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促进文化繁荣发展

[复制链接]
文秘114 发表于 2009-4-30 23:34: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石门县文化体制改革的调查

                              市政协文教卫体委

    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不断增长,现有的文化体制与之不相适应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党的十六大后,中央适时对文化体制改革作出部署,确定部分省市作为综合试点地区;国务院发出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召开了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举办了文化体制改革培训班。5年的改革实践,在文化体制、文艺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壮大文化产业实力、扩大对外文化交流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大力推进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掀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高潮,把文化建设放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战略高度。面对这一深刻的历史背景,石门县的领导者以敏锐的眼光,超凡的魄力,坚韧的毅力和精细的工作,为常德市文化体制改革探索了一条成功之路。
    一、改革的内容
    石门县位于湖南省西北部,素有“湘北门户”之称,是一个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山川秀美、物产丰饶的山区大县。改革前,该县文化局、广电局、体育局、电影公司等文化企事业单位一直步履惟艰,资金短缺,人才匮乏,设施陈旧,有些单位常常发不出工资,负债累累,开展活动需采取行政手段,大家都在为生存问题而犯愁。面对如此境况,县委县政府和宣传文化部门别无选择,毅然选择了改革的道路。从2003年开始,文化体制改革的春雷打破了古老山城的寂静。
    改革一:深化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改革。文化部门的县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乡镇文化站等公益性事业单位,继续实行事业体制,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深化内部运行机制改革,改革用人机制,实行评聘分离,加强成本核算,改革内部管理。广电部门的业务宣传和经营实行“两分开”,县电视台新闻频道、县广播电台、差转台作为党和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喉舌”,实行事业体制,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重新定编定员,人员工资和工作经费均由财政负担。县电视台生活频道、石门广电传媒公司、石门网络和广电经营与新闻宣传进行剥离,实行企业化管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各单位内部改革主要是抓好劳动、人事、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员工实行全员聘用,职位实行公开竞争,工资实行绩效挂钩。上岗人员按照“三定”的原则,定岗位目标,定责任义务,定奖惩制度,做到事有人做,人有事做。
    改革二: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对电影公司、大剧院富余人员实行身份置换,积极推进其转企改制,按照“明晰产权、身份置换、企业重组、自我发展”的办法进行公司或股份制改造。2005年对有着近50年历史、108名职工、负债490万元的县电影公司实行改革,干部职工一律买断,县里安排3个财政全额拨款编制,由文化局成立电影放映站代替其行业管理职能。同时,电影站采取公开招聘的方式,从原有的县电影公司和农村放映员中选拔了24名电影放映员,组成12支电影放映队,分区包干负责全县农村电影放映工作,确保每村每月放映一场电影。2006年,石门县与澧县、汉寿县、鼎城区被定为全国电影数字放映和农村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影片放映改革试点地区,并成立了常德市农村数字电影院线有限公司,在整个试点运行工作中,始终坚持“政府扶持、市场运作、社会参与、有偿服务”的原则,探索出了一条农村电影放映的新路子。县大剧院改革确立了国有资产全部收归国有,改革成本由政府兜底,保留大剧院阵地,按政策实行干部职工身份置换的原则,制定具体实施方案,进行资产评估,落实改制资金。
    改革三:推进公益性事业单位向经营性方向转型。县荆河戏剧团是体现澧水流域地点特色的地方剧团,2007年被列为国家非物质遗产项目。为大力弘扬地方民族文化,采取政府扶持和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方式,促使其通过精品展演逐步实现自主经营和自我发展,逐步与政府脱钩,走文化演出单位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发展的新路,实现由公益性事业单位向经营性方向的过渡转变。
改革四:实行文化管理体制的转变。从以办文化为主逐步向以管文化为主转变;从以管理直属单位为主逐步向管理全社会文化转变;从以养人为主逐步向养事业为主转变。
    二、改革的成效
    成效一:政府为公益性文化买单,文化设施更完善了。体制改革后的文化单位,县财政对公益性文化的投入不是减少,而是增加了。改革前,县荆河戏剧团每年只有5人的差额拨款和3万元的工作经费。改革后,县财政每年为其提供7个人的全额拨款和30万元的活动经费,同时为其化解了145万元的债务。县财政投资1200万元新建了全省一流的图书馆,融艺术馆、展览馆、学术交流中心、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诸多功能于一体。县广电局剥离后的网络公司,通过资本运作,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形成了覆盖全县范围的有线电视网络。另外,还积极争取省市支持,新建了5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4个高标准的乡镇文化示范站,12个高标准的村级图书室,为19个基层单位提供了体育设施。县电影公司“置换”后,成立了县电影发行放映管理站,全面负责全县农村电影“2131”工程(21世纪每一个月每一个村放一次电影)的放映工作。县委、县政府下发了《关于做好农村电影普及放映》的红头文件,为保证放映工作落到实处,县政府每年拨专款20万元用于农村电影放映工作。
    成效二:文化资源有效整合,文化产业更壮大了。改革后,新增文化用品门店430家,歌舞厅13家,音乐茶座28家,演艺场所3家。从广播局剥离出来的网络公司新增有线电视用户10000多户,宽带用户1000多户,2006年实现收入800多万元。通过努力,全国数字化电影在石门试点,2006年至2007年争取国家投入100多万元。拓展旅游文化业,培育了10个有较强吸引力的人文旅游景区,逐步打造湘鄂边界旅游文化中心。全县发展了文化经纪、代理、鉴定、拍卖、咨询等文化市场中介组织100多家,基本上建成了覆盖全县范围的多层次、多格局的专业市场,为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搭建了良好的平台。2007年,全县文化产业实现GDP1.8亿元,上缴税收1200万元。
县荆河戏剧团实行改革后,招聘了10多名演员,充实了演出班底,他们转换思想观念,以新的机制,积极投身市场,主动下基层开展喜庆业务,拓展了文化市场。2007年创收24万元。12支农村电影放映队共为农村喜庆活动放映达1000余场,创收10万余元,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越来越好。
    成效三:文艺主体多元化,文化生活更活跃了。通过开放搞活演艺娱乐业,培植了帝豪歌舞厅等18家文艺演出单位,在全县组织培训了38个民间戏剧团队。连续承办了七届柑桔节、六届茶文化节,走上了“以节促销”的文化活动良性发展轨道。农村电影放映队在强化管理的同时,坚持优质服务,采取了农村电影放映与科普知识宣传相结合;农村影片放映与幻灯宣传相结合;农村电影放映与中小学爱国教育片放映相结合;农村电影放映与送戏下乡相结合的办法,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同时,鼓励企业文化联姻,文化为企业服务,企业为文化提供支持,文化活动做到月月红、季季春。另外,还培育了全国民族文化艺术之乡——罗坪乡等一批群众文化典型。
    成效四:文化事业规范有序,群众对文化更满意了。通过文化体制的改革,加强了对文化市场的监管,扫黄打非力度更大,盗版书籍、盗版音像制品明显减少了;加强了对网吧的专项治理,未成年人进网吧明显减少;结合新农村建设的乡风文明建设,文化部门指导乡镇开展的文化活动增多了;由政府买单,群众可免费看戏100多场,看电影8000多场,群众对文化的需求基本上得到了满足。设立文艺奖励基金,文艺队伍创作的热情更高了,近些年来共选送了10多件优秀作品,其中1件获省级“五个一工程奖”,3件获市级“五个一工程奖”。
    三、改革的启示
    启示一:改革的决心要大。石门县文化体制改革顺利推进的一个原因是改革的决心大。在改革中坚持做到不怕改革的阻力,不怕工作的烦琐,想千方百计积极推进改革,遇到矛盾不回避,遇到难题不推诿,积极化解矛盾,主动解决问题。敢于拿钱,舍得出钱,对每一个改革企业所测算出来的改革成本,一律实行财政兜底,包括解决所有遗留问题和改革后的文化事业发展经费,从2002年至2007年,县委、县政府、县人大、县政协班子成员改革的决心不动摇。在文化体制改革过程中,县财政共投入成本2500万元,充足的改革成本,保证了改革的顺利进行。
    启示二:改革的目标要明。积极推进改革的目的,不是甩包袱,也不是守摊子,而是通过改革体制,创新机制,激发活力,提升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达到促进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发达、文化市场活跃的目的。
    启示三:改革的政策要好。任何一项改革,要顺利地推进,必须吃透改革政策精神,区别不同的改革单位性质,科学分类,有序推进,如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以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为重点;经营性文化企业单位改革以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为重点。同时,必须坚持人本原则,必须考虑改革单位干部职工的合法权益,充分尊重他们的合理诉求,区别不同的改革对象,为他们提供思路,提供政策,提供出路,特别是在人员重组时要优先考虑下岗职工,赢得他们对改革的支持和配合。
    启示四:改革的思想政治工作要细。细节决定成败,把铁饭碗变成泥饭碗,改坐大船为划小船,这对每一个单位及其干部职工都是一场革命,对他们的心理冲击很大,在没有弄清改革的目的、没有看到改革的成果前,牢骚抱怨不可避免。要通过细致周到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无微不至的跟踪服务,稳定干部职工的思想情绪,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原则,做好“三保”接轨,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我国的现有文化体制是在计划经济中培育发展起来的,它远远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既制约着文化的发展,也制约着经济的发展,我们必须拿出经济体制改革的勇气和胆识,以创新的思维,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8粉丝

549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