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国考”热潮,怎么办? 市场经济强调人才的竞争性和流动性。国家取才,能者而上。“国考”取才,也是人才市场配置化的有力手段,顺应了人才队伍建设规律。当下,“国考”考生既有应届高校毕业生,也有工作多年的职员,还包含着很多希望向上的公务员等,成分多样,覆盖面广泛。社会不同群体同场竞技,追求人生理想和希望,体现出积极的价值取向。 我国地域发展差别大,人文各异,社会经济管理面临的情况多样。政策措施既要满足多层次、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又要在总体上保证同一方向发展。百万考生的广域分布能够充分体现社会各阶层意愿。只要把握好政策导向,注意研究政策细节,合理调配各方力量,“国考”热情必然能够转化为社会管理的力量,不断增强社会管理能力。在政策层面上,充分发挥“国考”指挥棒作用。“国考”应与地方各级公务员考试配合,综合各方力量,区分不同作用“招贤纳士”,形成完整公务员招录体系,将国家公务员直达基层,直达社会管制力薄弱的地域,确保政令畅通。 近期,中组部部长李源潮表示,“由于近年来公务员考录对象的主体是高校应届毕业生,带来了领导机关‘三门’干部增多、具有基层工作经历的干部比例减少等新的结构性矛盾。这种情况会加大领导机关脱离基层、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危险。”解决“三门”干部问题,需要加强科学化设置,解决好接“地气”的问题,贴近我国国情、社情加强执行力考察。坚持“凡进必考”的原则,加强“国考”顶层设置。“国考”职位设置为行政类(包含社会管理行政类、技术行政类)和专业技术类。行政类“国考”选拔社会管理和技术管理公务员,后者选拔专业技术公务员,两者之间可以通过再次“国考”互转。两种不同职位“国考”生报名资格不同,行政类要求考生具有相应的基层工作经验,并在不同考生类别中确定录取名额,同类别考生竞争。建立健全基层党支部书记、大学生村官、工人、农民等一线人员中考录公务员制度,其中优秀者作为各级党政机关录用的重要来源。 倡导先进的公务员文化,建立健康的公职文化。加强公务员队伍软文化建设。到基层去,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应该成为年轻公务员的职业时尚,成为青年主旋律的一部分。还应该在公务员队伍中培养高尚的职场文化,鼓励做事、包含冒尖、帮助个性,使得公务员岗位成为有才人有为的大舞台。完善公务员评价体系,畅通上下流动。长期以来,一些类别公务员“进、管、出”渠道不畅,职业发展空间狭窄,工资待遇偏低,后顾之忧难以解决。因此,完善培养、吸引、使用、评价、激励机制,完善分级分类考核评价体系,强化考核结果的运用,应该成为公务员队伍健康成长的必要之举,影响前置,也将会更加深刻地左右“国考”方向。(文:孙小健) 中国公务员原生态之执着篇: 没有关系没关系 我一共参加过三次公考。第一次是在大学毕业那年,我取得了笔试和面试第一的好成绩,可经过县里组织的“加试”后,被淘汰出局。第二次公考后,我成为了一枚小小的螺丝钉。硕士毕业后,我第三次参加了公考,目前供职于某省直机关。 以下文字,仅作为我个人对公考的回望和体会。同时,我也想借此为大家提供几个讨论题:从离开校园走上工作岗位的那天起,我们应该怎样认识自己、认识社会?并且怎样选择一条最适合自己的道路? 我出生在一个小县城的工人家庭。父母对我的教育非常传统朴实:老实做人,踏实做事,学好数理化,掌握一技之长。可我没有按父母为我设计的道路走下去,而是选择了自己更感兴趣的文科。 我第一次参加公考是本世纪初期。当时的大学生都热衷于去大城市、签大公司,对公考远没有现在的热情。父母不建议我在外闯荡,让我回家乡工作。文科生就业面本来就不宽,小县城能提供的工作机会就更少了。当时,我对公务员这个职业没有任何概念,只是抱着赶紧找工作养活自己的想法报了名。经过考虑,我报考了县委办信息专干。 大学期间我经常获奖学金,一直担任学生干部、学生记者,在省内外的报刊上也发表过一些文章,并在大二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认为自己比较合适这一岗位。那时既没有五花八门的公考辅导资料,也没有“包过”的辅导班。在报名时,市人事局让我们每个考生都购买一套“指定教材”铁道出版社出版的《公共基础知识》和《行政能力测试》。我按照这套教材的内容复习了一个月就去考试了。经过漫长的等待,公布了笔试成绩,我名列第一;面试我依然还是第一。可我的喜悦并没有持续多久,就接到通知去参加由县人事局出题、县委组织部改卷的“加试”写一篇《你为什么要考公务员》的文章。当时有位借调到县组织部工作的同志也报了这一岗位,“加试”成绩他高出我30多分。就这样,综合成绩他从没有入围排到了第一,我降到了第二。后来,人事局的领导跟我谈话,说:“他借调到组织部好几年了,一直也没解决公务员编制,眼看马上就要35周岁了……你年轻,还有机会。”我的第一次公考就这样失败地结束了。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