓励各家金融机构给予支持。支持企业上市,目前有纺织产业中中泰化纤、云锦纺织、广源麻业、银阳纺织、宏力纺织等多家公司有上市意向,有的已进入实质性运作阶段。我们将对有条件的重点企业实施专业指导,促进其尽快上市融资。在税收上,对酿酒生产企业将采取核定基数、先征后返、产销分离、按比例递增的政策,放水养鱼。在优化环境上,将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特别是对外地企业采取非正当手段进入我市消费市场的产品给予限制和打击,规范市场秩序,保护地方品牌。三是鼓励创新创牌。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引导企业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和环境保证体系,开展国际产品认证和商标注册,提高品牌产品的质量、科技含量和文化底蕴。同时,实施"绿色产业"战略,强化可持续发展意识,推广清洁生产和绿色加工技术,鼓励开发绿色、环保、生态、保健产品;加大本地品牌消费引导力度,对武陵酱酒、御品德山、重庆啤酒等产品,营造良好市场销售氛围。四是加强环保治理。麻纺企业可以借鉴我市造纸行业污染整治的办法,引导企业按照“集中脱胶、分散纺织”的思路,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科学布局,合理分工,降低治污成本。环保部门将严格执行水泥工业大气污染排放标准,加大检查力度,对不达标的企业责令限期停业整改,整改不达标的企业吊销排污证并依法关闭。五是完善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各种服务平台和体系,为我市企业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服务。一方面,加强行业协会的建设,发挥协会在行业指导、组织生产、拓展市场、信息服务、行业自律、技术人才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加强人才培育。建议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办法,加强企业管理人员培训。同时,在本市各级各类大中专等院校开设纺织、食品、精细化工等专业,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培养高层次技术人才。再一方面,建立研发平台。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合,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产品开发研究体系和质量标准检测体系,形成有利于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探索独立开发、自主发展,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工艺、新技术和新产品,提高传统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24粉丝

2229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