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唱衰中国经济的论调,我有个形象的比喻,一种是戴墨镜看,一种是戴近视镜看,一种是戴偏光镜看。
, c) A2 \ N3 i: }8 s$ s( M* `, t, E* s& i# @8 f6 Q$ A, U
——2016年3月9日,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
5 V& ?) B! K0 i4 q. o7 C
- |' _+ w4 R7 x8 I9 k2 q# `
4 \: t M! E8 i" `5 x4 g( D9 i
: L1 ^2 W2 l* [0 E8 C9 W“中国教育发展总体水平已进入世界中上行列。”袁贵仁介绍,通过独立第三方对中国教育进行评估显示:学前教育毛入学率为75%,达到世界中上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小学净入学率达到99.9%、初中毛入学率为104%,中国总数为1.5亿的9年义务教育学生普及率超过世界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87%,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40%,这两项指标高于世界中上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 {+ w9 ?! Q; @& J/ I; z$ b8 M$ h, L1 v- P' \0 h. W9 u5 ]0 \& w
——2016年3月10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答记者时这样说
& F; J# D! Z% [( ^$ E+ m
% k9 ?( N5 v& P' X3 J- V% {( O
0 y. f j" P% u
0 f* N# Z9 _; [8 q- a5 y( A! c
( `0 X; E; P- q# v8 D( G5 r1 n0 \6 ]: J" k: {# P1 y
, Y' g3 D, m6 N2 ^% N- z0 L
7 ^9 J; H* |6 n4 o/ h4 h ]7 j R拜读李鸿忠书记打的比喻,本人深受启发。这两天也可以说是常思常新,越琢磨越有味道。
\1 X+ J; T! P3 o
/ u; P8 M! P' f. b+ N
& `; A7 L, e1 M: p" {: ]" z
, |; A0 P I8 o( M
/ i. @) x+ x+ ]
. u# x9 x' e% c0 y# i+ C" ~
所谓戴墨镜看,因为戴的是有色眼镜,看什么都是黑的;所谓戴近视镜看,就是说他短视,看近处,不看长远,也不看实质;所谓戴偏光镜看,就是像偏光镜一样,“选择性地过滤来自某个方向的光线”,盯着中国经济发展中某一方面的问题,以偏概全,以点代面,用“放大镜”,把问题扩大化,实在是有失偏颇、有失公允。
. l8 \- S7 \2 e, z* J1 ]' b( E ?/ j, }5 F" X' S* d1 [6 N
% j: p7 {' X9 g( q- g. L
4 T8 t7 B0 D" @* j& M: t
2 O9 r9 c0 z, _4 v# h; z$ [+ O4 u% J. g1 d' y) ^
李鸿忠认为:戴墨镜的人,应该摘掉墨镜,用平光镜看客观;戴近视镜的人,应该调焦距,看长远、看本质;戴偏光镜的人,应该换角度,看全景。只要摘掉墨镜,只要调光、看远,只要视角是全景式的,一定会得出中国经济良性发展的结论。所谓唱衰的论调不客观、不成立,是必然会落空、会破产的。
A0 a2 |- W8 C. V: R2 v1 F" G( W8 {8 M: \3 V6 E: d! M
8 b* m/ q% G8 B
- V0 \# O4 q- D7 d( ]
, L2 u m- Y% e1 c1 G& G. D
- O( }: z1 v f9 k6 v
摘掉墨镜,调光、看远,视角全景式——李鸿忠书记这一提示,真是醍醐灌顶、振聋发聩。活学活用者,定能受益匪浅。
% M( A' z2 C5 @2 Z& z: q* X
' f& ^4 D/ Q9 D2 K- j
7 Y, g9 d! P3 ]7 L, @$ B1 ^
2 J+ m9 p; M6 z& c4 P/ T: y% I7 c5 m. D
% s; T6 n/ m" w7 f
: z& t# m' c( e9 D) ^摘掉墨镜,调光、看远,视角全景式——李鸿忠书记这一提示,也让我想起另一位政治人物。这位“老江湖”喜读历史著作(比如黄仁宇先生的),而黄仁宇的“大历史”观点,是以一种宏观的、凌空的、有时间纵轴的观念来看历史,而不是从微观的角度。“每次看到这种以‘宏观’角度的书籍,常让我有从高空俯视地面万物的感觉。”或许,从宏观的角度,也即李鸿忠所说的视角全景式,应是其从工作中得到的训练。公共决策有时不得不“炒短线”,但更多的时候得“看长远”,要能想见这个决策走到三五年后、三五十年之后,甚至百年之后会变成什么样子,产生什么后果。这样一种宏观思考的练习,也是一个有抱负的官员必须经历的训练。
! X1 T4 D& ], e8 _4 d' L# D( f7 ]1 ?/ m
: ~& \9 `( V; R& a2 r
/ k, o; G! \3 x) t$ {
+ i% f# Y) M* d/ q
0 U8 ^6 n( {$ Y0 ?1 }. @
不过,如果考虑到现实生活中的芸芸众生,环顾前后左右,戴墨镜、近视镜、偏光镜的,为数不少。本人就可以对号入座,自己有时就是那种以偏概全,用“放大镜”看问题的人。
1 z4 }- T6 r/ ] u& w, @/ K4 M8 u' `0 h4 T
2 t! |" B _0 x9 y. @
/ Z1 C4 p- ]8 @/ H1 O% P# R2 O9 }
9 s6 a7 s) g4 H* y* ]
- i) M1 V. G& V u) y* E比如,李鸿忠书记这里说的“我有个形象的比喻”,就让我大跌眼镜。
! z2 v v; Z7 o! n9 U/ ~& ^
2 g6 |9 B9 ^3 x" ?6 B) ]
8 d* }$ e! y \6 N$ G) k2 r
5 r M' t1 p1 m" g
* d+ s5 A* l d( G& {
- u. E8 b; m- {& T现实中,很少有人会说“我有个形象的比喻”“我有个很棒的创意”“我的业绩很突出”,因为那有自我吹嘘的意味。通常,高官都很谦虚低调,“我有个不成熟的意见,想向在座的各位请教”“我这篇陋文,写得不好,请您点拨点拨”,而不至于说,我这篇“宏论”很重要,高屋建瓴高瞻远瞩,那是会被人笑掉大牙的。
% a3 F7 m& ?8 s) R5 e- s1 P. D
4 O2 z( n8 c6 S& }- R, c) ?$ n
6 ^6 ^/ z" B2 \5 e* Y
, T( O8 ~* a# b& p
+ ?5 O; C: o/ c" P5 d
! |0 M. O: K. M, l
(这里有个案例,可证官员谦抑的重要性。当年曾荫权在填写香港特首报名表时,在“职业”栏下填上Politician,即引来诸多恶评,认为他自称“政治家”,尚不够格。事后他专门解释,“现在我的工作主要成分是政治的工作,不如老老实实向香港人交代,我想这个名称,若是politician是很恰当。但是中文很难找一个贴切的名称,‘政客’是不通,‘政治家’可能讲大了。”)
' n! }- i7 U5 ~) x: i8 M( j6 Q% R5 n8 R4 F& L; i
& i0 A) e: V( G& s$ C) C* R, T) |2 K* k6 k" {! o
当然,如果有下属说“领导您这个比喻很形象,您的宏论很重要,高屋建瓴高瞻远瞩”的时候,领导倒是可以一并笑纳的。总之,别人夸,一枝花;自己夸,烂冬瓜(烂稻草)。要是你很想表达“我有个形象的比喻”“我的业绩很突出”的意思,相对聪明的办法就是借由他人之口说出来。
1 G1 ]. Y& N0 {* A
) e D9 S& x3 s: f- n
6 N: I0 j9 h6 j; X+ h$ j: v
3 D# O2 e0 ^0 L( z; H0 ?6 O- f
9 Q' \( [, v. ]+ O# ^& [; Y: N% p( m
+ `* M' h g5 B4 ^9 \4 _9 S1 ?
. q0 d! H; p: K6 S8 m8 M
( K. T3 Y5 o" }) t [ }' E- s
. P4 |4 I A9 G5 d. ^
6 S6 f1 M% C& [( S+ u3 d V
0 [( @6 S6 @3 a) y感谢李鸿忠书记,提示我要摘掉墨镜,调光、看远,视角全景式地看待问题;感谢袁贵仁部长,提示我中国教育已进入世界中上,真让人欢欣鼓舞;而我作为一个普通的家长,也要以身作则,发挥榜样示范作用。从今往后,我要师法有抱负、有远见的“老江湖”,多读那些高处眼亮的书籍,让我看待眼前事也不受人惑,而能有拨云见日、从高空俯视地面万物的感觉!(文/一笑 来源:不是官话)
+ D# d* @ i7 j) O9 R" x
) q6 w$ E2 H( r1 b'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