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0

谢亦森谈公文写作与秘书工作文集

摘要: 作者谢亦森先生,在县市级党政机关工作长达15年,历任秘书、秘书科长、县委书记、江西省抚州市市长等职务,有着非常丰富的公文写作经验和深厚的理论功底。谢亦森,男,1955年1月出生,汉族,江西宁都人,1982年2月参加 ...
文稿修改演播室



一类是基本情况和工作运行情况。基本情况指的是一个地方的历史沿革、行政区划、土地面积、地理特点、人口、资源、机构编制、风俗习惯、发展水平等方面的情况;工作运行情况指的是一定时期内各项工作进展到什么程度,有哪些成绩,还存在什么问题,有什么经验和教训等方面的情况。这两方面的情况都是起草文稿经常要用到的,其中还有大量的数据需要强记。平时不积累,临时翻资料,势必降低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优秀的文秘人员,理应熟悉全面情况,紧贴改革与发展的脉搏,当好领导的“耳目”和助手。有些文秘人员由于重视积累,不用翻本子就能把本地本部门的情况说得明明白白,这不仅大大有利于写作,而且在某些重要场合能为领导“解围”。能达到这种水平,当然难能可贵了。
值得积累的知识当然不止上面这些,还可根据不同岗位的需要和个人兴趣爱好,积累其他有关方面的知识。知识无疆界,积累无止境。
积累资料的方法可以有多种。可以用笔记本,一个本子积累一个方面的资料,以便查阅;可以用卡片,随时摘抄、归类存放;还可以用剪贴的方法,整理成为报刊辑要、佳句集锦之类的东西。积累的内容当然也可以有所侧重,综合部门的相对要全面一些,专业部门的相对要集中一些,各人在求“通”、求“专”方面又可以有不同的积累方法。总之,怎样有利于增长知识、做好工作就怎样积累,惟一不可取的是偷懒省事,无所用心,视积累为额外负担。
无论学习还是积累,都要有海绵吸水一样的态度、钉子一样锲而不舍的精神、积小流以成江海的耐心和铁棒磨成针的韧劲,做到“四博”:博览群书,博闻强记,博采众长,最终达到博学多才。有道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所追求的正是“厚积而薄发”,不“厚积”则无以“薄发”。更何况,秘书部门本应是人才荟萃、藏龙卧虎的地方,每一个有志成长的文秘人员,都应通过学习和积累,努力使用自己成为“知识的富翁”。
7、积累资料有何意义?怎样积累资料?


答:积累资料对于文秘人员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这不仅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方法,也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必要手段。同样是读书看报,有些人也许作为一种消遣,漫不经心,看过就丢,但文秘人员绝对不可以,而要处处留心,注意积累。所谓积累,就是要把学到的、看到的有价值的东西和其他必须掌握的东西通过一定的方式(或工具)集聚起来并使之日渐增多。积累其实就是知识的储蓄。其作用何在呢?一是备查,以防遗忘;二是引用,方便写作;三是启发,帮助思考;四是“营养”,充实知识。凡积累了的东西,今天用不上,明天、后天可能用得上,写这篇文稿用不上,写别一篇文章可能用得上;即使有些东西永远也用不上,但由于经过记载,印象加深,实际上对你的知识功底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可见,勤于积累,不仅初学写作者应该做到,就是那些已经达到炉火纯青之境界的“大手笔”也不能忽视。因为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所以对知识的积累也应是永不停止、永不满足的。
文秘人员需要积累的东西包括很多方面,我认为大致可分为四大类:
一类是大政方针和重要言论。这主要包括党和政府制定的一定时期的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和目标,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的某些重要论述,领导人的重要言论,报刊上的重要言论片段,某些工作的规范性提法等等。这方面的积累在起草文稿中经常用到,或原文引用,或用于启发思路,或用于结合实际提出问题,而且有助于写作中少犯或不犯政治方向上、观点和提法上的错误。比如我国国民经济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是什么,邓小平理论中提出的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个体私营经济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这些提法都带有规范性和政策性,都应牢记,以便运用。
一类是格言、佳句。这主要指经典著作、文学作品、史籍和报刊上的某些精辟语言,句子不长,但字字珠玑,意蕴深刻,闪耀着哲理和智慧的光辉。引用于文稿中,往往成为“亮点”,引人注目,发人深思。如“水载舟,水亦覆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理想是灰色的,而实践之树长青”,“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之类的句子,引用得好,往往使文章增色不少。起草文稿时常常需要提出一些带战略性、纲领性的东西,包括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工作重点等,有些文秘人员常常为寻找合适的句子而煞费苦心,而类似的句子在报刊文章和文件、信息上俯拾皆是,只要平时注意积累,看看人家是怎么写的,思路就豁然开朗了。群众中也有不少生动活泼的语言,如“上梁不正下梁歪”、“打铁先要自身硬”等等,既通俗易懂又一语中的,对文稿写作大有帮助。
一类是大事、要事。这包括历史的和现实的、国内的和国外的、本地的和外地的、物质文明领域和精神文明领域的重大事件、重要成果和重要经验教训等。比如,儒家思想的内容和实质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继其精华弃其糟粕?延安整风的内容和意义是什么?我们今天怎样用整风精神加强党的建设?党中央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包括哪些内容?有哪些经验教训值得汲取?政治、哲学、经济等各种学术流派的代表人物是谁?哪些研究成果值得借鉴和运用?要回答类似这些问题,往往也离不开知识的积累。
一类两个文明建设中涌现的先进典型和经验。改革和建设事业要向前推进,很大程度上离不开发现和培植典型,离不开经验的积累和推广。反映在文稿写作中,领导讲话、调研报告、工作总结和汇报材料都离不开典型经验,通过引用典型经验激励先进、阐释观点、启发思路,提出任务和要求。因此,文秘人员平时要注意利用读书看报、调查研究等各种形式、各种机会发现和了解典型,包括地点、人物、事件、成果、主要经验及有关数据等,都要记下来,以便起草文稿时运用。
一类是基本情况和工作运行情况。基本情况指的是一个地方的历史沿革、行政区划、土地面积、地理特点、人口、资源、机构编制、风俗习惯、发展水平等方面的情况;工作运行情况指的是一定时期内各项工作进展到什么程度,有哪些成绩,还存在什么问题,有什么经验和教训等方面的情况。这两方面的情况都是起草文稿经常要用到的,其中还有大量的数据需要强记。平时不积累,临时翻资料,势必降低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优秀的文秘人员,理应熟悉全面情况,紧贴改革与发展的脉搏,当好领导的“耳目”和助手。有些文秘人员由于重视积累,不用翻本子就能把本地本部门的情况说得明明白白,这不仅大大有利于写作,而且在某些重要场合能为领导“解围”。能达到这种水平,当然难能可贵了。
值得积累的知识当然不止上面这些,还可根据不同岗位的需要和个人兴趣爱好,积累其他有关方面的知识。知识无疆界,积累无止境。
积累资料的方法可以有多种。可以用笔记本,一个本子积累一个方面的资料,以便查阅;可以用卡片,随时摘抄、归类存放;还可以用剪贴的方法,整理成为报刊辑要、佳句集锦之类的东西。积累的内容当然也可以有所侧重,综合部门的相对要全面一些,专业部门的相对要集中一些,各人在求“通”、求“专”方面又可以有不同的积累方法。总之,怎样有利于增长知识、做好工作就怎样积累,惟一不可取的是偷懒省事,无所用心,视积累为额外负担。
7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8 人)

说点什么...

已有0条评论

最新评论...

本文作者
2012-8-9 08:48
  • 4
    粉丝
  • 82927
    阅读
  • 0
    回复
作者其他文章
资讯幻灯片
热门评论
热门专题
排行榜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