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0

推荐《老M神侃——一个职业秘书对仕途秘闻的高谈阔论》

摘要: 安徽文艺出版社内容简介 《老M神侃》是一部优秀的原创随笔集,收录作者方兆祥精心撰写的仕途感悟随笔78篇,以一个跟随高级行政领导多年的资深公务员(老秘书,简称“老M”)的独特视角,展现了当前高层行政领导和 ...
文稿修改演播室


  1、入门要学会“爬格子”  

  秘书者,何许人也?现代人一闭眼就知道,秘书就是领导身边很风光的人。与领导打过交道的人还知道,秘书还是领导的“门槛”,领导有多大,门槛就有多高。
  其实,秘书这类角儿,自古以来就有。自秦汉以来,历代封建王朝都设过尚书、秘书监、秘书令、秘书丞和秘书郎之类的官职。所谓秘书郎,就是秘书郎中之谓也。对这些官儿的职能,界定得也很清楚,就是专门掌管官员向皇帝奏事的奏章函牍和皇帝宣布命令的宣示,以及宫禁的图书等工作。这些工作以后都纳入了翰林院。
  今天,按照《辞海》的解释,“秘书”是一种职务,是领导的助手。秘书工作是一种机要工作,他的任务是收发文件,办理文书、档案和领导交办的事项。
  照此看来,秘书的活计主要有两大件:
  一是办文,要会写,领导叫写什么,就写什么,要写成什么样就得写成什么样。
  二是办事,要会做,领导叫做什么就做什么,领导要求做多少就做多少。
  这些都是对秘书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秘书们的看家本领。如果是既不会写、也不会做的人,那一般是和秘书工作无缘的了。
  说到秘书“耍笔杆子”,我忽然想到一个人,那就是汉朝的东方朔。
  不久前,中央电视台还播过一部关于他的电视剧,讲的是东方朔求职、做官和挂冠而去的故事。
  从电视上看,此公可是个了不起的人物,才高八斗,足智多谋,把个汉武帝侍奉得舒舒服服、得意扬扬,而把朝中那些宠臣和佞臣耍得晕头转向。东方朔效忠朝廷的结果,倒是帮助刘彻实现了“千古一帝”的梦想。
  据史书记载,这个曾被汉武帝当做弄臣使用的传奇人物,倒是个天下少有的大才子,按今天的说法,是个高产而知名的作家。他早年就是因为会写,所以才会被汉武帝相中的。
  汉武帝登基不久,就野心勃勃,想博取千古美名。
  他看见身边的老臣们,已经不堪重负,难以成就大业,于是放下天子的架子,亲自出马告示天下,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由于皇权的撬动,惹得天下读书人跃跃欲试、兴奋不已。在这个躁动的人群中,就有东方朔这个山东人。
  东方朔本是一介贫儒,行于市而无人顾问。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他抓住这个时机,端出满肚子学问,也不知花了多少时间,给汉武帝奏了一本,陈述自己治国安邦的建议。应该说,这篇文章有点自夸自大,把自己比做历朝的贤臣良将,宣扬自己作为“天子大臣”的许多条件,就好像一块待价而沽的美玉。
  他的这份自荐书写得很长,究竟有多少万字说不清楚了,反正那时的文字是刻在竹简上的,总共用了三千多片竹简,要两个人同时用力才能扛得起来。他雇了一辆牛车,从山东陵县(或说是惠民县)拉到了陕西长安,一直送到朝廷。
  汉武帝一见这阵势,看也不是,不看也不是,但为了做出礼贤下士的姿态,还是断断续续,花了两个月时间把它看完了。最后,从欣赏东方朔自荐的勇气出发,将他提拔使用,先诏拜为“郎”,然后又封他为“常侍郎”和“太中大夫”。
  由此可见,用文字表达思想多么重要,历朝历代都少不了类似秘书这样的人物。如果东方朔写不出汗牛充栋的好文章,就休想得到汉武帝的青睐。而如今,一个连千字文都写不好的秘书,又怎么能完成好领导交代的任务呢?
  记得有一次,我们一些老秘书在一起忆旧。有位秘书自我调侃地说,在他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曾奉命陪同领导同志出席过一个群众集会。那还是“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会议的主题自然是“斗则进、不斗则退”了。那个群众大会开得很好,群情激愤、斗志昂扬,口号声此起彼伏,喊声震天。领导同志听了很高兴,认为会议的“火药味”很浓,符合斗争大方向。散会以后随口交代这位老兄“把今天的会议搞个小材料给我”,说完甩手就走了。
  这位老秘感慨地说,今天看起来,这是何等容易的小事啊!可是那个时候他还不懂这些,不知道这个所谓的“小材料”怎么个写法,领导也没交代意图,他也不敢问,一时犹豫着,就像个“丈二和尚”。更加奇怪的是,那位领导同志交代过之后,就一直不再提及,也不催不问,见了面就跟没事人一样,所以那个“小材料”最后竟不了了之。那位老秘自嘲,这是他初当秘书时头一次交的白卷,颇有点汗颜,事隔多年仍然记忆犹新。
  自那以后他才感觉到,原来他是不会“爬格子”的。尽管在读大学的时候,老师和同学们都认为他“很能写”,经常在校刊上发表杂文、小说和诗歌之类的东西,虽说每次只有豆腐块那样大小,但他俨然已经成为“名人”了,素有“才子”之称。然而这一切,到了秘书岗位全用不上了,写作品和写公文完全是两码事!
  这位老秘向我们介绍,说第一个教他写材料的人,并不是大学教授,也不是什么作家、评论家,而是农村的一个区委书记,级别只能算是区区一个科级干部。此人年龄不大,文化程度也就是初中毕业而已,但那人经验丰富,当他的老师绰绰有余。
  那位区委书记告诉他,给上级写汇报材料或者总结个典型经验什么的,用不着那么多华丽的辞藻,也不用说那些空泛的理论,文字呢,更不能又臭又长。领导嘛,是传授理论的,我们总不能把领导教给我们的理论又说给领导听吧?领导缺的是实践,最感兴趣的是实际状况。所以我们写这些材料,基本要领就是“观点加例子”,每写一个问题,先是简要地说说我们的观点,然后举一个例子,加以证明就行了。例子要说透,文字也不用长,长篇大论的谁爱看?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说点什么...

已有0条评论

最新评论...

本文作者
2013-8-28 07:28
  • 4
    粉丝
  • 3303
    阅读
  • 0
    回复
作者其他文章
资讯幻灯片
热门评论
热门专题
排行榜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