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0

习近平的“大白话”

摘要: 习近平学养深厚,古今中外的各种典故、诗文,在讲话中常常信手拈来,巧妙地成为自己讲话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习式”语言的另一面,则是直白朴素,善用“大白话”传递治国理念,既“接地气”又妙趣横生。  “鞋 ...
文稿修改演播室


  

  网络热词传递“正能量”

  除了大量使用老百姓的日常用语,习近平对新潮的网络用语也很熟悉。

  “为了做好这些工作,我们的各级干部也是蛮拼的。当然,没有人民支持,这些工作是难以做好的,我要为我们伟大的人民点赞。”“中国将永远向世界敞开怀抱,也将尽己所能向面临困境的人们伸出援手,让我们的‘朋友圈’越来越大。”……“蛮拼的”“点赞”“朋友圈”等网络热词接连亮相一年一度的国家主席新年贺词中。

  同世间万事万物一样,语言也是与时俱进地发展变化的。互联网的普及催生出许多新的词汇,尤为青年人所喜用。习近平将一些网络热词用于正式讲话中,不仅反映出他对互联网发展的重视,也表明了他与青年一代心灵相通。

  国家行政学院社会文化教研部副教授胡颖廉认为,这种表述体现出时代特点,也与习近平一贯亲民、接地气的讲话风格相一致,让大家听得懂,也听得进,道出了前进中国的精气神。

  民间家常话、新潮网络语乃至流行歌曲,都是习近平汲取语言营养的来源。2014年7月在索契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谈到个人生活时,习近平引用了当时广为流传的一首歌曲《时间都去哪儿了》,说明大国领导的责任和担当。习近平说:“对我来说,问题在于我个人的时间都去哪儿了?当然都被工作占去了。”

  “我不是痛并快乐着,是累并快乐着。”在2013年3月会见中国驻俄使馆工作人员和中资机构代表时,习近平巧借流行语,一句“累并快乐着”,诙谐地表达他对待工作和生活的乐观,对待人民和国家事业的执着。

  语言的丰富表明心境的阔大,与大众语言的“零距离”反映的是他与大众在人格、身份认同上的“零距离”。

  语言背后是感情,是思想

  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说:“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不可。”“要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人民的语汇是很丰富的,生动活泼的,表现实际生活的。”

  过去和现在,一些领导干部的讲话或照本宣科,语言程式化,枯燥乏味;或官话套话相沿成习。

  习近平在《之江新语》一书中曾指出:“有少数干部不会同群众说话,在群众面前处于失语状态。其实,语言的背后是感情、是思想、是知识、是素质。不会说话是表象,本质还是严重疏离群众,或是目中无人,对群众缺乏感情;或是身无才干,做工作缺乏底蕴;或是手脚不净、形象不好,在人前缺乏正气。”

  语言传递感情。多用群众耳熟能详的语言、喜闻乐见的形式、普遍认可的道理、有目共睹的事实,往往事半功倍,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习近平的“大白话”朴实形象,似春水一般清澈,令人耳目一新,这样的“短实新”话风也是党中央提倡的“转作风改文风”的生动体现。(来源:新华网 )

12
1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说点什么...

已有0条评论

最新评论...

本文作者
2016-4-22 16:10
  • 4
    粉丝
  • 414
    阅读
  • 0
    回复
作者其他文章
资讯幻灯片
热门评论
热门专题
排行榜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