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小儿又发烧了,老秘日记只好今日补上。相信不少秘书朋友和我一样,写作中喜欢搞一些四六句,喜欢把标题设计成对仗工整。特别是一些多年干信息工作的秘书朋友一旦转岗搞综合材料,随便一出手,就是一串很工整的标题,你要叫他不要搞得这么整齐,他反倒不会弄了。正所谓,习惯才自然吧。大小标题设计精巧,能够增加文章的美感和吸引力。但前提条件是要设计得自然,生动,贴切,不能为工整强造新词,造成词不达意,文不对题。记得几年前我曾在老秘网发过收集文章框架标题的倡议贴,但鲜有响应者。最近老秘网应网友要求,新开了“文海拾贝”版块,倒还有一些活力。这里老秘不妨带个头,把平日时收集的一些个人感觉比较“诱人”的排比式标题,奉送给大家。一方面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另一方面希望能够带动有更多秘书朋友参与。 成语引用。比如谈如何破解文化产业发展的资源瓶颈。一是善于珠联璧合;二是善于小题大做;三是善于就地取材;四是善于无中生有;五是善于点石成金。再如地铁网友在QQ群里分享的提纲: 要勇于担当,一抓到底强化执行; 要勇于突破,一鼓作气攻坚克难; 要敢于尝试,一往无前大胆创新; 要敢于超越,一马当先夺旗争星; 要强化服务,一以贯之优化环境; 要强化团结,一心一意共谋发展。 重复字词。比如谈如何培养使用人才。一是巧用民间人才;二是巧用闲置人才;三是巧用专业人才;四是巧用外域人才.再如谈产业发展模式。(一)市场驱动型(二)资源驱动型(三)政策驱动型。常用的还有,“以•••为重点、为保障、依托、抓手之类,以及“在•••上下功夫”,“围绕•••来推进”“由•••向•••转变”、“从•••入手”等句式。一句一言融入群众;一事一行为了群众;一思一量源于群众;既看重点区域又看优势区域。既看产业层次又看投资强度。既看合同项目又看建成项目。并列、并举、并重、并抓 一是对于党委政府来说,要由 “管社会”向 “社会管”转变 二是对于全县干部来说,要由 “做群众工作”向 “为群众工作”转变 三是对于群众工作来说,要由 “推动群众工作”向 “工作群众推动”转变 把发展导向贯穿于作风建设的始终 把制度建设贯穿于作风建设的始终 把引领示范贯穿于作风建设的始终 真心对待百姓、真诚对待班子、真情对待干部、真力干好工作 始终把加快发展作为为政之要 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为政之本 始终把求真务实作为为政之道 始终把团结和谐作为为政之风 始终把清正廉洁作为为政之德。 强化跨越发展的支撑力 加大跨越发展的带动力 增强跨越发展的助推力 积蓄跨越发展的承载力 凝聚跨越发展的向心力 提升跨越发展的执行力 。 |
翻开时下的报纸,我们一些单位为求新颖,吸引读者眼球,动辄就是“一二三四五”的层层对仗,要不就是“个十百千万”的华而不实的数字堆积,试问一下,这些数字中,又有多少是真正出自统计部门实实在在的统计?又有多少是作者亲身调查研究得出的?文字材料的确需要在字里行间的仔细雕琢,这一点无可厚非,但过分注重行文走字就多少有点“跑偏了”的味道,毕竟党政部门的文字工作不是艺术创作,虽然同样都是来自生活,但艺术可以高于生活,文字材料却只要把生活写实就行,比如:一篇调研报告写出了一部剧本的感觉,虽然精彩有余,但大家看了又会相信多少?对推动面上工作又有多少积极的借鉴效应?更有甚者,一些单位把在报纸刊物上发表文章作为一项硬性的工作任务,作为衡量干部工作成绩的重要指标,导致一些文字工作者为完成任务而撰稿投稿,于是乎一些“靠笔杆子创新、挖空心思编、照搬照抄用”的现象就应运而生了,这难道就是文字工作所要达到的目的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