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河北省委七届三次全会指出,建设沿海强省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于提升实力、增强活力、打造竞争力,要把工作着眼点放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来,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其根本就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以下,以打造产业协同支撑力为突破口,以增强“三力 ”、建设沿海强省为主线,通过与人均GDP居河北前列的沿海省份 比较,深入分析了河北产业协同特征和制约点,提出了沿海强省产业协同支撑力的目标与路径,以及打造四大协同“支撑力”的策略思考。
一、我们存在“双滞后”与“剪刀差”
产业协同发展是指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促进经济良性发展的过程。一个协同发展的产业结构,不仅能使区位、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而且能使产业结构所具有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在调整优化与相互支撑的基础上产生协同效应,全面提升本地区的实力、活力和竞争力,有效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是渐进升级的过程,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与之相适应的产业结构,发达国家经验表明,工业化中后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方向是第二产业缩量调强,第三产业比重和拉动力上升,产业协同发展趋势增强。目前,我省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对产业协同发展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为研究产业协同与“三力”水平状况,我们以河北及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福建、辽宁等沿海七省平均水平作为参照系,建立并运用产业协同与“三力”水平指标群,采取聚类分析和综合评价方法,分别对七省的产业协同与“三力”水平进行聚类分析和指数化定位,通过横、纵向比较发现,我们存在着 “双滞后”与“剪刀差”的特征。
第一,发达地区呈“双高” 形态,协同效应最佳。产业协同水平保持领先,“三力”水平较高,协调联动效应良好。包括广东、浙江和江苏三省。2007年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平均为6:54:40,第三产业比重高于七省平均2.5个百分点,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比重较高。2003—2007年经济年均增长率在14%以上,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出口占GDP的比重在50%以上。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较协调,2006年万元GDP能耗水平居全国第26—29位。
第二,其它地区为“一高一低” ,协同效应不够强。包括以下两种情况:一是产业协同水平较高,但“三力”水平相对偏低。表现为工业化水平相对较高,第三产业比重达40%左右,但人均GDP位次后移,“三力”水平提升不快,影响了产业协同优势发挥。二是“三力”水平较高,但产业协同水平相对偏低。表现为产业结构层次指标均低于七省平均水平,特别是第三产业比重较低。产业结构的瓶颈制约加大
“三力”水平提升不快,人均GDP与苏浙粤差距较大。
第三,我省表现“双滞后”,协同效应缺失。产业协同水平在低位徘徊,“三力”水平与发达省份差距拉大,二者缺乏相互支撑与协调联动效应。2007年三次产业比例为13.2:52.8:34,第三产业比重比沿海七省平均低4个百分点,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比重较低,人均GDP比七省平均水平低8920元,国内外市场占有率较低,出口总值占GDP的比重仅为10.1%,比七省平均水平低33个百分点,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较大。
与此同时,出现了明显的“剪刀差”,二者趋势背离。进一步对河北产业协同与“三力”水平的发展趋势分析 ,产业协同水平快速下滑,协同水平指数由2002年的81.1逐年下降到2006年的58.4,且未见止跌迹象;“三力”水平快速提升,“三力”水平指数由2001年的53.8逐年提高到2006年的85.7,但升幅趋缓。二者走势呈现“剪刀差”形态,反差呈扩大趋势。
存在“双滞后”与“剪刀差”,主要是产业协同水平低位下滑,具体表现为“三个不协调”:
一是第三产业滞后,与经济发展不协调。第三产业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和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人均GDP与三次产业的关联度分析表明,发展第三产业对增强经济实力,提高运行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河北人均GDP超过2000美元,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这一阶段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一般应在37.8%—41.2%之间,但河北2007年仅为34%,比全国低6.1个百分点,分别比广东、浙江、福建、江苏低9.3、6.7、6.0和3.4个百分点。从内部行业协同支撑分析,存在着行业结构性错位,即规模较大的行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较弱,规模效应难以有效发挥,如交通运输及仓储、批发和零售贸易、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房地产和金融保险等行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的60%以上,但影响力系数均小于1;而影响力较大的行业因规模偏小,制约了影响力效应的放大,如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综合技术服务业等行业影响力系数均大于1,但增加值比重不足20%。
二是工业结构层次低,与资源环境不协调。河北重工业比重高,符合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基本特征,但结构不优,缺乏多业并举的支撑。突出表现为加工度低,制造业比重低,过度依赖钢铁工业。2006年河北制造业比重为75%,比沿海七省平均水平落后10个百分点;钢铁工业增加值比重比全国高23.2个百分点,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比重比全国低7.2个百分点,比江苏、浙江、广东等沿海发达省份低12个百分点以上。对资源性、高耗能行业,特别是钢铁工业的高度依赖,使我省经济发展面临较大的资源环境压力,节能降耗任务艰巨。2006年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4.19吨标准煤/万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66吨标准煤/万元,分别相当于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的2.7、2.9、3.1和4倍。这种状况不利于工业乃至整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是高技术产业薄弱,与产业升级不协调。高技术产业特别是信息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使产业融合与协同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河北高技术产业发展不足,严重制约着产业升级的步伐。2006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仅为0.89%,比沿海七省平均水平低3.9个百分点,居末位;远低于广东10.8%、江苏8.1%的水平,福建、山东、浙江、辽宁在2.3%—5.5%之间。技术集约度高的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的0.6%,比沿海七省平均水平低5个百分点。
综上所述,河北产业协同与“三力”水平呈现“双滞后”与“剪刀差”特征,二者趋势背离,差距逐步扩大。表明经济发展主要以资源型产业为主,缺乏多业并举、产业协同发展的有效支撑,资源环境代价较大,产业协同水平低已成为提升“三力”水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瓶颈制约。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产业协同水平,是提升“三力”、建设沿海强省的关键。
二、产业协同制约点
存在“双滞后”与“剪刀差”的制约因素是多方面的,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深入剖析,主要有五大制约,症结在于产业升级的导向存在偏差,区域特色不突出,产业结构不优,缺乏有较强竞争力的市场主体和优势产业。
制约点一:市场主体不强,缺乏有效的微观基础支撑
市场主体是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与载体,市场主体发达的地区也是经济实力较强、产业结构较优的地区。与沿海发达省份相比,河北市场主体呈现“少、小、偏”特征。一是数量少,缺乏活力。截止2007年上半年,法人企业数达14.89万个,居全国第10位,相当于江苏、浙江、山东和广东的33.2%—46.0%;每千人拥有法人企业2.2个,居全国第13位,比全国少1.1个,比上述四省少1.3—5.9个。二是规模小,竞争力弱。第一次经济普查资料显示,河北就业人员1千人以上的法人企业数仅相当于江苏、浙江、山东和广东的37.2%—74.4%,营业收入5千万元以上法人企业仅为上述四省的28.1%—41.7%。三是结构偏,制约协同发展。第二产业个数特别是工业比重偏高,占全部法人企业的比重分别为63.1%和60%,居全国第4和第3位;第三产业比重偏低,仅为36.9%,居第28位。市场主体不强不活不优,制约了产业的协同发展和整体经济的活力和竞争力。
制约点二:行业比较优势缺失,产业结构升级受到挤压
比较优势决定竞争优势,竞争优势决定区域经济的分工合作。比较优势缺失的地区往往成为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对象,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中处于滞后被动的局面,受到更多市场环境因素的制约。与沿海发达省份比较,河北优势行业差距较大。一是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少,聚集效应难以有效发挥。在36个主要工业行业中,具有比较优势(区位商>1)的只有煤炭采选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食品制造业、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电力蒸汽热水生产供应业等8个行业,占22.2%,与2000年相比减少3个;其中只有4个行业区位商提高,比较优势得到加强。而浙江和福建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超过半数,分别有20和19个,占55.6%和52.8%;江苏和广东各有16个,占44.4%;山东和辽宁分别有14和13个,占38.9%和36.1%;上述6省比较优势加强的行业有7-12个,均高于河北。
二是规模较大的优势行业少,制约了比较优势效应的发挥。河北前十大工业行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70%以上,具有比较优势的只有6个行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不足55%,仅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就占27.8%。而沿海发达省份前十大行业中,江苏、浙江和广东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分别有8个、8个和9个,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60%左右。由于比较优势集中在少数基础原材料和高耗能行业,近两年来,受国内外从紧环境影响较大,抗风险能力减弱,生产效益出现下滑,制约行业的协同支撑,导致工业乃至整体经济增速减缓。
制约点三:供需导向不优,造成要素配置偏斜
从要素供给分析,相对国民收入是产业结构演变的动因,生产要素逐步向相对收入较高的产业部门转移和配置,推动产业升级与协同发展。河北三次产业相对国民收入呈现“二三一”格局,依次为第二产业1.81,第三产业1.34,第一产业0.33;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差距明显,分别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33.1%、1.8倍和1.3倍。第二产业发展优势突出,动力强劲,必然成为各地发展经济的首选目标;而第三产业发展动力弱于第二产业,发展第三产业缺乏有效的动力支撑。
从需求导向分析,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离不开其他部门的需求拉动,特别是第三产业对其他产业的依赖性较高,同时,市场需求结构决定着产业结构。河北第三产业市场需求结构层次低,拉动弱,是发展滞后的重要原因。据测算,第三产业感应度系数仅为0.743,低于第二产业1.581的水平。传统服务业市场需求较大,交通运输及仓储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增加值占第三产业的50%以上,而租赁和商务服务、住宿餐饮、综合技术服务等其他部门需求规模小,发展不足。表明经济发展对第三产业产生的需求拉动明显不足,对新兴服务业拉动更弱,这一方面制约了第三产业的规模扩张,反过来又阻碍了产业向协同迈进的进程。
从增量调整分析,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短期的需求拉动与长期的供给推动双重效应,保持合理的投资规模和增长速度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经验表明,投资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保持2—3:1的比例是比较适宜的。2002—2007年,河北全社会投资与经济增长率之比为2.1:1,其中三次产业分别为2.6:1、2.5:1与1.6:1,全省及第一、二产业比例均在较合理区间内,但第三产业明显偏低。与此同时,投资结构呈现“一升两降”态势,第二产业投资比重提高14.7个百分点,第三、第一产业分别下降11.5和3.2个百分点。由于投资对第三产业配置弱化,造成其未能与一、二协同带动经济发展。
制约点四:区域产业同构,加固了产业不协同发展的惯性
区域产业结构的高度相似性造成了产业同构现象,这不仅降低资源配置效率,加剧区域竞争压力,也造成区域产业结构的低度化。河北区域产业同构问题突出,是产业结构不优、协同度不高的重要原因。一是各地产业同构化程度较高。河北设区市产业结构相似系数矩阵显示,相似系数均在0.875以上。经济总量居前四位的唐山、石家庄、邯郸和沧州市在0.986以上,承德、廊坊、邯郸、唐山、邢台、张家口和衡水等7个市制造业结构相似系数在0.75以上。二是制造业同构现象突出。各市前10大制造业行业基本雷同,主要集中在##等行业,使全省很难摆脱基础原材料行业比重大,高附加值行业份额少的状况。三是区域特色不显著。各设区市第一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均在0.934以上,规模较大的石家庄、唐山、保定和邯郸市相似系数均在0.95以上。第三产业结构雷同,传统服务业占绝对优势,前五大行业所占比重在70%以上,现代服务业规模偏小。在经济发展惯性与地方利益的驱动下,各地仍在原有优势产业基础上进行扩张,强化了区域产业同构化现象,加大了结构调整和产业协同发展的难度。
制约点五:城镇化发展滞后,限制了产业拓展空间
城镇化是伴随着区域工业化、经济现代化,生产要素向城镇集聚的过程,为非农产业拓展了发展空间和基本动力,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地区通常也是非农产业发达的地区。对全国各省市城镇化率与非农产业比重的灰色关联分析表明,二者具有较高的关联度,其中城镇化率与第三产业比重的关联度为0.87,高于第二产业0.75的水平,表明加快城镇化进程对第三产业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和有效。近年来,河北实施城市化战略,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但城镇化水平仍然偏低,对第三产业带动偏弱。2007年城镇化率与第三产业比重分别为40.25%和34%,分别比全国低4.6和6.1个百分点,与沿海七省平均水平有12.4和4个百分点的差距,城镇化滞后限制了第三产业发展,延缓了产业优化升级和协同演进的进程。
三、强省的路径选择与协同“支撑力”
建设以实力、活力、竞争力为标志的沿海强省,必须立足当前,着眼未来,明晰差距,科学确立分步实施的发展目标与实现路径。要大力提升产业协同水平,打造产业协同效应,构筑产业协同与“三力”水平相互支撑的协同“支撑力”。
(一)目标与路径
基本目标:尽快达到目前沿海发达省份水平。三次产业协同支撑力提升,产业结构由量变向质变跨越,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8%以上,制造业比重达到87%,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5%,对“三力”形成有效支撑。经济增长快于沿海发达省份,人均GDP提高45%以上,国内市场占有率和出口总值占GDP的比重分别提高1倍和4倍,“三力”水平明显提升。
中长期目标:赶超沿海发达省份发展水平。按照“十一五”规划,到2010年,沿海七省人均GDP和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的平均水平分别达到33500元和41.3%,河北分别达到24100元(2005年价格)和37%,要赶超沿海七省平均水平,应在 “十一五”规划的水平上进一步提高28%和4.3个百分点以上,并在2020年以前保持快于沿海发达省份的发展水平,确保沿海强省目标的实现。
为此,必须加快经济增长向依靠三次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资源依赖型向开放创新型转变,促进产业协同与“三力”水平由“双滞后”向“双高”形态迈进。推进这一进程,有三种路径可供选择,即:
路径一:先做“大”后调“优”,产业协同跟进。优先经济发展,以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发展中逐步化解产业结构瓶颈制约。
路径二:先调“优”后做“大”,经济发展跟进。优先调整结构,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步伐,以突破产业结构瓶颈为经济发展铺路开道。
路径三:“优”“强”并重,均衡协调发展。兼顾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以产业结构协同促经济发展,以经济发展促产业升级,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显而易见,应选择第三条路径,即“优强”并重,均衡协调发展。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遵循科学、渐进、兼容并蓄的原则,取苏浙粤经济发展领先、产业协同发展之长,发挥沿海区位优势,加快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步伐,当务之急是扭转“双滞后”与“剪刀差”态势,提高产业协同发展水平,实现与“三力”同步向上运行,合力推进沿海强省建设步伐。
(二)强化着力点
选择“优强”并重,均衡协调发展的路径,应重点从强化第三产业与提升工业协同度着力,促进产业协同与“三力”水平双提高。
一是从加快城镇化和增加投入着力,强化第三产业。按照目前沿海七省平均水平测算,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将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到38%,产业协同水平能在现有基础上提高6.8点。
建立城镇化拉动模型与第三产业投资效果模型显示:第一,城镇化对第三产业带动效应显著。城镇化进程对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影响系数为80.7,说明城镇化率平均提高1个百分点,可带动全省第三产业增加值80.7亿元,特别是对城镇需求强度较大的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教育事业、房地产业、其他社会服务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业、住宿和餐饮业、交通运输及仓储业、金融保险业等行业带动作用明显。第二,扩大投资规模,改善投资结构,带动增长的潜力巨大。第三产业投资效果系数为0.2789,每亿元投资可增加第三产业规模0.279亿元。若将河北投资效果系数提高到0.333的沿海七省平均水平,每亿元投资可多增加第三产业产出19.5%。我省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批发和零售、金融等行业投资效果系数较高,拉动作用较强,扩大投资促其发展的潜力巨大。
二是提高工业结构协同度,是建设沿海强省的关键。若将河北制造业与高技术产业比重提高到87%和5.5%的沿海七省平均水平,可带动产业协同水平提高7.8点。对人均GDP水平与工业结构进行灰色关联分析,建立灰色关联模型显示,改善工业结构层次,提升工业结构协同度,对建设沿海强省更具现实意义,其关键是提高加工度,加快知识集约化,提升先进制造业与高技术产业比重。
(三)构筑四大协同“支撑力”
建设以实力、活力、竞争力为标志的沿海强省,做好产业协同“大文章”,走“优”“强”并重、均衡协调发展之路,应构筑微观、中观、宏观多层次支撑体系,有效增强四大协同“支撑力”。基本思路是:夯实微观基础支撑,提升市场主体竞争力;拓宽产业升级空间,构筑协调发展格局;增强区域支撑力,优化生产力布局;发挥市场政府双重作用,营造全民创业环境。
一要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增强“主体”支撑力。倡导全民创业,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快培育更多、更优、更强的市场主体,构建多层次的市场主体支撑体系。继续做优做强大型骨干企业,通过资本运作,整合优化市场主体,增强大企业和企业集团竞争力;做多做大民营企业,大力引导和鼓励民营经济发展;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参与企业改制重组。培育壮大企业家队伍,完善人力资源支撑的长效机制。积极引入人才竞争机制,形成选贤任能的社会环境,按照竞争择优的原则,探索企业家职业化的发展道路;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企业领导体制和企业内部管理体系,委之以权、赋之以责、厚之以利,为企业家提供成长锻炼的条件;进一步完善人才的培养和储备体系,增强人力资源支撑后劲。
二要加快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增强“升级”支撑力。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高传统优势产业技术水平,提升钢铁产业竞争力,着力建设先进装备制造基地,积极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制药和新型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全力推进廊坊和秦皇岛信息产业、石家庄生物产业、保定新能源等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大力促进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推进科技创新和优势产业的密切结合;加快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和推广,加大农业科技成果应用力度。加快城镇化进程,优先发展信息服务、金融保险、现代物流等生产型服务业。
三要优化生产力布局,增强“区域”支撑力。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大势,进一步强化开放意识,全面推进与跨国公司、世界500强和中央直属大公司大集团的战略合作,着力引进战略性支撑项目。顺应环渤海经济圈加快崛起大势,扩大与环渤海区域的经济技术协作,积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促进区域合作双赢。顺应建设沿海经济隆起带大势,沿海地区应重点构筑以电力能源、港口物流、钢铁、石化、装备制造等为主导的产业隆起带;环京津地区推进高科技产业基地、农副产品加工基地、绿色环保和生态旅游基地建设;沿路地区加快培育先进制造、现代服务、医药、纺织等产业高地。努力形成优势互补、布局合理、相互促进的沿海腹地互动发展格局。
四要营造全民创业氛围,增强“环境”支撑力。进一步解放思想,破除制约发展的思想障碍,发挥好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与政府调控作用,鼓励全民创业,在全社会形成敢于、善于办企业的宽松环境。要提供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和基础设施条件,营造税负合理、自主创新意识较强、人力资源充沛的发展环境。以产业政策为指导,重点支持具有较强引导、示范和带动作用的项目,大力加强铁路、港口、公路、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构建服务型政府。更新服务意识,树立不仅为国有大企业服务、还要为众多中小企业服务的理念,提高办事效率;健全信息咨询平台和服务体系建设,在创业、融资、技术、信息、市场、技能培训等方面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