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今年福建省委部署实施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行动以来,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效”上看高低、见担当、显精神,干事创业、重效求效的氛围愈加浓厚。7月,福建日报陆续刊发省委政研室系列评论员文章《效字为要》《稳字当头》《干在实处》。文章见下。
效 字 为 要
福建省委政研室
凡事未必求有功,但必须求有效。落实今年省委部署实施的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行动要求,要坚持效字为要抓工作促发展,在全省树立重效、求效、显效鲜明导向,引导党员干部做有效之事、用有效之功,确保交出一份高质量发展的高效答卷。上半年全省上下加压奋进,努力减少疫情带来的影响,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6%,增幅高于全国2.1个百分点。下半年任务更加艰巨,必须加鞭策马,努力把疫情造成的损失夺回来,确保三季度好于二季度、下半年好于上半年。
快见效、见好效、显长效相协调。这是效字为要抓工作促发展的核心要义。快见效就是要以最快速度将工作部署落深落细落实,做到见态度见担当见效率。这在疫情防控中尤为重要。我省在打赢疫情歼灭战中形成“快准严实细”的宝贵经验,当头就是“快”字,以快制快方能跑赢病毒。省内一旦发现疫情,省委即组织有关地区抢抓时机、果断行动,用较短时间控制住疫情,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前提和基础。见好效就是我们的工作不仅要追求速度和效率,更要追求质量和效益。在疫情处置中,省委始终注重保畅保通,努力确保重点企业疫情期间不停工停产,同时根据防控形势变化,科学研判、相机行事,及时组织复工复产,不搞简单化、一刀切,不层层加码,尽可能少扰民,以期尽早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把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针对二季度全省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实际,省委以超常规力度,第一时间出台8个方面48项一揽子政策措施,做到对标中央要求顶格落实、对比省外举措学习借鉴、对照市场主体需求有效回应;同时,深化“四下基层”制度,开展“万名干部进企业”行动,为市场主体“解近渴”“排远忧”。正因为我们能够坚持和运用“快”与“好”的辩证法,我省上半年才能取得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胜利。显长效就是我们的工作既要实现当下又快又好,还要坚持久久为功、绵绵用力,做到打基础、利长远。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以战略性思维、前瞻性眼光制定实施厦门15年发展规划、福州“3820”战略工程,创新推动生态省建设、数字福建建设等,充分体现了“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这启示我们只有把历史、现实和未来发展贯通起来,把近期、中期和远期目标统筹起来,着眼长远抓谋划,建章立制抓落实,一任接着一任干,方能实现更为长效、更可持续的发展。
总之,一个地方抓工作促发展,重在有“效”。这个“效”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应该有实实在在的体现。比如,要不断壮大GDP。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而增长又是发展的前提和支撑,要发展就要有GDP的增长。我们不能片面追求GDP,但也不是不要GDP。如果GDP不增长或者增速过低,高质量发展超越、社会民生改善等便是一句空话。再如,要不断提高居民收入。这是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所在,也是高质量发展超越的重要方面。只有这样,才能为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打下坚实基础。又如,要不断增加财税收入。一个地方的发展,既要富百姓,也要强财力。只有这样,才能为搞建设、惠民生提供有力保障。当然这个“效”,还要体现在就业、物价和社会稳定等方面。
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相结合。这是效字为要抓工作促发展的实践路径。问题、目标、结果是事物发展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一体三面。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提质增效,需要释放问题导向的“助推力”、增强目标导向的“牵引力”、形成结果导向的“驱动力”。“问题是时代的口号”,坚持问题导向,就是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堵漏洞。前不久,省领导分别率队赴全省各县(市、区)开展工作检查暨“两稳一保一防”督查活动,聚焦问题、把脉问诊、督帮一体,深入一线破解难题、推动发展。这必将有力推动各级领导干部抓工作促发展瞄着问题去、追着问题走,打通堵点、解决难点、消除痛点,让实效紧随而来。“打靶要瞄准靶心”,坚持目标导向,就是咬定目标不放松,一步一个脚印朝着目标前进。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到2035年我省基本实现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超越。实现既定目标,需要靠实干、靠拼搏。当前,要紧扣经济社会发展年度目标任务,以“鹰隼击物不得不休”的决心,不为困难所阻,不找理由借口,狠抓落实、力夺以成。经过努力,上半年全省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下半年要继续推出更多实招硬招,千方百计稳定经济基本盘,不断增强经济创新力和核心竞争力。“向前看是目标,向后看是结果”,坚持结果导向,就是用实效来说话、以实绩论英雄。最终的结果如何,取决于阶段性工作结果如何,必须保证每一阶段工作都富有成效地开展,为下一阶段工作奠定基础。这就要求我们紧盯每一周、每一月、每一季,苦干实干、稳扎稳打、压茬推进,变“有望”为“有效”,变“进行时”为“完成时”,不仅是“说了、做了”,而且是“做好了、做成了”。
政治效果、经济效果、社会效果相统一。这是效字为要抓工作促发展的价值取向。快节奏提高效率、优服务提升效能、下实功提增效益,蕴含的是对“效”的不懈追求,而且是政治、经济、社会效果的贯通融合、协调一致。我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政治效果最集中的体现,就是发挥独特优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把对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厚爱戴之情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以实绩实效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经济效果反映经济活动成果与劳动消耗的关系,高质量发展必须依靠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关键是以人才引领创新型省份建设,做大做强做优数字经济、海洋经济、绿色经济、文旅经济,补齐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优、居民收入不高等短板,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不断扩大经济总量和规模,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社会效果是以社会反应和反响形式表现出来的。工作有没有成效,群众满意才是根本评价标准。这就要求建立完善以群众满意为导向的考核评价体系,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做到“效果好不好,群众说了算”。
弄潮儿向涛头立,谋新篇从效中求。我们唯有以“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精气神和“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始终坚持效字为要,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才能积厚成势、赢得先机,走好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的“赶考之路”。
稳 字 当 头
福建省委政研室
凡事稳中才可求进,行稳方能致远。稳字当头,既是抓工作促发展必须始终遵循的重要原则,更是当前实施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行动需要牢牢把握的重要方法。今年以来国际国内环境发生一些超预期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六稳”“六保”工作压力加大。下半年将召开党的二十大,我们考虑问题、开展工作,坚持稳字当头尤为重要。越是困难之时、关键节点,越要有“稳”的定力和耐心,坚决贯彻“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稳扎稳打、稳中求进,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保持社会大局安定稳定。
“稳”的首要任务是稳住经济基本盘。经济稳,则人心稳、大局稳。平稳健康的经济发展环境,是保就业保民生防风险的基础支撑。虽然我省经济一季度实现“开门稳”“开门红”,上半年保持加快恢复、稳中有进,但受新一轮疫情冲击,经济运行承受着增长回落的压力。当前正处于决定全年经济走势的关键节点,必须把稳增长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抢抓时间窗口,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千方百计扩投资、促消费、稳出口,确保“三季度态势稳、四季度冲劲足”,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疫情防得住,经济才能稳得住。有效的疫情防控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要坚持常态化精准防控和局部应急处置有机结合,着力提升“防”的能力和“控”的水平,切实提高防控效果,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受乌克兰危机等影响,外部需求不确定性增加,扩内需更加重要。要坚持以项目为主抓手扩大投资,用好用足国家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适度超前启动建设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民生补短板项目,确保全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实现既定目标,充分发挥投资“压舱石”作用;要落实落细国家和我省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抓住暑期和节假日出游的黄金时期,做好做足“福消费”这篇大文章,出台更多刺激消费的“本手”“妙手”,繁荣“假日经济”,丰富开展“全闽乐购”等促消费活动,进一步打响福茶、福酒、闽菜等“福字号”消费品牌,充分发挥消费“第一拉动力”作用。稳外贸是稳经济的重要支撑,对经济外向度更高的福建来说,稳外贸更加重要。我省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占比较高,受国内外疫情防控“压力差”、原材料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较大,要着力推动我省传统出口产业转型升级,切实提高出口产品竞争力;同时要科学把握我省出口产品品类和方向,加大力度帮助外贸企业防范风险、降低成本,多措并举助力外贸企业创新发展,为推动外贸保稳提质注入新动能。
“稳”的当务之急是稳住市场主体。市场主体是经济发展的“发动机”,也是稳就业、扩就业的“顶梁柱”。稳住市场主体,才能留住青山、赢得未来。今年以来,受宏观经济环境和疫情叠加等多重因素影响,市场主体普遍遇到不同程度的冲击,一些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甚至举步维艰。如何稳住市场主体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稳经济的重中之重。中央和省里相继出台一系列“真金白银”的政策举措,持续加大助企纾困力度。比如,我省出台关于贯彻落实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的实施方案,提出8个方面48项措施,从财税金融、产业发展、扩大内需、外贸外资、要素保障等方面助企纾困。落实这些政策举措,关键是要突出快、准、实,做到迅速对接到位、精准滴灌到位、全面兑现到位,让企业早受益、真解渴,应享尽享政策“及时雨”。在此基础上,要继续围绕稳定大企业生产经营、减轻中小企业负担、帮扶特殊困难行业这一总体政策取向,备足备好政策工具箱,适时推出加强版、升级版的纾困政策,让政策举措跑在问题出现之前、跑在企业需求之前,更好地让经济的“枝干”立住、“叶脉”舒展。
“稳”的根本落点是兜牢民生底线。“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越是特殊时期,越要把老百姓冷暖安危放在心中,多做雪中送炭、急人之困的工作,切实把人心稳住。就业是最大的民生,稳就业事关广大家庭生计,还是稳住经济大盘的重要标志。从我省情况看,上半年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等受冲击较大的行业企业用工需求大幅减少,同时全省各类高校毕业生规模创历史新高,就业空间两头挤压的窘境加剧。做好今年就业工作,需要下更大气力、花更多精力,针对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不同群体,落细落实精准就业帮扶措施,支持创新创业带动就业,让就业“稳稳的”。物价直接影响百姓的衣食住行,稳物价与民生息息相关,也是稳住经济大盘的重要标志。6月份美国和欧元区通胀率接近两位数,要高度重视输入性通胀风险,对“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等重点领域,必须紧盯市场供需和价格走势,做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工作。对特殊困难群体的关照程度,体现着一个地方的民生温度、治理精度。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孤寡老人、困难儿童、重病重残人员、低保对象等特殊群体关爱工作,切实把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
“稳”的基础支撑是确保社会大局稳定。社会稳定是经济稳定的基石,必须保持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当前,全省安全形势总体是好的,但各方面风险隐患仍然不少,诸多矛盾可能叠加,容不得丝毫麻痹,来不得半点松懈。福建地处东南沿海,面对台湾、毗邻港澳,区位使命特殊,必须始终把政治安全摆在首位,坚决维护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坚决筑牢祖国东南屏障。要认真做好疫情防控、防范金融风险、应急管理、防汛防台风、安全生产等工作,坚决防止出现“黑天鹅”“灰犀牛”事件,有效防范化解各种风险隐患。前段时间,省里推出经济社会运行和高质量发展监测与绩效管理平台,实现全省各地各领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一网监测、一网评估”,进一步发挥数字化在经济调节、社会管理、公共服务、防灾减灾、安全生产等方面的重要支撑作用。推进社会治理、维护社会稳定,提高预测预警能力至关重要,数字赋能更不可或缺。现阶段必须加快社会治理数字化转型,着力构建智慧治理体系,及时发现影响“稳”的苗头,提前研判不利“安”的风险,有效避免发生“爆雷”现象和“踩雷”事件,进一步把矛盾风险隐患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
干 在 实 处
福建省委政研室
凡事实干方显本色,落实才见本领。今年上半年,省委部署实施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行动,全省上下团结一心、攻坚克难,苦干实干加巧干,努力减少新冠疫情、乌克兰危机等外部环境超预期变化影响,有效实现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下半年,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必须抢抓时间窗口,撸起袖子加油干,确保三季度好于二季度、下半年好于上半年。
干要有方向。方向是行动的先导,唯有方向正确,才能蹄疾步稳。今年是非常之时,针对经济遭遇的超预期因素冲击,中央就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作出一系列决策部署,出台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省委坚决贯彻“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把稳增长摆在突出位置,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落实中央部署和省委要求,既要埋头苦干,更要抬头看路。道路走得不对、方向把得不准、精神吃得不透,工作就难以对标对表、落地落实,甚至南辕北辙、劳而无功。当前各地各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要辩证把握我省发展面临的“时与势”“危与机”,以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为方向指引,紧盯全年目标任务不放松,深入研究分析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下大气力统筹好控疫情、稳增长、保运转、惠民生、防风险等各项工作,果断有效行动,不折不扣落实。各级领导干部要始终牢记“国之大者”,进一步增强“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时刻保持“坐不住的急迫”,拿出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干劲,对工作中的每一个具体环节铭记在心,对新情况新问题第一时间研判处置;时刻保持“睡不好的警觉”,牢固树立“万无一失、一失万无”的底线思维和危机意识,对处于萌芽状态的各类风险隐患及时发现、尽早防范;时刻保持“硬落实的自觉”,把困难估计得更足一些,把办法准备得更多一些,确保各项政策措施和工作部署落到实处、落地见效。
干要见行动。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担当干事,贵在行动、重在落实。前不久,省委组织省领导带队赴各县(市、区)开展工作检查,致力纾解打通基层和企业普遍反映的难点堵点。从检查情况看,一些地方经济指标有所回落,不少市场主体困难增多,稳增长压力依然不小。但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越是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时候,越是风险挑战增多的时候,各地各部门越要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多下企业车间,多到田间地头,摸清实情、找准症结,聚焦问题短板,拿出硬招实招。针对工业运行承压、进出口下滑、财税增长放缓等问题,围绕强产业、扩投资、促消费、稳外贸、保收入等开动脑筋、精准发力,打牢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基础。针对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市场主体活力减弱的问题,落细落实国务院33条、我省48条等政策措施,从财税金融、要素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等方面深挖政策潜力、顶格落实,真正让政策落下来、帮企业挺过去。针对民生保障压力加大的问题,密切关注就业渠道是否畅通、就医就学是否便捷、生活物资供应是否充足,当好百姓的“暖心人”“贴心人”。同时,下半年将召开党的二十大,要高度重视、坚决防止疫情、灾情、事故、舆情等可能碰头叠加从而导致风险放大的问题,时刻瞪大眼睛、看紧卡口,加强监测预警,提高应急能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干要出实效。种地看收成,干事见成效。决策部署作出以后,最重要的莫过于狠抓落实、务求实效。习近平总书记曾把抓落实形象比喻为“在墙上敲钉子”,指出钉不到点上、钉子要打歪,强调多钉几下、钉子才能牢固,教诲各级领导干部掌握“会抓”的本领方法、锤炼“真抓”的工作作风。要更加突出实绩实效,坚持以干成事为鲜明的目标导向,谋划推进工作环环相扣、步步紧跟,抓经济落到指标上,抓项目落到投资上,抓民生落到实事上,真正把嘴上说的、文件写的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举措和实际成效。要注重从实际出发谋发展、抓工作,既对本地区、本部门“家底”心中有数,又对自身优势短板了然于胸;既熟悉中央和省里的政策及导向,又结合自身基础把政策举措谋深谋实,切实在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等方面做到运筹帷幄、有的放矢。要紧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多打大算盘、算大账,分清轻重缓急,突出工作重点,稳步推进落实,做到既为一域争光、更为全局添彩。要大力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四下基层”等优良传统,坚持眼睛向下看、身子往下沉,聚焦市场主体的需求、人民群众的呼声,主动靠前服务、跟进服务,真正把政策落实到最后一公里、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要发扬“钉钉子”精神,将雷厉风行与久久为功有机结合,只要认准了、看好了,就一锤接着一锤敲、一茬接着一茬干,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狠劲,努力把各项工作抓出特色、抓出实效。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实干是成就事业的必由之路。凝心聚力奋战下半年,目标既定、抓手明确、时间紧迫,必须保持“归零”的心态、拿出“翻篇”的勇气,坚定信心、干在实处,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来源:福建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