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围绕“两重两大”扩大有效投入 全市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扩大有效投入是“牛鼻子”。各地、各部门要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以项目体量稳增长、以项目质量促转型,聚焦聚力推进重大产业项目、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大事、事关宿迁长远发展大事“两重两大”项目,形成快投、多投、集中投的生动局面,培育更多经济增长点。 提高项目谋划能力。重点抓好四个一批:招引一批。围绕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和水平,加快引培一批产业链高端和核心环节的工业项目、高附加值的服务业项目、市场前景好的农业龙头项目,通过项目集聚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合作一批。加快推进宿迁生态化工园区污水处理、宿迁市餐厨垃圾收运处理以及苏宿工业园区污水处理等项目建设,谋划包装推出一批新PPP项目,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建设,激发市场和社会主体活力。争取一批。认真研析国家政策内涵和产业导向,力争更多项目进入国家和省“十三五”规划“盘子”,连宿蚌铁路、新长铁路新沂至淮安段复线电气化改造等项目要争取编入《国家“十三五”铁路发展规划》。储备一批。牢固树立“四海”意识,抢抓“一路一带”、沿海开发、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机遇,立足长远发展和优势再造,设计、包装和储备一批事关宿迁长远发展的重特大基础设施和产业类项目,努力形成项目投入前后衔接、滚动递进的良性循环。 突破一批重大项目。在新型工业化项目上,全力推进总投资1059.1亿元的100个项目,突出抓好可发科技、格力电器等项目建设,国电二期项目要确保明年取得实质性进展。在新型城镇化项目上,全力推进总投资612.5亿元的80个项目,加快项王故里景区三期、宿迁记忆广场等项目建设,确保按照序时要求完成形象进度。徐宿淮盐高铁项目要做好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并统筹谋划项目沿线综合开发、高铁站综合客运枢纽、高铁新城等相关事项,力争明年上半年开工建设;通用机场明年要完成前期各项准备工作,以及跑道、气象观测站等设施建设;徐宿连航道要继续推进项目前期和争取工作,确保明年底古泊河船闸工程建成通航。在生态文明工程项目上,全力推进总投资146.1亿元的20个项目,加快中运河综合整治、市区河湖连通、水源地提升改造等工程建设步伐,切实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在为民办实事项目上,全力推进总投资198亿元的30个项目,通过便民服务、住房保障等项目的实施,让群众感受到新的变化。 健全项目推进机制。重点建立三项机制:快速审批机制。出台促进投资项目审批程序优化和环节精简办法,完善和推广“并联+串联”审批模式,探索建立建筑工程施工图审查市场化运作机制。优先保障机制。坚持资源要素向重大项目倾斜,重点保障建设用地、水电气热等,推动项目早开工、快建设。协调服务机制。健全完善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方案、一个班子、一抓到底“五个一”的项目推进机制,做到一般问题责任部门牵头会商解决,难点问题市重大项目办集中会办解决,重大问题市委、市政府高位协调解决,确保重大项目持续有序推进。 四、突出减权去利深化市场化改革 当前,政府之手伸得太长、管得太多依然是阻碍经济健康发展的一大因素,社会主体在创业、投资等方面受到诸多限制,亟需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破冰除障。下一步,要按照市场化、便利化、法治化、项目化、有感化的原则,巩固既有改革成果,启动实施一系列新的改革,以改革红利的持续释放助推发展。 推进行政管理领域改革。在“三个清单”编制上,权力清单要重点在食品安全、环境保护、工程建设等领域征求服务对象、县区和部门意见;责任清单要在明年上半年完成对行政审批中介、盖章、收费、时限等事项的梳理;收费清单要在完成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清理的基础上,尽快出台《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和《经营服务性收费目录》。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上,加快推进“三证合一”改革试点,实现并联审批全覆盖,明年上半年推开至所有县区和基层市场监管分局(所),并积极向上争取“一企 推进依法行政领域改革。强化法治教育。按照“谁主管、谁普法,谁执法、谁普法”的原则,研究建立机关普法责任制;在加强公民法律知识教育的同时,把党政领导干部作为法治教育重点,通过推进机关开放日、完善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等制度,倒逼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敬畏法律、遵从法律。强化科学决策。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进一步深化流程节点控制,完善流程细则,并定期对决策事项实施情况进行评估;探索建立重大行政决策网上公开运行系统,规范决策过程和决策事项实施,提高行政效能、提升督查效果、增强决策透明度。强化规范执法。以规范程序、裁量权和流程为重点,加强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形成完善的制度体系;探索实施综合执法,重点在市场管理、交通运输、城市管理、社会管理等领域试点推行,构建专业、高效、精简的综合行政执法体制。强化法治监督。依托政府门户网站、微博微信等,依法依规公开政府信息;强化法制部门力量,充分发挥行政复议的作用,加强对下级机关和部门的层级监督。 推进放活市场领域改革。加强政府购买服务改革。研究制定“负面清单”,除应当由政府直接提供的服务事项外,其他逐步通过购买服务实现;严格按照中央和省委要求,积极稳妥做好公车改革工作。加强公共资源交易管理改革。全面推行行业主管部门信用考核结果和第三方信用产品,实施“商务+技术+信用”三合一、“商务+信用”二合一等评标办法,力争在招标采购信用管理上实现新突破。加强非国有资源交易改革。探索非国有资金投资项目招标人自行选择招标方式或申请办理直接发包手续,特别是招标人申请办理直接发包的,要保证承包企业、项目负责人资质等级符合项目要求,并对选择的设计、施工等单位承担相应责任。 推进社会自治领域改革。在社会组织培育上,全面放开准入门槛,强化政策扶持,定期召开面向社会组织的政府购买服务对接会,支持社会组织发展,明年上半年新培育有能力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和购买服务的社会组织不少于80家。在中介机构改革上,围绕政社分开,建立行政审批中介服务网络平台,对行政机关自办或挂靠行政机关的行政审批服务类中介机构逐一审核,明年一季度前全面公开中介组织信息,切实增加中介组织透明度和公众自主选择权。在信用体系建设上,强化市县联动,加快公共信用信息系统建设,逐步扩大信用产品应用范围,在重点部门和领域着力推行第三方信用报告制度,力争明年底前实现市域全覆盖。 推进政府投融资领域改革。理顺管理体制。盘点土地收入、存量资产等有形资源,盘点特许经营权、公共产品定价权等无形资源,以及公益性、非公益性和第三类资产,进行资产全面整合,择优注入到投融资平台上,统一管理、使用,并通过分类、重组等方式发挥最大效益。转变投资方向。按照“做公益、去逐利,做引导、去杠杆,做工具、去泛化,做补充、去竞争,做市内、去市外”的思路,五大平台公司要分类制定战略规划,逐步退出竞争市场,选择投资民生、重大基础设施、移动电子商务等领域,实现平台公司转型升级。转换融资机制。推进市本级国资平台进行资产资源整合,按照开发范围、建设领域、经营功能进行优化,建立若干个具有独立运营权的国有投融资公司,实现资产管理和融资的集约化、企业化、专业化。 五、强化个性塑造提升城市内涵 个性是城市的灵魂,城市建设只有突出个性、体现特色,才能形成独有印记,提升知名度。围绕“最美的生态、永远的时尚”建设定位,以中心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体制调整为契机,进一步优化城市环境,拓展发展空间,提升城市文明度,打造个性城市。 以统筹理念推进“多规融合”。突出规划的刚性统筹作用,探索推进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主体功能区实施计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的“多规融合”。市发改委要会同规划、国土、环保、住建等相关部门,加快构建一张图、一个平台、一张表、一套运行机制的“四个一”规划体系,确保明年上半年正式启动。 以内涵提升彰显城市个性。重点推进“一区四城一山”建设:“一区”即核心区。围绕打造市级行政、金融、商业商务、文化旅游、医疗卫生“五大中心”目标,深入实施中心城市核心区三年行动计划,确保建成率、配套率、达标率分别达80%、85%和90%。完善基础配套,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加快雨污水管网、燃气设施、“两场一街一中心”等项目建设,争取城市基础配套功能实现新的提升。畅通城市交通,实施重要路段提标改造,重点推进青海湖路、富康大道、黄河南路、双庄大道和环城北路建设,进一步提升城市道路通行能力;实施公交优先战略,从规划、投入、路权等方面推动公交优先发展,逐步建立以快线公交线网为骨架、普通公交线网为基础、支路线网为补充的三级公共交通网络。繁荣商贸流通,围绕提升商业质态,加快推进重点商业商务项目建设,明年确保会展中心、世贸广场、宿迁1897等项目建成运营。做强公共服务,深入推进中心城市教育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全面优化教育布局,启动青海湖路学校、厦门路小学等八校建设,让更多孩子实现就近入学;加快推进市第一人民医院、市公共卫生服务中心等项目建设,支持市人民医院创三甲,确保市第一人民医院明年下半年投入运行。“四城”即“林荫城市、彩色城市、花园城市、海绵城市”。“林荫城市”,重点选择富康东路、洞庭湖路等道路,在侧分带和行道绿带栽植法桐等高大庇荫乔木,实现夏有荫、冬有阳的景观效果。“彩色城市”,先期选择康平路、清河路、金谷路等道路,选用元宝枫、乌桕、无患子等色叶树种作为行道树,打造一批彩色道路;沿墙面、栅栏实施藤蔓式、悬挂式绿化,建设一批花墙花廊花瀑。“花园城市”,重点在洪泽湖路以南、西湖路以北区域,改造一批小游园、小广场和小节点,为市民提供更多方便易达的休闲健身场所。“海绵城市”,以财政广场、环城北路生态廊道等景观项目为试点,规划建设一批下沉式绿地、植草沟、雨水湿地、透水铺装、多功能调蓄等低影响开发设施及组合系统,实现景观与生态的深度融合。通过持续推进林荫、彩色、花园、海绵“四城”建设,不断提升绿化品位和档次,打造个性城市。围绕生态绿城,加快大运河、古黄河、环骆马湖、环洪泽湖、环城五大生态走廊建设,形成植物多样、绿量充沛、连片成网、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生态绿化新体系。充分利用高铁工程取土的机会,打造一批城市生态“水泡”,让城市环境更美丽、生活更宜居。“一山”即三台山森林公园。围绕“大湖林海、养生福地”定位,推进三台山项目建设。工程建设上,加快一期主体景区及园内道路建设,按照设计施工一体化建设模式,精心打造衲田景区项目,确保明年五一开门迎客。项目招商上,围绕时装主题酒店、温泉会馆、养生堂、玻璃博物馆等项目,逐项制定招商方案,吸引社会资本投资运营。市场营销上,按照1(三台山森林公园)+1(项王故里)+N(其他特色主题景区)营销模式,加强与顶级营销策划机构合作,实现传统媒体、新媒体、旅行社、目的地营销全覆盖,打响三台山生态休闲养生品牌。 以强力整治规范城市秩序。坚持严管重罚与宣传引导相结合,着力将宿迁规矩转化为宿迁习惯,重点推进五项整治行动:开展物业整治提升行动。厘清政府、物业和业主三方的权责利,扎实推进拆除违建、退建补绿、完善设施、规范停车秩序、恢复房屋用途等12个方面整治,确保明年底前市区213个住宅小区物业整治全部到位。开展市容秩序整治行动。重点对流动摊贩、非法小广告、“随手抛”、沿街装潢不规范、商业宣传噪音污染等行为进行严管重罚。加快推进小餐饮划行入市,全面取消店外经营;规范广场舞管理,减少噪音扰民;启动实施营运三轮车集中专项整治,抓好区域禁行限行及乱停乱放等面上问题治理,控减城区三轮车数量。开展薄弱区域整治行动。大力整治城中村、居住小区、棚户区、背街后巷、建筑工地等群众反映强烈的薄弱地带脏乱差突出问题。开展违法建设集中整治行动。全面清理拆除城区主次干道两侧和出入口周边、公园广场、车站周边和市场商城内乱搭乱建的棚亭等建(构)筑物,实现“新违建零增长、老违建逐步拆”的目标。开展交通秩序整治行动。继续强力整治闯红灯、乱停乱放等行为,深入实施礼让斑马线行动,巩固交通秩序整治成果,提高广大市民文明交通素质。三县要参照市区标准,尽快制定城市管理整治方案,全方位改善群众生活环境。 以人文理念塑造城市文明。文化是城市之根,是价值引导力、精神推动力所在。要注重文化熏陶、养成和渗透,深化人文互动交融,塑造独具魅力的城市文明。打造新民俗。策划项王故里开门迎宾大典,以项羽新年祈福迎宾为切入点,深入挖掘西楚文化内涵,展现西楚文化祈福元素,致力将其打造成为宿迁民俗展演的新窗口、文化特征的新符号。培育新文明。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进一步丰富和拓展宿迁规矩内涵,制定宿迁文明市民行为规范手册,通过选树好人典型、评选感动宿迁人物、开展志愿服务、倡导文明礼仪等,弘扬高尚道德情操,激发市民文明自觉,形成具有宿迁特色的文明习惯。引领新风尚。围绕繁荣活跃文化,支持建设一批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和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推进街道文化“三个一”和社区文化“五个一”建设,鼓励社会团体常态化组织文艺演出、书画赏析及笔会、民俗表演、音乐欣赏、趣味体育等活动,创造一批雅俗共赏的文艺作品,引导广大市民培养健康情趣、人文素养,提升城市的文明新风尚。 六、积极稳妥推进“三农”工作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农民是潜在最大消费新群体,农业农村有巨大新增投资需求,农业产业可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我们要按照习总书记提出的“五个新”要求,遵循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尊重广大农民的意愿,加快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实现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农村持续发展。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打造一批特色产业。按照“县域有特色、乡村有特品”的原则,以农业龙头企业为载体,加快各类要素向现有优势主导产业集聚,做大做强区域特色板块。培育一批新型经营主体。以家庭农场和深加工型龙头企业为重点,培育多元市场化服务主体,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确保明年新增家庭农场500个,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数量突破300家。深化农村领域改革。加快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力争明年在全省率先基本完成;推进以县区交易中心、乡镇交易站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产权交易体系建设,实现全市农村产权交易的常态化、公开化、规范化。 提升镇村建设水平。推进乡镇特色化发展。按照一乡一色、一镇一品的思路,加快推进路网、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医疗卫生、教育等公共服务水平,挖掘历史文化、弘扬民俗风情、做美自然风光,努力培育一批功能完备、特色彰显、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产业重镇、风情小镇、旅游名镇。启动特色村庄建设。围绕“留住乡愁、彰显特色”,因地制宜推进村庄建设,从明年起,选择100个左右特色村庄顺势引导发展;继续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和渔民上岸工程,确保完成省下达任务。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按照“六整治六提升”、“三整治一保障”的整治标准要求,紧扣生活垃圾处理、秸秆综合利用和长效机制完善等关键环节,确保完成3972个村庄整治任务,实现全市自然村100%整治。 推进扶贫连片开发。“面”上,继续瞄准“低收入农户”和经济薄弱村,以精准扶贫为切入点,加大投入、创新机制,确保明年360个省定经济薄弱村全面实现新“八有”目标,99.5万低收入人口全部脱贫。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