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受委屈须有宽阔的胸怀。如果把委屈喻作礁石,宽阔的胸怀就是大海,大海中,礁石很小很小,小到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倘若因一时的委屈放纵自己的情绪,图一时之快,至少说明你斤斤计较、小肚鸡肠,那么伤害的不仅仅是你发泄的对象,也会影响你的人格完美。陷入委屈的漩涡,时间会虚耗,意志会销蚀。 对胸怀大志、积极向上的人而言,耐得住委屈就更加重要。由于终极目标的明确,终极追求的明确,积极向上的人始终将终极目标和终极追求置于所有目标和终极追求之首,始终不渝地践行之。正是因为这种对终极目标和追求的信念,才使得积极向上者在委屈面前,能直面而不退缩,淡然而不志迷。试想,一个对委屈斤斤计较的人,对委屈耿耿于怀的人,对委屈喊冤叫屈的人,怎么能成大事、立大业?毛泽东在井冈山斗争时期,受党内“左”倾分子排挤,停止了一切工作,“闭门思过”,受到巨大委屈。但是,他没有为此感到难过,更没有为此丧失中国革命必胜的信念,并凭借着超越常人的毅力和博大的胸怀,等待机会,最后成为了一代伟人。我们常说,越是成功的人,遭受过的委屈越多,所谓“名满天下,谤亦随之”就是这个道理。面对委屈,关键是看你能不能学会一笑置之。嘴巴长在别人身上,他要造谣,你就让他造谣,谣言终究会止于智者;他要瞎说,你就让他瞎说,瞎说污损不了你的人格;他要无端指责,你就让他无端指责,身正不怕影子斜。学会超然待之,是一种超越豁达和乐观,具备了这种豁达和乐观,你就能将外界的委屈转化为内心的力量,你就能超越他人,战胜自己,无往而不利。 做到了十个“耐得住”是不是就能做到积极向上呢?不完全。做到积极向上,从行为学而言,要经受十个“耐得住”考验;从认识论来讲,要做到十个“不惑”。 一不惑于谀。谀,阿谀也。典出明朝大教育家、江西人刘元卿的《应谐录》:粤令性悦谀。每布一政,群下交口赞誉,令乃欢。一隶欲阿其意,故从旁与人偶语曰:“凡居民上者,类喜人谀。惟吾令不然,视人雀蔑如耳。”其令耳之,亟招隶前,抚膺高蹈,嘉赏不已,曰:“嘻!知余心者,惟汝良隶哉!”自是昵之有加。意思是:粤令喜欢听恭维话,每实施一个政令,其手下都交口称赞,哄他开心。一个官员想拍他马屁,故意在一旁和人家悄悄地说:“但凡做官之人,都喜欢听人家拍马屁,唯独我们主人不一样,蔑视他人的赞誉!”粤令听见了,把他叫过去,拍着胸口,跳跃起来,对其赞赏有加,说道:“理解我的人,只有你呀!好官啊!”之后就与他越来越亲近了。 还有一个典型的例子: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有一次在花园的池塘边钓鱼,钓了半天一条鱼也没钓着,心中不悦。大臣解缙见此,立刻赋诗一首献上;“数尺丝纶落水中,金钩抛去永无踪。凡鱼不敢朝天子,万岁君王只钓龙。”寥寥数语,使得龙颜大悦。从此,朱元璋对他恩宠有加。 透过以上两例,我们至少可以得到三点启示:第一,阿谀者抓住了人性的一个弱点——爱听好话,爱听恭维的话。第二,阿谀者所言不择是非。第三,阿谀者多是工于心计的人,阿谀另有目的。因此,《说文》注释:谀,谄也。《庄子·渔夫》解释:不择是非而言谓之谀。《荀子·修身》认为:以不善和人者谓之谀。 实践证明,一个缺乏自知、缺乏自省、缺乏自觉的人,在谀言的浸淫下,往往会自我膨胀,产生错觉,失去对人、对事起码的、基本的是非好恶判断力。唐代崔颢就说过:“谀言反覆那可道,能令君心不自保。”莎士比亚《裘力斯·凯撒》中有言:“当我赞扬他憎恶谄媚之徒时,他就会欣然首肯,却不知他已经接受了我搔到痒处的谄媚。”法国作家莫里哀在他的名著《吝啬鬼》里,借一个名叫法赖尔的角色之口,把爱拍马者的心理和盘托出:“要人宠信,根据我的体会,最好的方法就是在他们面前,投合他们的爱好,称道他们的处世格言,恭维他们的缺点,赞美他们的行事。你用不着害怕殷勤过分,尽管一望而知,你是在戏弄他们,可是他们一听恭维话,就连最精明的人也甘心上当。”为此,我们说:赞美是人之美德,但喜欢听赞美,就意味着贪婪! “谀词”往往好听顺耳,但包藏钓钩。一些善谀者似乎在漫不经心地说着“美丽的谎言”,但甜言蜜语中却另有所图。一位西方哲学家说:“许多吻你手的人,也许就是要砍你手的人。”如果我们不辨是非,闻甜言而心动,以巧饰为真实,信其有而不信其无,信其实而不信其虚,便会上当受骗。大量事实证明,“悦谀”往往可以使本来能够大有作为的人少有作为,使本来可以有所作为的人无所作为,甚至走向反面,名节不保。因此,对于我们来说,应有自知之明和知人之明,对各种捧场和曲意逢迎,时刻保持高度警惕。我认为,能把溢美之词、浮夸之言、虚华之语拒于心门之外的时候,真正的成熟、成功离我们就不远了。 二不惑于诱。诱,诱惑也。“诱惑”一语出自《淮南子》:“所谓为善者,静而无为也;所谓为不善者,躁而多欲也。适情辞馀,无所诱惑,循性保真,无变于己,故曰为善易”。“诱”为先导的意思;“惑”则是给人以假象之意,“诱惑”,就是诱导别人离开正常的思维方式与行为准则,步入另途。 面对诱惑,有四句话值得思量: 第一句话是“乱花渐欲迷人眼”。当今世界,纷繁复杂,诱惑多多:功名利禄,金钱美色,美味佳肴,豪车大房……大有“乱花渐欲迷人眼”之势,各种诱惑对我们的考验是每日每时、无处不在。就是读书深造之地、幽雅之地、宁静之地的大学校园,在利益多元、浮躁鼓动的年代,诱惑同样纷至沓来:“一唱成名”、“一讲成名”、“一演成名”,甚至“一窃(文)成名”,等等,目不暇接,令人心旌摇曳。可以说,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向往和不断拒绝诱惑的较量过程。 第二句话是“陷人的深渊有它诱人的地方,要当心它的外貌。”这是雨果说的一句话。实践证明,种种诱惑,都有着遮人眼目的漂亮外衣。有种植物叫夹竹桃,花色淡红,娇艳无比。在诗人笔下,她疏叶青青,挟风霜而长绿,大有翠竹潇洒之风度;又密蕊菲菲,耐酷暑而吐美,富有桃花热烈之神韵。然而你得当心,有人因为摘花叶入口而丧命,因为它的叶、花、皮均含有剧毒。猪八戒为什么会上白骨精的当,因为白骨精化作了美丽的村姑,而不是一堆白骨。现实生活中,有人为了金钱铤而走险,有人为了美食不择手段,有人为了美色卑鄙龌龊;历史上,凡堕落者,其忏悔中感慨最多的就是无隙不钻的诱惑。究其原因,他们是在美丽的诱惑面前失去了自我。诱惑,是鱼钩上令人垂涎欲滴的香饵,殊不知其后却躲藏着心怀叵测的垂钓者;诱惑,是陷阱里让人食欲大增的肥肉,谁曾想那旁边却躲着虎视眈眈的猎人。可谓悲剧皆缘于美丽的诱惑。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