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0

新闻写法——消息和通讯写作

摘要: 消息和通讯写作主讲人:人教育股长陈中山 各位领导、同事们,大家下午好!今天我很荣幸坐在这里同大家一起学习探讨有关新闻的写作技巧,但愿大家通过学习新闻写作在工作中有帮助、有启发。主要分两部分来讲:一是消 ...
文稿修改演播室


 
县国土局开展“三打击一整治”专项行动决不手软(按照政务信息的写作方法来写)
县国土局局成立了“三打击一整治”专项行动领导小组。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按照上下联动,分工合作的要求,积极主动配合、协调纪检监察、公安、法院、规划建设、城管、乡镇,形成合力,依法依规、从严从重打击涉土违法案件。全系统各业务股室、基层所分工明确,紧密配合。结合部门实际,迅速行动起来,按照“属地管理、条块结合、突出重点、依法行政”的原则,以“土地违法案件查处”为重点,依法严厉打击非法倒卖土地、开发小产权房、违章建房违法犯罪和涉及其中的黑恶势力及公职人员滥用权力参与其中等违法犯罪。目前该局已进入全县调查摸底、立案处理阶段,坚决查办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关注的重大敏感涉土案件,务求打击整治专项行动取得实效,促进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三、怎样写消息   
  1、写什么(内容)。也就是如何发现新闻。没有的写是我们大家,甚至记者常遇到的头疼问题。所以善于用新闻的眼光去发现新闻,是写出新闻的关键。我也经常为找不到好的新闻线索而苦恼。就我个人发现新闻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条,供大家参考。   
     
  一是从会议上找新闻。其实每次会议都会传达很多信息,只要我们认真分析一定可以找到一些有新闻价值的线索,特别是一些经验交流更具有新闻价值。   
  二是从公文文件中找新闻。我们经常会收到上级或者单位的文件、工作简讯、工作总结等,其实这里面也蕴藏了很多新闻。认真看文件,注意学习,掌握动向,依据精神实质作为新闻线索,我没事的时候就经常翻翻这些材料,也可以找到一些有价值的新闻线索。
三是培养新闻敏感,做一个有心人。我感觉无论是日常业务工作,还是临时性工作,无论是对上级重要会议、重要部署的贯彻落实,还是重大节庆活动,我们都身处其中,身临现场,积极参与活动,积极参与工作,以实际工作去推动、落实。事件能否最终落实到位,其中出现的一些工作亮点、现实生活工作中反映的难点、热点以及涌现出的典型事、人物,都是我们所需要反映和报道的新闻。因此,在我们身边,有着十分丰富的新闻资源。总之,只要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就能发现新闻。
大家在实践工作中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新闻敏感,平时必须做到“五勤”:一是腿勤,多跑、多接触实际;二是眼勤,多看、多观察;三是嘴勤,遇事多问;四是脑勤,勤分析、多思考,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五是手勤,勤记、勤写,把看到、听到的各种材料,记录积累起来。新闻敏感是一个大的概念,有方方面面的知识融在里面,需要通过大量的实际工作,在实践中逐渐锻炼和培养。
要搞好新闻报道工作,就应注意身边发生的每件事,随时处于观察思考状态中,在工作中实践,在不断实践中进行总结,摸索提高。这样,我们的新闻敏感就会不断增强。我认为,大家挖空心思想题目、找点子,不如融入实际工作中,关心身边发生的每件事,哪怕是一件小事,在我们摸清了其前因后果后,说不定就是一个很好的报道题材,在无意间就能抓住线索,写出新闻。   
  2、怎么写(技巧)。   
  写作消息要设想并回答读者问的问题,这些问题就构成了新闻五要素,即:When(何时)、 Where(何地)、Who(何人)、What(何事)、Why(何故)、HOW(如何)。在五个W和一个H中,最主要的是What(何事)、Who(何人)。 
  当我们弄清了“我要说些什么”,接下来就是“怎么说这些内容”,显然这涉及到了如何安排消息的结构。只要我们用心分析一下报刊发表的消息,就会发现,消息的结构比较固定、简单,大多数消息的结构都是“倒金字塔”式的,即:最重要的材料放在开头,次要材料放在后面。消息的结构具体表现为:标题、导语、主体、结尾,并在文中穿插背景材料。   
  标题是用来概括新闻的主要事实的。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句话或第一自然段,扼要揭示新闻的主要内容。主体是新闻的躯干,是对导语的进一步扩展,要用充分的事实表现主题。背景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或自然环境。结语是交代新闻事件结果的话。可有可无,视具体情况而定。   
  (一)标题   
  消息标题有主题(正题)、引题(眉题)、副题(次题)三种。主题:概括与说明主要事实和思想内容。引题:揭示意义或交待背景,说明原因,烘托气氛。副题:提示报道的事实结果,或作内容提要。
比如:打造一流队伍 争创一流业绩 (眉题)

全南国土局努力实现国土资源科学发展新跨越(主题)

 
严守红线惜土如金   科学利用寸土寸金(眉题)
全南节约集约用地保障发展(主题)
             单位GDP建设用地消耗却下降4.3%(次题)
   
  “看书先看皮,看报先看题。”一篇报道,读者拿起来之后要先看标题,然后再决定看还是不看。标题是新闻的题目,是消息的眼睛,象人的脸面一样重要,拟写得好,可以吸引读者;拟写得差,一篇好消息也会被埋没。可见标题有着向读者推荐的作用。新闻标题的结构方式、写法很多。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在标题撰写上必须下功夫。新闻界有"三分之一时间写标题、三分之一时间写导语、三分之一时间写主题"这一说法。   
  消息标题的特点是:必须有--何人(物)who做何事what,必须简洁、准确。比如:今天我举行的一月一培训内容,可以这样写标题:全南国土局(何人{物}who)举办公文和新闻写作培训班(何事what)   
  (二)导语。   
  导语是指一篇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第一句话。它是用简明生动的文字,写出消息中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鲜明地提示消息的主题思想。导语的写作要求,一是要抓住事情的核心,二是要能吸引读者看下去。导语的特点:有时间(when),地点(where),人(物)who,事件what。   
  就今天发生的新闻事实来写:全南国土局(何人{物}who)举办公文和新闻写作培训班(何事what),这个是标题,下面具体解剖一篇消息的导语: 5月26日,全南县国土资源局举办公文和新闻写作培训办,由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王文胜和(我)为全县国土系统60余名干部职工集中讲授公文、新闻写作、信息编报以及调研写作等知识。在培训中,授课老师深入浅出、博采众长的辅导,让大家茅塞顿开、受益匪浅。   
  我们要学习,一是时间的表述,找最近时间点。二是讲故事的叙述手法。导语写作中的思维过程,通常是以作者的自问自答开始的: 1、什么事情是已经发生的事件中最重要的? 2、什么人参加进去了?--谁干的或谁讲的?3、是用直接性导语,还是用延缓性导语? 4、有没有什么吸引人的词汇或生动形象的短语要写进导语中?5、主题是什么?什么样的动词能最有效地吸引读者?这五个问题中,第三个问题涉及到导语的类型。那么,导语有哪些类型呢?一类是直接性导语:直接写出事实的核心的导语。多是陈述性的像速记一样地反映事实。另一类是延缓性导语:多用于“软”消息。即所报道的不是正在发展中的、变化中的或突发性的事件。它通常用来设置一种现场或创造某种气氛。多是解释性、说明性的。上面讲了一些有关新闻导语的知识,那么,具体来说,新闻导语如何写、怎样写呢?下面我就向大家介绍以下几种常见的导语形式: 
  1、叙述式(或称概括式)。这是最多最常见的一种导语。用概括的方法把消息中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简明扼要、开门见山地写在新闻的开头部分。比如:我老秘网县工业园区采取“集约用地、盘活存量、腾笼换鸟”等举措,使好项目有地可用,老项目集约用地,破解了土地利用粗放的格局。今年1-5月,全县………..(一些有价值的数字),均高于全省同期平均水平。 
  2、描写式。对消息的主要事实或某一有意义的侧面作简洁朴素而又有特色的描写,以营造气氛。比如:盛夏一天,走进大吉山土地整理项目区,一条条田间小道井然有序,一块块水田规则有形;在新修的水圳里,流水正哼着小曲,欢快地流入千家万户的农田。这是我老秘网县加快实施土地复垦项目所带来的喜人画面。(在新闻消息导语的描写式也是采取好的一种形式)。
3、对比式。运用对比、衬托的办法,把新闻的事实用对比鲜明地突出来,增加文章的反差。比如:昔日上班毫无时间观念,迟到早退现象常见的事;今日上班算好时间抓紧,创先争优状态蔚然成风。这是全南国土资源局今年以来开展机关作风集中整治工作的缩影。
  4、提问式。先揭露矛盾,鲜明地、尖锐地提出问题,再作简要的回答,引起读者的关注和思考。如开头以提问的方式,接着某乡或县采取怎样的措施解决这个问题。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说点什么...

已有0条评论

最新评论...

本文作者
2014-4-17 13:40
  • 4
    粉丝
  • 1017
    阅读
  • 0
    回复
作者其他文章
资讯幻灯片
热门评论
热门专题
排行榜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