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汶川大地震引发的思考

[复制链接]
不得不说 发表于 2009-4-30 23:35: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刘爱军

    汶川大地震警醒我们,地震并不遥远,抓好防震减灾、增强抗灾能力刻不容缓。
    一、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防震意识。实践证明,人们的防震意识对提高全社会防震减灾能力、减轻震灾损失具有决定性作用。日本与我国同是地震多发国,然而据有关资料显示,其防震抗灾教育十分普及和深入,民众的防震意识已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即便小学生在真正遭遇地震灾难时,不仅不会慌乱,而且还知道如何规避和自救。与日本相比,我们的防震减灾教育还很不到位,尽管市县有关部门在地震科普宣传教育上做了一些工作,但宣教对象范围较窄,内容单一,群众的防震知识相对贫乏,减灾能力相对较弱。为此,必须重视并加强地震知识宣传教育。一是要注重全民性。坚持“三个纳入”,即将地震知识纳入国民教育的重要内容,把每年的5月12日确定为“全市震灾预防日”,5月12日所处的周确定为“全市震灾预防周”,在此期间,举行一系列地震知识和防灾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纳入中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对青少年地震知识教育,从小培养其防护灾害、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纳入干部教育的重要内容,提高各级党政干部的震灾防御意识。二是要注重多样性。在宣教内容上,包含灾前预警、灾中及灾后自救、互救指导,家庭防灾、灾害管理、救灾物资准备等多领域;在宣教方式上,采取应急演练、上地震课、科普下乡、发放资料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种方式,将地震知识宣传教育融入群众的日常生活。三是要注重实效性。通过坚持不懈地实施地震科普宣传教育,使全社会防震减灾意识不断提高,群众灾害自救、互救能力不断增强。
    二、严格监督管理,提升建筑抗震性能。据统计,建筑物倒塌造成的人员伤亡占地震伤亡人数的95%。世界有关国家在经历多次地震灾难后,将建筑抗震设防作为减轻地震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有效途径。如美国西海岸地区是地震多发区,多年来高度重视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2002年阿拉斯加州发生的里氏7.8级地震仅造成少数道路和房屋受损,没有人员伤亡。与之相比,我们的建筑抗震设防管理还存在较大差距。就临澧县而言,近年来仅重大建设工程经过了地震安全性评价,落实了抗震设防措施,其他大部分建筑基本不具备抗震能力,如果发生破坏性地震,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必须加大建筑抗震设防管理力度。一是要坚持分类指导。对地域、类型、功用各异的各类建筑,分别按不同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管理。重点建设工程、公共建筑和水库、燃气管道等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工程必须进行专门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确定抗震设防标准;一般工业与城市民用建筑按国家有关标准进行设防;对农村民居实施防震保安工程,按照“政府引导、农民自愿,经济适用、抗震安全”的原则,加大对农民建房的抗震技术指导力度,引导农民建设抗震安全房。二是要把握监管环节。严把工程审批关,把抗震设防审批列为建设工程项目审批的前置程序,未经抗震设防审批的工程项目不予论证、不得设计、不准施工;严把质量监督关,地震部门对工程施工进行全程监督,保证建筑质量达到抗震设防要求;严把抗震性能检查关,迅速启动城乡建筑抗震性能普查工作,对各类建筑进行“体检”,并根据“体检”结果落实相应的抗震加固措施。三是要加强地震执法。市县两级要成立地震执法队伍,强化执法职能,严肃查处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地震违法行为。同时,人大要加大地震执法检查力度,促进地震部门依法行政,推进防震减灾法律法规落实。
    三、强化协同配合,增强应急反应能力。强大的应急反应能力是地震灾后救援的重要保证。增强震灾应急反应能力,关键在于强化协同配合意识。一是要强化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进一步编制修订地震灾害应急预案,严格部门责任,确保组织到位、人员到位、责任到位和措施到位。建立地震应急中心,完善地震应急工作程序和协调联动机制,做到临震不乱,行动迅速,决策科学,处置有力。明确部门职责,实行分工协作,地震部门要不断更新完善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为地震应急提供信息保证;交通部门要保证道路安全畅通;公安消防、医疗卫生、地震等部门要联合组建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备足救援设备,加强人员训练;民政部门要增加救灾储备物资品种和数量,满足救灾需要。二是要强化军地之间的协同配合。历次救灾实践证明,人民军队是抢险救灾的中流砥柱。市县两级应加强与驻常武警的联系协调,加强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强化应急救援责任;驻常部队也要主动参与、指导市县两级抗震救灾应急演练,一旦发生灾害,第一时间投入抢险救援工作。三是要强化政府与民众之间的协同配合。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防震减灾理念,尽早公布地震活动信息,提高防震减灾工作透明度,消除群众恐慌心理,争取社会公众支持。同时,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建立防震减灾志愿者网络,有效组织民众配合专业救援队伍开展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
    四、加大投入力度,全力保障防震减灾。防震减灾是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实行政府主导的投入保障机制。但当前防震减灾工作存在经费投入不足、专业人才匮乏和技术手段滞后的问题。以临澧县为例,经费投入方面,每年县财政预算安排防震减灾专项经费1万元,不能完全满足防震减灾工作需要;专业人才方面,县地震局没有地质地震学专业毕业的人才,同时,人员编制紧,现有核定在编工作人员仅3人,无法承担繁重的防震减灾工作任务;技术手段方面,缺乏必要的地震活动监测仪器设备,地震前兆监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严重不足。保障防震减灾事业快速发展,必须加大投入保障力度。一是要提供经费保障。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增长机制,确保防震减灾财政投入增长高于经济增长。市县财政应重点保证地震科普宣传、抗震设防管理、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和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等工作支出;同时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防震减灾专项资金投入。加强对各项防震减灾专项资金的审计监督,确保资金使用效益。二是要提供人才保障。建立有序的人才培养使用机制,坚持对地震部门工作人员开展专业知识培训,加快培养一批地震工作高技术人才队伍;适当增加地震部门人员编制,将优秀地震专业人才充实到各级地震部门;关心地震专业人才成长,帮助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待遇,激发其干事创业的热情。三是要提供技术保障。上级有关部门应加大地震预测科研攻关力度,尽快攻克地震预测这一“世界性难题”;调整优化地震微观监测台布局,加强地震活动断层探测等微观监测工作;进一步完善地震宏观监测网、科普知识宣传网、灾情速报网和防震减灾工作员“三网一员”工作体系,为宏观监测网点配套相应设备,加强人员培训,实行群测群防,及时准确预测预报地震活动。同时,狠抓建筑工程设防等防震技术及相关产品的研发、引进、推广,为防震减灾提供技术支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0粉丝

235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