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标点符号,不使弄错一个” —— 记毛泽东重视标点符号的使用
7 r" k6 X" E5 @9 T+ H/ S* Z. l( |* ~邵建新 U1 z; |! E2 U" n+ q
% X$ ~2 a$ |, T+ H+ Z! _ f
9 b2 r2 h( }7 e8 K4 @% d) m
6 E$ Q) C2 a! u0 b) v* E6 P9 M% q& ^7 t6 S+ s! [& d( I1 e( `
8 _2 Y* p# W5 @2 _' E: b
0 I5 n) @: [& W( j% N' u5 K- y
. q" p5 ]: v6 |$ D0 \& s
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表达语言的符号,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文章中如果不用标点,会让人看起来很吃力;如果用错了标点,还会造成理解上的困难。毛泽东同志提倡文章写好后要“认真地加以删改”。他的认真“删改”的范畴包括一般人不太当回事儿的“小不点儿”——标点符号。
$ V9 Y, ?7 m' v) Z1938年5月12日,毛泽东为发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而给当时的中央军委编译处处长郭化若的信中说:“第一节最后修改毕,可即付印,校对须注意,你至少校一次。二、三、四节抄好后送我再看。”在信的落款后面,毛泽东还特别注明“注意标点符号,不使弄错一个”。1948年3月9日,进入晋绥解放区的毛泽东在一份急件上批示:“请乔木将此件(指山西崞县两个区是怎样进行平分土地的文稿)交给范长江,用明码发给新华社,转播全国,在报上发表,时间愈快愈好。”在写好上述文字后,毛泽东又加上“翻译时,文字和标点符号不要弄错”的批语。郭沫若在《关于文风问题答〈新观察〉记者问》中说:“记得1949年第一届全国政协产生的几个宪章和宣言,由主席亲自校对,一个标点也没有错。” & |1 x4 G/ f1 _, u! r8 `
毛泽东对标点符号的重视,除了强调在文章中注意正确、规范使用外,还表现在他大胆将标点运用于书法当中,使标点成为书法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毛泽东的书法作品中,纵无行、横无列也好,纵有行、横有列也好,都用了标点符号,而且浑然天成,没有丝毫不谐调之感,这是毛泽东的一个首创。这种“创新”,不但没有破坏书法作品的整体美,反倒增添了书法创作的情趣美。 : g" x; F) o% j$ _4 y. [
一贯重视标点符号的毛泽东在其诗词中,不仅注意到标点符号使用的正确性、多样性,而且还注意充分发挥标点符号独特的修辞作用,使其为诗词增加韵味和色彩。《菩萨蛮·黄鹤楼》一词,1957年发表时下阕的标点符号是这样的:“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该词编入1963年版《毛主席诗词》时,这几句的标点符号被改作:“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这首词的前后两稿,一字未动,只是改了两个标点符号,就增添了诗意,使作品所表达的感情更加强烈、深沉。毛泽东将标点和文字是同等看待,一样认真修改的。1957年元月,应《诗刊》编辑部的请求,毛泽东给编辑部寄去他亲自校订的18首诗词里就有用铅笔改动的字和标点。
% `' D& }4 t: E. K毛泽东对标点符号的重视给很多人留下了深刻印象。1963年,《毛主席诗词》交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前夕,毛泽东先印了征求意见本,委托秘书田家英组织好征求意见座谈会。据参加座谈会的臧克家回忆,他事先写了23条意见,委托田家英代转。同年12月《毛主席诗词》一出版,臧克家兴奋地即时拜读一遍,发现其中有13处采纳了他的意见,“有标点、个别字、小注中的字句,还有整个句子调换”。很显然,虚怀若谷、精益求精的毛泽东把“炼字”、“炼句”的范围扩大到前无古人作借鉴的标点符号领域。在他亲自审定的《毛主席诗词》(37首本)里修改标点就多达20多个,就连为《十六字令三首》加的一条并不太引人注意的“作者原注”里的标点也进行了修订,把发表稿“下有八宝山”后面的标点由“;”后改为“,”。其使用标点的严肃认真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a4 a2 X) q. b
毛泽东是公认的文章大家,他这样的大手笔,不但不小觑标点,反而非常重视这些“小不点儿”——写时认真用标点,修订不忘改标点。这种重视标点符号、为文严肃认真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9 s8 `9 E+ P% P. p
(作者单位:江苏通州市平潮高级中学)
}" b+ F% A- B$ o$ K
/ c c; g w* n* g0 P/ h) H
- H) o9 r- M ]6 j1 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