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3日,周六,晴,家中,22:15 中秋节之夜。 经历了在我看来忙忙碌碌的九月。 从8月31日的辩论比赛,9月中旬的朗诵比赛,到9月30日前后的街道联欢晚会。一切都是很忙。 2009年12月20日,周日,晴,家中,15:03 单位终于发了工资,是从上班以来的第一笔工资。同学之中,有人工作、有人经商、有人赋闲在家、有人迷茫,不管怎么说,大家都和大学时代不同了,那就是生活的艰辛,也是对家庭的责任意识。 近日,值得庆贺的是,自己仿佛正在长大,开始增强了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这对自己也是有好处的。 …… 这是日记的一部分,更多的记录源自日常的工作接触中。 在村里,我主要负责文字台账的整理以及街道组织科、宣传科等部门的材料准备,当然还有一些讲话稿之类。说是村官,其实呆在村里的时间实在有限,一年半下来,自己真实接触农村的机会少之又少。其实,村官们在工作中也存在着心里矛盾。这是我的工作感受。 一是完全融入到村里的日常工作中则面临着自己的迷茫,也就是每日为村里的琐事而停留在平淡的日常事务中。这样会带来一个好处:近距离接触村干部、村民;也会带来一个坏处:在上面的领导口中你已经是默默无闻,无足轻重,久而久之,你已经被人所淡忘。 二是因为自身某些专长,被上级部门借用,发挥所谓的才干。这样会有一个好处:时时刻刻你会被领导看到,好似你真的受到了重用,自己的前途一片光明;一个坏处:每天被多个部门缠着,左一篇报告,右一篇讲话,天天昏昏沉沉面对摞着厚厚稿纸的文案,自己似乎成了秘书,或者根本来说已经被这些文字游戏所禁锢,到头来,还是因为某个稿件不曾入法眼而返工。 中国公务员原生态之西部篇 2010年5月,我参加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面向社会招录公务员考试,过关斩将,最后很顺利的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录取。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公务员考试,之前也从没有参加过任何培训,甚至没有认真做过考试准备,更没有任何背景关系,稀里糊涂的就来上班了。 话得从09年说起,大学毕业后我响应团中央的号召,孤身一人来到了陌生的新疆,成了一名大学生志愿者。志愿者的结果大体有两种吧,一种是回家了,一种是留下了,我属于后者。 “公务员的工作稳定、地位高、收入高、压力小、福利好”?我不知道别人怎样,全国各地什么情况,也不敢妄加评论,就说说自己吧。 现在我还是试用期,工作快半年了还没有套工资,师里先按一个月1800给预发。有人就要问了,那套完工资得多少呢,这是大家关注和也是我最关注的一个问题,据我调查,套完工资也就2200左右,你会说在新疆这不少了,呵呵,给我个解释的机会。 首先这2200是我每月的所有收入,包括阳光工资在内所有税后所得;第二,就是着重说一下“在新疆”的问题,在大家来看,贫困的地方挣钱少,消费也低啊,可在新疆这种说法不成立。我们经常吃的拌面12元一份,如果你是本地人的话在犄角旮旯的地方或许能找到一个卖10元一份的,可我是公务员是有身份的人啊,那种地方我基本不去,去的话也是一个人去。我最喜欢的肉夹馍在老家山东卖一块五一个,在这四块一个,牛肉的五块,可怜我这山东大汉一顿要吃两个才能解决饱的问题(其实如果有大葱我能吃三个),再要一碗粉丝汤两块钱,也就是说要吃顿像样饱饭,至少要十块,恩格尔系数之高可见一斑。 衣服基本不打折,打折的很多还是假的(准确的说是高防,瞒得过别人瞒不过我),还有更假的,像买到“康帅博方便面”、 “营养专线”、 “可日可乐”我已经见怪不怪了,上面谈的只是“温”和“饱”的问题。 现在父母岁数也慢慢大了,慢慢也需要作为儿女的照顾,可他们都在老家,我一年也难得回家一次看看他们。想把他们接过来,又没有房子住,即使有房子住,这儿夏天零上三四十、冬天零下三四十度的气候他们身体也未必适应。 为了省钱我一般都是跑步上下班,一天能省两块钱,还能健身。可我也比较矛盾,跑步的话比较浪费鞋,尤其是皮鞋。我的皮鞋一般花两三百块钱一双买的,(别说我奢侈,一年四季我所有的鞋子不算拖鞋总共只有三双,今年冬天实在太冷了我才又买了一双棉皮鞋),我算过,皮鞋这样跑来跑去,平均一双鞋子的寿命将不会超过一年,这样算来的话或许坐公交车要更便宜些,而且跑来跑去的,较消耗体力,这样中午就会多吃一个肉夹馍……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