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入党党员大会上的讲话
习主席反复强调,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对党员干部来说,不忘“初心”,最根本的就是时刻不忘共产党员这个“第一身份”,时刻不忘为党工作这个“第一职责”,时刻不忘“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这个根本问题,始终与党同心同德、同向同行,用实际行动擦亮共产党员这个“金字招牌”。
牢记“第一身份”,就是要信仰至纯、信念至坚。革命战争年代,方志敏用“我能舍弃一切,但是不能舍弃党”诠释了无悔坚守,刘胡兰用“怕死不当共产党”书写了英勇壮举,赵一曼用“我的主义、我的信念,绝不更改”谱就了永生绝唱,夏明翰用“革命自有后来人”铸就了如磐信念,崇高的信仰信念就像黑暗里的火把,引领无数仁人志士集结在共产党的旗帜下,追求真理,探寻光明,前赴后继,浴血疆场。而新的历史时期,一些党员干部不信“马列”信“鬼神”,不信“真理”信“歪理”,甚至出现了“军转大和尚”的乱象;一些落马贪官也曾壮怀激烈、志存高远,却在朝夕之间从“好同志”沦为“阶下囚”,根本原因就是信仰信念出了问题。习主席深刻指出:“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每名共产党员都要紧跟习主席思想步伐,坚定信仰信念,坚定维护核心,坚定看齐追随,坚定远大理想,坚定执着追求,自觉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只有高擎了信仰的精神旗帜,守住了信仰的精神高地,才能在纷杂中不迷失自我,在喧嚣中不丧失警惕,在考验中不变质变色。
牢记“第一身份”,就是要责任如山、担当如铁。“什么是共产党员?共产党员就是在最困难的时候向党要一副担子挑在肩上。”这是进藏先遣连党代表李狄三在生命最后一刻留下的遗言。要副担子挑在肩上,体现的是一种责任意识,彰显的是一种担当精神,折射的是一种忠诚品质。纵观我们党90多年的风雨历程,不同时期、各个行业都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共产党员,如“两弹一星”院士钱学森、“人民好书记”焦裕禄、“太行愚公”李保国、“深山女教师”支月英……他们都是为党尽责、敢于担当的光辉典范。古人云:“大事难事看担当”。能不能担当、敢不敢担当是检验党员干部党性官德的“试金石”。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少数党员干部忘记了肩负的责任,丧失了应有的担当,干出了损害党的形象、损害人民利益的事情。在这个亟需担当的时代,每名共产党员都要挺身而出、主动作为、勇挑重担,时刻牢记党员身份,始终保持干事创业、开拓进取的精气神,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改革面前不回避,任务面前不推诿,困难面前不退却,始终做到责任重如山、铁肩担道义。
牢记“第一身份”,就是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党章》关于党员必须履行的义务中明确提出,“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这是共产党人的光荣传统,反映了共产党人的崇高境界。“草鞋书记”杨善洲说:“共产党员就是要自找苦吃。”退休以后,他婉拒组织安排到昆明安享晚年的邀请,执意回到家乡义务植树造林,把整个身心都献给了山区人民;被官兵亲切称为“山父”的“昆仑不老松”吴德寿,在新藏线上为过往部队烧水做饭,一辈子没有下山,一辈子没有结婚;还有一代代戍边守防的边防官兵,有苦不言苦,把苦拧成甜,苦干不苦熬,苦中有作为,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对党的庄严承诺。然而,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有的党员却淡忘了吃苦精神,思安逸、图享受、求快活,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滋生,这显然与党的宗旨不符,与党章的要求相悖。作为共产党员,不论社会如何发展,条件如何改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光荣传统必须永葆不变,“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优良作风必须永葆不变,“大公无私、淡泊名利”的精神境界必须永葆不变。
牢记“第一身份”,就是要坚守党性、敬畏法度。党性是共产党员立身、立业、立德的基石,纪律规矩是从严治党的重要保证。一些党员干部之所以党性滑坡、沉沦堕落,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党性观念不强、法规意识淡薄。反思那些落马的“老虎”“苍蝇”,没有一个不是在利益诱惑面前栽了跟头,在灯红酒绿之中败下阵来,他们忘记了做人的本分,丧失了为官的原则,逾越了法律的底线,沦为了人民的罪人,往往是被“双规”后才觉悟到纪律规矩的重要,被开除党籍时才感到党员称号的可贵。血的教训告诉我们,党员干部必须要用党性原则和纪律规矩来约束规范自己,决不允许有任何凌驾于纪律之上的特殊党员,切实把纪律规矩挺在前严起来,坚决贯彻执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条例法规,自觉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切实把党性修养修炼好强起来,把党章党规作为必修课、常修课,把组织生活制度作为磨刀石、大熔炉,自觉做到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真正在锤炼党性、遵规守纪中立起共产党员好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