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0

把话说到领导心坎里——一分钟打动领导的说话术(选摘)

摘要: 说话是一门技巧,更是一门艺术。掌握说话的艺术,说领导愿意听的话,你才能在社交和办事中左右逢源,如鱼得水,无往不利。  掌握一套和领导有效沟通的本领,学会说领导爱听的话,能使你更容易理解领导的心思,更好 ...
文稿修改演播室



  抛开心理负担,敢说比会说更重要
  很多员工在公司里既有领导能力也有领导潜力,和同事相处得也很不错,但就是和自己的顶头上级关系处理不好,这其中抛去领导自身的原因,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有心理负担,看到领导心里就紧张、忐忑,不敢和领导沟通,这样的员工,领导根本就不知道他的才能,更别说去重用他。
  俗话说:敢做比会做更重要。要想和领导更好地相处,在公司更快地发展首先需要克服自己的紧张心理,抛弃一些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在遇到领导的时候,告诉自己: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即使错了也没关系。当你真得做到这一点时,你会发现原来这一切并没有自己想象地那么困难。时间长了,你就能体会到经常与领导沟通对自己发展的重要性。
  李开复刚进入微软公司的时候,在工作中和同事进行一般的沟通与交流没有任何问题,但是一到了比尔?盖茨面前,他就不敢讲话,总是担心自己说错话。
  一天,公司又要进行改组。比尔?盖茨召集十多个人开会,要求每个人轮流发言。很快就轮到了李开复,他当时想:“既然一定要讲,那不如把心里话都讲出来。”于是,他站起来鼓足勇气说:“在我们这个公司里,员工的智商比谁都高,但是我们的效率比谁都差,因为我们整天改组,而不顾及员工的感受和想法。在别的公司,员工的智商是相加的关系。但当我们整天陷在改组‘斗争’里的时候,我们员工的智商其实是相减的关系……”
  李开复说完话后,整个会议室都鸦雀无声,大家都为他所发表的言论而佩服不已。会后,很多同事给他发电子邮件说:“你说得真好,真希望我也有你的胆量这么说。”结果,比尔?盖茨不但没有因为李开复的“大胆”发言而恼怒,反而接受了他的建议,改变了公司这次的改组方案,并在与公司副总裁开会时引用他的话,劝大家开始改变公司的文化,不要总是陷在改组“斗争”里,造成公司的智商相减。
  作为一名下属,在和公司领导说话时,要避免采用过分胆小、拘谨甚至唯唯诺诺的态度说话,而应该大胆、自然和充满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在一些关键场合,更不必害怕表达自己的不同观点,只要你是从公司的角度出发,摆事实、讲道理,相信一个为公司着想的领导是会予以考虑的。
  无论何时,下级在遇到和上级一个场合的时候,都要拿出自信,“大胆”地与之沟通和交流,找好说话的角度,该顺从时就顺从,该反对时理应站出来反对,只有这样才会与领导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从而把工作做得更好。
  那么如何才能抛弃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大胆”地和领导相处呢?不妨从以下几个角度考虑考虑:
  1.单刀直入,承认自己很紧张
  为了避免紧张心理加剧,当你走进办公室,见到领导的那一刻,不妨直截了当地对他说:“见到您,我心里十分紧张!”这个时候,很多领导都会在心里想:难道我平时很严肃,很正经。这样一来,一些领导就会对你表现出格外的随和和热情,即使你还是很紧张,他们也会理解你的心情。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你承认自己的紧张心理,就放下了自己的心理包袱,情绪就会慢慢轻松起来。事实通常都是如此:你越不承认自己紧张,心理反而越来越紧张。
  2.相信领导是一个通人情的好领导
  有些员工不敢和领导交流,主要是因为平时很少和领导沟通,害怕领导态度不好、不通人情。抱着这种心态去面对领导,能不害怕吗?因此,说话前,首先要相信领导是通人情的,事实上,许多领导干部都是喜欢与员工接触的,通人情、讲道理、态度好的领导是绝大多数。只要你讲的事情合情合理,即使是为了个人,他们也会认真听取。
  3.相信自己能成功
  有些员工不敢和领导交流,是由于对后果考虑得过多,生怕交谈不成,反而给别人留下一个不好的印象。针对这一点,要学会淡化交谈的意义,把与领导的交谈视为和常人的交谈,即使不成功也没什么大不了。淡化交谈意义的同时,要相信自己能够成功,坚信自己一定能够取得好的交谈结果。
  说话感悟
  与上级说话的成功与否,不仅影响上级对你的印象,有时甚至会影响你的工作和前途。然而由于自我意识的存在,下级总是会非常关注自己在领导眼中的形象,在这种情况下与领导相处,自然免不了紧张、不安和担心等情绪反应。这个时候,为了让上司赏识自己,身为下属的人应该拿出自己的勇气和自信,“大胆“地说出自己想说的话,发挥自主性、能动性,摆脱依附性、服从性,从而表现自我并获得上司的赏识。
  大场面把该说的话“逼”出来
  在职场中,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平时讲起话来滔滔不绝,可一到正规场合就开始支支吾吾、紧张地说不出话。面对熟悉的领导“没话可说”,面对陌生的领导“说不出来”,处于一个大场面时又“不敢开口”。这个时候,他们常常为自己的口拙而感到遗憾,其实并不是他们不会说话,而是他们存在胆怯心理,总害怕自己说得不够好。
  罗宾逊教授在《思想的酝酿》一书中这样说道:“恐惧和胆怯大都是因为一种无知与不确定感而产生的”,对大多数人而言,说话是一个未知数,其结果不免会令人感到焦虑和胆怯。但是怎样克服这种消极心理,让自己将胆怯限定在一定范围之内,使其产生的负面影响达到最小呢?这就需要你给自己足够的信心,拿出勇气和胆量,不要因为别人的取笑而感到恐惧或是胆怯。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的脱口秀主持人拉里?金从小便向往广播生涯,从学校毕业后他到迈阿密一家电台应聘广播员。
  上午8点30分他走进了电台,心情紧张得不得了。节目开始了,可就在他准备开口说话的时候,喉咙却像是被人割断了似的,居然一点声音也发不出来。在他连播三段音乐之后,仍然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此时的他在心里对自己说:“原来,我还不具备做专业主播的能力,或许我根本就没胆量主持节目。”
2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说点什么...

已有0条评论

最新评论...

本文作者
2013-5-26 19:13
  • 4
    粉丝
  • 12428
    阅读
  • 0
    回复
作者其他文章

关注迪恩网络

扫描关注,了解最新资讯

联系人:高经理
电话:15562103797
EMAIL:3318850993@qq.com
地址:威海市创新创业大厦2702

关注迪恩网络

扫描关注,了解最新资讯

联系人:高经理
电话:15562103797
EMAIL:3318850993@qq.com
地址:威海市创新创业大厦2702
热门评论
排行榜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