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在分析和记忆方面存在与生俱来的不足。乔治·A·米勒在他的论文《神奇的数字7±2》中提出,大脑的短期记忆无法一次容纳7个以上的记忆项目,所以各种信息应该归类并分组才有利于记忆。而且分组的数量最多不超过7个,同时要求相互之间有一定的逻辑关系。 再比如,上面我们提到2012年县政府研究室拟以《调查研究》发表县地税局的一篇经验文章---《县地税局以创新促发展的实践与启示》。那么怎么样思考这个材料的布局呢?这个材料的目的就是要宣传和推广地税局以创新促发展的经验和作法。地税的创新工作有很多,例如地方各税结算和所得税汇算“两算”、 对城区房地产行业、建安行业纳税情况进行专项检查、房地产税收一体化管理、车辆税收联合控管和矿山企业税收“以药控税、以药控费”以及各类提高技能,等等。我们按照金字塔原理,以“创新”作为塔尖,即作为中心观念,进行进行分类归组,通过逐一分析事情或工作的本质,形成了业务、管理和服务三个方面的创新(见图表)。按照这种思维模式组织内容,脉络就很清晰,层次就很分明,结构也很严谨。 所以,大家在写作之前,一定要注重写作的前期准备工作,在充分了解背景之后,再对准备撰写的内容认真思考,按照“彼此独立,互无遗漏”(无交叉、无遗漏)精心进行分类归组。如果完成了这个工作,整个材料就完成了50%。一定要想好后再写。我们也发现,一般写作能力比较强的同志都会有这样的经验:要写一篇问题,不会马上就动笔,而是先阅读材料、思考问题、查阅类似资料,总之,要按照分类归组的思维模式,将生活中的一些凌乱无章的内容,有序的组织在一起。在这里,我给大家推荐下《思维导图》这种思维法和使用这种软件,这是一种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它简单却又极其有效,在全球范围得到广泛应用,是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 二是按照“一线串珠、一字相连”拟定提纲。所谓“一线串珠”,就是一篇材料的结构只反映一个主题,这也是我们常说的材料要有观点,而且观点要准确、鲜明、深刻。我常常给研究室的同志们讲,写材料的人都不清楚自己想讲个什么样的观点,哪写出来的材料怎么能给领导和听众留下鲜明的印象。主题观点是这篇文章质量高低的关键,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即使你有很准确、鲜明、深刻的观点,在起草撰写过程中、在领导讲话的过程中,也造成信息的衰减,所以,单一而又集中、鲜明的观念要贯穿一个材料全文,以一个观点组织素材、统领全文的方法十分重要。“伤其十指,不如断一指”这个比如放在这里不是很合适,但是面面俱到的写法在材料写作中最好要摒弃。 还是以《县地税局以创新促发展的实践与启示》为例,整个材料的“一线”就是“创新促发展”这句话,材料要围绕“为什么要创新?怎样在创新?创新促进了哪些发展?”来撰写,凡是与这句话有关的工作就属于写作素材范畴,凡是与此无关的就必须删去。也就是说“创新促发展”这个主题观点能概括材料中的所有内容,材料中所有内容均证明和反映这个主题。在写作中,有些同志往往舍不得手中既有的素材,又不想再花费心思去收集缺少的资料,这样是不可能写出好文章的。 所谓“一字相连”,就是指标题上尽量做到表达方式一致,同时,下一级标题与上级标题也尽量有一个字相连接。这里的一个“字”,既可以是同一个汉字,也可以是同一样的结构和表达方式,比如都是采用的主谓结构、动宾结构......。 题好一半文,拟定提纲必须高度重视标题,怎么样拟定标题,以下九类方式比较常见: a.反映“所做的工作”。“所做的工作”是材料中必不可少的内容,表达时常用“动宾结构”,即动词后带一个或几个宾语,在时态上是已经完成的动作,习惯上带一个“了”字,但有些词如“实现”本身含过往的意思,就不用加“了”。 例:公共检验检测平台工作情况汇报中的一组标题 1.推进四大整合 2.规范五个标准 3.实现五大创新 b.反映“工作效果”。工作效果也是材料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呈现的形式不尽相同,根据实际情况和写作者的偏向,有的呈现为取得的成绩、进步,有的呈现为工作收获。例:向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长楼阳生,省政协副主席范兴元一行的工作汇报中的一组标题 1.生态创建更实 2.发展质量更优 3.开放水平更高 4.发展环境更佳 5.对外影响更大 “更实、更优、更高、更佳、更大”反映的都是进步。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