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心里深刻反省 行为上彻底改正 ---《了凡四训》改过之法给转变作风的启示
“源澄而流清,源浑而流浊。”干部作风建设事关党的事业兴衰成败。作风就是形象,就是生产力。好的作风是一种重要的政治资源,是一种可以转化为物质成果的重要精神力量。近年来,随着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深入开展,特别是中央八项规定的贯彻执行,反腐倡廉力度的不断加大,干部作风有了明显好转,干事创业的劲头显著增强,群众的反映普遍较好。 但是,部分干部作风上的“不严不实、四风不正”的问题及其表现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已成为影响工作落实和发展的障碍。突出表现在:有的法律意识淡薄,不懂规矩,不守纪律,犯一些低级错误;有的推诿扯皮,松松垮垮,效率低下;有的本领恐慌,不学无术,抓落实的能力不足;有的目光短浅,胸无大志,夜郎自大,自我感觉良好;有的官本位思想严重,为官不为,官不大架子大,严重地脱离群众;有的一团和气,好人主义,缺乏应有的原则性;有的问题不明决心大,心中无数憨表态,造成工作处于被动状态;还有在某些干部身上不廉洁现象还没有完全绝迹,小腐小错不断。作风问题无小事。干部作风不转变,就会失去群众的信任,影响党的方针政策的有效落实,损害干部队伍的形象。因此,必须下大力气转变干部作风,密切干群关系,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那么,我们如何转变干部作风,树立良好的干部形象呢?概括起来说就是要做到从内心里深刻反省,行为上彻底改正。具体讲就是要“端正态度转,结合实际查,坚决彻底改,扎实有效干”。端正态度转,就是党委机关、特别是领导要高度重视,个人积极参与,认识统一,单位和个人主动对号入座,把自己摆进去,克服与已无关、厌烦畏难、解决不了等消极情绪;结合实际查,就是单位个人都要对照当前干部队伍在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表现,深入查摆存在那些问题,哪些方面重一些,哪些方面轻一些,或多或少都存在,采取个人查、相互查、组织点的方式,切实找准思想、工作、学习和廉洁方面存在的问题表现及其原因;坚决彻底改,有问题不怕,怕就怕有了问题还麻木不仁,不当回事,改,就是要制定措施,边整边改,通过组织和同志们的督促改,痛下决心干净彻底地改;扎实有效干,查摆、改正的目的是改进作风,促进工作,振奋精神状态,抓好各项工作的贯彻落实,完成好区委区区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个人也要完成好自己分管工作任务,为单位创先进、个人当先进奠定基础。 要想认真扎实地改变干部作风,把各级的规定和要求变成自觉行动,尽快地树立起良好形象,密切与群众的关系,我们不妨学习借鉴一下明朝袁了凡先生《了凡四训》中的“改过之法”,就要真正从内心里深刻反省,行为上彻底改正,来一个“脱胎换骨”,树立新的形象。“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袁了凡先生的“改过之法”,集中体现着知与行的正向交互。有“过”或作风不正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觉、不知错在哪里,或者麻木不仁;知道了“过”或作风上存在的问题,及其给事业带来的影响,就要痛下决心彻底改正,才能见到效果,受到群众欢迎。“改过之法”集中体现在发改过之“三心”,行“三改”之实上。 发改过之“三心”,就是对自己在作风方面存在的缺点错误或过失要有“耻心、畏心、勇心”。“耻心”,人人皆有。“改过之要机”就在于要有“耻辱心”“羞耻心”。因为一个人若能知耻,有羞耻心、惭愧心,就可以下决心改过。知耻者必不敢、不愿,也不能为恶多端,无视党纪国法。可惜的是,往往有些人没有耻辱、惭愧之心,有了过错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不感到有失尊严,反以为有本事,那样迟早要“翻船”、吃大亏的。“畏心”,我们普通人“怕”什么呢?“得”也忧,“失”也忧,是患得患失;对待失误、过错,长于知彼,短于知己,自知不明,似为人性所共有。做人一定要有所“畏”,比如:畏天地、畏大人、畏尊长,畏法纪、畏道德,畏百姓,即“心有戒、行有畏”,不能“天不怕,地不怕”,甚至肆无忌惮,无所顾忌,那样不仅改不了过,反而会带来更大的畏惧。“勇心”,我们在对人对事上要倡导“勇敢”的精神和态度,在克制自己过失上,与自己的毛病和缺陷斗争上,也需“勇猛之心”来助力。不要等待已经铸成大错再来反悔,不要等待已经到了晚年再来反悔。相反,把自己的“缺陷”包裹起来、装饰起来,不下决心痛改前非,或改也是做做样子,那只能在人生的正确航向上越滑越远、沉沦下去而不觉知。 行“三改”之实,就是对作风方面存在的缺点错误或过失,要从事上改、从理上改,从心上改。“从事上改”很多人比较容易能够做到,不犯同样的过错,不做同样的错事,但如此“强制于外”的改过方法,只能说是“按下葫芦浮起瓢”,“东灭西生”。由于“病根”未除,并没有从“根”上拔出病因,对于真正的、彻底的改过而言,“其难百倍”“非究竟廓然之道也”。“从理上改”,就是要从多方面深思“理”的普遍性,尤其从多角度出发,切勿固执地从一己之利益看问题、想问题。思路一变天地宽,角度一变也是这样。善于改过的人,在还没有禁止去做某件事之前,就明白了不可以做这件事的道理,不可以做的坚决不做,不触碰底线,不踩红线,养成遵规守纪的良好习惯。“从心上改”。人有意识的自觉能动性,对行为的调控是精神活动的一项主要内容。有过失之事者,必有过失之心。要想彻底改过,必须从心念上改,从思想深层次筑起防线,首先管好自己的不正确想法和念头。任何事情也只有深入到或提升到精神和心灵、灵魂和信仰的层面,才能抓住根本,彻底改正缺点错误或过失,做一名守纪律规矩、作风端正,深受群众欢迎的干部。总之,行“三改”之实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立竿见影的过程,而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由浅入深、低级到高级、自然到自觉的过程,须得下狠心、决心长期坚持,才能取得明显成效。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