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市委工作安排,9月21日,市政协主席袁德俊、副主席刘邦澍、李茂胜、李子林、许清华带领市区部分市政协委员对加快市区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视察。上午,视察组全体成员集中听取了梅列区、三元区、市效能办、发改委、经贸委、财政局、国土局、建设局、规划局、林业局、科技局、工商局、质监局等单位贯彻落实《三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市区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试行)》(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情况介绍,下午分两组分别视察了梅列区和三元区的部分工业区、园区和重点项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贯彻落实《若干意见》情况 全市加快市区经济发展工作会和《若干意见》出台后,两区和市直各部门认真学习、广泛宣传、深入讨论,特别是两区进一步统一思想、振奋精神、抢抓机遇、主动作为。 梅列区:出台了《关于加快市区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对《若干意见》中涉及梅列区的9个方面19个重大事项进行立项分解,狠抓落实。提出要创新激励机制、人才机制、服务机制,谋划重大发展项目24个,实现工业、第三产业、城市建设、农业、重大项目“五个突破”,争创“五区”(即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计生“国优区”、省级文明区、“平安县(市、区)”、教育强区),力争到2010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12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亿元、财政总收入5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亿元,分别比2006年翻一番以上。 三元区:认为《若干意见》的出台,为两区的超常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表示要发挥主体意识,调整工作思路,研究出台相关的配套政策、运作方案和实施细则,在政策的落实、权限的使用及具体工作上加强市区两级的沟通衔接、平稳过渡,实现市区联动、两区联动、资源共享、产业共兴,尽快把市里赋予的政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实现三元“大、快、好”发展。在拓展市区经济发展空间、促进市区工业提速增效、加快城市建设、支持商贸物流和旅游业加快发展等方面提出了新的目标思路和对策措施。 市效能办:提出要经常性地开展效能督查,建立每月一次的效能投诉情况分析制度,采取明查暗访、网上评议等形式推进机关效能建设,近日针对《若干意见》中涉及的关于“下放、授权行政审批权限”措施的市、区13个部门进行了督查,市劳动局、物价局、安监局、质监局等工作比较落实、衔接比较到位,目前已向区级部门正式行文,明确了区级部门的审批、审核权限,但仍有一些部门衔接工作做得还不够好。 市经贸委:明确将项目立项、项目资金申报等权限下放给两区直接申报,需转报的及时予以转报。加强对市区工业经济运行的监测分析和综合协调,引导各类生产要素向市区重点企业、项目集聚。大力发展市区循环经济,不断提升市区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市区中小物流企业整合,提高市区商贸流通业档次。 市财政局:提出要树立本级优先的意识,在制定政策、财政资金使用、项目安排上向市区倾斜,壮大市级财源。争取省上预算内国库调度资金分别给两区各1500万元,9月份市财政拨付台江新区资本金1000万元;在中央、省、市补助资金安排上,重点优先考虑两区;在市级财政资金配套上,一般只配套两区;积极筹措资金,兑现《若干意见》的各项扶持、奖励政策;加大土地收储力度,建立合理的土地净收益分配机制,每年从市区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的工业用地成本调节基金,用于两区经济开发区建设。 市国土资源局:提出主动服务重点项目,对重大建设项目用地实行包干跟踪制,努力为项目建设提供用地保障。简化办事程序,下发了《关于授权办理非耕地临时用地审批手续的通知》,将原由市局核准的使用非耕地临时用地申请和颁发《临时用地许可证》的权限,授权给梅列、三元分局;对土地使用权抵押登记核准,属个人住房的,免予提供价格评估报告。 市建设局:围绕《若干意见》中“扶持建筑业做大做强”,提出从完善建筑市场体系和运行机制、深化企业产权改革、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强化建筑业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五个方面加快建筑业发展。 市规划局:提出要提升规划服务水平,加大规划论证力度,为六大板块开发和几条重要通道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协助配合两区尽快成立规划分局。 市林业局:提出要大力发展林产品精深加工,延伸林业产业链,重点发展家具制造、生物医药、会展物流、森林旅游等现代林业产业。8月24日,与三元区就发展生物医药产业进行了沟通洽谈、达成共识。按照“高档次、高效率、高成果”的要求,做好第三届林博会的筹备工作。 市科技局:提出要突出重大科技项目攻关和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的研究开发,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活动,突破一批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着力建设福建(三明)先进制造技术产业基地和三明生物医药孵化器基地,加强科技项目的策划、咨询和申报服务工作。 市工商局:重点在促进“3+1”产业、流通产业、旅游业发展和明台交流合作、商标品牌工作上发挥职能优势,创新服务机制。下放审批权限,注册资本在100万元以下的有限责任公司登记、户外广告登记、商品展销会登记、企业动产抵押物登记、企业拍卖备案等权限,下放给两区工商局;在市区重点开发区、工业园区设立工商事务服务点。 市质监局:引导企业走以质取胜道路,以创新提升质量,以品牌促进发展。组织人员到两区品牌办共商品牌发展工作,着手制定《三明市名牌提升工程规划》,推进工业经济提速增效。 二、当前制约市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1、产业配套协作能力低。区域经济的关联效应、规模效益低,产业辐射力弱、缺乏带动整个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支柱产业;企业的差异化竞争优势不明显,核心竞争力不强,企业间的关联度低,产业配套协作和群集效应不明显,在生产、市场、研究与开发等方面难以形成规模经济的优势。 2、引进项目结构不合理,建设进度慢。工业园区引进项目总数不少,但投资规模5000万元以上大项目较少,且资金到位率偏低,建设进度有待进一步加快。另外,引进项目结构不够合理,很多引进项目技术含量低,对地方财政税收、社会就业贡献小,发展后劲不足。 3、园区建设用地紧缺。一是争取用地指标难。由于国家实行严格的土地管理政策,我市工业园区可用土地严重不足,年初省上给我市一般工业项目农用地转用指标仅5500亩,到目前我市已批准的43个项目农用地转用达5672亩,超过省上下达的指标。二是征地拆迁难。开发区和新区都不同程度的存在补偿要价高,拆迁安置难度大,影响了项目建设进度。三是土地开发成本高。除了搬迁补偿成本高外,由于市区立地条件差,基础设施投入大,开发成本大大高于其它地区。 4、多数企业存在融资难问题。市区现有的大部分企业属中小型企业,企业经营中遇到的制约因素是生产发展资金紧缺。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狭窄,银行贷款是主要渠道,但为提高资金运营效益,规避金融风险,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控制越来越严。而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由于缺少有效抵押资产,银行不敢对其投放贷款。 5、落实加快市区经济发展的措施还不够到位。据反映,原来存在的投资项目审批环节与程序较多、手续繁杂、费时费力、优惠政策措施不配套不到位等问题没有大的改观,目前项目审批仍然采用原办法、老程序,有的办事人员推说没有看到正式文件,有的说单位没有交待。据市效能办督查反映,《若干意见》涉及行政审批权下放的13个部门仅有4个部门兑现较为到位。 三、加快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建设推进市区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1、进一步做好工业园区(集中区)的规划布局,完善功能定位。要按照市县一体化、建设城市联盟的思路,做好城市、产业和园区规划,园区规划要与城市和产业规划相协调、相统一。一要按照调优、调高、调大、调强的要求,因地制宜,办出特色,集中力量扶持发展支柱产业、优势企业和拳头产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扶持现代化信息技术装备企业,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充分发挥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的带动、辐射作用。二要通过突出开发区和工业园区产业建设,努力打造新兴的工业城区,完善道路、供水、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建立服务体系,搞好社区建设,强化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的城市功能。三要坚持集约用地,提高投资强度,提高有限土地的使用效率。四要加强生态建设、污染治理和城市管理,特别是一些移山、填河项目,要做好水文和地质勘探、论证工作,对入园项目要注意把关筛选,防止高污染低效益的项目入园,注重维护、改善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的生态环境。 2、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创新工作机制。要立足本地资源和开发区已具备的产业基础优势,鼓励区内大企业与国际大公司、大集团联姻嫁接,以企引企,以大引大,同时鼓励大企业引进配套企业落户开发区和工业园区。要创新招商引资的工作机制,在开发区和工业园区推行招商引资工作“公司化体制、职业化队伍、专业化招商、市场化运作”,即招商体制由政府推动转入公司化运作;招商队伍通过职业培训,树立职业精神,形成职业化的队伍;招商活动渐成体系,招商措施形成专业知识;通过市场化运作,为招商人员提供佣金和经费,在需求和市场中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 3、进一步畅通工业园区(集中区)筹资渠道,增强造血功能。一要探索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的融资思路。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必须理清思路,盘活存量,搞活“预期”。要取得各级金融部门的支持,使其明确对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的投入政策和投入规模,取得金融信度,为贷款建设打下基础。各级政府财政收入要按一定比例投入开发区和园区建设。要盘活土地存量,以地生财,滚动开发建设。同时要积极争取、用好用活国债指标和开发行的贷款指标。二要逐步引入公司制开发模式,从开发到管理都运用市场手段,减少行政行为,将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建设由政府行为转化为企业行为,由开发企业将土地生产力、设施使用率以及地产的租赁和销售作为业务,以投资土地开发和设施建设并通过其产品和服务的销售来获得收入,降低投资风险,减少投资成本。 4、进一步创新管理体制和运作模式,提高服务效率。一要明确开发区管理权限,实行开放式运行与封闭式管理。在开发区内建立高效、统一的管理机制,明确开发区管委会对区内行政、经济和社会事务实行统一领导和管理。二要建立统一、协调的监管机制。正确处理 “责、权、利”的关系,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开发区管委会职能部门积极主动接受市有关职能部门的业务监督和指导,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不断提高综合业务素质,依法行使行政管理职能。三要完善开发区管理体制。理顺开发区管理机构与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同时不断优化开发区内部运行机制。坚持 “小政府、强中介、小机构、高效率、大服务”的精简高效的管理运作体系,走宏观导向和微观服务相结合,“一站式”服务与全过程服务相结合,努力实现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的改革创新之路。 5、进一步贯彻落实《若干意见》,发挥政策效应。《若干意见》提出了7个方面28条措施,原则性、针对性都很强,但一些政策规定与具体操作仍有一定的距离。市直有关部门要深入理解领会文件精神,切实将《若干意见》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不折不扣地落实下去,为推动市区经济快速发展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一要抓紧制定配套的实施细则。《若干意见》一些优惠政策,有的对扶持范围、对象、标准作了明确的规定,有的对扶持条件、比例等尚不明确,而具体的运作方案、实施办法都未制定。因此,有关部门要加快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细则。二要认真做好工作对接。《若干意见》对13个职能部门的权限下放作了规定,各有关部门应抓紧落实到位,同时加强与两区的沟通衔接,支持、指导两区履行好下放的权限,实现平稳过渡,切实做到不脱节、不错位。三要加强协调,实现市区及两区资源共享。两区是市区经济发展的主体,有关部门要切实支持两区发展,建立重大项目审批的绿色通道,加快项目立项、审批、规划、许可等的办理速度。建立整合两区资源,促进两区优势互补、联动发展的机制,实现市区联动、两区联动、资源共享、产业共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