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0

《散文诗世界》2013年12期佳作赏析

摘要: 转载自《散文诗世界》2013年12期佳作赏析陈志泽 主持——佳作赏析陈志泽 主持水在滴王剑冰 水在滴滴答答地响。 水滴答了几千万年,或者更长,我不知道。 水在洞里滴着,水把山滴成了洞。或许这么滴下去,整座山 ...
文稿修改演播室
转载自《散文诗世界》2013年12期佳作赏析陈志泽 主持——
佳作赏析
陈志泽 主持
水在滴
王剑冰
      水在滴滴答答地响。
      水滴答了几千万年,或者更长,我不知道。
     水在洞里滴着,水把山滴成了洞。或许这么滴下去,整座山都被水滴空了。
     水从高处滴下来,像一枚箭镞,箭镞不停地射着,射向一块又一块的石头,直到把这块石头射穿。这么说来,水比石头坚硬,石头在水的射击下,无从躲避,只有迎接,迎接得粉身碎骨。水在滴落的同时也粉身碎骨。
      如果我们没有发现这个水洞,水和石头就这样交流着。其实在最寂寞的时候,水和石头的交流成为一种必要。寂寞是十分可怕的事情,水不想寂寞,石头也不想寂寞,水和石头就这样产生了共鸣。没有水,石头不会发声,没有石头,水也不会发声。石头是水的歌,水是石头的音符。
      岁岁年年,水洞里就这样鸣响着。当我的脚步远去,或许再也没有人走来,或许走来的人更多。
      但最终留下的,仍然还是这水和这石头,除非时间覆灭。
(选自《散文诗世界》2012年3-4期)
 
[陈志泽赏析]
    散文诗之所以叫散文诗,与散文的关系密切。散文之于散文诗即使只是“外衣”,也要讲究什么料子、什么款式,怎么穿这外衣。散文其实不只是“外衣”,而是不可或缺的血肉。散文诗因散文元素的融入而具有比诗更丰富的表现力,具有诗与散文两种美。耿林莽先生在论及郭风散文诗时说:“总之,我觉得郭风近期散文诗的变化,是向更散文化,更随意性的方向探索,这对克服当代散文诗艺术的某些片面性和过于单一化、柔弱化,以及拘泥保守,束手束脚,或可起到一点启发性的推动吧。”(《散文诗评品录》)我以为,王剑冰先生有些散文成分较大
的散文诗,同样可以对于当前散文诗创作千军万马奔“诗化”的狭窄与单一起到拓展的推动。
    《水在滴》就是这样的散文诗。貌似散文,随意地叙述,却仍然有诗的捕捉与诗意象的创造——感觉水是“箭镞”,这个意象就十分独特、新鲜。把千年的水滴石穿压缩为瞬间的感觉,是一种时空的切换,艺术效果十分强烈。“其实在最寂寞的时候,水和石头的交流成为一种必要。”这是一个不同凡响的发现,一个出新。作家的发现还在继续:“寂寞是十分可怕的事情,水不想寂寞,石头也不想寂寞,水和石头就这样产生了共鸣。” 把一种极为平常的自然景象演绎为矛盾统一、相互依存的关系,形象地阐明其中的哲学原理,既是举重若轻的推论,又是诗意的表达,思想与艺术的融为一体,实乃艺术功力使然。“没有水,石头不会发声,没有石头,水也不会发声。石头是水的歌,水是石头的音符”此处的发现因了新颖的表达和“水”、“石头”两个意象的创造而情味盎然,诗意浓郁。
水在滴,一种有声响、锐利的,又有思想、有情感,微弱而不屈不饶、不畏艰险的力量!
    作品中一些散文的句式,口语、自然、率真,让作品变得柔软、轻松,风姿绰约。大诗人艾青曾在他的《诗的散文美》里指出:“当我们熟视了散文的不修辞的美,不需要涂脂抹粉的本色,却充满了生活气息的健康,它就肉体地诱惑了我们。”散文功能在散文诗中的悄然妙用,对于作品的艺术表现并非削弱,而是增色。可惜我们有些粗心的读者常常没有感觉,甚或混同于“散文化”加以指责。把情景叙写得富有生活实感,富有现场感,富有深厚的哲学意味和诗美,必须严格受到“实”的制约与管控,比起单纯“虚”写的诗意更具难度。王剑冰自然、平静,甚或平淡的散文性的了无痕迹叙写,表现出哲理,流淌着诗意,飘逸出情趣,确实让我们受到“肉体地诱惑”。
 
    中秋月
方文竹
宇宙是空的,塞进万物。
岁月是空的,塞进一个人的经历,要么塞进人类的历史。
文字是空的,塞进内容。
生是空的,塞进死亡。
红日是空的,塞进一个领袖的形象。
我的月牙湾却填得满满的——
南郊乱坟岗,下面堆满死人,上面开始挤满招商引资的目光;贪官黄二福支走妻子,空床上等着几位小秘(蜜);外地一个戏班来此地的色情表演,引起满城风言风语半月不歇;废弃的猪圈,塞满伪劣商品;夜间无人理睬的宛溪河面乌篷船,躲进偷情的男女;甘心街角一棵政府严加保护的千年古树,树干刻满文字,枝条上挂满物件;毕业生求职表,加纸填写;赶走了魔鬼的乌有国,住下了财神爷和七十二变美猴王;百货变千货,三教九流变成九教二十七流,人财两空的汉子选择暗夜里跳河……
今夜,让一个人的心情放假,让整个月牙湾空起来,空,空,空,像高天的圆月,一千年一万年照耀着,照耀——没有任何内容。
(选自《散文诗世界》 2013年第4期 )
[陈志泽赏析]
方文竹先生是有鲜明个性的散文诗作家,读他的《中秋月》我被他的独特吸引,反复体味。
以“空”来写中秋月是个发明,明显的“借题发挥”,借月光洗涤心中块垒,极新颖。作品从与月“无关”的“空”的景象比兴,“宇宙”、“岁月”、“文字”、“生”、“红日”本来都是空的,空的、空的……你不能不接受作者的判断,但这一串“空的”被“塞”进各种东西后就又不空了,你又不能不接受作者的论辨。这就是诗的魔力了。一连串的空而不空的抒写,可不是信手拈来,而是精心选择的,它们涉及大千世界的诸多方面,显得气象宽广、雄浑、沉重。最让我惊叹的是其中的“生是空的,塞进死亡”、“红日是空的,塞进一个领袖的形象”,想象大胆奇特,极具张力。虚无之物,一下子被赋予实在意义,极严肃、极具象征意味,令人在震撼之余沉入思索、享受诗美。
散文诗需要写得短,写得凝练,常常借助紧缩句、跳跃、断层等艺术手段来完成。作品开头的几句就可以读出这种讲究。很短的句式,句与句并无联系,然而构成的艺术容量巨大,展现出来的和可以联想的画面丰富,这就是散文诗无比灵活的优越性。
一阵议论之后就“跳”到“我的月牙湾”了。作者的跳跃非常果断、干脆,创造了一个“月牙湾”,把现实生活体验中许多让他难以接受的东西都“塞”了进去。触目惊心一句“南郊乱坟岗,下面堆满死人”之后,接连着不让人喘一口气地写出种种“挤”的世态,作者采用与大雅相反相成的大俗的写法,描绘 “挤”的所见所闻,给人以强刺激,不乏典型性,不乏尖锐,不乏幽默,浓缩当今现实世界的“万象”,社会担当的自觉力透纸背!
如此“空”与“挤”的强烈对比,空的更空,挤的更挤,让人爱的更爱,恶的更恶。目的是要针砭“空”被塞满的“挤”的假丑恶。结尾的“今夜,让一个人的心情放假”有点陶渊明式的“心远地自偏”的渴望与无奈,但毕竟有中秋月的照耀,“空,空,空,”对“空”的呼唤与期盼还是“像高天的圆月”那样美好!
作品中类似国画留白技法的空白是值得称道的。给人艺术想象的空间和二度创作的余地。“没有任何内容”是最充实的内容,“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作者吃透老子哲学了。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说点什么...

已有0条评论

最新评论...

本文作者
2013-12-17 13:09
  • 4
    粉丝
  • 448
    阅读
  • 0
    回复
作者其他文章
资讯幻灯片
热门评论
热门专题
排行榜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