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长期在机关从事文稿工作,在县里做过一般的文稿写作人员,也当过分管文稿工作的副职领导,也在市委办担任过综合科长,在不同的文稿工作岗位,总的感受就是,文稿工作确实是机关中最累人的工作,故此文稿人员会被戏称为“材料狗”,真的累得像狗。在市委办,我服务过几位个性不同的市委书记。市委核心机关的文稿要求高,大多效率要求也高,文稿能够迅速过审是我们工作中最高兴的事情。我觉得,无论什么个性的领导,审核文稿时,第一印象往往是通过浏览题目标题取得的。第一印象,基本上决定了是将文稿继续读下去还是扔到废纸篓。 《世说新语》介绍:东晋画圣顾恺之善于画人,或数年不点目睛。人问其故。顾曰:“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这里的“阿堵”指的是“眼睛”。另一个类似的是成语“画龙点睛”的故事,张僧繇于金陵安乐寺,画四龙于壁,不点睛。每曰:“点之即飞去。”人以为诞,因点其一。须臾,雷电破壁,一龙乘云上天。 不点睛者皆在。 这些古代的例子,常常被人们用来形容眼睛的重要性,引申出文章中关键的话语的重要地位。画龙点睛,比喻说话或文章,在主要处用上关键性的、精辟的一两句话,点明要旨,这样的话被称为“点睛之笔”,使内容就更加生动有力。文章中起到眼睛作用的话语,就是题目。“目”即是眼睛,题目,就是文章的眼睛。实际上,文章的题目(包括标题),就起到了眼睛那种传神妙处,或称点睛之笔。 我的经验是,题目要拟得好,可以套用翻译术语“信、达、雅”的要求。 一是必须达意。题目首先是要反映内容,概括内容,这是题目标题首要的要求,就像翻译,要做到“信”的要求一样。题目是体现观点的,要做到观点鲜明,最好能够新颖别致,如同人的眼睛,黑白分明、明眸善睐的眼眸,是最吸引人的了。我们在阅读学习中,会经常接触到好的文章题目,比如,二十多年前,《人民日报》曾经发表过一稿通讯,题目是“明月照山河”,反映了“明月村”致富后,帮扶落后的“山河村”实现共同富裕的事迹,这个题目简单明确、形象生动、内涵深刻,“照”字一语双关,让人过目不忘。 二是力求简洁。题目标题是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字数不宜太多,能简则简,做到惜墨如金。就像翻译,要做到“达”的要求一样。文字要简短,短促才能有力度,如同人的眼睛,目光犀利,才有穿透力。我们上网看别人的公文文稿,也经常人看到不错的文稿标题,比如,一篇文章介绍《如何写好写活典型经验交流材料》,其标题分别是:从“体会”中提炼,从“启发”中总结,从“典型”中挖掘,比较好地达到了简明扼要、引人注意的标题效果。 三是追求美观。就像翻译,要做到“雅”的要求一样,题目标题,要尽量做到“醒目”。这就需要题目有文采,对写作者而言,这是比较高的要求,需要作者有较高的文学素质,还需要经常的推敲和提炼。标题精彩的新闻报道也不少,比如最近的《新华每日电讯》,介绍上海高质量发展,其中“新内涵:参与全球合作竞争”大标题下面,用了以下四个小标题:打响“上海服务”品牌,关键是提高“辐射度”;打响“上海制造”品牌,关键是彰显“美誉度”;打响“上海购物”品牌,关键是增强“体验度”;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关键是展现“标识度”。标题十分工整美观,朗朗上口,让人印象深刻。 那么,如何写好题目和标题呢?在此,对年轻干部提几点建议。 一是借鉴学习范文。党的历次代表大会的文献,是公文写作很好的范文。十九大报告,除了题目十分工整规范,内文还有大量的对仗的运用,比如:“登高望远、居安思危”“不负人民重托、无愧历史选择”等等,有大量的排比,如“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公文写作可资借鉴学习的。 二是善于拟写提纲。建议年轻干部在拟写文章提纲时,尽量写到二级甚至三级提纲,因为提纲越完善,文章的系统性、逻辑性越强;提纲拟写上要考虑文章的布局谋篇,提纲既要包括所表述的所有内容,又要做到合理明晰,分布科学,即既不遗漏也不罗嗦重复。在这里,还提一点个人的看法,就是一篇文章的一级标题,一般在三到六点之间为宜,主要是适合人的阅读和审美心理,让人觉得既充又不琐碎。 三是提高文学修养。孔子说:“有余力,则学文”,我服务过一名县委书记,十分重视讲话稿的文学修辞,对文稿题目的工整对仗、美观修辞,甚至押韵等,都提出了要求。虽然一般而言,大多数领导都不会刻意追求公文的文学美感,但是有文学修养的文稿人员,写出来的公文至少不会让人觉得面目可憎。因此,建议机关年轻人利用业余时间多学习文学,特别是诗词和联句,这对题目的形成与提炼,都有十分大的好处。 (作者为机关干部) 我在县委办分管材料工作时,一名考进来的年轻人请教我这样的问题:“我发现有一个现象,就是身边的领导不少是材料写手出身,为什么会这样呢?”确实如这名年轻人所言,当时我们的市委书记、县委副书记等一批领导,都是文稿写作人员出身。年轻公务员大多是千军万马挤独木桥过来的,了解当领导的秘诀是正常现象。学习领导的进步经验,这也有利于年轻干部的成长。 我解释说:“在机关中特别是党委核心机关中,写作的过程,其实就是决策过程。作为领导,最核心的职责就是毛泽东说的‘出主意、用干部’。写作好的干部,决策能力肯定比其他干部要高,自然就会提升领导能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没有什么工作比写作更能培养领导能力了。” 这名年轻干部的这个问题,引起了我的深入思考。后来在县里的办公室主任培训班上,我在讲课中进一步将写作对领导能力培养扩展表述如下:写作本身就是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而且是最深刻的过程。文字表达能力,是基本的表达能力,是口头表达能力的基础。领导的能力也往往表现在逻辑思维的广泛性、深刻性、敏锐性、严密性上,这也正是材料的要求,写材料过程就是培养逻辑能力的过程,是领导思维能力的培养与锻炼过程。 年轻人问了我第二个问题:“作为机关新人,如何才能尽快入手写好公文材料呢?” 我将自己近十年的机关公文写作经验和盘托出。这名年轻干部认真听讲和记录。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运用,后来成长为县里的重要写手,也成为分管材料工作的县委办领导。也算是通过服务领导的文稿写作脱颖而出,初步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 我对这名年轻干部所述的如何着手培养写作能力,都是本人长期文稿工作历练的经验,或许对机关新人成长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
扫描关注,了解最新资讯
扫描关注,了解最新资讯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