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0

群众路线材料汇编:群众工作要着重解决实际问题

摘要: “党的群众路线与群众工作”专题讲座。群众路线大家并不陌生,概括起来讲,就是四句话:“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讲的是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观点,是 ...
文稿修改演播室


  二、从战略的高度牢固树立群众观点

 

  群众观点是我们党基本的政治观点,群众路线是我们党根本的工作路线。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对于我们党的建设和事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怎么强调、怎么突出都不过分,这个“传家宝”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不能忽视,都不能丢弃。我们要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充分认识坚持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的重大意义,不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始终把密切党群关系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对待,作为一项重大制度来落实。

 

  1.从执政历程看,群众工作具有极端重要性。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生存发展的根本,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中国共产党90年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一部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就是一部群众工作史,就是一部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依靠群众的奋斗史,就是一部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群众和全心全意服务群众的创造史。

 

  坚持群众路线,我们党才得以发展壮大,成功夺取执政地位。1921年到1949年,我们党从一个只有几十个成员的小党到一个治理960万平方公里国土、四亿人民的执政党,从“星星之火”到“全国山河一片红”,一路走来,历尽艰险,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始终保持了同广大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王树增所写的《解放战争》一书中“26万副门板”的故事就是一个生动的诠释。临汾之战是解放战争中耗时最长、伤亡最大的城市攻坚战,为攻下这座城高墙厚、易守难攻、坚固异常的堡垒,临汾周边几十里内的老百姓,在部队几乎没做什么工作的情况下,家家拆门板共26万副、梁木十万根送上前线,其力量之巨如排山倒海。陈毅元帅曾说:“我就是躺在棺材里也忘不了沂蒙人,他们用小米供养了革命,用小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我们党正是始终坚持群众路线,才创造了这令人震惊的奇迹。

 

  坚持群众路线,我们党才得以摸索前进,不断校正社会主义建设前进方向。从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结束这一历史阶段,我们党和国家在曲折中发展,在摸索中前进,虽然经受了挫折和坎坷,但社会主义建设仍然取得了巨大成就,初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顺利推进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回顾这段历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在那些严重脱离群众、主观主义占绝对上风的时间段,我们的事业就会徘徊不前,甚至遭受严重挫折;在那些坚持群众路线、比较注重事实求是、党群关系密切的时间段,我们的事业就会健康发展,就会取得较快进步。

 

  坚持群众路线,我们党才得以昂首阔步,创造改革开放辉煌业绩。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在总结这一时期成功经验时,有学者深刻指出,改革开放与群众路线是有机统一、相辅相成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改革开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改革开放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如果不是紧紧团结人民,真正依靠群众,许多改革的实践就不可能产生,许多改革的思想就不可能形成:如果不看重小岗村18位农民在土地承包责任书按下的鲜红手印,就不会有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的铺开;如果不尊重广大个体私营创业者的创业热情,就不会有非公有制经济的蓬勃发展。正如邓小平所说:“改革是大家的主意,人民的要求”,“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历史启示未来,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只有继续坚持群众路线,才能瞄准改革方向,才能提高开放水平,才能把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2.从新的形势看,群众工作具有异常艰巨性。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不断给执政党做好群众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挑战。具体来讲,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人本意识的不断深入,决定了群众工作具有全局性。当前的群众工作不再是狭义上的信访工作,是关系全局、影响全局、决定全局的工作。一些群众的问题看似小事,解决不及时、处理不妥当,就可能小事突变,局部问题演变成全局问题。二是改革开放的纵深发展,决定了群众工作具有复杂性。当前正处于“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交织并存、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时期,历史遗留问题与现实难点问题相互交织,合理诉求和无理取闹相互叠加,直接利益与间接利益相互纠集,各种矛盾集中呈现、错综复杂,涉及面之广,处理难度之大,情况之复杂,前所未有。三是群众主体意识的不断增强,决定了群众工作具有创新性。主要是群众的民主意识、自主意识、平等意识、权利意识不断增强,不仅对物质利益“很在乎”,对民主权利也“很敏感”,利益诉求不断延伸和扩大。这就要求我们尽快适应新变化,创新思路、创新体制、创新方法,改变“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软办法不顶用、硬办法不能用”的被动局面。

 

  3.从目前状况看,群众工作具有现实紧迫性。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我们党如何继续保持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跳出历史周期律,是党的建设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脱离人民群众是巩固我们党执政地位的最大危险。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之说,讲的就是要重民爱民安民。古希腊神话中有安泰的传说。宙斯的儿子在与大力神安泰的搏斗中发现,安泰每次被打倒在地,便能立刻站起来投入战斗,是因为安泰倒地时可从地母那里重新获取能量,于是他想办法把安泰举到空中,割断安泰与大地的联系,在空中把安泰打败。安泰离开了大地,失去了力量的源泉,就能轻易被人打倒,这个教训应该深刻记取。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发生的“东欧剧变”,到21世纪初期发生在独联体国家和中亚地区的“颜色革命”,再到最近的利比亚卡扎菲政权倒台,这些国家原来的执政党之所以失去执政地位,原因也许有很多,但是脱离群众、失去群众基础都是最本质、最关键的一条。只有坚定不移走好群众路线,才能始终保持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使党的事业不断焕发生机与活力,从而不断夯实党的长期执政基础。

 

  改进群众工作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最大挑战。德国社会学家贝克在其名著《风险社会》一书中指出,在后工业化时代,人类正步入“风险社会”。当今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交织的战略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社会管理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这些问题的存在,主要是群众工作缺失,核心是群众利益问题。要制定出符合实际、符合客观规律、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社会政策,从源头上预防、减少和化解社会矛盾,必须切实依靠群众、真正发动群众。可以说,能否有效地加强社会管理,最大的挑战在于我们能否有效地做好群众工作。

 

  提升群众工作能力是摆在干部面前的最大考验。这两年,网络上流行一类帖子,叫做“官场雷语”,专门收集官员失态的语言。比如,“你们是替党说话,还是替老百姓说话?”“你知道我是谁吗?我是局长!”“你现在就是我板针刀上的肉,我想怎么剁就怎么剁”“没有强拆就没有新中国”等等,这些雷人雷语,让人惊诧,也令人深思。它除了反应当事官员个体素质欠缺外,也折射出当前我们干部队伍在坚持群众践线、做好群众工作方面的缺失和偏差。主要表现为:一是不愿做群众工作。心里没有群众,对群众生活漠不关心,对群众困难视而不见。二是不敢做群众工作。嫌麻烦、怕负责,不敢得罪人,遇到矛盾棘手问题,能躲则躲,能避则避,明哲保身,应付了事。三是不会做群众工作。正像习近平同志所形容,与新社会群体说话,说不上去;与困难群众说话,说不下去;与青年学生说话,说不进去;与老同志说话,给顶了回去。可以说,当前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我们基层党员干部,能否有效提升群众工作能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最大考验,是提高执政能力的关键所在。

 

  三、于实践的层面认真做好群众工作

 

  对各级领导干部来说,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是一道必答题,也是一道难答的题,更是一道需要全力答好的题。做好群众工作,不能只停留在思想层面上,更要落实在具体工作中。我们着眼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注重从实践层面、行动层面来落实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

 

  1.在目标取向上,要正确处理四对关系。群众工作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也是一项牵涉全局的工作,需要我们把握规律、突出重点。从总体上讲,做好群众工作需要正确处理四对关系。

 

  一是要正确处理发展和共享的关系。做好群众工作,首要的是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当前,加快发展是解决常德现阶段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是推进常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我们既要坚定不移地加快发展步伐,又要坚定不移地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既要做大“蛋糕”、做好“蛋糕”,同时更要分好“蛋糕”、用好“蛋糕”。在加快发展的同时,要把更多公共资源投向民生领域,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全市人民,不断提高群众幸福指数。


1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说点什么...

已有0条评论

最新评论...

本文作者
2014-3-26 13:12
  • 4
    粉丝
  • 2391
    阅读
  • 0
    回复
作者其他文章
资讯幻灯片
热门评论
热门专题
排行榜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