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山”理念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县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实施“生态立县、药菌兴县、旅游强县”战略,走出了一条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创新路径。2017年成功入选全国首批“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2020年荣膺第四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2022年成功入选**省首批乡村振兴典型案例,为*南山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绿色发展做出了示范。 一、工作举措 **县自“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创建以来,坚持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多措并举助推乡村振兴,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高效转化,“绿水青山”正在成为**人民的“幸福靠山”。 (一)强化保护与治理,厚植绿色发展本底。一是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主体功能区战略,中央和省市生态环境管控要求,加大生态空间规划管控力度,坚守生态保护红线、严守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严控城镇开发边界线。二是加强污染防控与治理。建立健全“统一标准、统一行动、尺度一致、步调一致”的大气污染防治联防联控机制,持续改善空气质量;坚持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保障水环境安全”为核心,稳步提升水环境质量;建立土壤污染信息数据库,在全市率先完成地块土壤环境调查,扎实推进土壤环境整治,保障用地环境安全;紧紧围绕“厕所革命、垃圾分类、污水治理”工作重点,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三是深化生态保护与修复。加强自然保护地管护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全面推行河长制,制定出台《**县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县河长工作督察制度》等相关制度,实现河道实况“网格化”监控管理;大力推行“山长制”“林长制”,划分林长“责任田”,构建起县、镇、村三级(山)林长制体系;建立生态环境保护专项制度,完善生态环境县、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网格化监管责任体系,实现生态环境监管网络全覆盖;构建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参会保护治理的新机制,扎实开展矿区环境治理,规范矿山“一矿一策”企业档案,稳步推进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工作。 (二)盘活生态资源家底,增添绿色发展新动能。坚持把用好生态资源作为重要支撑,为乡村振兴增添动能、激发活力。一是精准盘点摸清家底。通过“两山公司”这一平台全面摸清**生态资源资产,为生态产品价值有效转化提供基础保障。二是明晰产权确权颁证。建立国有土地、集体建设用地、林地、农房等多类型资源资产统一确权登记制度,探索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与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盘活约**万亩林地、土地。三是拓宽渠道用好资源。创新开展“购米(参)包地·唤醒沉睡土地”,大力发展林下种植,通过建立联农带农平台、构建安全追溯体系、培育打造以“我的米”冠名品牌增值赋能生态产品等方式,用活用好**生态资源资产。 (三)培育富民生态产业,打造特色发展模式。一是创新发展全域旅游。**县因地制宜,破解县域经济痛点,引领文旅融合发展变革,创新构建“全地域打造、全产业链融合、全民参与”的全域旅游发展模式,把全县当作一个大景区来建设,把各镇当作景点来打造,构建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促进全产业链融合,积极构建“1+1+4+N”旅游产品体系,大力开发“旅游+”产品,推动“旅游+研学”“旅游+文创”“旅游+演艺”“旅游+美食”“旅游+体育”等旅游业态融合发展,全力打造**旅居在**、**研学在**、**康养在**、**兴业在**的“四个在**”。通过全域旅游赋能,推动生态优势不断转化为产业优势。二是大力发展高效生态特色农业。坚持“药菌兴县”,围绕以西洋参为主的中药材,以香菇和木耳为主的食用菌,以生猪、土鸡和土蜂蜜为主的畜牧养殖,以板栗、核桃为主的经济林“四养一林”培育壮大特色产业;拓宽农业多种功能,开展以生态观光、农事体验、采摘、餐饮、娱乐、休闲度假、高档住宿为一体的农业生态观光旅游。三是创建特色民宿产业集群。依托丰富旅游资源和厚重人文资源,按照“高端精品化、中端多元化、星级规范化”思路,围绕实现“快旅慢游”和补齐“食宿行游娱购”目标,大力发展特色民宿产业,积极打造出楼房沟、**宿集、道班宿、老街书房特色旅居品牌,走出一条资源盘活、就地就业、农户增收的特色民宿发展之路,“到**、住民宿”已经成为**新的名片。 (四)搭建生态资源运营平台,推进生态产品市场化交易。一是成立“两山公司”。**率先成立**省首家县级“两山公司”,依托公司全面摸清生态资源数量分布、质量等级、权益归属、保护开发等情况,开展资源评估,对碎片化的生态资源进行规模化收储、专业化整合、市场化运作,把生态资源转化为优质的资产包,进而实现**生态资源优质高效转化。二是合作成立全国首家“两山联盟”。**县两山公司与安徽黄山两山平台运营公司共同发起,携手江西靖安、上海、杭州等地多家企业成立全国首个“两山联盟”,建立交流机制,搭建两山平台研究中心,组建自然资源、乡村振兴、农业农村、项目融资、平台建设、科技开发、资产评估等各专项小组,定期举办研讨会、交流会,合力构建“两山两化”生态圈,“两山联盟”引领辐射,聚合共赢。三是建立生态资源资产大数据平台。积极搭建涵盖“资产大数据、运营管理、数字化招商和产权流转交易”生态资源资产大数据平台。已录入生态资源资产**余个,数字化招商系统上传“资产包”***余个;通过720°VR导航实景展示各镇街道、各村社生态资源分布情况;企业通过平台搜索符合条件的“标的”,实现精准招商,已累计与北京大有农业等企业签订框架协议**个,落地项目**个;同时借助平台组织开展生态产品线上交易,大大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益。 (五)推行“八位一体”融资模式,畅通绿色发展金融通道。**县依托“两山公司”,采取政府搭台、企业运作、合作社参与、银行融资、运营保底、产权鉴证、农担担保、保险助力的“八位一体”投融资模式,先后推出集体经济组织贷、乡村振兴贷、乡村旅游贷等金融产品,畅通绿色发展金融通道。一是集体经济组织贷融资模式。“两山公司”引入市资信担保公司担保,由村集体经济组织利用集体资产实现抵押融资,助力做大做强民宿集群。二是乡村振兴贷融资模式。政府牵线、担保公司担保,“两山公司”反担保,发放乡村振兴贷款,用于产业基地项目建设和发展民宿、农家乐等特色产业。三是乡村旅游贷融资模式。通过开发乡村旅游贷产品,发放创业担保贷款,助力村民发展乡村旅游、乡村作坊、家庭工场相关产业。 二、工作成效 **县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创新推动绿色发展,在生态振兴、产业振兴、文化振兴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一)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县坚持聚焦“蓝天、碧水、青山、净土”四大保卫战,全县各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环境空气质量实现持续改善,2021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天,优良率**%,居全省前列;全县辖区内主要河流断面水质均达到地表水Ⅱ类水标准;林地面积不断增加,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生活垃圾、污水无害化处理设施不断完善;城乡卫生长效机制初步建立,人居环境质量进一步提升,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人居环境整治整县推进项目试点县,荣获“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称号。 (二)生态经济有序升级。**县聚焦文化旅游和绿色食药两大产业链,借助数字经济、“双碳”等契机,以“生态+”“+生态”构建起乡村旅游、民宿产业、有机农业和精深加工等为一体的绿色循环产业体系。一是全域旅游“一业突破”。2022年接待游客人数***万人次,较2021年增长*%,实现旅游综合收入**亿元,较2021年增长11.26%,荣获**省2022年度文旅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和2022健康中国·康养旅游百强县称号,成为**省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森林旅游示范县”。二是特色生态农业持续壮大。2022年,“四养一林”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发展代料食用菌**万筒,养殖生猪**万头、土鸡**万只、中蜂*万群,改造特色经济林*万亩,建成特色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亩、西洋参有机认证基地***亩,各类产业基地***个,培育产业大户***户,农业产业化大幅度提升,特色农业发展步入快车道,成功入选创建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三)生态文化日益繁荣。倡导弘扬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扎实推进生态文化建设,丰富群众生态文化产品供给,群众生态文明意识不断增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度和满意度不断提升,“特色在生态、优势在生态、出路在生态”的发展理念成为共识。生态文化品牌不断涌现,先后获得“国家级卫生县城”“省级生态县”“省级文明县城”“省级园林县城”“全国首批旅游强县”“全省旅游示范县”等荣誉称号,生态文化品牌影响日益扩大。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在深入践行“两山”理念的进程中,**县的生动实践为*南山区乡村振兴和绿色转型发展提供了有益探索,积累丰富经验,具有较强的示范意义和参考价值。 (一)政府主导多元参与是“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根本保障。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发挥提供良好政策环境和公共服务的职能作用,综合运用法律、经济、科技等手段,不断激发企业等社会主体活力,形成政府主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格局。一是要规划先行。立足资源禀赋,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以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二是要创新发展。以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勇于变革的工作态度真抓实干,确保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三是要强化联动。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参与“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推动绿色转型、助力乡村振兴。 (二)摸清生态家底促整合是“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坚实基础。坚持把用好生态资源作为重要支撑,摸清生态家底,并对生态资源资产进行整合与市场化运营,为“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提供坚实基础。一是要坚持市场导向。通过“两山”公司等平台全面摸清生态资源资产的家底,进行资源资产统一确权登记,明晰权益归属,开展资源评估,将分散零碎的生态资源资产进行专业化整合打包,开展市场化运作,从而促进生态资源向资本资产的高质量、高效率转化。二是要坚持科技赋能。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通过生态资源资产大数据平台,大力开展生态产品的云招商、云交易,有效提升生态资源的经济效益。 (三)绿色产业促发展是“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有效路径。立足实际,科学制定绿色产业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特色化、差异化的绿色产业,是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有效路径。一是要立足自然优势。对于经济基础薄弱、无传统优势产业但生态资源丰厚的*南山区,应该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前提下,科学规划生态空间,创新发展思路,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产业融合,构建适宜的绿色现代产业体系,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促进生态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实现“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二是要锚定绿色转型。*南山区应该从各地实际出发,把良好生态环境作为吸引产业的“磁场”,立足当地突出特色,积极寻找突破口,避免同质化发展。大力培育符合本地生态实际的旅游业、现代高效生态农业、绿色高端产业、各类职业体育赛事等新兴业态,以战略性、前瞻性项目打造“含绿量”高、“含金量”足的科技支撑、数字赋能型产业,充分释放生态红利,促进“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高效转化。 (四)“双招双引”注活力是“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重要支撑。紧紧围绕“招大引强”“招才引智”两个重点,引入大量优秀企业与人才入驻当地,为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注入活力,是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重要支撑。一是要坚持精准招商引资。坚持将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抓实抓细,抽调精兵强将,全力推进招商引资落地落实,有效推动政企常态化良性互动,确保项目招得来、引得进、能落地。二是强化人才内培外引。开办技能培训学校,大力培养本地创意人才、民宿管理运营人才;加大与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合作力度,打造创新高地;启动“新村民”计划,探索“吸引城里人下乡,让原住村民受益”的新路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