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0

谢亦森谈公文写作与秘书工作文集

摘要: 作者谢亦森先生,在县市级党政机关工作长达15年,历任秘书、秘书科长、县委书记、江西省抚州市市长等职务,有着非常丰富的公文写作经验和深厚的理论功底。谢亦森,男,1955年1月出生,汉族,江西宁都人,1982年2月参加 ...
文稿修改演播室



当然,文秘人员在广泛获取各种知识的基础上,突出学习和掌握一项或几项专门知识,即在“通”的基础上求“专”,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除了个人根据自己的条件和爱好选择“专”的方向外,有的综合部门把文秘人员分成几个小组,实行对口负责,一些人专门对付党务方面的材料,一些人专门对付经济方面的材料,一些人专门对付科教文卫方面的材料,任务来了,共同研究,分头写作,这也不失为一种好的办法。这样做的好处是:“合”促进“通”,“分”促进“专”,“合”、“分”结合,促使大家“通”、“专”兼济,既有利于工作质量的提高,又要利于培养造就人才。由此我觉得,作为机关文秘人员,不管写作任务有多重,不管组织提供的学习条件如何,都应有既成为“通才”、又成为“专才”的紧迫感和自觉性。
至于“通”与“专”的关系如何处理,这主要是学习方法上的问题。有些同志学习积极性很高,一有空就埋头读书,不管什么书都仔细研读,细吞慢嚼,这固然可以获取不少知识,但方法太笨,效率太低。世界上的知识浩如烟海,就是长年累月不吃不睡也学不完,像这种学法,何时才能达到既“通”又“专”的要求呢?正确的方法应当是:第一,根据本人的知识基础和工作需要,采取缺什么补什么的办法,作好学习计划,选定一批必读书目,第二,根据难易程序和与业务的关联程度,把必读书目分为粗读和怕一目十行也不要紧;通读则要逐字、逐句、逐段认真阅读,做到基本弄懂弄通;第三,在粗读、通读的同时,择定个人的主攻领域,即“专”的方向,然后重点研读这方面的书目,即精读,并结合实践进行思考,举一反三,加深记忆和理解,达到触类旁通、融会贯通的目的;第四,在精读的同时,不能疏忽了粗读和通读有关书目,即不能片面求“专”而疏于求“通”,要通过合理分配学习时间(如全面理解和局部理解、深度理解和一般理解)等,使学到的知识既全面又要重点,既不因过于宽泛而停留于一知半解,又不因过于偏狭而显得孤陋寡闻。
7、积累资料有何意义?怎样积累资料?

答:积累资料对于文秘人员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这不仅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方法,也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必要手段。同样是读书看报,有些人也许作为一种消遣,漫不经心,看过就丢,但文秘人员绝对不可以,而要处处留心,注意积累。所谓积累,就是要把学到的、看到的有价值的东西和其他必须掌握的东西通过一定的方式(或工具)集聚起来并使之日渐增多。积累其实就是知识的储蓄。其作用何在呢?一是备查,以防遗忘;二是引用,方便写作;三是启发,帮助思考;四是“营养”,充实知识。凡积累了的东西,今天用不上,明天、后天可能用得上,写这篇文稿用不上,写别一篇文章可能用得上;即使有些东西永远也用不上,但由于经过记载,印象加深,实际上对你的知识功底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可见,勤于积累,不仅初学写作者应该做到,就是那些已经达到炉火纯青之境界的“大手笔”也不能忽视。因为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所以对知识的积累也应是永不停止、永不满足的。
文秘人员需要积累的东西包括很多方面,我认为大致可分为四大类:
一类是大政方针和重要言论。这主要包括党和政府制定的一定时期的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和目标,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的某些重要论述,领导人的重要言论,报刊上的重要言论片段,某些工作的规范性提法等等。这方面的积累在起草文稿中经常用到,或原文引用,或用于启发思路,或用于结合实际提出问题,而且有助于写作中少犯或不犯政治方向上、观点和提法上的错误。比如我国国民经济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是什么,邓小平理论中提出的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个体私营经济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这些提法都带有规范性和政策性,都应牢记,以便运用。
一类是格言、佳句。这主要指经典著作、文学作品、史籍和报刊上的某些精辟语言,句子不长,但字字珠玑,意蕴深刻,闪耀着哲理和智慧的光辉。引用于文稿中,往往成为“亮点”,引人注目,发人深思。如“水载舟,水亦覆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理想是灰色的,而实践之树长青”,“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之类的句子,引用得好,往往使文章增色不少。起草文稿时常常需要提出一些带战略性、纲领性的东西,包括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工作重点等,有些文秘人员常常为寻找合适的句子而煞费苦心,而类似的句子在报刊文章和文件、信息上俯拾皆是,只要平时注意积累,看看人家是怎么写的,思路就豁然开朗了。群众中也有不少生动活泼的语言,如“上梁不正下梁歪”、“打铁先要自身硬”等等,既通俗易懂又一语中的,对文稿写作大有帮助。
一类是大事、要事。这包括历史的和现实的、国内的和国外的、本地的和外地的、物质文明领域和精神文明领域的重大事件、重要成果和重要经验教训等。比如,儒家思想的内容和实质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继其精华弃其糟粕?延安整风的内容和意义是什么?我们今天怎样用整风精神加强党的建设?党中央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包括哪些内容?有哪些经验教训值得汲取?政治、哲学、经济等各种学术流派的代表人物是谁?哪些研究成果值得借鉴和运用?要回答类似这些问题,往往也离不开知识的积累。
一类两个文明建设中涌现的先进典型和经验。改革和建设事业要向前推进,很大程度上离不开发现和培植典型,离不开经验的积累和推广。反映在文稿写作中,领导讲话、调研报告、工作总结和汇报材料都离不开典型经验,通过引用典型经验激励先进、阐释观点、启发思路,提出任务和要求。因此,文秘人员平时要注意利用读书看报、调查研究等各种形式、各种机会发现和了解典型,包括地点、人物、事件、成果、主要经验及有关数据等,都要记下来,以便起草文稿时运用。
7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8 人)

说点什么...

已有0条评论

最新评论...

本文作者
2012-8-9 08:48
  • 4
    粉丝
  • 82930
    阅读
  • 0
    回复
作者其他文章
资讯幻灯片
热门评论
热门专题
排行榜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