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美丽语言托起高贵的灵魂 ——2011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辞修辞赏析 作者:刘宝增 2012年2月3日晚,中央电视台播出2011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颁奖晚会。作为观众,我们又一次收获感动和泪水的同时,也为颁奖辞精美的修辞技法所打动。 “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是《左传》记载的孔子对于文章文采的观点,时至今日,这种观点仍在影响着人们的写作,备受瞩目的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辞简洁精短,对于修辞手法的要求更高。 下面,我们对2011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辞修辞进行赏析,来欣赏这些美如珠玉的文字,仰望美丽语言托起的高贵灵魂。 一、比喻 朱光亚颁奖词:人生为一大事来,他一生就做了一件事,但却是新中国血脉中,激烈奔涌的最雄壮力量。细推物理即是乐,不用浮名绊此生。遥远苍穹,他是最亮的星! 比喻就是打比方,将甲事物比作乙事物,从而达到生动、形象、浅显的目的。比喻是写文章时最常见的修辞手法,在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辞中也多次出现。 朱光亚颁奖辞中,“遥远苍穹,他是最亮的星!”将朱光亚比喻为“最亮的星”,表现朱光亚的丰功伟绩将与星月同辉,同时,也表现了对朱光亚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作出的巨大贡献的赞美。 胡忠,谢晓君颁奖词:他们带上年幼的孩子,是为了更多的孩子。他们放下苍老的父母,是为了成为最好的父母。不是绝情,是极致的深情;不是冲动,是不悔的抉择。他们是高原上怒放的并蒂雪莲! 并蒂莲,在诗词意象中是爱情的象征;怒放,形容生命力的蓬勃。颁奖词中,将胡忠、谢晓君比作“高原上怒放的并蒂雪莲”,表现了组委会对他们为了教育、为了孩子们做出的努力和牺牲的敬佩,同时,这一美丽纯洁的喻体,也暗示了对于身在高原夫妻二人美好爱情的祝福。 二、对偶 刘金国颁奖词:贼有未曾经我缚,事无不可对人言。是盾,就矗立在危险的前沿,寸步不退;是剑,就向邪恶扬眉出鞘,绝不姑息。烈火锻造的铁血将帅,两袖清风的忠诚卫士。 对偶,是指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对偶根据上下句的形式可以分为严对和宽对。 其中“贼有未曾对我缚,事无不可对人言” 属严对,对仗工整,表现刘金国嫉恶如仇,光明磊落的高尚品格。而“是盾,就矗立在危险的前沿,寸步不退;是剑,就向邪恶扬眉出鞘,绝不姑息” 虽字数不等,属宽对,写作上亦称之为“对句”,表现了人们对于刘金国作为军人剑与盾的风格与作风的敬意与赞美。 杨善洲颁奖词:绿了荒山,白了头发,他志在造福百姓;老骥伏枥,意气风发,他心向未来。清廉,自上任时起;奉献,直到最后一天。60年里的一切作为,就是为了不辜负人民的期望。 “绿了荒山,白了头发”属对偶,而“绿了荒山,白了头发,他志在造福百姓;老骥伏枥,意气风发,他心向未来”,属宽对,都起到了增加文采、结构对称、句式整齐、音韵和谐的作用。 三、双关 吴孟超颁奖词:六十年前,他搭建了第一张手术台,到今天也没有离开。手中一把手术刀,游刃肝胆,依然精准,心中一团火,守着誓言,从未熄灭。他是不知疲倦的老马,要把病人一个一个驮过河。 双关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性和同音的条件,有意识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使其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修辞方式。双关分为 “语意双关”和“谐音双关”。 “手中一把手术刀,游刃肝胆,依然精准,心中一团火,守着誓言,从未熄灭”中“游刃肝胆”中得“游刃”一词,一方面指吴孟超从事肝胆外科研究,另一方面,又是“游刃有余”的“游刃”,充分体现了吴孟超在肝胆外科方面游刃有余,表达了对他在医学研究领域做出巨大贡献的赞美。 四、化用 刘伟颁奖词:当命运的绳索无情的缚住双臂,当别人的目光叹息生命的悲哀,他依然固执地为梦想插上翅膀,用双脚在琴键上写下:相信自己。那变幻的旋律,正是他努力飞翔的轨迹。 化用,是写作中经常使用的艺术手法,通过化用,可以使原有的句子在新的表达载体上又一次焕发出夺目的光彩。刘伟的颁奖辞部分化用了食指《相信未来》中的句子:“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通过化用, “他依然固执地为梦想插上翅膀,用双脚在琴键上写下:相信自己”等句子更具活力,梦想、翅膀、琴键,都体现了刘伟,这个瘦弱的年轻人面对挫折的勇敢、坚强。 五、移用 阿里木颁奖词:快乐的巴郎,在烟火缭绕的街市上,大声放歌。苦难绝没有冷了他的热心,声誉不能改变他的信念。一个人最朴素的恻隐,在人群中激荡起向善的涟漪。 “遇有甲乙两个印象连在一起时,作者就把原属于甲印象(印象亦即意象)的形状移属于乙印象的,名叫移就辞。”(陈望道)就是把人对甲事物的感受或词语用到乙事物上去。 其中,“苦难没有冷了他的热心”“一个人最朴素的恻隐,在人群中激荡起向善的涟漪”均属于此类。从语法上讲,苦难不会“冷”了“热心”,而“恻隐”也不能“激荡起”“涟漪”,但是,这种移用修辞的运用,将“冷”的意象与“热心” 意象相连。将“恻隐”意象与“激起涟漪”意象相连,使这种不可能成为可能,且更具修辞美感。 六、粘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