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可能我天生就思想不安分吧,总是在想怎样让农村面貌有所改变。我所在的村是个农业大村,然而安安心心做农民的80后、90后却并不多。他们大都去外地打工,大量的土地被随意种植懒庄稼,粗放管理,土地经济效益也越来越低。我曾经任职的村庄是一个烟叶大村,去年响应上级号召使用膜下移栽技术,由于缺乏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且村民科学意识淡薄,后期管理不到位,结果烟农并没有得到预期经济收入。我估计今年膜下移栽技术的推广阻力将会很大。 仅做了半年的村官,我就转行了 我经常在想:如果政府能像免费培养重点师范生那样,免费培养农学生,鼓励农学院和学生积极联系农业生产集体或个人,每年抽取他们年利润的50%或者更多作为提成,我想三者肯定皆大欢喜。国家可以对表现比较突出的大学生给予房屋或车辆等奖励,激励他们继续努力。我想如果这项政策能够确实开展下去,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农业的规模化、技术化、机械化将会有大的改观。然而想法和做法是两回事,更可况我能做的只能是跑腿、打印的杂活。虽然领导们对我们村官的工作寄予厚望,鼓励我们敢想敢做,但我还是对自己创业不抱希望。我希望的村官不是自己创业的村官,是可以对村里的资源进行规划、协调,达到资源配置最优化,经济效益连同其他社会效益最大化的村官。 然而半年来我渐渐明白,群众并不这样想,他们更多的是希望我们这些村官能够争取到上面的资金支持,用于村里的基层建设。这并没有错,可是我从来就没有想过自己会有这个能力,于是我开始在心里打起了退堂鼓。为官一任要造福一方,我不能满足群众的这个要求,就不能再呆在这个位子上,或许我退了之后,下一任村官可以办到呢。于是仅做了半年的村官,我就转行了。 虽然我已经不在村了,且远离家乡,做了一名小学农村教师,可是我仍然关心着家乡的一切,毕竟那是我第一份正式的工作。去年下半年,大城市房价开始一路高升。我的心里也不由自主思考着这个问题。在我任职的村,很多年轻人都常年在外奔波,而其实他们并不愿出去的,即便外面很精彩。然而贫瘠的土地养育不了他们,这里没有工作,看不到前途。于是他们不得不去挤大城市。而房价之所以高升不下,我认为原因就是有好工作的地方都在大中城市,城市房价本来就高,所有的需要工作的人又不得不往大城市挤,供求失衡,再加上自认为奇货可居的囤积者,房价能降下来才怪。 当前国家大量修建保障房是个不错的办法,但如果还是修在大中城市边缘或中心,无异于抱柴救火,可以取得片刻的安宁。因为这样将可能鼓励更多的人涌向大中城市,毕竟没有多少年轻人愿意呆在交通、信息闭塞,资源匮乏的落后地区。这对承受能力已至极限的北京上海等地不能说是个好消息,持续不断的人流涌入对于囤积者又是商机,房价又会慢慢上去的。而对于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来说,人员大量流失,更显得荒凉,没有朝气,时间久了,贫富差距加大,各种问题便出来了。 所以最好的办法是,政府能够积极协调规划,在中西部地区、农村等落后地区集中修建几片保障房区,比如在一个落后地方修建100套万保障房,它估计将吸引300万左右的年轻人加入,有了人流量,就有了商业,它会吸引众多的社会力量的加入,这些社会力量足以兴起一个中小城市了。换而言之,1000万套房可以在中国新建几十个中小城市,这足以解决房价高的问题,同时大量的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增加了劳动岗位,缩小地区差异,有有利于社会稳定,人民幸福。当然,这有可能继续占用耕地,但建房本来就是要占地的,这可能就是一个能走的长远的路。 所以,在我看来,一个人,一个农村,一个国家要发展,都必须弄清楚自己有哪些优势,哪些劣势可以在一定情况下转化成优势。我的路还要走下去,我们的农村,我们的国家还要发展下去。我自信,我们每个人都愿意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那么请让我们先认清自己,再规划规划自己可以利用的资源,健健康康地走下去!(文:宋玉可) 公务员原生态之农村选调生:基层让想法更务实 我是一名2010年江苏省委选调生,在江苏省苏州高新区浒墅关镇青灯村工作。为了让选调生能更深入的了解基层、接触群众,经组织安排,今年开始苏州市的所有选调生第一年都在村或社区工作。而在农村工作的这段时间,让我了解到农村的真实现状,农民的现实生活,农业的基本情况。 上面千根线、底下一根针。基层是整个社会的神经末梢,是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最终落脚点。基层稳,则国安;基层富,则国强。基层作为国家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最底层,直面群众百姓,处理的是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的琐事杂事,对于国家的安定团结、百姓的安居乐业、社会的和谐发展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高通胀下的农村现实 初到农村,其实还是很不习惯的。工作不是很忙,但是闲适的工作更让我这个习惯了忙绿的人不知所措。村干部对我这个刚出大学校门的十分照顾,基本上只要我在电脑上处理文字工作,其他村民纠纷、具体条线工作都有专职村干部负责。为了打发时间,我一方面在空闲的时候大量阅读新闻、报纸,照抄、背诵一些党的重要政策、文件和一些写得出色的时政评论文章,为自己今后写作积累素材;另一方面在工作空余时间,我经常和村干部、村民聊天。了解村干部们一天下来都做了哪些工作,与村干部们探讨工作中的方式方法,学习他们与村民打交道的心得;了解村民生活情况和遇到的问题,倾听他们对于村委会工作的想法、村的历史情况,甚至是他们的抱怨。久而久之,我慢慢地习惯了村里的生活,习惯了在交流之后,静静地思考,习惯了逐步把自己的思考转化为笔下的文字。 苏州作为全国东南沿海较发达城市,居民生活水平还是算比较高的。然而,作为农村,村民百姓却仍然面临着基本收入少、生活成本高、保障水平低等问题。目前,农村农民收入大致可以分割成三块。第一块是土地收入。包括自己自留地、承包地等土地上的作物收入或经土地流转之后的分红收入;第二块是劳动收入。就是在除农忙时期外,农民外出或者周边地区的临时务工收入;第三块就是资产性收入。由于农村的房子都较大,屋前屋后房间也比较多,村里的村里基本都会出租几间房子来增加收入。先前,青灯村成立农村土地合作社,村里大部分土地都流转到村里,由村里集中发包出租,并承诺以800元一亩的标准给村民补贴。如今,又成立了农村股份合作社。每年年底村民可以得到股份分红。可以说,近些年来,村民的收入已经大大改善,生活还算过得殷实。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