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环:总结经验十要领 总结经验有三个基本要求,也可以叫三个要素:一是要有丰富切实的材料,否则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二是要有加工的工具即科学的理论,主要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三是要有加工的本领,能使用工具把材料加工成成品。材料、工具、本领三位一体,缺一不可。 如何坚持这三个要素,在坚持过程中有没有具体的要求、要领、注意事项?我想应该是有的。我这里列举几项,有的可能与三个要素交叉重复,有的则是三个要素的应用和细化。 (一)要有正确的态度 总结经验的出发点不同,其过程、方法、结果都会不同。如果是出于公心,为了搞好工作、推进事业,为了实事求是、探索真理,这样的总结就会是可靠的,运用的材料就会是真实的,由此形成的经验对自己有用,对别人管用,以后长时间内都会起作用。如果是出于私心,为了应付上级、邀功买好,为了登报扬名、哗众取宠,这样的总结就是靠不住的,再活灵活现的故事都可能是虚构的,由此形成的结论毫无用处,甚至骗人骗己,误事误国。就当前的实际情况看,应该说前者较多,后者也不能说很少。在有的地方,常常是上面刚刚发出一个号召,没几天就推出了许多相应的经验,群众批评说“口号提得多,经验出得快”。态度问题是根本问题,态度端正与否,对总结经验至关重要。 (二)要下大功夫搜集材料 要广泛搜集,掌握与事物相关联的一切情况;要注意事物发展的全过程,了解过程中的各个方面;要善于抓典型,解剖麻雀。总之,要尽可能把材料搞全了、弄准了。材料缺东少西、虚假差错,工具再好,加工的本领再大,也不会制作出好的成品。我这里讲一个笑话,从前有一个秀才的老婆生孩子在炕上叫唤,秀才写文章没词在地下叫唤。老婆生气地问:“我是因为孩子生不出来难受叫唤,你瞎叫唤什么?”秀才煞有介事地回答说:“你是肚子里有东西生不下来,我是肚子里没东西硬要生,我比你更难受呀!”我不相信这件事是真的,但我相信确有这种没有材料、硬憋文章的人。有些总结深入调查不够,基础材料不够,或偷工减料,或假冒伪劣,一看就是屋里憋的、文人编的,是表面文章、空中楼阁。马三立相声《学瞎话》讽刺的那种总结确实存在。搜集材料要花很多时间,但这是必需的,是总结经验最大量、最经常、最具基础性的工作。 (三)要学会分析综合 先分析、后综合,在分析过程中综合,这是认识事物也是总结经验的基本方法。分析就是分析矛盾,把统一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方面和要素来考察。综合是综合分析的结果,就是在分别考察的基础上把各个部分、方面和要素联结为一个整体来认识。分析不是简简单单地分,而是依据事物的性质和特点来分;综合也不是随随便便地合,而是按照事物的内在逻辑来合。分要分得开,合要合得整。分析是综合的基础,没有分析作为前提,综合就无从谈起;综合是分析的归宿,只分析不综合,分析就没有意义。分析和综合不是截然分离的,二者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辅相成。在人们的实际思维活动中,往往是分析中有综合,综合中有分析,分析的过程同时就是综合的过程,概括抽象的过程。我们总结经验,就是要将繁杂、零散的材料掰开了、揉碎了、摆正了、捋顺了。要分好类、排好队、归好堆、论好辈,不断地分,来回地分,边分边合,分分合合。这是一个寻找事物内在联系、探求客观规律的过程,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复杂到简单、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是最难的一步,也是最苦的一关。这要用相当的功夫,谁怕用功夫,谁就找不到真理。 (四)要重视特殊性 由特殊到一般,由一般到特殊,是人类认识的两个过程。就总结经验来讲,主要的还是认识特殊性。特殊性是事物的特殊本质,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特殊原因,是事物彼此区别的根据。总结经验就是要在若干一般原理的指导下,在许多相对事物的比较中,找出特殊性,按照毛主席的说法,这是“认识事物的基础”。特殊性和共同性是相对的,在这个领域看是特殊的,从另一个领域看又可能是共同的。比如,人相对于其他动物的特殊性,在人类领域又是共同性;女人相对男人的特殊性,在女人领域又是共同性;幼儿相对大人的特殊性,在幼儿领域又是共同性。正因此,才有科学领域的划分和研究,才有研究对象的区别和联系。强调总结经验要抓住特殊性,也就是抓住总结对象领域里的共同性。我们说总结政协工作的经验,就是要抓住政协工作相对于其他领域工作的特殊性,而这些特殊性在政协工作领域又是共同性。毛主席是运用一般原理分析特殊性的大师,他对中国革命战争特殊性的把握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这篇著名文章里,他首先强调的就是“我们不但要研究一般战争的规律,还要研究特殊的革命战争的规律,还要研究更加特殊的中国革命战争的规律”。“如果不懂得这些,就不能在中国革命战争中打胜仗”。特殊性与共同性、相对性与绝对性的道理是辩证法的精髓。要学会总结经验,就必须懂得这个道理。 (五)要注意从偶然中找必然 总结经验,目的是找出事物的必然。偶然潜藏着必然,必然通过偶然表现出来,并为自己开辟道路。人类历史表现为无数抱有千差万别目的的个人的活动,似乎是偶然现象的堆积,但就在这大量个人活动的杂乱现象的背后,隐藏着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必然性。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偶然发现必然,这是人们熟知的道理。人类历史上许多重大发明,许多具有深远影响的真理、定律,都是从偶然中发现的。如牛顿由苹果落地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瓦特从沸水冲开壶盖受到启发发明和改进了蒸汽机,锯子的发明传说也是鲁班因刺草划破手皮而得到灵感的。当然,真实的过程不会像传说的那么简单。总结经验要接触大量的现象,这些现象都是本质的反映。现象的特点是丰富而易逝的,本质的特点是稳定而再现的,只要我们留心、细察、敏感,善于研究大量现象和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就会透过现象抓住本质,通过偶然找到必然。 (六)要尊重前人的成果 人类认识的特点是连续性。前人的成就是后人前进的基础。总结经验是为了探求规律、发现真理。什么是真理?真理是客观规律在人们头脑里的正确反映。因为它是客观规律的反映,凡真理都具有客观的绝对的意义。因为事物的复杂性、认识的局限性,凡真理又都具有相对的意义。真理都是绝对和相对的统一。基于这一原理,我们应当不断解放思想、大胆创新,特别注意发现新生事物,要与时俱进而不能僵化保守。基于这一原理,我们必须重视前人的成果,在前人认识的基础上前进。牛顿是在伽利略、开普勒等人的基础上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的,爱因斯坦是在洛伦兹等人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对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个组成部分都有其来源,其实作为马克思主义来源的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也都有自己的来源。我们总结经验,不能离开已有的基本原理、基本原则,而是要在这些原理、原则指导下,对现实材料进行加工制作。实践证明:总结经验必须认真读书,掌握原理,理性的东西懂得越多,发现真理的可能性就越大。 (七)要走群众路线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联产承包责任制,主要不是哪个领导或个人的杰作,而是农村最基层群众的创造。我们讲总结经验,主要是总结来自社会实践的经验。群众是实践、认识的主体,总结经验由始到终、由调查到研究,都要走群众路线。否则,总结出来的所谓“经验”,既缺乏鲜活的东西,也不会得到群众的认同。尤其是在目前,弄虚作假成风,假情况、假数字、假政绩比比皆是,歪曲、背离本质的假象屡见不鲜,要想真正把材料弄全弄准,使之合于实际,实在是不容易的事。我们必须像毛主席所说的那样,满腔热忱,眼睛向下,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只有如此,群众才能讲真话,我们才能了解到真实情况,才能用群众的智慧弥补自己的不足,才能总结出具有实际意义的经验。要善于吸纳意见,多听意见,听各种意见特别是听和自己不同的意见,择善而从之。要勇于自以为非,不要自以为是,一经发现自己的错误就及时果断地进行纠正。人的成长进步就是在不断地自以为非、不断地纠正错误过程中实现的。实事求是和群众路线是相辅相成的,不走群众路线就做不到实事求是,不坚持实事求是也不可能走好群众路线。 (八)要多实践几次 任何一个成功经验的形成,总要经过一个实践过程;任何一个经验的再实践,自始至终都是一个新的认识过程。就这次会上交流的一些经验来说,从目前看是成熟的,当把它们重新应用于实践时,这就不仅是在应用经验,同时也是在检验经验、完善经验。还以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例,当初在小岗村出现时就比较原始简单,后来被中央认可、推向全国农村直到今天,其内涵就丰富、完善多了。因此,这种以检验经验为出发点的再实践,应该是自觉的实践,应该是有目的、有计划、有记录地进行。肯定经验的价值和作用,要求大家认真学习、切实推广,决不意味着经验本身已完好无缺,从认识发展的意义上说,从全局和长远的角度上看,再实践、再检验、再提高更加重要。 (九)要使大脑真正成为加工厂 古人讲“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行成于思”;毛主席讲“多想苦想”,“多想出智慧”,“开动机器”,“改造制作”,强调的都是用头脑思索。人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能思索。人的大脑潜力很大,一般正常人的大脑约由1000亿个神经细胞组成,可以储存1000万亿个信息单位,而一个人一生中能够利用的只不过10%左右,据说爱因斯坦用得最多,也就17%。大脑这个东西越用越好用,越用越聪明。有的人之所以本事小、办法少、进步慢,主要原因不是脑子笨,而是脑子懒。我们应当充分发挥大脑加工厂的作用,勤于思索,善于思索。要处处留心,多问几个为什么。许多事情似乎早就明白,如果问上几个为什么,就会发现自己并不明白而是糊涂;经过认真思索之后,就会变糊涂为明白,这个明白才是真明白。要善于联系,把现象变成概念。现象和现象相联系,事物与事物相联系,理论与理论相联系,理论与实际相联系。联系可以发现问题,联系能够发现规律。我们应当十分珍惜时间,有效地利用时间。不要忽视零碎时间,理发、洗澡、散步、坐车等头脑空闲的时候,都可以用于思索;要把零碎的事情捆起来办,切忌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地肢解时间;要想方设法挤留出大块的整块的时间,使自己静下来,翻点材料、读点书,系统地想点问题。我们应当不断完善大脑这个加工厂,使其能生产多种多样的产品。要在这个加工厂里形成各种储存库,有不断吸收新材料的原材料库,有经过一定加工的零配件库,有经过较大加工的半成品库、成品库,一旦需要,重新思索,组合制作,就会变成新的产品。总结经验主要不应是文字上搬来搬去,而应是脑子里想来想去。我们现在有些总结搞得不好,或只有材料没有观点,或只有观点没有材料,或观点和材料不统一,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思索。 (十)要处理好总结经验和写文章的关系 我没有专门学习过写文章,现在也不能说会写文章,但我做过一些实事,研究和处理过一些问题,总觉得写文章与总结经验有密切关系。什么是文章?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文章的目的是反映客观实际,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为什么总结经验?总结经验的目的是研究分析客观实际,找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就这个意义上讲,写文章和总结经验要求是一致的,道理是相通的。领导干部、领导部门的文章,都是围绕现实生活和实际工作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而展开的,离开总结经验,离开研究问题,就无法写出有实际意义的文章。写文章讲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讲谋篇布局、遣词造句,但如果缺乏对生活实践的深刻了解,缺乏对实际问题的深入研究,言之无物,无病呻吟,也就无法写出具有“三性”的好文章。我们有些文章写得不好,不是词汇不够多、句子不够美,而是动机上、内容上、方法上有毛病,在鼓捣字儿上花的时间太多,在研究事儿上下的功夫太少。为文章而文章,从文章到文章,这种方法,永远写不出好文章。 以上十点,关联着总结经验,也不只是关联总结经验,起码关联着思想方法、思想作风,当然关联总结经验的也不只是这十点,还可列举出许多点。我的上述讲话,未必完全正确,目的是想引起大家对总结经验的兴趣,总结出更多更好的经验。 (摘自 (选自《学哲学 用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