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来,**人民勇于实践,大胆创新,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海岛特色的发展之路。当前,各项改革进入“深水区”,要从根本上解决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问题,离不开深化改革开放这个强大保障和动力,我们必须下更大决心,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续写**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崭新篇章。 一、**改革开放30年的典型经验和做法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发扬“爱岛自强、和谐奋进”的**精神,以“小县办大事、小岛创大业”的胆识,创造“五岛相连”、“陆岛相连”的壮举,走过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在过去30年里,**发展海洋产业,推进城市建设,改善民生质量,保持社会稳定。先后创成全国双拥模范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省级文明县城、省级生态县、省级卫生县城、省级教育强县、省级计生优质服务县,连续四年荣膺省平安县。2008年实现生产总值30.41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5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709元,渔农民人均纯收入6846元。 回顾改革开放30年,**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起点,大致为1978年至1995年,以培育市场经济和渔业兴县为战略重点,实施“捕养并举”的渔业方针,实现了由贫穷到温饱的跨越。第二个阶段是从五岛相连工程启动开始,大致为1996年至2005年,以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为基本取向,以内促外、内连外引,基础设施建设进入了大开发时期,实现了由温饱到总体小康的跨越。第三个阶段是目前所处的阶段,以半岛工程建成通车、陆岛相连为起点,以推动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为重点,突出以人为本、改善民生,奠定了**温州对外港口、沿海产业带核心区和中心城市东移拓展区的地位。 30年来县域经济持续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归结起来有五个方面特点。一是坚持解放思想,始终把立足县情谋发展、凝心聚力促发展作为工作主线。坚持“发展是硬道理”,顾全大局,搁置争议,一心一意谋发展,集中精力抓发展,调动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艰苦创业,共同推动**向前发展。二是坚持实业兴县,始终把壮大海岛经济实力作为头等大事。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优化提升第一产业,做大做强第二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三次产业结构从1978年的27.5:47:25.5调整为2008年的11:34:55,实现了从渔业经济向海洋经济的跨越。三是坚持基础设施建设先行,始终把优化发展环境作为重中之重抓紧抓好。发扬“小县办大事”的精神,推进重点工程建设,破解发展要素制约。2003-2008年六年时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2.91亿元,其中重点建设投资23.84亿元,年均递增30%以上,以大投入、大开发、大建设的思路带动了经济社会发展。四是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民生建设作为发展的归宿点和落脚点。大力实施民生工程,建立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建立覆盖城乡的新型社会保障体系和分层分类救济救助体系,推进新渔村建设,群众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明显攀升。五是坚持开放发展,始终把招商引资、善借外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跳出**、融入温州,积极争取县外的支持、上级的支持,大力引进事关**发展全局的大项目,立足资源、区位、环境等优势招商,努力实现借梯登高。六是坚持体制机制创新,始终把省市有关改革精神和**实际紧密结合。企事业单位改革走在前列,渔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全面推进,在全省率先走出了合作围垦造地的新路子,在全省率先建立退渔渔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创新了政策机制,推进行政审批、投资管理、重点工程建设等方面的改革。 二、**深化改革开放的总体思路 今后5-10年,**正处在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机遇与挑战前所未有。为此,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对于**全面承接温州大都市区“跨江、面海”发展,主动融入温州沿海产业带建设,推动科学发展至关重要。今后一个时期,**将依托海洋资源优势、区位优势,积极发展科教研发、休闲旅游、港口物流、石化及临港工业,全力打造科技研发之岛、旅游休闲之岛和现代化港口旅游城市。 (一)立足解放思想,进一步营造发展氛围。切实转变思想观念,从实践上去检验时效,从理念上、观念上、行动上摒弃不科学的实际操作,在解放思想中统一认识,激发全县人民的创业激情,增强全社会共克时艰的信心。传播科学发展的理念,营造全社会支持发展、加快发展的氛围,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部署转化为全县人民的自觉行动。 (二)立足转型升级,进一步夯实经济基础。**属于后发达地区,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和解决结构性矛盾仍是县域发展的主要任务。我们将坚持扬长避短,继续把工业创新、旅游创强、港航创活、渔业创优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点,大力发展临港工业、现代服务业。坚持整合延伸产业链,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引导生产要素流向优势产业,促使有实力、有潜力、有前景的企业重组。坚持保护为先,防止盲目开发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实施节能减排行动,促进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共赢。坚持规划先行,处理项目开发和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专项规划的关系,建立“政府搭台、专家领衔、公众参与”的规划编制机制,努力实现智力、民意、权益三凝聚。 (三)立足长远发展,进一步描绘“点睛之笔”。 强化“耐得住寂寞”的舍得理念,坚持基础设施建设适度超前,突出抓好打基础、增后劲、促长远的项目,增强发展支撑条件,切实将资源要素转化为生产力。精心描绘“点睛之笔”,我们将在陆路通道建设上,全力以赴推进77省道延伸线、大门大桥等工程建设,致力于形成内畅外快的交通网络;在深水港开发建设上,对外力争差异竞争、错位发展、承接辐射,对内致力整合资源、完善体系、强化功能;在对台贸易文章上,全力争取对台海上旅游客运直航口岸落户,争取早日实现直航,密切对台经贸交流合作;在旅游休闲之岛打造上,着力提升**旅游进入性、参与性、休闲性、体验性;在环海中湖科教研发基地开发上,对接科研项目,延伸发展用地,深化功能布局,打响“游在**、学在**、创业在**”的品牌,努力使**成为温州“硅谷”、“慧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