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0

推荐《老M神侃——一个职业秘书对仕途秘闻的高谈阔论》

摘要: 安徽文艺出版社内容简介 《老M神侃》是一部优秀的原创随笔集,收录作者方兆祥精心撰写的仕途感悟随笔78篇,以一个跟随高级行政领导多年的资深公务员(老秘书,简称“老M”)的独特视角,展现了当前高层行政领导和 ...
文稿修改演播室


  第三,几乎每年都有一些同志要进领导机关工作,而且都是通过一定的关系介绍过来的。编委给机关的增人指标当然很少,完全不能应付这种局面。领导给我们定了一个原则,不论是谁出面介绍,不论官大官小、有权无权,对想来的人都热情欢迎。但录用谁、不录用谁,必须经过统一考试,一视同仁。这种公开透明的办法避免了一些是非,既有人情味,又让人情交易在这里止步。
  第四,领导干部不是生活在真空内,有些事情想回避也回避不了,亲戚朋友的事,你不找他,他要找你。有位领导同志的亲戚在单位与人闹矛盾,竟打着领导同志的牌子吓唬别人、保护自己。领导干部知道后,派秘书出面澄清事实,并对这位亲戚进行规劝,打消了他“有恃无恐”的念头。
  第五,老秘们最感头痛的,是代领导同志退还礼品。送礼的人,既有干部,也有老百姓。送的礼品五花八门。送礼的方法也叫人防不胜防。我们多次在办公室听到领导同志规劝前来送礼的人。有时说:“提拔你是因为你表现突出,由组织上集体决定的,你不用感谢我个人。”有时说:“你把工作做好了,上下都光彩,这就是对我最好的支持。工作做不好,其他都没用。”有时更加严肃:“你对我一点也不了解,我不喜欢这样拉拉扯扯,我要是像这样收礼,一年要收多少?”有时领导同志还不得不吓唬送礼的人:“你不拿走,明天我就让秘书送到你们单位去。”
  如此这般,领导同志烦不胜烦,不得不把退礼的任务交给我们这些老秘来完成。领导同志还交代:“礼物一定要退,但态度一定要好,也不要当着他们家属的面,得给他们留个面子。”
  于是这就苦了我们这些老秘了,我们的级别比较低,也就是个科级、处级而已,去找那些职务比我们高的人退还礼品,其中的难处可想而知!有的人一听我们说明来意就翻脸,认为我们是瞧不起他。有的赌咒发誓,说只是为了表达个人感情,绝对没有个人目的。有的打着哈哈,和我们称兄道弟,但就是不收回礼品。有的甚至说些难听的话,还威胁我们当秘书的,说如果以后有困难他们也不帮忙,等等。总之,按照时下的说法:“欠债的是大爷,讨债的是孙子。”我们的体会是:“送礼的是大爷,退礼的才是孙子。”为了退礼,我们往往从这个城市跑到那个城市,赔着笑脸,说着好话,忍气吞声,软磨硬泡,花很大的劲才能完成任务。尽管我们做的事是正确的,但别人理解的少、不理解的多,高兴的少、不高兴的多,积极效果少、消极效果多。虽然如此,我们还是按领导同志的要求办,心地坦然。
  第六,有时遇到一些无原则的纠纷,领导同志就让我们兜下来,装聋作哑,“王顾左右而言他”,不为别人私利所利用。记得有两个相当级别的干部,为经济利益分分合合、合合分分,最后提起诉讼、对簿公堂。为了胜诉,两个人都分别找到领导同志,希望他能帮助自己打赢官司。领导同志就让我们挡在前面,以礼相待,好言相劝,让他们在法律面前去反省自己,解决矛盾。
  第七,有时我们当秘书的能接到一些蹊跷的电话,让我们提供领导人的信息,或者交办一些工作以外的事情。我们这些老秘警惕性当然很高,向领导报告后,认定是骗子撞上门来。然后领导同志与我们合作,一方面约对方见面,另一方面通知公安部门,一下将骗子逮个正着。
  总之,秘书既是领导的门槛和拐杖,又是领导的传声筒和挡箭牌,还是领导的影子和替身。由于工作需要,秘书扮演着多种角色,为了把事情办好,不得不像变形金刚那样,要什么变什么,变什么像什么。这就不仅要吃苦耐劳,而且要忍辱负重,有时候还要代人受过。但是只要领导认为对工作有利,秘书们不仅要学会“爬格子”、一直爬下去,而且还要学做“变形金刚”,一直变到底。这好像是秘书的两条腿,缺一不可。
   
    3、强将手下无弱兵

  我们给领导同志当秘书,是既紧张又兴奋的。虽然知道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是一想到贴领导这么近,可以学到十八般武艺,肯定对自己的锻炼成长有好处,所以还是高兴的。强将手下无弱兵,能亏了我一个?
  “强将手下无弱兵”这句话,作为成语固定下来,还是大才子苏轼提出来的。他在《题连公壁》这篇文章里说,“俗话云:强将手下无弱兵。真可信”。这就把民间的俗话,变成了堂而皇之的官方语言。
  其实,强将手下无弱兵的经典战例,历史上实在是太多太多,哪个秘书都能数出好多例。我倒是想到毛主席他老人家当年推荐的一个战例,可谓经典中的经典。
  毛泽东同志多次读过《梁书?陈庆之列传》,对陈庆之这个人大加赞赏,曾经感慨:“再读此传,为之神往。”
  我查阅了一下资料,陈庆之是南北朝时期南梁的一位将军。这个将军倒是个文弱书生出身,“射不穿扎,马非所便”,他四十多岁才带兵打仗,居然身经数百战,而且经常是在绝对劣势的情况下,却每次都能大获全胜,可以说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常胜将军。
  之所以说他经常处于绝对劣势之中,是因为南梁是个小国,能给他率领打仗的兵,总共只有七千人,应该说少得可怜。这七千将士的行头倒非常特别,一律身穿白袍,所以号称七千白袍军。陈庆之以区区七千人起兵伐魏,由于他善于钻研战略战术,打起仗来倒真是厉害,“强将手下无弱兵”,兵士们个个勇猛异常,真可谓哀兵必胜,一路北上,在不到五个月的时间内,居然摧毁了北魏的几十万重兵,每次都以寡敌众,大战47场,拔城32座,获得了全战全胜的神奇战果。
  攻陷洛阳以后,街头巷尾传遍这样的童谣:“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说的是白袍军一到,吓得名师大将们望风而逃。强将手下无弱兵,名不虚传也。
  探究一下身世,陈庆之倒是出身寒门,从小就跟随萧衍当书童,充其量只不过是个小小秘书而已。但是他勤奋好学,聪慧绝顶,胜过萧衍身边的很多人。后来萧衍当了梁王,就提拔陈庆之当了主书,是个文官,是不是相当于现在的秘书长这样的角色,不得而知,当时他只有18岁。
  我们现在给领导同志当秘书,比他那时的年龄要大得多了。现在的领导人比起古人来,那更是不可同日而语,所以我们现在的环境,真是学习锻炼的理想场所。
  我们现在所服务的领导人,大多是从基层摸爬滚打上来的,都有各自的优势和能力,当然是名副其实的强将。老秘们跟随在他们左右,努力学习报国之志和建国之才,实在是一种很好的机会。领导人把我们当做他们的子弟兵,耐心地教我们学文习武。
  从“文”的方面来说,不仅仅教会我们写材料,而且引导我们凡事想大局、出思路、提办法,努力当好一个称职的参谋。从“武”的方面讲,不仅让我们上传下达,迎来送往,而且给我们交任务、教方法,在实践中锻炼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打“硬仗”。要求我们帮忙不添乱,办事不出格,说话讲诚信,服务不违规。不论何时何地,给群众树立一个好形象,给自己保留一个发言权。
  我们非常高兴地看到,多年来许多人在秘书的岗位上锻炼得成熟起来。转岗以后,在新的平台上实践成才,强将手下无弱兵的说法,一点也不夸张。
  但这种说法也不能绝对化,强将手下也是有弱兵的,这种情况也不鲜见。吕布倒是三国时期的一员强将,但是他不善用兵,把他自己领导的队伍搞得人心涣散、分崩离析,仗没打好,叛徒倒出了不少,最后被曹操打得大败,落得个枭首示众的下场。
  其实,强将手下有强兵还是有弱兵,主要矛盾不在于兵,而在于将。如果领导人嫉妒贤能,武大郎开店,又暴戾成性,其身不正,再强的兵也无法安身。有的领导人喜欢用奴才、庸才,而容不得人才,再好的秘书材料也锻炼不出来。
  更有甚者,有的领导人虽然有点能力,但心术不正,对上对下热衷于拉关系、走门子,一切以个人利益为重,在fubai的边缘走钢丝,那么总有一天是要失败的,而且还会牵连自己的部下和秘书。首长倒而秘书也倒的情况,我们见得还少吗?
  不过也有弱将手下有强兵的。有的领导人逐步堕落为贪官,其实秘书是最清楚的。他们不离领导左右,什么蛛丝马迹看不出来?正派的秘书会采取巧妙的办法明哲保身,而不愿意和靠不住的领导沆瀣一气。他们艰难地工作着,既要履行着秘书的职责,遵守着秘书道德,又要在“非礼”的问题上坚守着原则,而且这种在夹缝里过的日子一挨就是多少年。由于他们循规蹈矩,谨慎从事,所以尽管领导人出了事,他们仍然立于不败之地,经得起任何检查和考验。这样的秘书,何尝不是拔尖的秘书呢?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说点什么...

已有0条评论

最新评论...

本文作者
2013-8-28 07:28
  • 4
    粉丝
  • 3304
    阅读
  • 0
    回复
作者其他文章
资讯幻灯片
热门评论
热门专题
排行榜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