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会是一种重要的领导方法。作为党和国家的领袖,毛泽东非常重视会议对统一思想、协调行动、推动工作等方面的作用。他对会议问题作过一系列的论述,还亲自主持召开过许多重要会议,探索和形成了一套独特又有效的开会方法。学习毛泽东的会议论述和开会方法,能够帮助领导干部提高指导和主持会议的能力,提高通过会议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毛泽东反对开死板呆板的会。在延安时,他就批评说:“‘一开会,二报告,三讨论,四结论,五散会’。假使每处每回无大无小都要按照这个死板的程序,不也就是党八股吗?在会场上做起‘报告’来,则常常就是‘一国际,二国内,三边区,四本部’,会是常常从早上开到晚上,没有话讲的人也要讲一顿,不讲好像对人不起。总之,不看实际情形,死守着呆板的旧形式、旧习惯,这种现象,不是也应该加以改革吗?” 从延安整风开始,毛泽东就倡导改革党的会风。他在许多场合和多篇文章中都谈到这个问题,内容丰富,见解精辟。 为什么要开会?毛泽东指出:“有了问题就开会,摆到桌面上来讨论,规定它几条,问题就解决了。”他强调:“一年开几次会,或者大会或者小会,解决当前发生的问题。如果有问题,就要从个别中看出普遍性。不要把所有的麻雀统统捉来解剖,然后才证明‘麻雀虽小,肝胆俱全’。”不是就某个问题来解决某个问题,而要“从个别中看出普遍性”,这样就放大了会议的功能。 关于会议的规模和类型,毛泽东说得很具体:“大型会议、中型会议和小型会议,都是必需的……小型会议,参加的几个人,一二十人,便于发现问题和讨论问题。上千人参加的大型会议,只能采取先作报告后加讨论的方法,这种会不能太多,每年两次左右。小型和中型会议每年至少要开四次。这种会最好到下面去开。”毛泽东说:“小型会议最好商量问题,我对小型会议很有兴趣,时间不长,就地召开,这种形式最好。” 应当如何开会呢? 提前“安民告示”。毛泽东要求:“开会要事先通知,像出安民告示一样,让大家知道要讨论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并且早作准备。”他反对仓促开会:“有些地方开干部会,事前不准备好报告和决议草案,等开会的人到了才临时凑合,好像‘兵马已到,粮草未备’,这是不好的。”他也反对突然开会:“开会前十分钟把文件拿出来,要人家通过,不考虑别人的心理状态……要文风浸润,不要突然袭击,使人猝不及防。” 认真写好发言稿。毛泽东多次要求,出席会议的领导同志“均须写成发言稿”。他强调:“发言内容应尽可能有较深刻的思想性,而以具体经验和计划数字充实和证明之。”毛泽东详细指导说:“开会的方法应当是材料和观点的统一……要学会用材料说明自己的观点。必须要有材料,但是一定要有明确的观点去统率这些材料。材料不要多,能够说明问题就行,解剖一个或者几个麻雀就够了,不需要很多。”他指出,发言“原则是不要太长,内容要精彩一点”。毛泽东十分看重典型的作用,他说:“我最喜欢听典型,各地委要多讲典型。” 让与会者畅所欲言。毛泽东主张,必须创造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允许大家在会上发表不同意见。他说,“请大家评论,提意见,根据大家意见再作修改……这样,就更能充分发扬民主,集中各方面的智慧,对各种不同的看法有所比较,会也开得活泼一些。” 重视开会效率。毛泽东不止一次地强调:“一次会只能有一个中心,一个中心就好。”主题集中,能够提高会议的效率。毛泽东还指出:“讲话、演说、写文章和写决议案,都应当简明扼要。会议也不要开得太长。” 毛泽东关于会议问题的论述,既高屋建瓴,独到深刻,又紧扣实际,管用好用,可以称为我们党的开会指南。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