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把握内容,写好正文。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把事实交代清楚。在信息中叙述事实时必须说得清楚明白,要核对事实,不能模棱两可,含含糊糊。二是层次分明。首先要划清层次,然后分析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关系,作出恰当的安排。如果有层递关系,就要逐层来写;如果有并列关系,就应该把最新、最重要、最有特色的放在前面;如果有时间先后,就要按时间顺序逐步来写,把事物的发展过程写清楚,使人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如果有内在联系,就要按逻辑顺序来写,揭示事物的运动规律和本质意义。三是观点明确。每一个层次,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说明什么,观点鲜明突出,让人一看就明白,观点和材料的结合要统一,观点的概念要力求准确。四是材料运用要得当。就是选用恰当的适量的材料,叙述事实,说明观点,摆出问题,提出建议。不能把不相关的东西硬搬进去,更不能把与观点相反的材料引进去,也不能繁简不分,凡与之有关的材料都用上。五是语态庄重。信息多用陈述句和祈使句,语句规范,可以恰当地和谐地运用一些文言、成语、群众语言和必要的修辞方法,切忌轻飘浮躁、华而不实。 (五)反复推敲,认真核实。信息写好以后,不要急于发稿,应对内容再认真核对。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稍有差错就会带来工作失误,切不可有“差不多”的心理,贪图省事。 五、报送要点 为了提高我老秘网市政务信息的采用率,主要从四方面信息入手: 一是具有地方特色的信息。这就需要我们相关部门单位信息员认真发掘津市的特色信息。 二是带有季节性的信息。季节性信息对时间的要求较高,要及时关注,及时报送,走在其他县市前列。例如春节后的企业复工,科工局就要及时报送;三、四月的春耕备耕,五、六月的油菜生产,就需要农业局及时报送;七、八月的水情变化,水务局就要主动跟踪调查,整理上报;九、十月的棉粮生产,十一、十二月的水利冬修。这些信息一方面需要相关职能部门单位主动早谋划,主动联系,另一方面我们也会早约稿,指明方向。 三是关乎热点的信息。要抓住群众普遍关心和敏感的问题,抓住重大事件或者重大政策对民生方面带来的影响。比如 “国五条”对二手房销售的影响(房管局就要迅速反应,做好相关调研),禽流感给家禽养殖业带来的重创(畜牧局要主动关注,搞好统计)都可以成为很重要的信息,并且是及其容易引起国办关注的信息。 四是反映工作难点的信息。针对工作中的难点和阻力,认真收集情况,可形成反映类或是建议类的信息进行上报,如果同时提供相关建议或是决策,就更容易被采用(建议应注意要有建设性和可操作性,不能大而化之、老生常谈)。此类信息用处最为广泛,可以用到省办,也是极容易得到领导批示的一类信息。 此外,物价类的信息(需要商粮局多上报)和突发性事故类(如旱涝灾害)的信息采用的也比较多。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