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都是大实话,带有一定的规律性。领导干部不能自我警省、自我约束、自我克制,就很容易发生这样的变化。你们有些同志谈到,当年农村生活多么艰苦,很珍惜各种机会,珍惜上学、工作的抓会,感恩,知足,积极向上。但是,随着职务升迁,慢慢这方面感觉迟钝了,很多做法同过去的生活和感受形成鲜明反差。我想起一位作家对我讲的事。他为了写红军故事,遍访当年的老红军、老战士。有一次,他到了一个老干部家里,老干部给他讲爬雪山、过草地的故事,讲到怎么吃皮带、吃草根树皮,怎么九死一生、身边战友一个个离去,动情之处潸然泪下,他也听得激动不已。就在这时,家里工作人员端了一碗参汤进来说:“首长,该喝参汤了”。老干部的夫人摸了一下碗说:“凉了”。家里工作人员随手就泼在了痰盂里。这位作家看到这个场景,心里感受很强烈。我听了这件事,终生难忘。这说明,很多事得自我警省。刚才,很多同志讲到温水煮青蛙现象,不知不觉就发生变化了。如果不能自我警省,那谁还能总是叫醒你?! 三是既从工作中找差距,又从思想上、党性上找差距,不把问题归咎于客观原因,从中可以看出敢于揭短亮丑的勇气。常委班子对照检查中谈到的理想信念、群众观念、规矩意识、党性修养等4个“淡薄了”,是大家的共识。有的同志说,搞调研走马观花、蜻蜓点水,看“门面”和“窗口”多,看“后院”和“角落”少,抓工作过于关注领导感受,做了一点事生怕别人不知道,付出一点辛苦就想得到回报,这实际上是私心杂念在作怪。 领导干部下去调查研究,是为了掌握第一手材料。焦裕禄讲,吃别人嚼过的馍没有味道,就是说要掌握真实情况,形成真知灼见,以利于正确下决心、指导工作。但是,现在调查研究好像还有一个“功能”,就是让别人知道我在调查研究,我在忘我工作,我在接触群众。而这个“功能”在一些人那里似乎渐渐变成了调查研究的主要功能,调查研究的本来目的倒变成次要的、甚至可有可无的了。这样的话,每次下去能不带记者吗?能不带摄像机吗?如果没有记者、没有摄像机,那么在他们看来,这个活动还去不去就要考虑了,就要琢磨一下还有没有意义?没有留声留影,那不就等于没有去活动吗?显然,这其中有个导向问题。有的人觉得无声无息、埋头苦干,最后得不到认可。要想得到认可就要出头露脸,最后变成出头露脸就是工作、就是政绩,这是私心杂念在作怪。 有的同志还谈到,领导工作中只要一有私心杂念,就会干错事,甚至干坏事,职位越高越需要警惕。这句话一点不假,实事求是的前提是没有私心杂念,这样才能很客观地看问题、才能按照事物本来的规律去做事。如果掺杂着私心杂念,事情做起来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就会让大家看不懂了。本来是一加一等于二,怎么变成一加一等于三、等于五了,或者等于负三了?让人看不懂的事,做的人不会直截了当告诉你是为了他的某个目的,他会讲很多冠冕堂皇的理由。这样做结果很可能是不堪设想的,纸包不住火啊!做了错事乃至坏事,最后都要形成后果,到那时人们才恍然大悟。做这种事的人是要负责任的,而且职务越高、做的事危害性越大,付出的代价也越大。 有的同志说,对一般性礼物不拒绝,为他人调动、升迁、做工程托人情,反映的是在细节、小事上没有绷紧党性这根弦。这里面有我国风俗习惯中的一些不良现象。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中国人过节过得很累,过节就是人情节,还人情债的节,不同节有不同人情债。社会交往工具已经很现代化了,但发短信还解决不了问题,代替不了那么一个红包、那么一包礼品。现在办婚礼是一件受罪的事,得花多少钱啊!比着去花钱!一些领导干部乐于成为人家婚礼的座上客,但一点亲戚、工作关系都没有,就是帮人家去“撑台面”。就是有直接工作关系,班子成员也不一定都要去祝贺啊?这里面有没有风气问题呢?不要去凑这个热闹,搞不好就会在杯觥交错之中把风气搞坏了。这是一件低俗的事情,大家都要“反三俗”。 同学、同行、同乡、同事等小圈子聚会也值得警惕,搞不好就会形成宗派主义、山头主义、小圈子。到党校学习一段时间,同学之间很自然会形成比较好的关系,但如果刻意说我们是党校第几期、是一个班的,称兄道弟,甚至政治上形成一种互相支持的关系,那就不正常了。有的这种聚会里面有潜规则,大家形成了一种特殊关系,今后在利益交换中是要兑现的。权钱交易有没有?政治上是不是互相提携、互相抱团啊?千万不要搞这些东西,搞这些东西危害很大!我们经常讲,党的干部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的。党内不允许这种不良风气蔓延,宗派主义必须处理,山头主义必须铲除。 你们谈到的土特产、购物卡等问题,虽然看起来好像事情不大,但针尖大的窟窿能透过斗大的风,一定要防微杜渐、一尘不染、两袖清风。不要被别人接种,一旦接上细菌源,接的时候很少,但细菌会在身子里蔓延开来。看起来是一点土特产,但只要收惯了土特产,人家就知道你收土特产,久而久之就可能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我到省里工作后,有一条就是有事不到家里谈,都到办公室谈。到办公室谈,谁也不准拿着东西来,先过我秘书那一关。中央提出不收土特产,大家要自觉做到,不要觉得面子上抹不开。工资、津补贴、奖金的发放也要规范。原则上,干部不论兼职多少,也只能拿一处的工资、津补贴,为什么要两份呢?用车看来是“三公”消费的大头。一些地方搞了改革,给个人一笔钱包干,结果是钱拿了,车还照用。有的开着车到处跑,有的把车交给家属用,这些都是违规的。要保持艰苦奋斗精神,如办公室,适当改善是可以的,但不要超标准,不要近于奢侈,这方面要掌握好。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