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第一书记”的七个“关键词” 首批“第一书记” 王洪亮 我叫王洪亮,现任苍山县南桥镇石埠村“第一书记”,我是由大众报业集团选派的。一年之前,我与大家一样在临沂大学重新开始学生生活,睡高低铺,排队上课,接受培训。前几天,我遇到临沂大学的领导,她很高兴,说我们这里走出这么多的优秀的“第一书记”,我们太自豪了。这个培训班极其重要,通过这次培训,我们能够熟悉掌握做好农村工作的政策,学会当好“第一书记”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能够提升我们做好“第一书记”工作的信心。我自己就从培训班受益很大,可以说是脱胎换骨,至今仍得益于它的营养,工作中遇到不明白的地方,还是习惯性地看看高部长的讲话,培训班发的那两本口袋书已经成了我生活必备品,我走到哪里带到哪里。我们“第一书记”工作结束后,也有个考核,对单位考核,对个人考核,考核就有个优良差劣;我们“第一书记”的工作也有个对比竞争,可以说这个竞争现在就开始了,希望大家认真学习、积极讨论、充分消化、提高本领,为做好“第一书记”打下坚实基础。 我们大众报业集团3个“第一书记”帮包苍山南桥镇的3个村,最初我们对这3个村的情况一点也不了解,我作为协调负责人,就选择了最大、最穷、也是最偏僻的石埠村,从此,我就与这个村结下了不解之缘。先介绍一下这个村的情况。石埠村位于苍山县西南部,与江苏省邳州市四户镇接壤,据说1956年前这个村就归江苏管。全村632户,2900人,耕地面积3760亩。这个村属于比较典型的“穷、散、乱”村,苍山号称“山东南菜园”、大蒜之乡、牛蒡之乡,但我们村没有一亩菜地,村民全部种植小麦、玉米;农业税取消后,村里没有一分钱的集体收入,不仅如此,还大量欠债。没有公共收入,集体服务功能就很差,村内到处是垃圾堆、土堆、粪堆、石头堆,污水遍地,道路不平,村容村貌极差。村里三分之二的人口到南方务工做生意,家里留下多是妇女儿童和老年人,街上很少能看到年轻人。村班子虽然健全,能够正常运转,但拖拉散漫,不作为乱作为的现象比比皆是,有的村干部自己把地包出去自己收取承包费,有的竟然2011年就把2016年的合同签出去了。村里已经有5年没发展过党员了。这个村也是个有名的乱村,因为承包地、宅基地或小麦补贴等问题,村民多次材夜思,村里有县级信访户有省级信访户还有国家级信访户,一有重大政治活动,党委政府就得派人重点盯防,前任党支部书记遭遇两起命案,他的妻子儿媳还有孙子都被炸死了,又找了个老伴也被炸伤。我到村之前苍山县实施农村公路“网化工程”,石埠村可以修4公里多的水泥路,但就是因为有人在网上发帖子说村支书记贪污小麦补贴,他一气之下,一米的公路也没修,这个帖子至今还在网上挂着。 我到村任职后,紧紧依靠两委班子,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帮助下抓党建促脱贫,团结带领广大群众实干苦干,努力改变村庄的落后面貌,2012年10月16日,苍山县召开“第一书记”工作现场观摩会,与会省市“第一书记”到我们村参观学习。在苍山县文明单位文明村居评比中,石埠村被评为“文明村居”。今年春节,到外地务工经商的人员回家过年,看到村庄的变化,他们也赞不绝口,“村里从来没有这么敞亮过”;村里有个退休工人,今年84岁了,春节前他专门写了三首诗,送给村两委和我,并把诗写在红纸上装裱起来挂在村委会办公室门前,他称赞我们“舍己为民不怕苦,日夜不眠为人民”。石埠有个大集,来赶集的有一半人是江苏人,他们也十分羡慕石埠的变化,他们说“我们江苏也有‘第一书记’就好了!” 在座的各位绝大多数是新任职的“第一书记”,也有一些第一批留任的“第一书记”。我想大家与我一年前的心境是相同的:十分恐惶。不同的工作阶段会有不同的心理变化,在这里,我很想与大家分享一下我从事“第一书记”工作的心里路程,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遇到困难的时候不消沉,平顺的时候不懈怠。心系百姓,保持激情,做好工作。 总的来讲,今年开展“第一书记”工作的环境要比去年好多了,通过宣传报道,大家对“第一书记”的工作有了一定的了解,社会氛围很好;第一批“第一书记”打下了一个好的基础,有的同志一接手就有项目可做;派出单位支持“第一书记”力度越来越大;各扶贫部门的扶贫措施越来越多;各级更是积累了丰富的管理服务经验;村里的老百姓对我们“第一书记”这个工作也相对熟悉了。这种环境去年我们是不具备的,开始培训之前,大家谁也搞不清楚“第一书记”是干什么的,怎么干“第一书记”等等。 去年我们单位组织报名的时候,我正好值夜班,我有个习惯,值完班回家前把一天的事再理一遍,正好发现电脑桌面上有个选派“第一书记”的报名表,平常工作咱就不落后,就填了填发到了报社人事处的邮箱,那时候都夜里两点半多了。当天的十点多钟,手机响了,值夜班最怕手机响,一是影响休息,二是害怕出错,电话是人事处的领导打来的,他告诉我,集团党委研究决定,我去苍山的村里任职“第一书记”,当时我就懵了,一点心理准备也没有,报名是一回事,真要派你去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说实在的,吃苦我不怕,受累也不怕,害怕的是不知怎么干,怎么干好,害怕有负组织重托。陆陆续续有同事给送行,我每次都要讲四句话:没想到,有压力,能干好,多支持,嘴上说能干好,但心里还是没底。四月初正逢清明节,我回了老家一趟,过去我从来没在清明节回去过,回家后我去了一个村,还专门请镇上的经管站站长一块吃了个饭,向他请教了一些问题,但回来还是感觉隔靴挠痒,不得要领。4月6日来临沂,在车上我的心情差到了极点。真正让我感到振奋的就是临沂大学的培训班,各位领导、专家、优秀党支部书记的授课让我们开阔了视野,提升了信心,同时这也是这一场很好的宗旨教育。我记得,培训班的第一天我们到沂南马牧池党性教育基地参观,那次参观对我触动很大,整个过程我一直泪流满面,在回临沂的车上,我用手机备忘录写了个小稿,题目是《你把人民当亲人,人民才把你当亲人》,并把它作为自己当天的作业发给了培训班党支部,没想到的是第二天高晓兵同志为我们学员上第一堂课时,她首先就念了我这条短信,她说这种情怀让人感动。这篇小稿也在齐鲁晚报上发表了,编辑给改的题目是《到乡村去报恩还债》,稿件发表后,有读者给我写信,其中有一封来自曲阜的苑庄村,署名为“李哲”,他在信中高度评价我的选择,并对我做好“第一书记”提出了热情洋溢的鼓励,这封信我现在还保留着,这些都成为我做好“第一书记”工作的强大精神动力。 培训班结业后,信心倍增,豪情满怀,很想把学来的东西马上付诸实践,一展身手。4月14日到苍山,15日就到村里召开村两委和党员代表大会,以后就开始搞调研,大家可以想见,基本上听不到说好的,今天这个反映宅基地的问题,明天那个反映承包地的问题;今天这个说小麦补贴有问题,明天那个说低保户的确定有问题;有来要救济的,有反映村干部问题的;有现实的问题,也有翻不完的老账。个别村干部作风简单粗暴,工作没有预见性、计划性,也让我感到不适应。因为不知道这个“第一书记”是来干什么的,我今天到哪里去了,跟什么人谈了话,很快就有人知道了,我还真被人“盯梢”了。我当时情绪波动很大,很煎熬,后来我想这恐怕就是贫困村之所以成为贫困村的原因,没有困难没有问题要我们来干什么呢,我们没有理由抱怨。刚进村时行业扶贫举措还没有出来,单位也很慎重,要求我们拿出切实可行的项目才能投钱,问题一大堆,手里没有粮,工作不知从哪里下手。干不成大事,总可以干点小事,干点力所能及的事。于是我协调我们单位的张刚大篷车筹集近七万元,为我们村的小学建起爱心图书室;协调临沂市人民医院,为四百多名村民进行义诊。这些活动不是很大,但很提升人气,老百姓觉得这个“第一书记”还真是来给我们办实事的。我再到村里去的时候,老百姓就开始有人主动给我打招呼,到小超市里转一转,人家拧开矿泉水瓶子就让你喝水,这让我逐步恢复了信心。后来就是跑项目筹资金,一天到晚写报告,联系人,有顺利的时候,也有不顺利的时候,顺利的时候就很兴奋,不顺利的时候就有些沮丧,也曾四处碰壁过,也曾报告递上去十天半月杳无音信,我还有过眼看巨额资金就要到手又飞走了的情况,临沂市曾经下发过两个小册子,列举了可争取的项目资金,对我们很有帮助,那时候我们白天村里忙活,晚上就凑在一起商量讨论,那些项目可以争取,怎么去争取。再后来与村两委的同志一起带领大家干项目,一起吃大锅菜,老百姓是感情最直接的人,看到我在雨中带领***施工他们就主动给我打伞,慢慢地,镇里、县里的一些同志也熟了,工作有了门路,心理也比较放松了。现在我成了村里一份子,没有人再把我当外人看,走在石埠街上,随便找一帮人就能聊上半天;离开几天,村民们就掰着手指头给我算日子。虽然也曾经有过心烦的时候、不愉快的时候,但我感到很充实,很有成就感。 与大家分享这一段心里路程是想告诉大家这样一个道理:恐惧是暂时的,消除恐惧最好的办法就是奋发有为,积极工作,用工作来打消恐惧,用工作来赢得大家的依赖,用工作来提升信心。 下面讲一讲我这一年的工作。 从时间顺序上看,第一条肯定是调查研究。制定三年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所有“第一书记”都做了这项工作。我认为,调查研究要贯穿“第一书记”工作的始终,每做一个重要的决策都要进行调查研究,问计于民,这是个集中民智的过程,其实也是统一思想,发动群众的过程。调研充分了,可以让你少走弯路,减少失误。 第二是努力争取项目落地。我们的“第一书记”工作能够做实、赢得群众的欢迎就在于有行业扶贫政策的支持,在于我们能够争取到项目。在大众报业集团的支持和各方面的帮助下,我们村里已完成或启动的项目有农村公路建设、小农水工程、电网改造、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低产田改造、学校绿化、文化广场建设、农村互助资金试点、环境整治“一事一议”项目等8个,已确定的有幼儿园建设、村委会改造等项目等项目,这些项目共带来资金近800万元。过去多少年,石埠村只修过一条穿村路,现在一下能带来这么多的资金投入,老百姓真把我们当成了“财神爷”。 第三是,多方争取资金支持。我确定的一个方针是“尽量争取行业资金,广泛募集社会资金,适当挖掘村内资金”,在这个思想指导下,多方面、多渠道筹集资金。协调安利公司捐资6万元帮助村庄和学校建设;对原来明显不合理的土地承包合同进行修改重签,增加集体收入7.5万元;针对电网改造需要配套资金的情况,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组织捐款,两天半捐款达7万余元;进行村内基础设施建设,争取上级“一事一议”补贴款10万元;另外大众报业集团也拨付专项资金支持帮包工作。 第四是,进行环境综合整治。修建水泥路3.5公里,解决了大多数村民出行难的问题。投资40余万元,修建疏通排水沟,平整路面,粉刷墙壁,栽植树木,拆除违章建筑、破旧房屋,填垫两个村内大坑,接上了断头路,村容村貌发生了明显变化。原来我从来不知道修排水沟是个多么重要的事,到了村里才发现,这个事相当很重要,争取来资金修了路,但随之而来的就是修排水沟的问题,路基护坡的问题,绿化的问题,你不修路没这些问题,一修路这些问题都来了,你要自筹资金办这些事。 第五是,帮助村小学完成改建。石埠小学有60年的历史,由于年久失修,校舍全部成了危房,从2011年11月起,学校进行改建,但因为财政紧张,改建工作停停开开,为了筹措资金,镇村将学校的部分土地进行变卖,此举曾引起群众材夜思,即便如此,资金缺口仍然很大,本来半年的工期,我进村的时候,教学楼才打完地基。经过报社领导和我自己的努力协调,山东建源集团捐资80万元,帮助石埠小学完成了改建,540名小学生用上了新的教学楼。此外,我还协调我们单位的“张刚大篷车”、临沂爱心使者团队、山东英克莱集团等单位捐赠物资16万余元,帮助学校建起了图书室、阅览室、多媒体教室、多功能活动室以及篮球场;协调资金10万元,用于学校绿化。学校办学条件改善后,一些转学到其他地方上学的孩子回来了,新学期一年级报名的人数明显增加。现在学校已成为县里的一个“点”,经常有人来参观学习。 第六是,化解矛盾营造和谐。对材夜思重点户靠上去做工作,解决了党委政府多年的心病,我曾经自己开车50多里带了些礼品到一个材夜思户家里,了解情况做工作,他一口气给我讲了两个多小时,我耐心倾听,帮他疏通心结,事后又帮他协调了待遇的问题,他很感动说,王书记,因为材夜思我这几年也没少花路费,以后我再也不材夜思了。访贫问苦,对贫困户、低保户、残疾人家庭进行重点救助,2013年春节前协调款物5万余元,给近200个家庭送去年货大礼。同时,我还在村里办了一份村级报刊—《石埠画报》,用“画”、用照片的形式报道村里的人、村里的事,《石埠画报》共出版8期,因为内容丰富、形式新颖、贴近性强受到了村民的欢迎。建起了村民文化广场,并邀请临沂沂州柳琴剧团为村民演出。 刚到苍山的时候,我们每天早晨都是被鸟叫声吵醒的,现在刚习惯了,就要离开了。一年过得很快,时间很短。相对于老百姓对我们的期望和厚爱,我们还做的很少。在第二批组织报名的时候,我又填了表,但我们领导的确很重视这项工作,把它当成一个锻炼人才培养人才的机会,让我们全部回去,重新又换了三个人。我想大多数第一批“第一书记”都会遇到我们目前的情况,老百姓不想让我们离开,拚命挽留,是老百姓一片真情的流露。 下面谈一谈我的感悟。 对于如何做好“第一书记”,我总结了这样几个关键词。 第一个关键词;责任感。就是当好“第一书记”,必须要有强烈的责任感、事业心。我经常与一块任职的“第一书记”说:一年的时间很短,浑浑噩噩是一年,扎扎实实也是一年,与其无所事事过一年,不如兢兢业业过一年,让这一年过得有价值、有意义;让人指脊梁骨是一年,让人竖大姆指也一年, 为什么不多为老百姓办点实事,让群众说共产党好呢?农村的条件艰苦一些,夏天热得睡不着觉,一个晚上要洗五六次澡,冬天冻得直打哆嗦,钻到被窝里不愿出来,解个手要跑很远的路,去年的天气条件又极其恶劣,风雪雾霭,全摊上了,但如果不为村民办点事,这些付出就没有一点意义。我们有单位的支持,有职能部门的支持,有组织部门的指导,有党委政府的帮助,老百姓也有很高的期望,我们没理由不做好自己的工作。“第一书记”的单位不一样,能力不一样,任职村的条件也不一样,但只要你想着为老百姓办事,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你想干事,你会发现处处是绿灯;你不想干事,可能处处是障碍。 第二个关键词:学习。学习是我们适应新环境、解决新问题的重要途径,我们面对的农村工作是个全新的领域,也是个全新的知识体系,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提升能力胜任工作。学习的内容很广泛,有政策法规,有技术技能,有法律的,有经济的,有党建方面的,修桥补路盖楼,这些知识也得学,要学以致用,为用而学。除了学习书本知识,向基层干部、广大群众学习也很重要,他们工作经验生活经验对我们来讲都很珍贵,我们最初修排水沟时,大家积极性很高,有联系沙子的,有联系水泥的,有联系空心砖的,但这样容易造成价格和进货数量的混乱,村里的副书记提议,统一进货再制作三联单,只有施工方的收货数、质量监督小组的计录数与供货方的进货数统一起来才能付款,这样就解决了这一问题;因为我们采取的是给施工人员按天付酬的办法,所以还存在窝工的现象,在第二次施工时村支书就提议采取总承包的办法,只要质量合格我们按工程量付款,这样就解决了窝工的问题,也避免了原材料的丢失,我没接触过工程,这些办法最初我是怎么也没想到的。过去工作整天在办公室里坐着,习惯了文字来文字去,在村里遇到事情与同志商量时,他们总喜欢说“咱去看看”,一到现场,感性认识就有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或许在实地察看的过程中就产生了,这一点我感受很深。省选派办主办的“齐鲁先锋·第一书记在行动”,各市县选派办出的工作简报,各地报纸杂志电台电视台老秘网开设的一些栏目,对我们“第一书记”的工作都有很强的指导借鉴作用,我们的QQ群也是大家沟通交流很好的平台,对于我讲,通过这个QQ群一方面是可以了解很多信息,另一方面是了解“第一书记”们工作进展的情况,最重要的是自我加压,哪个村哪个书记干了哪些漂亮的事,我们与人家差距太大了,得迎头赶上。 第三个关键词:突破口。就是当好“第一书记”,必须干一件漂亮的事,才能打开工作突破口。刚任职时,老百姓不知我们是来干什么的,村干部也看不起,觉得我们是来镀金的或下基层走形式的,这时候就亟需干一件能够证明自己、树立威信的事作为工作的突破口。我的这件事就是修第一条路,前边我讲过,我们村本来有修路计划,但因为有人告村支书的状,他一气之下不修了,老百姓是盼望修路啊,眼看别的村都修了路,村民多次找我,我找到县交通局的领导,他们说今年的计划已经完成,不可能再增加,为修这条路,我不知找了多少部门,最后交通局的领导都感动了。在修路的过程中,施工队又以各种原因拖延,施工时还偷工减料,我和“两委”及村民据理力争,最后公路按照质量标准建成,而且还是苍山县“网化工程”中唯一的一条5米宽的路,老百姓都说,这个书记厉害,这一下,老百姓了解了我们,知道我们是公平公正、为民办事的。威信树立起来了,再干事就容易多了。去年8月底9月初我们村进行环境综合整治,拆了多处违章建筑和破旧房屋,老百姓没有不支持的,还有好多村民主动砍伐树木、拆除违章、帮着平整路面。进行中低产田改造挖沟修路架电,需要占用不少农田,用谁家的地没有一个说不行的。 第四个关键词:办法。就是当好“第一书记”,必须头脑活、有办法。我大众日报的一位同事,想修排水沟没钱,他就一次次找村里出去的一个实力比较雄厚的企业老板,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位老板终于被感动了,一次拿出8万元,为村里修建了排水沟。我们一块包村的半岛都市报的一位同事,为了争取10万元的建设资金,先请青岛极地海洋世界的领导和同志们到村里考察,他们确定了初步意向,然后极地海洋世界又邀请嘉宾和村“两委”的人员到电视台做了一期节目,讨论这笔钱是不是应该捐赠、用于什么项目,最后村里得到了这笔钱,企业也进行了很好的自我营销。我很感谢建源集团老总能捐款帮助完成了学校的改建,但这里面也有一点小的技巧,他最初不打算捐助那么多钱,我提出了一个全面的方案,包括学校改名、聘请他为校名誉校长、举办一个富有特色的开学仪式,等等,最后他极其爽快地一次性捐款80万元,帮助学校完成了改建。 第五个关键词:资源。就是干好“第一书记”要调动各种资源推动自己工作的开展。如果我们能调动开发整合各种资源为我们工作服务,我们的工作就好干了,这些资源包括你单位的资源,当地党委政府的资源,你同学同事亲戚朋友的资源。最重要的是要推动单位领导支持你的工作,让单位为帮包村多投点钱,让单位帮你协调项目。南桥镇界坊村的教学点在前几年的合村并点中被撤销了,周边孩子上学特别不方便,家长一天接送孩子好几趟,老百姓意见很大,界坊村的“第一书记”向报社领导汇报了这个情况,报社领导亲自进行协调,我原以为能给20万就不错了,结果教育厅一次就拨款50万元,帮助解决了大问题。单位领导尤其是主要领导不可能经常听取当面汇报,我们的办法就是定期撰写工作简报,让领导了解我们的困难、了解我们的工作开展情况。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也很重要,所有的项目都落实到县级来实施,在实施的过程中遇到了问题,都可以请求他们来帮助解决。我们是省直部门,一些单位在下面都有“腿”,这些“腿”也可以帮我们做不少协调工作。有的“第一书记”还利用自己同学的关系,为村里争来了十几吨化肥,免费发放给村民。另外宣传工作也很重要,要善于利于各种渠道宣传我们的工作,这也是整合资源的一个方面。如果各方面都支持我们的工作,那还有干不好的,大家记住,“第一书记”本身就是一种资源,利用它可以调动更多的资源。 第六个关键词:依靠。就是当好“第一书记”,必须紧紧依靠村“两委”。省直选派的“第一书记”再有能力、再有水平,只要离开村“两委”的支持,你就寸步难行。“第一书记”到了村里两眼一抹黑,光了解情况一年也不够,想干工程,你连个人也找不来,必须紧紧依靠村“两委”开展工作。有些村干部可能素质低、干劲不足,但这是有原因的,也是需要我们帮助他们改进的地方;如果光抱怨,光听一些负面的言论,不能与“两委”成员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就没法开展工作。工作中,无论干什么,我都注意与村“两委”商量,征求他们的意见,体现我对他们的尊重和信任;办实事时,把他们推到前台,让群众知道这是村干部们干的;有了成绩,都记在他们账上,从不争功诿过。就这样,我与“两委”成员关系十分密切,我们村的党支部书记也姓王,大家都称我们“二王”,我在他身上也学到了不少东西,我们是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互相影响。因为我们村的工作不错,他也是一年升一级,去年成为工作区的主任,今年又成了镇计生委的副主任。 再就是要相信群众,百分之九十九的群众是通情达理的,是支持我们的工作的,有时候他们反映问题说话可能不中听,你很烦心,但过后考虑一下,他们是有道理的,关键是我们怎么对待群众。 第七个关键词:平台。就是“第一书记”抓党建必须要有平台,这个平台就是为老百姓办实事。抓党建是我们“第一书记”的根本职责,但抓党建不是喊喊口号就能完成的,必须以办实事为平台、为抓手。今年我们村修了3.5公里的道路,经过“两委”和村民代表会的同意后,我们开始了村庄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开工前,村两委成员多次上街反复调查,弄清楚工程会拆掉谁家的房子、会砍哪棵树、会移走哪个摊位,然后靠上去做工作;工程开始后,有的带领施工,有的负责进料,有的监督质量,老百姓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就感到党员干部是为老百姓服务的,是他们可以信赖依靠的人。而村干部和党员在这一过程中转变了工作作风,感受到了群众认可信任的重要性,认识到了自身的价值,也增强了为群众服务的自觉性、主动性。 一年的“第一书记”工作,为老百姓做了一些实事,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这是各方面帮助支持的结果。同时,还有一些未来得及做的工作,这些只有留待我的后任完成了。一年的“第一书记”工作让我收获很大,提升很多,最值得记取的还老百姓的那份真情,它将成为我人生道路上沉甸甸的正能量,石埠村的确成了我一辈子永远记取的地方。 今天的讲课就要结束了,我忽然想起了一条短信,这条短信是我们同在南桥镇任“第一书记”的一位老处长发给我的,我知道他要留任了,对他表示敬佩,他给我回了条短信“我也想家”,我知道他有年迈的母亲,我知道这四个字包含的感情,对工作,对家庭。在这里,我也代表第一批“第一书记”向留任的兄弟们表示敬意和感谢。 今天主要与大家分享了我任职“第一书记”的心里路程和一些感悟,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过几天大家就要打点行装、满怀豪情奔赴帮包村开展工作了,希望“第一书记”同志们珍惜这难得的直接为老百姓服务的机遇,扑下身子,努力工作,为老百姓多办好事、多办实事,圆满完成帮包扶贫的任务,让组织放心,让群众满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