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我们非常熟悉,它考量的是掌握情况程度、分析问题能力和政策运用水平。一份优秀的调研报告,背后折射的是扎实的理论功底、坚实的业务能力、务实的工作作风。大家很多是从调研材料起步的,笔者认为: 好的调研材料要解决三问: ①是否有血有肉?即有调研对象的归纳阐述,最好以数据事例说话,毕竟有数字才更接近科学(把这个放第一点,因为这是材料继续看下去的理由)。 ②是否击中要害?调研是带着问题去的,任何一个问题的背后都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分,主要矛盾必须在材料中给出分析,切不可避实击虚。 ③是否切实可行。你提出的对策措施,是否符合方针政策、符合领导意图、符合单位实际,这是决定你的调研报告能否得到采纳的决定因素。 当前,各个领域不断出现许多新事物新经验,各项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写好一份调研报告,在党委和领导面前提出你的真知灼见,往往能令你脱颖而出、让上级刮目相看。 那么怎样写好调研报告?笔者认为可以分四步: 01调研之前,充分准备有资料 吴晗同志说过,“资料工作和研究工作实际上是一回事,从来没有一个做研究工作有成绩的人,不搞资料工作的”。 机关干部平时就要注重资料的积累,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米”指的就是资料,没有一定数量的资料,调研工作就无法进行;没有资料,文章就失去了“血肉”,再高明的大手笔也无法施展他的才能。我们不打无准备之仗,必须多收集与本职工作有关的各类资料。 只有充分占有大量的资料,才能从资料中产生有价值的调研课题,才能用资料支撑有说服力的理论观点。此外,在受领调研任务后,要认真研究任务的要求、标准、完成时限,收集与任务相关联的文件规定,理出工作思路,列好计划开展的工作及调研提纲。 02调研期间,扑下身子有态度 可以肯定地讲,一副机关领导高高在上的模样,是了解不到真实情况的。鲜活素材和经验,必定产生于火热的一线工作实践,而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因为一线同志最清楚强在何处、弱在哪里,导致弱项的原因是什么。 因此,我们下基层调研摆位要正,把自己当学生而不是老师、当普通干部而不是领导干部,放下架子,虚心请教。笔者曾接待过省里的一个调研组,人还没到就要求这要求那,到了一个乡当大家面批评乡政府领导,这种调研组别提有多讨厌。什么调研组能说实话,什么调研组只能说官话套话,一目了然。 要树立服务意识,调研过程中发现基层存在的棘手问题,能解决的要立即给予解决,不能解决的也要说明情况以求谅解,同时通过其它渠道最大限度地弥补。对工作中难以避免的错误,要采取包容的态度,不能一味埋怨,更不能推卸责任,以解除主要负责同志的后顾之忧。这样,人家跟你反映的情况才真实可靠有温度。 03调研之余,拉近距离有感受 只有对基层群众倾注满腔的热情、真心的关爱、真实的了解,才能有一些切身的感受,有所感才能有所悟,有所悟才会有所思。开展谈心活动是了解基层干部群众心声的最佳途径,一次散步、一盘象棋、一场篮球赛等等,都不失为拉近距离的好办法。 要拓宽民主渠道,为群众创造反映问题的时机和场合,通过开设网上信箱、热线电话、举行座谈等形式,获得大量的从其他渠道难以得到的信息。在与群众交流的过程中,你的思想自然会得到净化、感情得到升华,自然就有所感觉、有所冲动、有非写不可的欲望。 可以在本子上记下自己的所感所想,哪怕是只言片语、一句话、一段文字,再结合之前所列调研提纲做些思考,都可以付诸文字。研究过程是一个感性向理性升华的过程,也是一个探寻规律、寻找解决问题办法的过程,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材料之后,你的调研报告就呼之欲出了。 04调研之后,总结提炼有文章 毛泽东说过:“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这个形象的比喻说出了调查报告对做好工作的重要意义。“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前面我们有了资料、有了实践、有了体会,就等于报告有了“源头活水”,下步就是通过总结提炼,把零散的转化成系统的,把感性的上升为理性的,把肤浅的转变成深刻的,形成你的调研报告。这里需要注意,写调研材料是为党委和领导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的,因此必须善于抓主要矛盾。 任何问题必定会有一个主要矛盾在中间起着决定性作用,只有充分分析研究,抓住主要矛盾集智攻关,解决起来才会事半功倍。最后,提醒一下,调研材料有了失误多修改,有了利益多谦让,不争功、不诿过,你水平如何领导都看在眼里。
% W, c$ @7 O& f# e# N
' v% i8 \2 B$ }! ]/ b: j; L( t
9 e8 U0 q0 K" c+ `* 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