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新任省委秘书长,曾为干部作万字讲话,十分精彩!

[复制链接]
lth346137261 发表于 2021-5-27 14:56: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本帖最后由 lth346137261 于 2021-5-27 16:10 编辑

据媒体报道,空缺半年后,陕西省委秘书长一职已由新晋省委常委方红卫出任。
前任陕西省委秘书长为卢建军,他已于去年11月调任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
方红卫出生于1966年6月,陕西富平人,1984年考上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汽车专业。据清华校友总会官网报道,1989年毕业时,方红卫本可以选择一个在别人看来“很好”的出路,但是他毅然决然地在“自主择业”一栏中写下了陕西汽车制造厂。他说,自己本来就是陕西人,怀着回馈故土的情结,选择陕汽亦在情理之中。
1989年后,方红卫在陕西汽车制造厂、陕西汽车集团、陕汽控股集团工作26余年,2008年5月任陕西汽车集团董事长,2012年10月任陕汽控股集团董事长。如今的陕汽,已从一个大山里的军用汽车制造厂,发展成为我国西北地区大型重型汽车制造企业,现有员工2.8万人,资产总额590亿元,位居中国500强第276位,中国制造企业500强第122位,下辖100余家参控股子公司。
2015年4月,方红卫离开陕汽,进入地方党政系统工作,任宝鸡市委常委、副市长;次年7月转任渭南市委常委,8月任常务副市长。
2017年1月,方红卫调职汉中,任市委副书记,2月当选市长。2020年7月,他出任汉中市委书记,今年5月晋升陕西省委常委。


以下是雄文:
在全市新任县级领导干部、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和正科级干部政治素养提升班的讲话

陕西省汉中市市委书记
方红卫
2021年4月13日



市委举办春季培训班,一方面是坚持以训促学、以学促干,引导各级干部心怀国之大者,学懂弄通中央、省委的新部署新要求,结合汉中实际不折不扣抓好落实;另一方面,也是借此机会让大家从繁忙的工作中暂时抽离出来,静下心总结思考、充电提能,更好服务和推动新时代追赶超越、高质量建设三市考虑在座的同志大部分是新任职或中青年干部,很有必要对汉中所处的发展环境、目标定位、战略举措有一个较为系统的了解,下面我结合“十四五”期间市委、市政府的一系列谋划布局,与大家作一探讨交流。

一、对标“三新”实践要求,科学研判汉中发展面临的形势任务

认清形势、把握大势,是正确决策的前提。我们要提高站位、放大格局,自觉把汉中放在“三新”的坐标系中审视定位,牢牢把握全市发展的正确方向。

第一,进入新发展阶段,汉中必须总结得失补短强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发展阶段就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阶段”,这是从理论依据、历史依据、现实依据出发作出的重大判断。我们要立足新发展阶段,系统总结“十三五”发展的得与失,努力在新一轮追赶超越中实现量质双升。“十三五”时期,我们聚焦追赶超越、建设“三市”目标,真抓实干、拼搏奋进,三大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就,如期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一是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全市生产总值接近1600亿元,是“十二五”末的1.5倍,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速位居全省第一方阵;二是民生福祉大幅改善。累计减贫52.4万人,所有贫困县区全部摘帽,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三是绿色发展迈出坚实步伐。以“四个在汉中”为引领的绿色产业蓬勃发展,兴汉新区、滨江新区、经开区、航空智慧新城等产业新区拔地而起;四是对外开放持续扩大。实现县县通高速,“三高三铁五国道一机场”立体交通网络畅联全国,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年均增长17.7%,越来越多的客商看好汉中发展、投资兴业汉中。但我们也要清醒看到,进入新发展阶段后,发展基础和从前不一样了,发展的要求更高了,特别是把汉中放在全国全省大局中去定位、作对比,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更加突出。从经济规模看,我老秘网市地域面积和人口数量分别占全省的13%10%,但GDP仅占全省的6.1%,排在全省第7,县域经济规模总体偏小,大多数县排名处于全省中下游;从发展质量看,产业生态、产业结构、产业体系仍处于成长期和调整优化期,农业大而不强、特而不精,钢铁、有色等传统产业转型步伐不够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较慢、体量小,创新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不强;从民生供给看,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占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的78.5%69.7%90.9%89.6%,解决群众本地就业存在突出短板,全市近90万农村劳动力需外出务工,产业对就业的支撑能力较弱。同时,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够丰富,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供给与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有不少差距;从治理效能看,有为政府有效市场结合不够紧密,资本、土地、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配置不优,缺少高效的资源和服务平台,高水平市场体系仍不健全。总的看,我老秘网市发展的基础条件显著改善,持续走在追赶超越的上升通道,但底子薄、欠发达的基本市情没有根本改变,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补短强弱,推动“十四五”发展取得新气象、新作为。


第二,践行新发展理念,汉中必须走稳走实绿色发展之路。新发展理念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贯穿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系统阐明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问题。推动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践行新发展理念,才能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汉中是国家南水北调和陕西引汉济渭工程重要水源涵养地,肩负着保护秦岭巴山生态、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的重大责任,既面临生态约束趋紧的发展环境,也具备绿色崛起的巨大潜能,只有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才能变劣势为优势、变被动为主动,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有机统一。市委、市政府立足绿色循环、生态宜居战略定位,坚定不移走生产、生态、生活“三生融合”发展之路,自觉把新发展理念贯穿于“十四五”规划布局各领域,努力在生态驱动发展上探出新路、创出特色。一方面,与时俱进完善发展思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全会安排部署,出台《关于扛牢使命埋头苦干奋力谱写汉中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的实施意见》,从强化创新驱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等方面谋划提出了26条务实举措,切实把树牢“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到行动上。牢牢把握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的实践要求,确立了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生态经济强市、幸福宜居名市的战略目标,提出了打造学研、医养、旅居、兴业“四个在汉中”做靓城市品牌,实施制造业升级、新兴产业提速、幸福产业突破、现代农业增效、产业融合创新“五大工程”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交通商贸物流、科教文化、旅游集散、金融服务、农产品和中药材生产交易服务“六个中心”提升城市首位度的战略思路。另一方面,精心编制“十四五”规划。我们深入研判汉中发展的现实基础、重大机遇和风险挑战,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明确了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绿色制造业示范基地、幸福产业发展示范区、国际知名汉文化旅游目的地、西部重要交通物流枢纽”的战略任务,提出了“经济总量提占比、主要经济指标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居民收入指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的发展目标,谋划了一批重大改革、重大项目、重大平台、重大工程,其中储备重点建设项目933个、总投资1.17万亿元,项目总投资、五年计划投资、单个项目平均投资较“十三五”分别增长43.8%、54%、26.4%。我们要咬定目标不放松,把项目工作作为推动全市发展的中心工作、核心工作和创新工作,一步一步把蓝图变成现实。


第三,融入新发展格局,汉中必须主动应变顺势而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这不是一时的权宜之计,而是一个主动调整的过程。从国际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东升西降”成为国际格局演变的大趋势,由美国主导的国际规则体系受到挑战,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使全球经济遭遇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打击,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部分国家加强外资审查和本国产业保护,跨国贸易投资大幅萎缩,我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和安全受到冲击,国际大循环动能明显减弱。从国内看,发展环境已经产生深刻变化。过去,我国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与发达国家经济互补性较强,形成了外向型经济模式。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我国经济增长客观上已经在向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转变,国内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多个年份超过100%,经济增长的内需潜力不断释放。同时,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积累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丰富的人力资源、完整的产业体系、强大的科技实力,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口,形成了超大规模国内市场。所以讲,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时势使然、大势所趋。对汉中而言,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既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是必须牢牢抓住的难得机遇,关键要做好两个方面。一方面,要把握好投资和消费的变化,注重在供需两端协同发力。投资最终是为了消费,但需求的满足要靠新的产品和服务。中央为什么要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因为之前的供给质量不高,很多投资和生产是无效的,满足不了需求。我们要提高供给质量,关键核心在创新,要通过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壮大现代制造业等举措,创造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让升级的需求得到满足,让潜在的需求得到挖掘,让新的需求被创造出来。同时,要做好服务转型。我们一直讲企业是做服务的、不是做制造的,制造只是手段,服务才是目的。因为企业的价值在于满足客户的需求,只有站位服务对象的立场、着眼市场的需要推进生产经营,企业才能生存发展,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政府。另一方面,要聚焦建设区域中心城市,拓展开放融合的广度和深度。建设区域中心城市是省委、省政府赋予汉中的使命任务,也是基于我老秘网市综合条件、区位优势作出的战略安排。汉中与毗邻的安康、广元、巴中、陇南等地市相比,我们的经济总量、产业基础、城市规模、交通条件相对较好,具备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基础,但城市首位度和对外开放水平还不高,下一步要以建设“六个中心”为载体,全面增强城市承载辐射能级。在具体过程中,我们要树立向开放要资源的理念,善于腾挪借用、融合共享,将先进地区的技术、人才、资本等,与汉中的资源、产业、市场、文化等嫁接融合,促进全方位开放合作。


二、扛牢“三高”使命任务,准确把握汉中“十四五”发展的战略路径

“十四五”时期,推动高质量发展是鲜明主题,创造高品质生活是根本目的,实现高效能治理是坚强保障。我们要把准主攻方向,扭住发展第一要务,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奋力谱写追赶超越、高质量建设“三市”新篇章。

第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新时代的发展必须是高质量的发展。我们要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其中就是要稳住发展速度,不能低于预期、滑出底线,就是要努力提高发展质量,推动实现经济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

一是构建产业生态。在谋划“十四五”发展过程中,市委、市政府着眼打造具有汉中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入研判新一轮产业变革带来重大机遇,在原来“六大产业集群”的基础上,提出大力实施制造业升级、新兴产业提速、幸福产业突破、现代农业增效、产业融合创新“五大工程”,这是未来支撑汉中经济发展的“四梁八柱”。比如,制造业升级工程重点是装备制造、现代材料、生物医药、绿色食品;新兴产业提速工程重点是清洁能源、数字经济、现代物流、科技金融;三产融合发展工程重点是促进一二三产融合,打造全产业链。在具体推进过程中,重点把握三个方面:要把创新驱动作为核心动力。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主动对接融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加快航空产业研究院、高新技术孵化园、经开区创智谷等平台建设,发挥市绿色循环产业经济研究院、科技资源统筹中心等作用,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打造国家创新型城市。同时,要全力支持陕西理工大学发展,依托其建设研学小镇创新港,加快创办医学院,让本地高校更好服务汉中发展。要把壮大产业作为根本途径。夯实压紧市县“链长”责任,聚焦装备制造、绿色食药等6条重点产业链,“一链一策”制定专项扶持政策,延链补链强链,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关联、横向耦合发展。要把项目建设作为关键支撑。市委提出,市县四大班子和部门主要领导全部参与项目招商工作,抽调优秀年轻干部加入项目团队,保证一半以上的时间精力和干部力量投入到项目一线。就是要把项目工作当做评判干部能力素质的重要标尺,在全市树立以项目论英雄、选干部的导向,推动各级干部把重心和精力投入到项目招商中来,以项目建设化解存量不优矛盾、拓宽增量引入途径,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

二是打造发展平台。平台是培育、聚集、链接、配置高端资源要素的重要载体,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力引擎。要做大园区平台。近年来我们持续深化园区体制改革,通过健全“管委会+公司”运行机制,创建孵化园、加速器等载体,全市产业园区的承载能力、发展活力都显著提升。下一步,坚持统筹规划、一园一业、错位发展,明确各类园区主导产业,集聚高端资源要素,推进内涵式发展,以明晰的主业定位扛牢责任,减少同质化布局。比如,经开区要担负起支柱产业集群化发展使命,实施园区“机构整合+资产整合”双轮驱动,加快组建市级园区投资集团,鼓励跨区域联合建设产业合作园区,尽快实现规模升级;高新区要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汇聚创新要素,加快创建国家级高新区;航空智慧新城要做大做强航空装备制造及服务产业,建设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和临空经济先行试验区;各县区也要因地制宜,发挥各自优势,合理布局产业,都有拿得出、叫得响的特色产业品牌。要做活投融资平台。金融服务是经济血脉,没有充足的金融服务保障,任何产业发展、项目建设都是空谈。我们通过组建首家金融超市暨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引进兴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我老秘网市金融与产业深度融合、企业融资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下一步,要加快实现全市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依托投控集团、城投公司、产投公司等平台,组建市级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引导带动全市产业转型升级;完善金融超市平台功能,健全各类风险投资、产业投资基金等投融资平台,为创新主体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发展普惠金融和互联网金融,壮大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金融支持。要做优服务平台。当前,我老秘网市服务业发展能级不高,个性化供给缺口较大,无法为市场主体和消费者提供多样化、便利化的优质服务。下一步,要加强对先进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的业态研究,优化政策引导、资源整合,构建与区域中心城市相适应的服务业空间布局。生活性服务要周到,提升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完善水电路气网等配套公共设施,让生活更加便利、城市更有温度;生产性服务要完善,以智慧城市建设为载体,培育发展智慧物流、研发设计、融资租赁等生产性服务业;政府服务要优化,深化放管服改革和政府扁平化管理改革,把权力、压力、动力交给市场和市场主体,最大限度减少对市场资源的直接配置和对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

三是强化融合赋能。融合发展是一种高端业态,是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物理变化向化学反应的升华,融合之后就会出新、就会出竞争力。要强化区域融合。省委明确支持汉中建设区域中心城市,我们又处于西三角连接点上,区位优势明显,怎样把这些区域的资源腾挪借用、融合共享,大有文章可做。其中最直接、最现实的是融入大西安、服务大西安,要利用西安大枢纽、大平台、大市场的辐射带动作用,主动对接关中特别是西安资源要素,定期开展专题招商活动,抓好离岸孵化器、西安“汉中飞地”等平台建设,推动要素互通互补、产业镶嵌相融,实现借势借力发展。要促进要素融合。过去是单一的要素发展,现在是多要素的融合发展。比如,陕钢集团汉钢公司工业旅游景区,以“工业+旅游”为模式,规划打造了烧结、炼铁高炉、轧钢等六大工业旅游景点,实施了绿化美化、工业旅游主题线路改造提升,形成了集绿色生产、产业观光、科普教育、研学实践为一体的现代工业旅游新形式,成功创建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这就是各种要素融合产生的“点石成金”效应。要促进要素有序流动,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催生一批新产业、新业态,彰显汉中特色、增强竞争力。要推动产城人融合。“产城人”融合的本质是围绕人的多元需求,在空间中合理配置各类生产、生活要素,以产业发展和能级提升为动力,以城市发展及功能完善为载体,最终实现人与城市、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要以人兴业,着眼于人的需求,推动产业发展、城市建设、人的发展联动协同,不断增强人的归属感和幸福感;要以城聚产,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完善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商贸等城市功能配套,提升城市形象和品质,吸引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聚集,以城市化推进产业化;要以产兴城,做优做强存量企业,加快重点项目落地建设投产,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以产业发展推动城市发展。这里举个例子,我们去留坝调研时,我提出了三个留住,一是把本地人留住,关键是发展产业,把人镶嵌在产业链上,确保群众有事干、能就业;二是把游客留住,关键要变旅游旅居;三是把绿水青山留住,要将留坝打造为秦岭旅游目的地。第二,创造人民高品质生活。我们党走过的百年历程,可以概括为六个字,就是为人民、靠人民。每一名领导干部要时刻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聚焦共同富裕,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把一件件民生实事办好办到位、办到群众心坎上,更好满足群众在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方面多样化需求,让市场主体在满足新需求和创造新需求中获得发展。


一是发展幸福产业。追求幸福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近年来,以旅游、文化、体育、养老等产业为代表的“幸福产业”蓬勃发展,在增强人们幸福感的同时拉动了消费增长、促进了经济转型升级、培育了发展新动能。汉中坐拥绿水青山,发展幸福产业占天时、据地利、有人和。如何发展幸福产业?目标就是打造西部幸福产业示范区,路径就是“学研在汉中”“医养在汉中”“旅居在汉中”“兴业在汉中”城市品牌,充分彰显汉中生态美、人文特、产业优、交通畅、人气旺优势。对此,我们出台了“四个在汉中”《发展规划》和《三年滚动计划》,先后举办了“医养、旅居、学研在汉中”西安推介合作周活动、汉中发展大会暨“兴业在汉中”招商周活动,生态颐养小镇、滨江大健康产业中心等项目落户汉中,取得了初步成效。下一步,要把“四个在汉中”融入到城市规划建设的全过程,强化政策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实行“一名市级领导、一个牵头部门、多个专业团队、量化任务指标”工作机制,塑造大品牌、构建长链条、彰显高品质,吸引更多优质资源、创新要素在汉中汇聚,真正把汉中建设成西部教育强市、绿色康养之都、秦巴旅居天堂、创新创业高地。


二是守护绿水青山。汉中是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关键区,生态保护的责任重大,生态底线必须守牢守好。最近,有两件事情再次引起了社会各界对汉中生态的关注,一个是近期中央领导和江苏党政代表团先后来汉调研,都对汉中优美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称赞有加;另一个就是《人民日报》海外版整版报道了有关朱鹮保护的中国故事,而世界上幸存的最后7只朱鹮最早就是在洋县发现的。为什么在洋县生存下来了?因为洋县生态好。对汉中来讲,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优势也在生态。要深刻汲取秦岭违建事件教训,对生态环保这个“国之大者”心中有数,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创造更大的生态红利、经济效益和民生福祉。一方面,重保护、提升颜值。坚决当好生态卫士,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多干保护自然、修复生态的实事,多做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好事,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让秦巴美景永驻、青山常在、绿水长流。另一方面,善转化、放大效应。良好生态本身蕴含着无穷的经济价值,要深入践行“两山”理念,以生态为经济赋能,通过生态+市场、生态+旅游、生态+互联网等方式,推动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生活品质化,构建集约高效的绿色产业体系,打通生态价值向经济效益的转化通道,在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


三是加快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其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为什么这样讲?那是因为脱贫攻坚只是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小康的物质基础还不牢固、致贫返贫风险依然存在。比如,脱贫攻坚中形成的产业基础还不够稳定、产业链不完善、龙头企业不强,带贫益贫机制还是建立在大量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如果政策没有了、减弱了,会不会还有同样的效果?所以中央决定设立5年过渡期,目的在于对脱贫地区扶上马送一程,正好给了我们一个窗口期。要准确认识和把握5年过渡期,用抓脱贫攻坚那样的韧劲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努力走出一条符合时代要求、具有汉中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重点抓好三个方面:一是抓富民产业。产业振兴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根本前提,要高度关注乡村产业发展,通过市场化手段补上技术设施营销等短板,把小农户和大产业、大品牌、大市场结合起来,让他们在市场经济中生存下来,保障长远的发展。这方面,市上提出了“6+X”产业总体布局,培育壮大茶叶、食用菌、中药材三大冠军产业,做优做强畜牧、蔬菜、水果、水产四个区域主导产业,积极发展西洋参、乌鸡、黑米等地方特色产业,构建冠军产业引领、主导产业支撑、特色产业创优的良好格局。大家在具体工作中,要因地制宜探索,不断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同时,要坚决保证粮食安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提高亩产和种粮收益。二是抓乡村建设。乡村建设是补齐农村现代化短板的主要抓手,要重点放在农村,着眼往村覆盖、往户延伸,启动人居环境整治五年提升行动,抓好水电路气网改造,完善农村物流体系,强化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让农民过得暖心舒心。三是抓人才队伍。没有人才的振兴,乡村振兴就缺乏支撑。去年,市委出台了《鼓励引导人才向基层流动的若干措施》《鼓励支持退出领导岗位干部和各类人才到村任职参与推动乡村振兴的意见》两个文件,就是要打通城乡人才培养交流的通道,着力解决农村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用不好”等问题,吸引各类人才投身乡村建设,从而培养带出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高素质“三农”工作队伍。


第三,加强市域高效能治理。市域处在国家治理的中观层面,既是重大矛盾风险的集聚地,又是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前线指挥部。要坚持系统观念、法治思维、强基导向,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为抓手,不断完善治理体系,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提供坚实保障。


一要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我们党执政的根基在基层,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最突出的矛盾问题在基层,市域治理的支撑点也应该在基层。要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个是在源头治理上下功夫。源头治理就如同中医看病一样,虽然不如西医周期短、见效快,但是营血卫气、标本兼治。要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把治理工作的重心从事后转向事前,把着眼点放在前置防线、前瞻治理、前端控制、前期处置上,完善事前事中事后全程治理机制,实现全过程、全要素、全场景动态治理。一个是在三治融合上下功夫。大家都知道枫桥经验,耳熟能详的莫过于三句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就是要构建法治、德治、自治“三治融合”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具体就是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规范社会行为、调处社会矛盾,以道德教化提高群众的道德修养和文明素质,以基层群众自治激发主人翁意识,最大限度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做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一个是在创新载体上下功夫。总的抓手就是推进一个平台承载、一张网络连接、一支队伍落实、一套机构保障的“四个一”基层治理新体系建设和镇办综合执法改革,为基层放权赋能,实现资源整合、功能聚合、手段综合。这方面,留坝在乡村治理实践中探索的组织、经济发展、德治、法治、权力监督“五大体系”就是很好的创新,值得大家学习借鉴。


二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当前,我老秘网市正处在追赶超越关键时期、全面深化改革攻坚阶段,发展道路上面临诸多风险,而且这些风险具有叠加、联动和放大效应,一旦处理不好,将会影响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特别是今年,庆祝建党100周年、举办“十四运”等大事要事交织,营造安全稳定的环境至关重要。要统筹安全与发展,强化底线思维和斗争精神,提高见微知著能力,知道风险在哪里,表现形式是什么,发展趋势会怎样,从而对症下药、综合施策、精准拆弹,确保风险不累积、不扩散、不升级。要防范政治风险。建立健全政治安全风险研判机制,严密防范、坚决打击境内外敌对势力渗透、破坏、颠覆、分裂活动,打好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整体战、主动仗。要防范社会治安风险。近几年,我们以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为牵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社会治安环境持续向好,平安建设满意度逐年上升。下一步要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保持对黄赌毒、“两抢一盗”等违法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不断提高社会治安满意率和群众安全感。要防范公共安全和网络安全风险。4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对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全面落实打防管控各项措施和金融、通信、互联网等行业监管主体责任,坚决遏制此类犯罪多发高发态势。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牢记宁可百日防、不可一时疏的道理,依法打击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坚决打掉网络黑灰产业链,同时抓好道路交通、消防等安全隐患常态化治理,切实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是构建高效治理格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最大优势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百年来我们党历经风雨、一路走来的实践证明,什么时候党中央有权威,党就有力量;什么时候党中央权威弱化,党的领导就会削弱,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就难以顺利前进。尤其在去年抗击疫情“大考”中,“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形成鲜明对比,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优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最关键的就是要充分发挥党的领导这一最大优势,以党的建设引领市域治理,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切实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党委领导,就是要发挥各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围绕追赶超越、建设“三市”管大事议大事,履行好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职责,确保各项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政府主导,就是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统一,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态环保等方面认真履职尽责,真正把该管的管好、管到位、管出效率,把不该管的事放手交给市场,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多方参与,就是市县四大班子和各部门,都要围绕全市中心大局,找准定位、主动作为,层层负责、层层干事,决不能让问题在自己手中放过,更不能让发展在自己手中耽搁,汇聚起齐抓共管、协同高效的强大合力。


三、大力弘扬“三牛”精神,在矢志追赶超越中展现担当作为

“三牛”精神,是我们党的鲜明标识,也是“十四五”开局起步的特殊牛年迫切呼唤的奋斗基调。在座各位年富力强,是推动汉中改革发展的中坚力量,要主动投身党史学习教育,从党的百年奋斗中汲取孺子牛、拓荒牛和老黄牛的激情干劲,努力在“十四五”发展中建功立业。

一要心怀国之大者,提高政治三力党员干部讲政治,最重要的就是增强政治意识,锻造坚强的政治能力,真正把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到具体行动中。要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判断力事关党员领导干部能不能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会不会在重大历史转折关头犯错误。大家必须善于从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中发现政治端倪,从错综复杂的矛盾关系中把握政治逻辑,始终坚定信念、站稳立场、对党忠诚。要提高政治领悟力。做到这一点,才能在贯彻执行党中央精神上不偏向,在分析大格局、新形势上不出错,在落实工作任务中不懈怠。要牢牢抓住“学懂弄通做实”这一重要方法论,时刻关注党中央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搞清楚中央制定的大政方针、出台的重要文件的出发点是什么、精神实质是什么,紧密结合汉中实际,多思多想、学深悟透,做到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要提高政治执行力。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和省委部署要求,对市委确定的“四个在汉中”“五大工程”“六个中心”等战略部署,从讲政治的高度去对待、以勇担当的劲头抓推进、用求实效的结果来检验。


二要练就过硬本领,勇立时代潮头。进入新发展阶段,汉中追赶超越、高质量发展的步伐将加大、节奏将更快,如果把出身”“履历当做推脱的借口、把不懂不会作为不干事的理由,终将会被淘汰出局。要提升专业能力。增强补课充电的紧迫感,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不断拓宽视野,特别要提升政策、市场、产业、金融、城建等方面的专业水平,努力使自己成为懂行人、内行人。要追求卓越标准。人争先进、事要一流,项项夺冠军、处处有亮点的魄力与担当,全力以赴把本部门本单位和自己岗位职责内的事情干好干出彩,在新时代的浪潮中施展才华,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多做贡献。要强化实干历练。我们经常讲“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其核心意思就是要在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大家不能张口想宏观、闭口抓大事要主动到改革发展主战场、乡村振兴第一线、招商引资最前沿去经历磨练、提升本领。


三要深化作风整训,赋能改革发展。蓝图变为现实关键在干部、核心靠作风。今年,我们在全市部署开展明责、践诺、结果主题作风整训,目的是针对作风顽疾“开药方”、靶向施治,聚焦干部素能“列菜单”、扬长补短,以“勤快严实精细廉”的过硬作风推动“十四五”发展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明责重点解决谁来干和干什么的问题。从市级层面来讲,今年我们确定了“省考指标、发展指标、工作推进指标”3套指标体系,对市委全会、市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重点工作进行任务分解,确保了人人肩上有责任、个个身上有任务。对大家来说,要牢记明责才知大有作为的道理,站在更高维度、更大格局中思考和定位工作的价值,知重负重、克难奋进。践诺重点解决怎么想和怎么干的问题。在这方面,市委、市政府围绕年度工作任务,成立15个工作专项推进小组,制定专门督考办法,实行月调度、月考核、月排名、月通报,确保既定任务照节点推进、按条块交账。大家要崇尚“行胜于言”,变“要我干”为“我要干”“主动干”,遇到难题敢“斗硬”,面对重任不“爽桩”,担在关键、干在实处。结果重点解决怎么干成和怎么干好的问题。要树立以结果论英雄的价值观,不把苦劳当功劳、敢拿结果立镜子,以过硬作风推动工作落实,以工作成果检验作风建设成效。

四要严守纪律规矩,永葆清正廉洁。大家都是年轻干部,要牢记清廉是福、贪欲是祸的道理,始终坚守初心使命,对照延安精神经常自省内讼、洁身端行。要强化政德修养。一些党员干部之所以滑向违法犯罪的深渊,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道德操守上缺少敬终如始的坚守,最终丢掉了原则、葬送了前程。大家要修政德、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不牺牲组织、群众长远利益求“政绩”,不牺牲个人、家庭长远幸福放纵权力。要严守法纪红线。牢固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纪律面前没有特权的观念,习惯在聚光灯下行使权力、放大镜下开展工作,不该吃的不吃,不该拿的不拿,不该去的地方不去,做到自身正、自身净、自身硬,以健康的身心投身全市高质量发展。要择善谨慎交友。身为领导干部,交友要有原则、有界线、有规矩,哪些人该交,哪些人不该交,心中应该有杆秤。以案促改警示教育中,一些权钱“交易”往往都是从“交友”不慎开始的。大家在这方面,眼睛一定要明亮、头脑一定要清醒,始终保持朋友圈的干净、纯洁。

同志们,推动汉中发展,需要凝心聚力、担当实干。希望大家珍惜难得学习机会和干事创业广阔平台,脚踏实地在本职岗位上干出一番事业,为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高质量建设“三市”新篇章作出应有贡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4粉丝

207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