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0

公文写作与处理讲座讲义

摘要: 公文在实施领导、处理公务、沟通信息、联系事务、传达决策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机关人员的六种能力:一是组织协调能力;二是务实创新能力;三是执行政策能力;四是业务经办能力;五是综合分析能力;六是规范性 ...
文稿修改演播室

四、请示的结构、内容和写法

请示由眉首、首部、正文和尾部四部分组成:

㈠、眉首:应当注明签发人姓名。签发人平列于发文编号右侧(签发人用宋体、签发人姓名用揩体)

公文写作与处理讲座讲义 - 河南九冶人力资源部 - 河南九冶人力资源博客

 ㈡首部。包括标题、主送机关两项内容。

1、标题。标题一般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有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构成。如《***关于********的请示》;

另一种是由事和文种构成,如《关于*******的请示》

2、主送机关。每份请示只能写一个主送机关,不能多头请示。一般不能越级。特殊情况确实需要越级请示的,如经多次请示上级机关而长期未能解决问题,可以越级请示,但必须同时抄报给被越过的直接上级机关。

㈢、 正文:由理由、事项、尾语构成。

1、理由:主要交代请示的理由。概括背景、根据、理由,开门见山,落笔入题,事实清楚、理由充足、有理有据。

2、事项。请示的核心,说明请示事项,明确具体请求,不能模棱两可,内容要单一,只宜请求一件事。

3、结语。习惯用语有"当否,请批示"、"妥否、请批复"、"以上请示,请予审批"、"以上请示,呈请核准"或"以上请示如无不妥,请批转各部门予以执行"。

 ㈣、尾部;发文单位、成文时间

四、请示的写作要求

㈠、行文之前与主管领导先沟退,当面陈述,取得了解和支持。

㈡、把握好内在逻辑,在“为什么请示”、“ 请示什么问题”、“ 请示的可行性”上做文章。

㈢、一文一事的原则、切忌数事混杂。

㈣、请示、报告不能糅一起,不能用“请示报告”

㈤、材料真实,不能虚构情况。

㈥、语气谦恭、恳切,不能施压、威胁

五、请示案例(略)

六、请示习作

以本人岗位所在的部为发文单位、自拟内容写一份请示。

交卷时间:7月31日

评判标准:应用范围准确、结构写法规范、事项内容可行、语句简洁妥当。

 

 

第 三 节

报告、函、通知

写 作 及 事 务 文 写 作

                               

一、 报告写作

报告:下级向上级汇报、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建议、答复询问的上行公文。
  目的:“下情上达”

“报告”是陈述性文体。“报告”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上级掌握本单位的情况,了解本单位的工作状况及要求,能及时给予支持;或者为上级机关处理问题,布置工作或作出某一决策提供依据。

要以真实材料为主要内容,以摆事实为主,客观的反映具体情况,不要过多的采用议论和说明。

以概括叙述为主要的表达方式。语气要委婉、谦和、不宜用指令性语言。
㈠、报告的特点:
1、与请示有区别,不带请示事项。报告是向上正常的工作汇报,或者向上报送公文、物件等,不直接请示上级机关正面回答报告中的问题。
2、报告是陈述性公文,属于备案性质,制发于工作完成之后或者问题解决之后。报告中不提建议或意见。如果确需贯彻报告中提出的建议或意见,可建议上级机关批转到有关部门贯彻执行。报告一经批准,便作为批转文件的附件下发,其权威性依赖或附属于批转机关。
3、报告没有"一文一事"的要求,可综合报告几件事情。
4、报告广泛用于向上反馈信息,是上下沟通、纵向联系的一种重要形式。多用叙述的表达方式,以具体的事实和必要的数据为主要内容,向上及时汇报工作、反映问题、提出建议,是下级必须履行的一项工作制度。

1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说点什么...

已有0条评论

最新评论...

本文作者
2012-5-14 14:37
  • 4
    粉丝
  • 9418
    阅读
  • 0
    回复
作者其他文章

关注迪恩网络

扫描关注,了解最新资讯

联系人:高经理
电话:15562103797
EMAIL:3318850993@qq.com
地址:威海市创新创业大厦2702

关注迪恩网络

扫描关注,了解最新资讯

联系人:高经理
电话:15562103797
EMAIL:3318850993@qq.com
地址:威海市创新创业大厦2702
热门评论
排行榜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