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0

群众路线材料汇编:群众工作要着重解决实际问题

摘要: “党的群众路线与群众工作”专题讲座。群众路线大家并不陌生,概括起来讲,就是四句话:“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讲的是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观点,是 ...
文稿修改演播室


 

 

 

 

坚持群众路线 做好群众工作

王善童

(二○一一年五月)


 

摘要

历史反复证明,坚持群众路线,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法宝,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征程中,我们要做好群众工作,必须继续坚持密切联系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根本工作路线,真情对待群众,真心深入群众,真诚沟通群众,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我们衡量工作好坏的最高标准,真心实意地为群众做好事、做实事,脚踏实地的抓落实,在执政条件下,善于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引导群众,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不断加强学习、实现创新,努力在提高群众工作能力、改进工作方法上下功夫,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坚持群众路线的历史。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群众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创造者和推动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时期做好群众工作必须坚持的根本路线。

 

一、坚持群众路线,是我们取得革命和建设胜利的法宝。

 

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提出了具有鲜明特征的群众路线,指出“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并把“一切为了群众,一切相信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确立为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历史反复证明,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指引中国革命取得伟大胜利的法宝。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社会发展上来,我们党继承和发展了这一思想。在《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群众路线,是实现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根本工作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在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我们党正确判断所处的历史方位,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把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的。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始终把加强和改进党的群众工作放在突出位置,提出了“群众利益无小事”的重要观点。多次强调: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人”是指人民群众。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归根结底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世界上没有任何力量可以代替人民的力量,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群众观点都不能丢、不能忘。这是站在新的时代高度对群众路线、群众观点和群众工作的新认识,是我们党在不同历史阶段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继承和发展。

今年2月19日,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要坚持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重、以人民群众期盼为念,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二、坚持群众路线,应坚持的原则和思考。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坚持群众路线,就能保证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保证党的各项工作的成功。

 

1、坚持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

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党来自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苏联、东欧一些大党、老党丢掉政权一个极为重要原因就是在发展中脱离群众。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我们一定要更加牢固地树立群众观点,密切联系群众,躬身践行科学发展观,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实践和群众检验的实实在在的业绩,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第一,要密切联系群众,就要真情对待群众。党与人民群众,是鱼水关系,是种子和土地的关系。党员干部必须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时刻牢记人民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必须始终心系群众,对群众付诸一片真情。坚持以情感化,将心比心、以心换心,视群众为“家人”,时刻把群众冷暖安危放在心上、抓在手中。对待群众,要真心实意,不能虚情假意,切忌流于形式,力戒变成“做秀”,群众在领导心中分量有多重,领导在群众心中的分量就有多重,只要真心实意为群众着想、替百姓负责、为人民谋利,就一定能够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拥护。

 

第二,要密切联系群众,就要真心深入群众。我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习近平指出,群众工作的本质是密切党群关系。我们要始终牢记宗旨,时刻把人民群众装在心里,经常走近群众,深入调查研究。党员干部要拿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到基层去、到一线去、到条件较差和情况复杂的地方去,和群众多走动、多交往,零距离接触,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把群众的智慧、想法、疑惑、顾虑了解上来,真正做到知民情、晓民意,察实情、办实事、求实效。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参与解决各种矛盾纠纷,做到“干部在一线工作、领导在一线指导、矛盾在一线排查、纠纷在一线化解、作风在一线转变、效果在一线体现”。

 

第三,要密切联系群众,就要真诚沟通群众。我们党与人民群众有着天然的联系,在革命战争年代,人民群众为了保护我们的党员,不惜流血牺牲,而我们现在有的干部,却不愿与群众交流,害怕与群众对话。“交通工具发达了,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的心理距离却疏远了;通信工具先进了,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的交流沟通却困难了”。严重影响了党群关系。所以,我们要放下架子,与群众为友,以群众为师,满怀对群众的深情厚意,与群众做以心换心的交流沟通。要以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以群众的感知体谅群众,以群众易于接受的语言和方式,把党的方针政策输入群众心里,把群众该得的实惠还给群众。

 

2、坚持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最根本的执政理念。我们党的每一次理论创新、每一项重大决策都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一个把人民利益看成高于一切的党,才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党。面对改革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矛盾,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和群众方法指导我们的实践,真正让群众认识并体会到,无论是改革也好、发展也好、稳定也好,目的是为了群众、关键是依靠群众、成果由群众共享,只有这样才能切实保持和谐稳定的政治局面,激发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热情和创造活力。

 

第一,一切为了群众,就要以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好坏的标准。当前,受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影响,有些干部不以群众满意为标准,专以领导满意为标准,不以为群众谋福利为目的,专以自己升官发财为目的,个别干部搞不清该“为谁说话”、“为谁服务”,这些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员干部的形象,影响到了群众工作的效果。今年1月20日至27日,温家宝总理在中南海主持召开五次座谈会,征求对“政府工作报告”和“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意见时说:“最能评价政府工作好坏的是群众……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是衡量政府工作好坏的唯一标准。”温总理的一席话,虽然朴实直白,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体现了一种对人民群众最深厚的感情、一种感恩的心态,一种务实的作风,一种善听民意的博大胸怀。为我们的党员干部坚持群众观点树立了楷模。当然,我们还要坚持依法办事,对群众在个别问题上出现的认识偏差,要着力予以引导,对群众提出的不符合法律和政策规定的要求,要着力予以妥善纠正,对群众中出现的违法违规现象,要着力予以规范。这不仅不是违背群众观点,相反,这才是真正正确地坚持群众路线。

 

第二,一切为了群众,就要努力抓好落实。一切为了群众不能只用脑子想、用嘴说,还要动手去做,关键是要抓住“谋利”这个主要环节,真抓实干,使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我们一定要始终站在以人为本的高度,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角度,既要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又要为群众办小事、解难事,努力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要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的道理,从群众最关注、最迫切的事情抓起,以实事聚民心,不搭花架子,不搞形象工程。在工作安排上,不仅想到、说到,还要抓到、做到,定下来的事情就要雷厉风行、抓紧实施,部署了的工作就要检查督促、一抓到底。能办的马上办,不能办的,要尽快给予合理的答复。

 

第三,一切为了群众,就要千方百计地提高生产力。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也是密切党群关系的第一要义。经济是基础,只有做大“蛋糕”,才可能为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实现提供丰富的物质基础。发展是硬道理,只有发展,才能推动政治、文化、社会和环境诸方面的全面建设,从而使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更广范围和更高层次得到实现和发展,这是获取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和拥护的最重要基石。物质资料丰富了,很多利益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1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说点什么...

已有0条评论

最新评论...

本文作者
2014-3-26 13:12
  • 4
    粉丝
  • 2393
    阅读
  • 0
    回复
作者其他文章
资讯幻灯片
热门评论
热门专题
排行榜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