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段对“一门心思想着提升职务”的原因进行逻辑推理。并定义什么是干部的“本分”,申明观点和态度 一些干部一门心思想着提升职务,主要是由于把名利看得太重,“官本位”意识太浓,其实质是党性不纯、从政观念不正,是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出了问题。他们认为提拔了是“该得”的,显然是没有正确认识权力的来源和干部的标准,把被提拔看作是个人凭本事挣得的;认为没有提拔是组织“亏欠”他的,显然是没有摆正个人与组织的关系,把为党工作当作升官晋级的筹码,把为民做事当作向组织讨价还价的资本。党的干部是人民公仆,手中的权力来自人民,为党工作、为民办事是干部的“本分”。干部在一定的职位上,首先应当想着如何把工作干好、干得更出色。做出了成绩,组织和群众会有公论。党的干部应当以踏实工作为荣,伸手要官为耻。 第四段用事实例子论证观点 对待职务安排,要保持一颗平常心。沈浩主动报名,从省财政厅到小岗村当村官,一干就是6年;刘义权从事军事档案工作三十八年如一日。他们都几次放弃、让掉升迁的机会,以模范行动诠释了新时期党的干部对待职务问题的正确态度。应当像他们那样,时刻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开阔胸襟、淡泊名利,培养高尚品德和境界。要增强工作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把心思和精力用在干事创业上,始终脚踏实地、埋头苦干。要坦然面对个人进退得失,不计较、不攀比,经受住名誉和地位的考验。 第五段从制度层面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引导干部正确对待职务的晋升,从制度层面上看,关键在于进一步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要扩大干部工作民主,严肃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真正让广大干部对干部工作满意,对选拔上来的干部服气。要形成科学规范的职务晋升机制,合理使用各年龄段的干部,引导干部克服近期提拔、不断提拔的浮躁心理,同时为干部成长提供可持续发展空间。要建立干部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强化职级的激励功能,避免千军万马挤职务升迁的“独木桥”。 全篇针对问题进行论证、申明观点、提出对策。论证过程像“剥竹笋”一样一层一层深入浅出深入进行分析、推理,议论风生,娓娓道来,富有哲理,使读者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教益。 第三招:善用修辞――文采盎然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