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0

翟杰:口才是练出来的

摘要: 书籍介绍:本书由共和国演讲家李燕杰、彭清一教授联袂倾情推荐,首次揭秘;不必走进专业院校,同样可以练就一副铁齿铜牙,展现您的金口玉言,发挥您的脱口秀,增强您的语言魅力。 翟杰精演讲与主持于一身,集演唱与舞 ...
文稿修改演播室




    正文 第46节:口才训练五步走(5)
    4:11:52 本章字数:1713


  法国有一位演说家叫贝纳克,他是个大胖子,每次上台演讲的时候,听众总会发出一阵令人信心减弱的嘲笑声。但贝纳克却假装没听见,总是在演说开始的时候说:“我是个比别人亲切3倍的男人,每当我在车上给别人让座的时候,我的一个座位都可以坐下3个人。”
  在这种轻松无我的自嘲中,我们体会到的,是贝纳克高度的自信心和演说才能。
  所以,在口才训练的过程中,要想克服恐惧的心理,就要学会自我解嘲,学会不把自己当回事,在讲话的过程中放松心情,拿自己开“涮”。
  三、第三步——口齿清晰是基础
  普通话,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的全国通用的语言,也是国际上使用的标准汉语,是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之一。
  1956年2月,国务院在《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中,正式确定: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这段话,是我们衡量普通话的惟一标准。
  在第一章的基本功训练中,我们对普通话的训练,已经进行了比较全面地讲解,这里仅仅做一个补充,以便帮助大家更好、更快地掌握普通话,同时,指出口才训练中的误区。
  打破乡音交流的障碍
  谁都希望在社会交往中、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有一副好口才,以达到交流和沟通的最佳效果。然而,我国幅员辽阔,又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国,语言环境非常复杂,各地方言更是错综复杂,这就使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交流产生了一些困难。因此,人们在进行语言交流的过程中,乡音太重、口齿不清、语意不明、认知差异或文化程度低等因素,都可能造成语言交流的障碍,甚至造成误解、冲突或笑话。
  前广州市长黎子流先生,在一次人大报告中,就因为乡音的问题,造成了极大的误解和不良影响。
  当时,他在讲话的过程中,说了这样一句话,“自觉接受人大监督”。但是,由于口音的问题,被人误听为,“拒绝接受人大监督”。
  虽然仅仅是两个字,但却表达了完全不同的意思。此言一出,全场哗然,最后甚至惊动了中央。因为,作为一市之长,怎能在如此重要、公开的讲话中说“拒绝接受人大监督”呢?!
  后来经过了解才清楚,原来他的原意并不是“拒绝”,而是“自觉”。但由于语音上的差异,造成了这样不该发生的故事。
  再比如,有一段相声,反映的是部队在军事训练的行军途中,发生的一个由乡音问题引发的,让人发笑的故事:
  一支部队,在翻越山岭的行军途中,因为山高坡陡,为了保证战士的安全,连长在队伍前部发布命令,要求行军队伍人与人之间要拉大距离,并要求战士一个一个向后传。于是,战士们一个一个向后传达连长的命令:
  “向后传,拉大距离!”
  “向后传,拉大距离!”
  于是,战士们按照连长的命令一个一个向后传。当传到一个山西战士那里的时候,由于他的乡音问题,传到下一个战士的耳朵里的命令变成了:
  “向后传,拉大驹驴!”
  当传到最后一个战士那里的时候,这个战士为难了:这荒郊野外的山上,到哪儿找一头驹驴呢?而且还要大的。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乡音在交流中具有两大障碍:
  首先,容易产生歧义。比如我们列举的前广州市长黎子流的案例。
  其次,交流不畅。也正像我们上面所举的例子。
  我国的方言主要分为北方语系和南方语系,其界限是长江,长江以北,为北方语系;长江以南,为南方语系。但也有个别现象,比如昆明,它的方言就属于北方语系,这主要是由于明朝时期的人口迁移形成的。还有四川、贵州、湖北、镇江,也都属于北方语系。





    正文 第47节:口才训练五步走(6)
    4:11:52 本章字数:1594


  北方语系在吐字发音上主要存在一些调值不准的问题,比如天津人习惯把二声说成四声,把“干吗(má)”说成“干吗(mà)”;陕西人也是如此,更习惯说三声和四声。
  南方语系除了调值的问题,还存在很多声母混淆,甚至声韵母不分的问题。“l”和“n”不分,“w”和“h”不分等等。同时,南方语系还不分前后鼻音、没有卷舌音、有尾音,声调比北方人柔和。而且,南方语系往往有很多声调,以粤语和闽南语为首,都有十几声,中间回旋婉转,起承多弯,诘屈聱牙,引发外人浮想联翩,产生歧义。
  除了上面我们所谈到的问题之外,很多人在语言交流的过程中产生歧义和障碍,往往是由于“尖团”字造成的。
  所谓“尖团”字就是平翘舌,其覆盖了我国大部分地区,除了南方地区以外,东北、陕西、内蒙古等很多北方地区的人们也是“尖团”字不分。
  “尖团”字指的是以z、c、s、zh、ch、sh、r作为声母的汉字,以z、c、s作为声母的为平舌音,以zh、ch、sh、r作为声母的为翘舌音。“尖团”字共有汉字约2200余个,其中平舌音约700个左右,翘舌音约1500个左右。
  “r”虽然是翘舌音,但因为并没有与之相对的平舌音,所以,一般人都能够清楚的表达,在此,我们主要讲一下如何区分由“z、c、s”和“zh、ch、sh”作为声母的汉字。
  比如“十四”和“四十”、“事实”和“史诗”等等都属于尖团字。尖团字的记忆和区分关键还是要靠多实践,多听、多记、多研究、多请教。只要用心留意,基本掌握应当是不成问题的。
  在此,介绍一种尖团字快速简易记忆法,即利用部首偏旁警醒连锁记忆,这样可以节省时间和精力,记住一个偏旁,就可以记住一连串涉及尖团音的字。
  比如“争”字,其发音为zhen?,也就是“团字”,所以,一般含有“争”的字通常也为“团字”,比如挣、睁、铮、筝、诤、峥等等。
  再比如“宗”字,其发音为zon?,也就是“尖字”,所以,一般含有“宗”的字通常也为“尖字”,比如综、粽、踪、棕等等。
  当然,也有一些特殊情况或例外。
  比如“乍”,其发音为zh?,也就是“团字”,但是含有这个字的其它字并非全都是“团字”,比如作、祚、昨、怍、柞、笮、酢、胙、阼,其发音全部都是“zuo”,为“尖字”。不过这种情况毕竟是少数。掌握了这个方法,一定能帮助大家快速地记住一批尖团字,对尖团字的区分也会起到巨大作用,帮助大家更好的与各地的朋友进行交流。避免因为发音不准,造成语言交流的障碍或者闹出笑话。
  下面,是几段涉及尖团字的绕口令,供大家区分、辨别和练习。(1)朱家一株竹,竹笋初长出,朱叔处处锄,锄出笋来煮,锄完不再出,朱叔没笋煮,竹株又干枯。
  (2)刚往窗上糊字纸,你就隔着窗户撕字纸,一次撕下横字纸,一次撕下竖字纸,横竖两次撕了四十四张湿字纸!是字纸你就撕字纸,不是字纸,你就不要胡乱地撕一地纸。
  (3)山前有四十四棵死涩柿子树,山后有四十四只石狮子,山前的四十四棵死涩柿子树,涩死了山后的四十四只石狮子,山后的四十四只石狮子,咬死了山前的四十四棵死涩柿子树,不知是山前的四十四棵死涩柿子树涩死了山后的四十四只石狮子,还是山后的四十四只石狮子咬死了山前的四十四棵死涩柿子树。
  声色共鸣不费力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越是嘈杂的地方,我们说话的声音越大,结果声嘶力竭,嗓子累得要命,效果却并不好。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说点什么...

已有0条评论

最新评论...

本文作者
2014-4-12 11:28
  • 4
    粉丝
  • 3209
    阅读
  • 0
    回复
作者其他文章
资讯幻灯片
热门评论
热门专题
排行榜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