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文化”元素,力求凸显地方特色,展示了商丘乃至河南人的良好形象。当今世界,文化产业已成为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商丘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汇天地之灵气,集中原之韵脉,火文化、商文化、道文化、儒文化发轫于此,孕育了许许多多的圣贤圣哲。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曾评价说:“商丘古城文物价值远在平遥等古城之上。”举办国际华商节,最为可贵的是能够推介历史名人,放大资源特色,弘扬优秀文化,传承现代文明,为科学发展服务。这次华商节,在10月15日晚举行的河南电视台《梨园春》特别节目,主题是“相约商丘·华商一家亲”,整台晚会凸显了“河南元素”、“商业特色”。特别是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对“中原画虎第一村”农民的赞誉诗搬上了舞台,谱成了歌词演唱;将省委书记卢展工提出的“四种河南人”、“三平”精神编成戏曲演唱。“魅力商都”旅游采风,拉动旅游发展,商丘形象广泛传播,美誉度大为提升,促进了外地对商丘的了解,国家旅游城市的地位不断提升。香港中华总商会名誉会长叶嘉星先生说,商丘拥有独特的文化魅力、历史厚重、发展优势,河南好的发展趋势、态势、气势,在商丘都有充分体现。 突出“开放”元素,加强经济合作交流,诱动了城市建设管理上台阶。节会不仅是经济发展的一个载体,也是深入扩大对外开放的一大平台。成功的节会,不仅仅是确保活动圆满成功,更重要的是更新对外开放理念,加速融入区域经济循环,在更广空间寻求发展商机。商丘区位优越,交通便利;物产丰富,产业齐备;市场繁荣,货畅其流;人口众多,需求旺盛。这次华商节,邀请人员体现以海外为主、以省外为主、以客商为主、以名人为主,体现小规模、高规格、大影响,提高华商节水平。节会前,各县(市)区、市直部门、重点企业积极走出去,赴珠三角、长三角、闽浙苏、环渤海区域,举办了系列招商活动。节会期间,利用华商节平台,搞好项目洽谈衔接,确保项目实效性。节会后,把重点放在合同履约率、资金到位率、项目开工率、投资达产率上,为商丘今后发展培植了后劲。同时,节会期间,五湖四海的宾朋云集商丘。对商丘人来说,为迎接盛会,扮靓城市,搞好建设,展示形象,大家加班加点,切实做好绿化、美化、亮化、净化,交通秩序井然,道路平坦洁净,环境花红柳绿,城市呈现新变化。作为拜谒大典主场地,完成了华商先贤馆、名人馆、背景廊建设,整修改造了配套工程。许多客商说,无论是城市布局,还是构建软环境,商丘每时每刻都发生着可喜变化。 突出“主体”元素,着力培养锻炼干部,提升了应对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办好节会的主体是人。华商节活动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它不仅时间短、任务重、要求高、影响大,对我们的干部队伍无疑是一种考验。参与承办华商节工作的同志,在节前、节中、节后的工作中,大力发扬埋头苦干、注重实干、团结协作、拼搏进取的精神,把干好工作放在第一位,加班加点,夜以继日,连续作战,把担负的任务做好。牢固树立全市一盘棋观念,服从指挥,明确责任,加强协作,形成合力,落实措施,确保各项工作有力有效有序进行。按照周到、细致、完美、安全的要求,建立完善工作例会、重要事项交办、督办检查、工作联络、考核奖惩制度,以制度推进工作,用制度保障落实,切实搞好服务,为华商节创造平安、稳定、祥和环境。大家在打好华商节战役、圆满完成任务的同时,丰富了经历,砥砺了精神,升华了境界,历练了作风,锻造了意志,提升了能力。其实,连续三届的华商节,通过不断磨砺,真正达到了注重锻炼干部,提高工作能力,应对复杂难题,培养优秀人才的效果。 中国·商丘国际华商节思考之三:升华创新拙见 世界上最早的节会,是1791年在捷克首都布拉格,首次举办的展览会,也就是世博会的前身。在中国,节会活动是20世纪末兴起的。据统计显示,到2009年底,全国大大小小的节会达6000多个。举办中国·商丘国际华商节,是市委、市政府落实中原经济区建设、谋划“十二五”工作,促进又好又快发展的实际动作,也是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书记卢展工“三具两基一抓手”的具体实践。华商节是我市唯一由省级主办的节会,也是商丘亮丽的名片,必须锲而不舍,持之以恒,深化创新,打造品牌,强化与华商的经贸文化合作,努力建成中原经济区重要战略支点。 重磅宣传,烘托影响力。在现代信息社会里,地方经济能否加快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界的关注度,这就是“注意力经济”。商丘发展同样要需要外界的认知和关注。像做市场一样做好节会营销。举办华商节的首要目的,就是让华商始祖故里在商丘的历史文化资源,从典籍中走出商丘,推向全国,播散世界,增进外界对商丘的认同,增进市内外企业间的合作,提升商丘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因此,必须通过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有组织引导知名主流媒体,谈商丘,议商丘,评商丘,赞商丘,打造“亮点”,形成热点”,做活“卖点”,形成宣传商丘和华商节的浓厚氛围。要精心抓好宣传策划,把对内、对外宣传和节前节中节后宣传统筹起来,注重造势鼓劲,展示盛况成果,加强推介。积极寻求与主流媒体的合作,在国家、省级主流媒体,开辟和推出有份量、有影响的专题。借鉴外地政企联手经验,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赴外地做好宣传工作。着重对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社会建设、旅游情况等,进行深度报道,发挥宣传的舆论先导作用。除报刊、广播、电视外,更要运用网络,无障碍表达和传递信息及动态,架起与外界沟通、联络的桥梁,从而达到提高认识,提升品位,内聚人心,外树形象的效果。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