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农村发展] 在2012年全区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范文汇总

[复制链接]
中国老秘 发表于 2012-2-17 11:29: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本帖最后由 中国老秘 于 2012-2-17 11:36 编辑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全省各地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开拓创新,攻坚克难,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全面启动农业现代化工程,大力开展“现代农业重点突破年”活动,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积极推进农村改革创新,全省保持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良好势头,相关工作得到中央领导、省委省政府和农业部的充分肯定。
    ——增粮增收实现重要突破。粮食生产克服秋冬春连旱等不利因素影响,实现建国以来连续八年增产的历史性突破,总产达到661.6亿斤,比上年增产14.5亿斤,保持全国第四位;粮食亩产连续六年保持在400公斤以上,达到414.6公斤,创历史新高。种粮效益继续提升,畜牧生产量效齐增,高效设施农业增收作用凸显,对农民的各项补贴继续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大关,比上年实际增长10%以上,增幅连续两年超过城镇居民。
    ——转型升级取得显著进展。农业设施装备水平进一步提升,全省高效设施农业面积达到861.2万亩,占耕地面积比重提高到12.2%,高标准农田比重达到41%,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4%。畜牧规模养殖水平全国领先,生猪、蛋禽、肉禽和奶牛规模养殖比重分别为76%、94%、95%和94%。农业科技贡献率61.2%,“三品一标”总量1.27万个,均居全国第一。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61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6家,均居全国第二。
    ——体制机制创新加快推进。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工商登记数达到4.4万个,登记成员562万户,占全省总农户的38%,社均登记成员数125.5户,出资额909亿元。农民合作社登记成员数、入社农户比例、社均成员数、出资额等四项关键指标均居全国第一。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3453万亩,占耕地面积比重49%。全省农村集体净资产总量达到1960亿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215亿元,村均120万元,同比增长12%。
    ——农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全省完成造林面积82万亩,林木覆盖率达到21.2%。建设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县53个、推进县24个,秸秆综合利用率达75%以上,居全国前列。圆满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太湖治理目标任务,太湖流域农业生态保护工作得到中外专家高度评价。评出14个江苏最具魅力休闲乡村,休闲观光农业综合收入全国第一。
一年来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值得我们倍加珍惜、认真总结


    2011年,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进一步奠定了基础,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这些成绩确实来之不易,值得我们倍加珍惜、认真总结。
    一年来,我们积极开展调查研究,推动出台了一批重大政策法规。根据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结合部门工作职责,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深入农村基层、深入田间地头、深入农户企业,上下联动,系统调研,形成了一批重要调研成果,为制定政策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力推动了一批重要文件和法规的出台。围绕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推动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的意见》,下发了《全省农民收入倍增计划实施方案》;围绕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等一批指导意见;围绕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在全省实施村级“四有一责”建设行动计划的意见》、《关于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的意见》等重要文件;围绕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和耕地质量建设,省人大出台了《江苏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江苏省耕地质量管理条例》等地方性法规。这一系列政策法规具有很强的科学性、针对性、创新性和可操作性,有力促进了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一年来,我们积极争取各方支持,组织实施了一批重大工程项目。在落实好中央和省里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基础上,我们以实施重大项目为抓手,确保重点工作任务有序推进、全面落实。以“三改一创建”为重点,挖掘粮食增产潜力,完成旱粮改水稻26万亩,籼稻改粳稻147万亩,商品化育供秧面积350万亩,机插秧面积1685万亩,增305万亩,建设部省级万亩示范片608个,创建面积669万亩,在16个县、41个乡开展整建制创建;以园艺标准园为重点,大力发展高效设施农业,提高农业效益,创建园艺标准园105个;以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为重点,大力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创建部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22个、省级畜牧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基地500多个;以农业重大技术推广计划为重点,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30项,建立现代农业科技综合展示基地60个;以“双百双十”工程为重点,积极推进高端人才境外培训、骨干人才院校培训、职业农民市县培训,会同省委组织部组织百名农业龙头企业负责人赴清华大学研修,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赴澳大利亚培训;以“三个全覆盖”为重点,切实加强农业公共服务条件建设,组织实施30个县“五有”乡镇农技推广综合服务中心建设项目、61个县级质检站建设项目,大力实施农业信息全覆盖工程,农业信息服务覆盖率达到70%。
    一年来,我们积极推进重点区域率先突破,培育了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平台。在全省组织开展“现代农业重点突破年”活动,着力打造“三大载体”,大力推进“四个一批”建设。经农业部常务会议审议,确定我省新增8个市、县(市、区)为第二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新增数和总数均居全国第一;全省新认定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48个,总数达到71个,基本实现县(市)全覆盖;出台全国首个省级农产品加工集中区认定管理办法,认定首批25家省级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全省累计建立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企业)、创业基地、研发中心88家;引导推动50家省级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全省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额近1500亿元,比上年增14%;加快发展外向型农业,全省出口农产品示范基地达到47家,苏台农业合作园区达到11个;在20个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镇启动农业现代化示范建设,下派干部指导服务,排出项目重点支持,上下联动,积极推进,新认定省级现代特色产业基地25个和现代农业示范村71个,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日益显现。
    一年来,我们积极推动农村改革创新,形成了一批农村经营管理工作创新成果。在全省农经系统积极开展创新创优活动,推动农村政策落实和工作创新,着力激活农村各种生产要素,激发农民的创造热情。推进农民合作社联合营销和人才队伍建设,全省统一注册“苏合”商标,组建73家销售合作联社,直接带动近1300家农民合作社进城直销农产品,全年累计培训各类合作社人才4万人次;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在抓好海门、高邮两个部级试点的基础上,在500个村开展省级试点,全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发证率达到98.4%;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强化农村集体资产、资金、资源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民主化建设,农村集体“三资”清产核资和省定1011个经济薄弱村债务化解工作全面完成;推进村级公益事业规范化建设,全省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7000多个,有效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一年来,我们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创响了一批为农服务品牌。在系统内,大力开展以“六抓六比”为主要内容的创先争优活动,突出“抓学习比素养、抓调研比创新、抓服务比效能、抓作风比奉献、抓管理比规范、抓工作比进位”,从农民最关心、最急需、最直接受益的事做起,扎扎实实为农民办好10件实事;在行业内,大力实施“挂县强农富民工程”,组织39家农业科研教学推广单位与45个县挂钩,推进科教推广单位与地方、科技与产业、专家与示范户深度对接,引导广大农业科技人员扎根农村、结对农民,创新科技服务机制;在机关内,组建现代农业指导服务团,选派68名处级干部和68名技术骨干挂钩到全省各农业县(市、区),20名优秀年轻干部联系到20个农业现代化示范镇,10名新录用大学生派驻到10个现代农业示范村,帮助地方编制规划、推广技术、落实项目、促进发展;在基层,大力开展争创“群众满意的窗口服务单位”主题实践活动,立足“农民致富我服务、农民维权我帮助”,坚持把争创重点放在乡镇农技站、畜牧兽医站、农经站等基层一线服务窗口,扎实为农民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
    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中央、省委省政府和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三农”、不断巩固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得益于各有关部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密切配合;得益于全省农经农业部门的齐心协力和广大农民群众的辛勤劳动。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做好新时期农业农村工作,事关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我们一定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突出解决农业农村发展重大问题,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为加快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提供坚实支撑、作出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标签:工作会议
 

精彩评论40

正序浏览
岢岚张云 发表于 2017-5-8 16:42:32 | 显示全部楼层
 
公文写作百法例讲
   做好新时期农业农村工作,事关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我们一定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突出解决农业农村发展重大问题,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为加快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提供坚实支撑、作出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TT小秘书 发表于 2016-1-23 20:57:01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秘网虚拟稿费
做好新时期农业农村工作,事关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我们一定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突出解决农业农村发展重大问题,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为加快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提供坚实支撑、作出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哈哈的空间 发表于 2017-1-25 10:12: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专业写文章
工作得到中央领导、省委省政府和农业部的充分肯定。     ——增粮增收实现重要突破。粮食生产克服秋冬春连旱等不利因素影响,实现建国以来连续八年增产的历史性突破,总产达到661.6亿斤,比上年增产14.5亿斤,保持全国第四位;粮食亩产连续六年保持在400公斤以上,达到414.6公斤,创历史新高。种粮效益继续
 
心若止水 发表于 2016-4-28 18:00:2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展壮大农民合作社。注重培育典型,重点建设一批示范基地、示范合作社,不断提高对农户的覆盖面和产业覆盖面。鼓励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合作社+农户”等多种经营模式,兴办加工、流通服务业,完善生产设施,扩大产销对接,提升生产经营、市场开拓和组织带动能力。
 
狗狗 发表于 2017-2-27 14:53:0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中央、省委省政府和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三农”、不断巩固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得益于各有关部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密切配合;得益于全省农经农业部门的齐心协力和广大农民群众的辛勤劳动。
 
舌尖上的泡面 发表于 2017-2-5 22: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中央、省委省政府和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三农”、不断巩固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得益于各有关部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密切配合;得益于全省农经农业部门的齐心协力和广大农民群众的辛勤劳动。
 
daiwenhao123 发表于 2018-4-10 19:35:42 | 显示全部楼层
 
线服务窗口,扎实为农民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     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中央、省委省政府和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三农”、不断巩固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得益于各有关部门、社会
 
wuqiangeee 发表于 2016-3-7 19: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推广技术、落实项目、促进发展;在基层,大力开展争创“群众满意的窗口服务单位”主题实践活动,立足“农民致富我服务、农民维权我帮助”,坚持把
 
lbw1010 发表于 2022-2-17 09:34: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年来,我们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创响了一批为农服务品牌。在系统内,大力开展以“六抓六比”为主要内容的创先争优活动,
 
落叶萧萧 发表于 2017-2-6 15:01:37 | 显示全部楼层
 
做好新时期农业农村工作,事关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任务艰巨、使命光荣
 
中国老秘 发表于 2012-2-17 11:3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中国老秘 于 2012-2-17 11:35 编辑

今年农业和农村经营管理工作思路和目标任务都已明确,关键是落实措施,强力推进。各级农经农业部门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以农业现代化工程十大重点项目、农民收入倍增十项富民行动为抓手,加大推进力度,切实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突出生产能力建设,着力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要按照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和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要求,切实抓好粮食、蔬菜、畜禽等农产品生产,加强产销衔接,提高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一是开展“亩产吨粮县”创建活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确保全年粮食面积7900万亩以上。依靠科技主攻单产、提高效益,启动“亩产吨粮县”创建活动,建立一批区域性粮食高产高效生产模式,建立一批亩产超“吨粮”的规模化粮食产业基地。深入实施水稻“三改一创建”工作,建立粮棉油万亩示范片700个以上,探索以整建制专业化服务推进整建制高产增效创建有效运行机制,促进大面积平衡增产。全面贯彻实施《江苏省耕地质量管理条例》,建立耕地质量保护与建设长效机制,新建高标准农田150万亩、完成测土配方施肥面积6500万亩次以上。加快基本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示范县建设,全省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提高到76%。二是开展设施园艺高效创建活动。实施设施园艺推进工程,加快推广苏式日光温室和标准钢架大棚,提高智能温室、连栋大棚等高档设施生产比重,强化集约化育苗、田头预处理等配套设施建设,提高园艺产品供应能力。实施设施蔬菜“十吨工程”,加强技术集成创新,推广设施装备建设与生产高效创建“1+1”模式,培植100个设施蔬菜、果品高产高效栽培典型。实施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工程,建立200个园艺作物标准园,开展蔬菜质量条码追溯示范试点,提升园艺产品质量和效益。三是开展畜牧业转型升级“六项创建”活动。组织开展畜牧生态健康养殖、畜禽良种化、动物防疫规范、畜禽粪便综合利用、新型合作经营模式、畜产品质量安全六项创建,新增畜牧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场500家、畜禽良种化示范场100家、动物防疫规范示范场500家,力争20%的大中型规模养殖场畜禽粪便综合利用达标,生猪规模养殖比重达80%,确保全年肉、蛋、奶产量增长4%。
    (二)突出农业科技支撑,着力提升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能力。围绕打造农业科技创新强省,扎实开展“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和人才的引领支撑作用。一是加快建设现代种业体系。组织实施现代种业强省攻坚计划,实施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现代种业科技创新、“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培育、种业质量安全保障、现代种业人才培养工程,大力推进种源创新与种苗规模繁育,建设一批农业种源科技创新与繁育中心,提升种子种苗规模繁育科技含量与优新品种推广覆盖面,加快构建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体系。二是加快创新农技推广服务机制。实施农业重大技术推广计划,按照“首席专家+创新团队+协作单位”的组织模式,提升农业科技推广组织化、系统化和科学化水平。深入实施农业三新工程、“挂县强农富民”工程、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农业信息服务全覆盖工程,提高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普及率和到位率,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步伐。推进生物农业产学研深度合作,认定并授牌一批科技含量高、示范能力强、研发实力雄厚的生物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三是加快现代农业人才培养。围绕培育农业高端人才队伍,启动第一批30个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培养,继续实施现代农业高端人才境外培训计划。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人才队伍建设,组织开展万名农技人员大培训。试点推行基层农技推广特设岗位计划,引导农业大中专毕业生到基层从事农技推广工作,加快培养农业生产一线急需的技能型人才。深入推进农民教育培训工程,全年培训职业农民10万人、农民创业5万人、农业实用技术200万人、农业信息技能3万人、农业职业技能鉴定3万人。四是加快基层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建设。按照中央提出的年内务必完成乡镇或区域性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建设任务的要求,围绕条件建设、能力建设和制度建设,全面推进“五有”乡镇农技推广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全省1041个乡镇必须在今年11月30日前全面建成并通过验收。探索以政府购买公益性服务等形式,开展村级规范化农技推广服务站点建设试点。加强基层农经服务,规范基层农经综合服务阵地建设,推行综合一站式窗口服务。在加强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基础上,大力培育多元化农业服务组织,积极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五是加快县乡推广管理体制改革。温家宝总理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深入推进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立新型农业科技创新和农技推广的体制机制。韩长赋部长在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和全国乡镇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建设工作会议上明确要求,进一步完善乡镇农业公共服务机构管理体制,大力推行“三权在县”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县乡农技推广服务机构的整体功能。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克服畏难情绪,积极推动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深化农技推广管理体制改革。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省农业现代化建设试点县以及有条件的地区要先行先试,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三)突出现代农业主体培育,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把现代农业主体培育作为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关键环节,把现代农业载体建设作为推进县域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抓手,进一步发挥产业化经营对农业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一是增强农业龙头企业研发创新能力。引导龙头企业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合作,充分利用现有的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示范基地等技术研发示范项目,加强研发创新,今年所有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都要自建研发机构。开展“农业龙头企业运行质量提升年”活动,深化“五个一”示范创建,提升龙头企业运行质量水平。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向农产品加工集中区集群集聚,培育一批起点高、功能全、规模大、效益好、带动强的省级农产品加工集中区。二是提升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管理水平。突出产业支撑、公共服务、机制创新、招商引资,高标准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充分发挥园区对现代农业的引领作用。继续争创一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启动先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评选,对获得“先进”称号的,在项目申报上给予倾斜。推动落实园区扶持政策,完善园区管理体制机制,推进管委会实质性运作,合理配置省级园区管理机构规格。加强外向型农业示范区、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台湾农民创业园和苏台农业合作创业园建设,力争新认定省级出口农产品示范基地10家。三是发展农产品现代流通业态。推动省级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引导市场升级改造、提升档次。大力发展连锁专卖、直供直销等现代农产品流通业态,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建设完善江苏优质农产品营销网等服务平台,构建高效、便捷的农产品营销渠道。举办各种形式的境内外展示展销活动,培育一批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促进农产品销售。
    (四)突出“两个确保”,着力提升质量安全和生产安全水平。切实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动物疫病防控,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努力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一是深入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始终保持高压严打态势,特别要不折不扣完成“瘦肉精”专项整治任务,力争彻底根治“瘦肉精”危害。大力推行高毒农药定点经营,推广专业统防统治,坚决遏制蔬菜高毒农药残留超标问题。要逐步扩大农产品检测范围、数量和参数,做到问题隐患早发现、早处置,不断提升风险防范能力。强化“三品一标”证后监管,建立退出机制,切实维护“三品一标”公信力。二是加强基层农产品质量监管机构建设。今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乡镇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建设提出了“一个衔接、两个覆盖、特岗计划”的新要求,我省目前60%以上的乡镇经当地县编委批准挂牌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其它县区也要加快建设进度,尽快建立机构,明确职能,落实责任,确保今年底前全省所有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实现全覆盖。要加快县级农产品质检站项目建设步伐,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支持,落实配套资金,充实检测人员,力争到2012年底全省60%以上的市、县级农产品质检站通过农产品质量安全机构考核。三是毫不松懈地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围绕“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的防控目标,坚持科学防控、联防联控,切实加大动物疫情防控力度,强化动物卫生监督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动物防疫责任体系,切实强化督查和抽查,全面落实定点联系制度,促进各项防控措施的有效落实。加强乡镇动物疫病防控装备和能力建设,加快推进执业兽医和官方兽医制度,提升动物疫病防控能力。
    (五)突出生态农业建设,着力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深入推进生态农业建设,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优化美化农村环境。一是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因地制宜,创新农牧配套、种养结合、秸秆综合利用等多种形式的循环农业模式,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扩大规模养殖场沼气治理和秸秆沼气工程建设规模,加强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建设,新建农村户用沼气3.5万处,大中型沼气工程600处,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35处。加强秸秆综合利用示范推进县建设,力争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二是深入开展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推动规模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配套设施建设,太湖流域新治理大中型规模养殖场100处,新(扩)建畜禽粪便处理中心10个,完成发酵床养殖圈舍改造15万平方米,新建生态拦截沟渠塘300万平方米。加大村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度,新建农村生活污水生态净化处理设施300处。加快建设农村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示范区,全年新建20个示范区。三是加快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结合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和美丽乡村行动计划,继续组织开展“江苏最具魅力休闲乡村”评选。制定并实施省级休闲观光农业星级评定标准,开展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评选。根据农时季节和消费需求,精选打造一批休闲观光农业精品线路,集中扶持一批生态观光农园、主题农庄、农家乐专业村。四是深入推进“绿色江苏”建设。以林木覆盖率增长、森林蓄积量增加、林业生态经济景观效益增强为目标,着力拓展造林绿化空间,开展森林抚育,加强生态保护管理,加快林业产业发展,进一步提升绿色江苏建设水平。全年新增造林80万亩,新建1000个省级绿化示范村,林木覆盖率增加0.5个百分点。
    (六)突出体制机制创新,着力推进农业二次飞跃。加快深化农村改革,积极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活力。一是提高农民合作社规范化、规模化、产业化水平。坚持规范与发展并重、生产与营销对接,提高合作社对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的带动力。完善2012年农民专业合作社名录,发挥名录对合作社规范发展的导向作用。强化合作社登记工作,把入社农户比重作为核心指标,加强与工商等部门的协调,简化登记手续,优化登记服务。在培育壮大单体规模的同时,引导合作社进行合并重组,支持合作社以“苏合”名义组建销售合作联社。引导合作社由生产环节合作为主,逐步向产前、产后环节合作延伸,开展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企对接和农市对接,支持合作社在市区开设直营店、直销窗口和自营超市。二是积极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扩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范围,健全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管理制度,全面落实承包地块、面积、合同、证书“四到户”,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补发换发率达到100%。强化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在乡镇农村土地流转中心全覆盖的基础上,鼓励县级成立农村土地流转交易服务平台,村级设立土地流转信息员。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体系,建立健全形成县、乡、村三级联动的土地承包纠纷调处体系。三是加快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全面落实“四有一责”建设行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抓好一个发展方案、一套发展机制、一批发展项目“三个一”建设,扩大省级财政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范围。重点扶持未达省定目标的经济薄弱村发展,认真做好1452个经济薄弱村化债工作,努力完成省定2012年底村集体收入目标。深入开展“三资三化”创建活动,全面实行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加快农村集体“三资”信息监管平台建设,推进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民主化。四是大力推进相关领域配套改革。开展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规范化建设,努力构建“政府资金引导、农民筹资筹劳、社会捐赠赞助”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长效机制。推动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加大农业保险力度,扩大高效设施农业保险覆盖面,推行农村“三权”抵押、农民资金互助等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建立与农业农村发展需要相适应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马飚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2011年我老秘网区农业农村发展的显著成绩。去年,我老秘网区主要农业指标平稳较快增长,实现了新突破。特别是全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5000元,达到5231元,比上年增加688元,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增收额最多的一年;全区农林牧渔业增加值首次突破2000亿元,达到2047.3亿元,森林覆盖率首次突破60%,达到60.5%,排全国第4位。多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排在全国前列。

马飚强调,2012年要保持和扩大我老秘网区农业农村发展的良好势头。一是明确目标,落实农业农村工作任务。二是保障供给,大力促进农产品增产。要落实粮食生产责任制,确保粮食种植面积保持在4600万亩以上。要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要抓好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要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制,要大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村大户。三是强化支撑,大力提升农业科技和农业装备水平。四是夯实基础,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五是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农业农村发展的动力与活力。六是改善民生,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要扎实推进十项为民办实事工程,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提高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和儿童的服务水平,保障进厂进城农民权益。

马飚强调,要把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作为今年“三农”工作的重点。要充分认识加快农民增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和关键,是缩小城乡差距的迫切要求,是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的必然选择,是广大农民群众的热切期盼。各地各部门要切实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村工作的重点,力争有新的突破。要把农民人均纯收入列入党政领导班子的重要考核内容。要总结推广成功经验促增收。大力拓展非农增收渠道,提高工资性收入。提高农户家庭经营性收入。努力提高农民的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同时要提高农民素质技能促增收,提高农产品加工和生产组织化程度促增收,搞活流通促增收,扶持创业促增收,抓好扶贫促增收,提高抗灾能力促增收,落实补贴促增收,加强市场监管促增收。

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危朝安主持上午的会议并作总结讲话。他要求,各地各部门要推动科技创新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提升基层农技服务能力,加大农业教育科技培训力度;要深化农村改革,着力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加快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加快推进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加快金融改革创新;要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提高质量增效益;要坚持产业化发展思路推进农业发展;要打好扶贫攻坚战;要加快小城镇建设;要加快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快以东盟为重点的农业对外开放;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强化抓落实意识,提升抓落实本领。


 
 楼主| 中国老秘 发表于 2012-2-17 11:36:52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前,我省正处于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并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重要时期,处在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关键阶段。综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形势,“三农”工作面临着许多有利条件,中央和省委1号文件作出的具有时代特征、导向鲜明的决策部署,为“三农”发展指明了路径方向;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加快推进,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持续强化,为现代农业发展增添了强大动力。在看到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所面临的内外环境更加复杂,肩负的任务更加艰巨,承担的责任更加重大。面对耕地、资源瓶颈制约,在高基数上保持粮食持续增产难度越来越大,稍有放松极有可能出现滑坡;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频繁,持续提高农业效益的约束越来越多;受宏观经济影响,农民通过就业创业增收的难度越来越大。在粮食高基数、生产高成本、增收高难度的新形势下,我们必须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把目标确定得更合理,把措施考虑得更周密,全力以赴做好农业和农村经营管理各项工作。
    2012年是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年,也是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工程、实施农民收入倍增计划的关键一年,做好农业农村经济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今年全省农业和农村经营管理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坚持三化同步推进,按照“强科技保发展、强生产保供给、强民生保稳定”的总体要求,坚持“两个千方百计、两个努力确保”目标不动摇,以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为总抓手,以促进农民增收为中心任务,全力组织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十大重点项目和农民收入倍增十项富民行动,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民收入持续增加,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主要目标是,粮食、蔬菜、畜禽等主要农产品生产稳定发展,粮食总产稳定在660亿斤以上;新增高效设施农业面积80万亩,畜禽规模养殖比重提高5个百分点,农业科技贡献率提高1个百分点;新增适度规模经营面积300万亩,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户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10%左右。
 
 楼主| 中国老秘 发表于 2012-2-17 11:37:08 | 显示全部楼层
 
做好今年农业和农村经营管理工作,我们必须把握主题主线,突出重点难点,细化目标任务,扎实予以推进。重点是“组织开展一项活动、牢牢把握三大任务”:
    一是组织开展“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掀起农业科技与人才兴农强农的热潮。按照农业部“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要求,以科技进村入户、促进增产增收为主题,以科技创新创业、促进转型升级为主线,以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目标,以实现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基本覆盖所有农业县、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条件建设项目覆盖全部乡镇“两个全覆盖”为重点,在全省大力开展“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在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支撑引领作用。
    二是牢牢把握农产品保供稳价这一重点任务不放松,全力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农产品保供稳价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民生,是农经农业部门的重要工作任务。各地要把这项任务放到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抓紧抓实抓好,确保粮食生产不滑坡。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保供稳价要求,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大力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切实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快推动现代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努力“确保两个安全、促进一个平稳”,即确保农产品供给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农产品价格平稳。
    三是牢牢把握农民增收致富这一中心任务不放松,全力推进农民收入倍增计划。增加收入是民生幸福的重要基础,促进农民增收是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按照农民收入倍增计划实施方案,各地要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切实抓好各项富民政策措施落实,充分挖掘农业增收潜力,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力争实现“三个高于”,即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幅、农民收入增幅继续高于城镇居民、低收入农户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四是牢牢把握农业现代化建设这一战略任务不放松,开启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新征程。在全国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这是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也是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按照农业现代化工程要求,各地要做到“两个突出、一个促进”,即突出薄弱环节、薄弱地区,突出率先示范、率先突破,促进全省农业现代化建设按照序时进度推进。要对照《江苏省农业基本现代化指标体系》,认真分析指标之间、地区之间的实现程度,找弱项、找差距,加快发展步伐;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试点县、农业现代化示范镇和现代农业示范村建设,为全省探索新路、积累经验、作出示范,确保农业现代化建设每年都有显著成效、五年实现重大进展。

 
 楼主| 中国老秘 发表于 2012-2-17 11:37:41 | 显示全部楼层
 
  “创业创新创优、争先领先率先”新时期江苏精神,是引导和鼓舞全省人民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的强大动力。在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征途上,在全力推进农民收入倍增计划的进程中,我们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适应时代赋予的新任务,将“三创三先”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全面提高农经农业系统的凝聚力、战斗力和执行力。
    (一)切实履行职责,争创一流发展业绩。各地要围绕重点工作任务,认真履职,积极开拓,争先进位,确保各方面都有新进展、各条线都有新业绩,做到行业有位置、工作有影响。一要强化工作责任。农业现代化工程和农民收入倍增计划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已经明确,各级农经农业部门要切实做好牵头协调工作,建立定期会商机制,加强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要层层分解目标任务,让全系统的每个条线、每个部门、每个岗位都有任务、有压力、有责任。二要强化项目推进。围绕落实农业现代化工程十大重点项目、农民收入倍增十大富民行动,结合当地实际,抓紧研究制定本地区本部门的具体实施方案,积极争取各级财政支持,抓住重点环节和领域,集中力量,整合资金,组织实施一批重大项目。三要强化示范推动。省里从今年开始在全省选择13个县(市、区)开展农业现代化建设试点,各试点县(市、区)要从实际出发,进一步制定完善建设规划,抓紧编制试点方案,细化年度目标,加快推进步伐。各地也要着力打造一批农业现代化区域特色样板,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四要强化绩效考评。农业部今年将启动绩效考核延伸试点,设立支农政策落实、粮食稳定发展、“菜篮子”重点产品生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等5个核心指标,对省级农业部门进行工作绩效评估。省政府出台了部门绩效管理办法,对省级部门的职能工作、管理工作、创新创优以及工作满意度等目标进行测评。我委也将进一步完善现代农业目标考核、农业现代化进程监测、农民收入倍增目标责任考核、农经农业系统工作效能考核等制度,加强对重点工作、作风建设、舆论宣传、应急处置、来信来访等方面的考核,并向各市县党委、政府通报。
    (二)创新工作方式,提高科学发展能力。适应时代要求,不断提升能力素质,是推动科学发展的永恒动力。随着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迫切需要农经农业战线干部职工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能力素质,运用科学的思维和方法,推动各项工作又好又快发展。一要提高学习调研能力。各级农经农业部门要深入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引导干部职工加强学习,拓宽视野、创新思维、开阔思路,增强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从领导关切的重点、农民关心的难点和社会关注的热点出发,针对农业现代化建设和促进农民增收的薄弱环节和制约因素,加强调查研究,提出政策建议,争取地方党委、政府制定出台针对性强和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力争在发展思路上有创新性、决策部署上有针对性、工作举措上有操作性。二要提高宣传引导能力。近年来,各级农经农业部门立足发展大局,加大宣传力度,农业宣传工作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从目前来看,有分量、“顶天立地”的重要新闻宣传还不够多。各地农经农业部门要充分认识农业宣传工作的重要性,准确把握新形势、新要求,在日常新闻宣传的基础上,运用主流媒体、通过主要版面、面向主要群体,有策划、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题宣传。市县现代农业建设和农村改革创新的好做法、好经验要力争在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国家级媒体以及省部级内部刊物、简报上有声音、有图像,在新华日报、江苏卫视等省级媒体头版头条有位置、有版面。农业项目也要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推行项目亮牌公示,做到指导服务到哪里,亮牌公示到哪里,项目实施结果“出效益、出典型、出经验”。三要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应对好各种涉农突发事件、不良舆情和处理好信访问题,事关农业产业健康发展,事关农经农业部门形象,已成为新时期农经农业部门的重要工作任务。对于涉农突发事件,要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原则,快速及时进行事件研判和处置,积极引导媒体客观准确报道;对于涉农不良舆情,要及时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气会,主动发布权威信息,避免媒体炒作,引导舆论走向;对于涉农信访事件,要本着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的原则,认真负责,注重方式,把矛盾解决在基层、问题解决在当地。省里将进一步加大对各地涉农突发事件、不良舆情、信访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考核力度,对因责任不到位、处置不及时、推诿扯皮,导致一定负面影响的,在年度考核中实行一票否决,并向当地党委、政府通报。
    (三)深化争创活动,提升为农服务水平。全省农经农业系统的同志都要牢牢把握为农服务这个根本,按照领导干部下基层“三解三促”和农业部“三个深入、三个落实、三个创新”的部署要求,进一步强化政风、端正行风、转变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查民情、解民忧、维民权、促民富,树立部门的良好形象。一要切实推进创先争优。按照中央和省争创活动领导小组的部署要求,各级农经农业部门要继续深入开展争创活动,深化“农民致富我服务、农民维权我帮助”争创主题,亮身份、亮承诺、亮形象,比学习、比技能、比服务,开展党员自评、领导点评、群众测评。认真总结“群众满意的窗口单位”、“六抓六比”和“挂县强农富民”等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大力宣传好做法、好经验。围绕中心工作,制定完善创先争优为农服务的长效机制,切实提高服务水平。组织参加全国第七届农民运动会,认真办好全省第七届农民运动会,充分展现我省农民新风采。二要切实强化依法行政。各地要坚持把依法行政贯穿于“三农”工作决策、执行和监督的全过程,切实提高全系统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深入开展种子执法年和农药市场监管年活动,推进放心农资下乡进村,严厉打击各类非法生产、经营、使用农业投入品行为,加强农业重大案件查处力度,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加强农业综合执法标准化建设,建立科学规范的执法工作运行机制,提高执法队伍素质。三要切实加强作风建设。去年,我委提出加强学习型、服务型、效能型、和谐型、勤勉型和创新型“六型”机关建设,切实转变机关作风,力求以作风的转变强化工作的落实,以工作的成效促进能力的提升。各地农经农业部门也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建立“自我发现、自我纠错”机制,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切实增强部门的执行力和创造力,努力提高工作水平和成效。狠抓农经农业系统惩防体系建设,继续发扬艰苦奋斗、敬业拼搏、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
 
 楼主| 中国老秘 发表于 2012-2-17 11:37:57 | 显示全部楼层
 
“近几年,省委、省政府立足省情、农情,创造性贯彻中央方针政策,对‘三农’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现在我们需要的不是口号、不是思路,而是把这些重大部署扎扎实实地继续做下去、做出成效。”昨日,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在武昌召开。省委书记李鸿忠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准确把握“三化同步”、“两增同步”的新要求,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狠抓各项政策措施落实,真正把“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落到实处。
会议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省委工作会议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湖北省今年“三农”工作成绩,研究部署明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省委副书记、代省长王国生主持会议。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杨松宣读了表彰回归创业先进县市区和优秀企业的通报。省领导苏晓云、张昌尔、李宪生、黄先耀、侯长安、李春明、张岱梨、尹汉宁、罗辉、赵斌、陈柏槐出席会议。张昌尔作工作报告。赵斌作总结讲话。
李鸿忠在讲话中说,中央反复强调,解决“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实施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对湖北省而言,这既是重大机遇,又是重大责任。我们必须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站在全国的大视野看湖北省农业的重要地位,从保稳定、保全局的高度,进一步明确和强化湖北省在“米袋子、菜篮子”工程中,承担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蔬菜供给任务的重大政治责任。
要深刻认识到,农业是“第一民生”。虽然湖北省农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农业落后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虽然农业占国民经济份额不断下降,但农业的基础地位永远不会改变;虽然调整经济结构是个“常态”,但农业作为“朝阳产业”、“母亲产业”的格局永远不会改变。要进一步增强做好“三农”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在全省工作中真正体现“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
李鸿忠指出,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推动“三化同步”是我们党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而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对新形势下工农城乡关系的深刻认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最新成果,对推动“三农”科学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国际经验表明,能否实现“三化同步”,关系到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相互影响、相辅相成。工业化、城镇化可以带动和装备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则为工业化、城镇化提供支撑和保障。工业化、城镇化不发展,农业现代化就缺乏动力;反过来,农业现代化若跟不上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步伐就会导致工业化、城镇化陷入停滞,造成“三化”都难以为继。对湖北省来说,还要坚持“两增同步”,即做到农业增产增量、农民增收同步推进,这是省委根据湖北省作为农业大省实际作出的一个重大决策。全省各级党委、政府要把“三化同步”、“两增同步”作为湖北省“三农”工作的指导方针,对“三农”工作真正从思想上“重”起来,从组织领导上“重”起来,从投入上“重”起来,从工作措施上“重”起来。
王国生在主持会议时说,进一步做好湖北省“三农”工作,关键要深刻领会中央精神,结合湖北省实际,根据湖北省农业农村所处的发展阶段,找准结合点,创造性地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要跳出湖北看湖北,跳出农业看农业,全面把握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关系,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要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注重向改革创新要潜力,通过创新体制机制解决“三农”问题。
在充分肯定湖北省“三农”工作的新成绩后,会议指出,要扎扎实实把省委、省政府已经部署的各项工作做好做实。认真抓好区域示范,进一步推进仙洪试验区、城乡一体化试点、山区县市脱贫奔小康试点、88个乡镇新农村建设试点、竹房城镇带城乡一体化试验区建设,大力推动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突出“粮食安全”这个大局,围绕新增1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这个目标,加强农业大县建设,抓好农业综合开发和低产田改造,大力发展优势特色农产品板块基地,加快粮食、水产、蔬菜等板块建设,落实“菜篮子”工程,保障农产品市场有效供给。切实抓好农业基础工程,重点推进1000万亩低丘岗地和低产林改造,借南水北调工程之机加快汉江流域综合开发,将汉江中下游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粮食战略安全基地和现代农业示范带。深化农村改革,在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前提下,创新土地经营机制,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深化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创新科技支农体制机制,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狠抓惠农政策落实,加强监督检查,完善监管制度,提高落实质量和效率,确保第一时间将惠农政策一分不少地送到千家万户。大力实施“四个一批”工程,把突破性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作为推动农业农村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来抓,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着力培育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会议强调,水利既是农业的命脉,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既是德政工程、民生工程,也是历史工程。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水利工作,湖北省要抢抓这一重大历史机遇,做好项目前期准备工作,积极向上争取更多水利项目,加大地方配套投入力度。创新水利建设投入机制,拓宽水利投资渠道。统筹抓好各类水利项目建设,既高度重视大型水利项目建设,又注重加快中小型水利项目建设;既着眼于防大汛,又立足于防内涝,加强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强江河湖库堤防建设,加强水毁工程修复,排除防汛排涝隐患。加强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灌溉排涝泵站更新改造,扎实开展农田灌排体系建设,增强农田旱涝保收能力,进一步夯实粮食安全基础。切实加强水资源管理与保护,抓好长江流域水土保护治理、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清洁型小流域试点、坡耕地改造等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
会议要求抓好城乡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一要科学规划,用发展的眼光谋划城镇未来,同时使规划与城镇基础、现状和发展趋势相协调,切实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彻底杜绝规划的随意性,严防规划被虚化。二要坚持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理念,把建设集约紧凑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镇作为城镇发展的首要原则,坚持资源节约优先、环境保护优先、城镇集约化发展。三要着力提升城镇功能,把产业支撑放在城镇化的首要位置,增强城镇的产业集聚功能;发挥湖北省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增强城镇的文化传承功能;增强城镇对农村发展的带动功能,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努力把符合条件的农村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四要大力培育中心镇、特色镇,“十二五”期间在全省选择100个重点中心镇实施扩权强镇,打造100个生态文化旅游镇,启动一批镇级市建设试点。
会议最后强调,春节即将到来,要把春节农村工作一件一件抓落实,特别要把困难群众的生活安排好,让农民朋友过一个平安、祥和、幸福、快乐的春节。要利用外出务工经商农民群众返乡在家的机会,把党的惠农政策、计划生育政策落实到户到人,把一年来积压的与农户对接的工作抓紧做好做到位。特别要做好明年春耕准备工作,做好生产物资、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的准备,确保“十二五”良好开局。
会议表彰了18个回归创业先进县市区和100个优秀企业。省政府秘书长傅德辉,省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各市州、直管市和神农架林区党委书记,党委、政府分管农业农村工作的负责同志,各县市区党委书记参加会议。潜江市等8个单位在会上作典型发言。

 
 楼主| 中国老秘 发表于 2012-2-17 11:38:12 | 显示全部楼层
 
 1月13日,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在南昌召开。代省长鹿心社出席会议并讲话,他指出,全省各级、各部门要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在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中,进一步做强农业农村经济;在实施科教兴省战略中,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扎实做好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努力保持农业持续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和谐稳定的好势头,为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打下坚实基础。
  省委副书记张裔炯主持会议并作总结讲话。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凌成兴宣读省委、省政府关于表彰2011年全省农业和农村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的通报(详见第2版)。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魏小琴,省政协副主席朱张才,省政府党组成员、秘书长谭晓林出席会议。副省长姚木根作工作报告。
  鹿心社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去年全省农业农村发展取得的成就。他指出,刚刚过去的2011年,面对极为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面对春夏连旱、旱涝急转等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面对农产品市场波动剧烈、农业生产成本持续上升的不利影响,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大兴水利强基础、狠抓生产保供给、力促增收惠民生、着眼统筹添活力”的总体要求,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主要农产品全面丰收,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农业基础条件得到改善,农村面貌有了新的改观,农业农村发展呈现持续向好、加速发展的良好势头,为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鹿心社强调,全省各级、各部门要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思想上强化认识,在实践上体现要求。要在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努力实现“三化”互促共进。要把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作为重要任务,协调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着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切实把现代农业发展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要在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中,进一步做强农业农村经济,切实把农业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把农业大省打造成农业强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生态高效农业,集中力量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成全国最大的生态农业、绿色农业、低碳农业示范区,着力打响“生态鄱阳湖、绿色农产品”品牌。深入推进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加快发展林业经济和林下经济。要大力搞活农产品流通,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要在实施科教兴省战略中,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以科技创新推动农业持续发展。明确科技创新方向和重点,完善科技创新机制,努力提升农技推广能力和社会化服务水平。
  鹿心社强调,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是贯彻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的关键一年。我们要采取有效措施,着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农业生产再夺丰收;着力挖掘增收潜力,拓宽增收渠道,确保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着力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确保农村社会更加和谐稳定。一要抓好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力争粮食总产超过410亿斤,确保粮食供给和农民种粮增收。二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大型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不断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三要加大对农业投入和补贴力度,认真落实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加大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力度,进一步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四要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所有权和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推进征地制度改革,稳步推进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试点。五要着力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扎实推进农村安全饮水、公路、电网改造、沼气和危房改造,认真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的各项政策,进一步提高农村社会保障能力和水平,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大力推进扶贫开发和中央苏区振兴。六要切实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推动农村基层组织工作和农村社会矛盾调处机制创新,加强农村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确保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农民群众安居乐业。
  鹿心社指出,做好新形势下的“三农”工作,加强领导是关键。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担负起领导农村工作的责任,在政策制定、工作部署、财力安排、干部配备等方面自觉落实“重中之重”的要求,做到思想不放松、政策不减弱、工作不松懈、投入有增加。各部门、各行业要积极关心“三农”,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形成共同推进农业农村发展的强大合力。
  张裔炯在总结讲话中指出,无论从为全国大局作贡献来讲,还是从我省的实际来讲,我们都务必倍加重视“三农”工作,时刻不能放松。要切实把会议提出的要求与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结合起来,紧紧围绕力争粮食总产稳定在410亿斤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以上、农业产业化经营规模3年翻番等总目标,抓住关键环节,实化政策措施,细化工作责任,在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上实现新提升,在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上实现新突破,在深化农村改革上实现新进展,在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上实现新进步,努力推动全省农业农村发展迈出新的更大步伐。全省各级各部门要始终坚持“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不断提高做好“三农”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要充分调动党委政府、各部门各行业和农民齐心协力做好“三农”工作的积极性,积极构建财政投入、金融投入、社会资本投入的多元化“三农”投入格局,着力完善规划、督查、指导相结合的“三农”工作推进机制。做好当前的“三农”工作,要善始善终抓好冬管冬修冬造,加强春耕备耕工作,高度重视农业生产安全,切实安排好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扎实做好农村稳定工作。
  姚木根传达了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盘点了去年全省农业农村工作的喜人形势,并对抓好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做了具体部署。他要求,要大力开展“粮食稳产增产十大行动”,确保今年农业再夺丰收。要按照“三年翻一番”的目标要求,加快做大做强农村经济的步伐。要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要全力打好水利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农业机械化、生态建设、气象防灾减灾建设“五大攻坚战”,进一步强化农业发展基础。要进一步完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加强和改进农产品市场调控。要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
  各设区市党委或政府的主要负责同志、分管农业农村工作的负责同志和农工部长;各县(市、区)党委或政府分管农业农村工作的负责同志和农工部长;有农业农村工作任务的各设区市开发区、风景区管委会的分管负责同志;省直有关单位负责同志;省直农口在职副厅级以上领导干部;参加全省农工部长会议、全省气象工作会议的同志;以及受表彰的先进单位代表和先进个人参加会议。
 
 楼主| 中国老秘 发表于 2012-2-17 11:38:26 | 显示全部楼层
 
1月12日,吉林省农村工作会议在长春隆重召开。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房俐,副省长王守臣,省政府副秘书长刘延春、李福升,省委财经办主任郭庆海,省妇联主席关德伟,省水利厅厅长宿政,省农委主任任克军出席会议。房俐做重要讲话,王守臣做工作报告。
  会议指出,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农业农村工作总的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重中之重”和“三化统筹”的战略思想,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紧紧围绕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县域财力增强和农村和谐稳定的目标,突出发展五大主导产业,重点抓好十大产业系列,积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和运行机制,强基础、调结构、保供给、促增收、惠民生、建制度,加快推进“五大一强”建设,不断开创农业农村工作新局面,努力让城乡居民生活得更加美好。
  2010年,面对自然灾害极为严重,抗洪抢险救灾任务异常艰巨的严峻形势;面对农产品市场剧烈波动,生产成本不断攀升的严峻挑战;面对外部经济环境特殊复杂,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的因素明显增多的严峻考验,全省上下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农业农村发展承接了前几年持续向好的强劲势头,取得了超出预期的显著成就。粮食生产再创历史最好水平,总产量达到568.5亿斤,比2009年净增76.5亿斤,增幅15.5%,增产量占全国增产总量的近1/4,是“十一五”期间增产最多的年份。农村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七连增”。农村民生持续改善,县域经济继续加快发展,农村改革不断深化,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抗洪抢险救灾取得重大胜利。
  今年我省农业农村发展主要目标是:粮食生产正常年景下实现600亿斤,力争再创历史最好水平;肉、蛋、奶产量分别比上年增长7%、5%和8%;林业实现产值870亿元,增长16%;园艺特产业实现产值830亿元,增长19%以上;农产品加工业实现销售收入3000亿元,增长18%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力争增长10%以上。努力实现粮食、畜牧、园艺特产、林业、农产品加工五大主导产业新突破,玉米、水稻、大豆、生猪、肉牛、禽类、乳品、参茸(**材)、蔬菜、林特产品十大产业系列有新发展,粮食大省、畜牧业大省、园艺特产业大省、林业大省、农产品加工业大省和农村经济强省建设迈出新步伐。
  房俐强调,要坚定不移地推进“三化”统筹,努力实现“三化”同步。必须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更加自觉地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紧紧围绕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和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等重点任务,运用超常思维,采取超常举措,拿出超常干劲。要突出强化工业和项目拉动,强化特色经济拉动,强化服务业拉动,全力推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全面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把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作为统筹“三化”的重要基础保障,作为全省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进一步突出工作重点,加大投入力度,推动水利建设在统筹治水、科学用水、依法管水上取得新突破,迈上新台阶。
  房俐强调,要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要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产量稳步增长;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要加大农业实用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力度,充分发挥科技在发展现代农业中的重要作用;要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建立健全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大市场、大流通。要着力提高农民收入和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深入挖掘农民增收潜力,切实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要以制度建设为重点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机构和产品。
  房俐要求,要切实加强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组织领导,切实把“三农”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进一步落实工作责任,改进工作作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王守臣在讲话中全面总结了我省2010年农业和农村工作,明确指出我省“十二五”农业农村重点任务,并对扎实做好今年农村工作,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提出具体要求。主要做好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继续大幅度增加“三农”投入。要继续加大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力度;加大对产粮大县和生猪大县财政奖补政策扶持;全面取消主产区粮食风险基金地方配套;切实加强金融对“三农”的服务,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涉农信贷投放力度,确保涉农贷款增量占比不低于上年。
二要坚持不懈地抓好粮食生产。努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稳定粮田面积、调整品种结构、增加高产作物比重、挖掘单产潜力、增加粮食总产。
三要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一如既往地抓好产业增收,下力气抓好劳务增收,大力发展多种经营,继续抓好政策增收。
四要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要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优质畜牧业、精深加工业和高效园艺特产业,积极发展林业和水产养殖业,加快发展绿色有机食品。
五要突出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切实抓好土地整治项目实施工作,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抓好种业建设,加快农技推广等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搞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启动实施第二个十年绿化美化吉林大地规划;提高气象服务“三农”能力,切实搞好东北地区人工增雨影响天气服务中心建设。
六要继续深化农村各项改革。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大力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切实加强农村“三资”管理。七要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继续支持和大力实施 “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
 
 楼主| 中国老秘 发表于 2012-2-17 11:38:40 | 显示全部楼层
 
 1月10日,省委、省政府在南京召开全省农村工作会议,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部署今年我省“三农”工作。会前,省委常委会专门听取了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的传达,讨论了我省的贯彻意见,省委书记罗志军、省长李学勇对做好今年“三农”工作提出明确要求。省委副书记石泰峰出席会议并讲话,副省长徐鸣主持会议并作总结讲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丁解民、省政协副主席包国新出席会议。
  罗志军指出,党的十六大以来,江苏“三农”工作创造了又一个黄金发展期,出现了连续八年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民利益增进、农村发展活力增强的喜人局面。今年全省“三农”工作,要按照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目标,全面落实“六个注重”,以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为总抓手,以促进农民增收为中心任务,突出工作重点,突出项目实施,突出统筹协调,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推进农村改革创新,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农村持续发展。要狠抓农业现代化工程落实,充分发挥农业基本现代化指标体系的导向作用,一年一年地向前推进,一步一个脚印地迈向农业现代化。
罗志军强调,要突出抓好六个方面的具体工作:
一要下大力气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深入实施农民收入七年倍增计划,抓住“十项富民行动”一项一项地推进落实,确保农民收入增幅高于城镇居民,低收入农户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苏北地区农民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二要下大力气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加大政策支持和工作推进力度,确保农业再夺丰收。切实保护好基本农田,稳住粮食播种面积,提高粮食单产。高度重视“菜篮子”产品生产,提高质量安全水平和经济效益。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多形式强化产销对接。
三要下大力气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在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等方面力争走在全国前列。
四要下大力气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按照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乡发展一体化“三化同步”的要求,加快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社保、社会管理“六个一体化”。深入实施农村实事工程,进一步改善农村民生。大力实施美好城乡建设行动计划,做到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农村社会保障要完善制度、提高水平、逐步并轨。
五要下大力气加快农村改革创新。着眼于建立现代农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城乡生产要素平等交换、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四大体制机制”,着力破除城乡二元体制机制障碍。
六要下大力气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强化“重中之重”的意识,继续实行政策制定、建设安排、财政投入“三个倾斜”。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进村级“四有一责”建设。在全省普遍推开领导干部下基层“三解三促”活动,领导干部、综合部门的干部原则上都要下到农村,共同加强农村这个基层基础。
  李学勇指出,要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提高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为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一要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工程建设。全面落实“米袋子”、“菜篮子”行政首长负责制,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加强农产品加工集中区、现代农业园区和市场体系建设,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开展“农产品质量推进年”活动,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二要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把推动农民创业摆在更加突出位置,落实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各项政策,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落实各项涉农补贴,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促进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三要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强化农科教、产学研结合,着力突破一批农业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推进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加大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力度,大规模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四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领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认真组织实施农村六件实事工程,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开展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美好家园。五要深入推进农村各项改革。加快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加快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六要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保证财政对农业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
  石泰峰在讲话中总结了去年全省“三农”工作,对今年工作作了具体部署,强调要以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为总抓手,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任务,坚持把科技进步作为根本出路,把深化改革作为根本动力,把改善民生作为根本目的,把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作为根本保障,确保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确保农村民生持续改善和社会和谐稳定。要深入实施农民收入倍增计划,突出抓好促进农民创业就业、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增长、低收入农户增收,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要以科技创新为主要驱动力,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农业产业发展层次,提高农产品流通和市场调控水平,提高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要贯彻落实民生幸福工程部署,大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大村庄环境整治力度,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要按照城乡发展一体化要求,推进农业经营机制创新、土地使用管理制度改革、农村金融制度创新、户籍制度改革,创新农村体制机制。要坚持“重中之重”战略思想,加强领导方式创新,狠抓政策措施落实,发挥文化引领作用,推进“四有一责”建设,切实加强和改进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
  徐鸣要求各地各部门迅速传达贯彻会议精神,切实统一做好新形势下“三农”工作的思想认识,在新的起点上开创农业农村发展新局面。要狠抓关键环节,全力以赴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多策并举发展壮大农村经济,全面落实今年“三农”工作各项任务。要抓好当前农业生产,加快农田水利建设进度,抓好农业安全生产,保障农产品市场供应,关心农村困难群体生活,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实现今年“三农”发展良好开局。
 
 楼主| 中国老秘 发表于 2012-2-17 11:38:53 | 显示全部楼层
 
“近几年,省委、省政府立足省情、农情,创造性贯彻中央方针政策,对‘三农’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现在我们需要的不是口号、不是思路,而是把这些重大部署扎扎实实地继续做下去、做出成效。”昨日,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在武昌召开。省委书记李鸿忠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准确把握“三化同步”、“两增同步”的新要求,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狠抓各项政策措施落实,真正把“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落到实处。
  会议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省委工作会议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我省今年“三农”工作成绩,研究部署明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省委副书记、代省长王国生主持会议。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杨松宣读了表彰回归创业先进县市区和优秀企业的通报。省领导苏晓云、张昌尔、李宪生、黄先耀、侯长安、李春明、张岱梨、尹汉宁、罗辉、赵斌、陈柏槐出席会议。张昌尔作工作报告。赵斌作总结讲话。
  李鸿忠在讲话中说,中央反复强调,解决“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实施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对我省而言,这既是重大机遇,又是重大责任。我们必须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站在全国的大视野看我省农业的重要地位,从保稳定、保全局的高度,进一步明确和强化我省在“米袋子、菜篮子”工程中,承担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蔬菜供给任务的重大政治责任。
  要深刻认识到,农业是“第一民生”。虽然我省农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农业落后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虽然农业占国民经济份额不断下降,但农业的基础地位永远不会改变;虽然调整经济结构是个“常态”,但农业作为“朝阳产业”、“母亲产业”的格局永远不会改变。要进一步增强做好“三农”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在全省工作中真正体现“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
  李鸿忠指出,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推动“三化同步”是我们党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而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对新形势下工农城乡关系的深刻认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最新成果,对推动“三农”科学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国际经验表明,能否实现“三化同步”,关系到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相互影响、相辅相成。工业化、城镇化可以带动和装备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则为工业化、城镇化提供支撑和保障。工业化、城镇化不发展,农业现代化就缺乏动力;反过来,农业现代化若跟不上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步伐就会导致工业化、城镇化陷入停滞,造成“三化”都难以为继。对我省来说,还要坚持“两增同步”,即做到农业增产增量、农民增收同步推进,这是省委根据我省作为农业大省实际作出的一个重大决策。全省各级党委、政府要把“三化同步”、“两增同步”作为我省“三农”工作的指导方针,对“三农”工作真正从思想上“重”起来,从组织领导上“重”起来,从投入上“重”起来,从工作措施上“重”起来。
  王国生在主持会议时说,进一步做好我省“三农”工作,关键要深刻领会中央精神,结合我省实际,根据我省农业农村所处的发展阶段,找准结合点,创造性地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要跳出湖北看湖北,跳出农业看农业,全面把握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关系,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要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注重向改革创新要潜力,通过创新体制机制解决“三农”问题。
  在充分肯定我省“三农”工作的新成绩后,会议指出,要扎扎实实把省委、省政府已经部署的各项工作做好做实。认真抓好区域示范,进一步推进仙洪试验区、城乡一体化试点、山区县市脱贫奔小康试点、88个乡镇新农村建设试点、竹房城镇带城乡一体化试验区建设,大力推动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突出“粮食安全”这个大局,围绕新增1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这个目标,加强农业大县建设,抓好农业综合开发和低产田改造,大力发展优势特色农产品板块基地,加快粮食、水产、蔬菜等板块建设,落实“菜篮子”工程,保障农产品市场有效供给。切实抓好农业基础工程,重点推进1000万亩低丘岗地和低产林改造,借南水北调工程之机加快汉江流域综合开发,将汉江中下游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粮食战略安全基地和现代农业示范带。深化农村改革,在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前提下,创新土地经营机制,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深化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创新科技支农体制机制,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狠抓惠农政策落实,加强监督检查,完善监管制度,提高落实质量和效率,确保第一时间将惠农政策一分不少地送到千家万户。大力实施“四个一批”工程,把突破性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作为推动农业农村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来抓,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着力培育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会议强调,水利既是农业的命脉,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既是德政工程、民生工程,也是历史工程。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水利工作,我省要抢抓这一重大历史机遇,做好项目前期准备工作,积极向上争取更多水利项目,加大地方配套投入力度。创新水利建设投入机制,拓宽水利投资渠道。统筹抓好各类水利项目建设,既高度重视大型水利项目建设,又注重加快中小型水利项目建设;既着眼于防大汛,又立足于防内涝,加强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强江河湖库堤防建设,加强水毁工程修复,排除防汛排涝隐患。加强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灌溉排涝泵站更新改造,扎实开展农田灌排体系建设,增强农田旱涝保收能力,进一步夯实粮食安全基础。切实加强水资源管理与保护,抓好长江流域水土保护治理、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清洁型小流域试点、坡耕地改造等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
  会议要求抓好城乡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一要科学规划,用发展的眼光谋划城镇未来,同时使规划与城镇基础、现状和发展趋势相协调,切实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彻底杜绝规划的随意性,严防规划被虚化。二要坚持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理念,把建设集约紧凑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镇作为城镇发展的首要原则,坚持资源节约优先、环境保护优先、城镇集约化发展。三要着力提升城镇功能,把产业支撑放在城镇化的首要位置,增强城镇的产业集聚功能;发挥我省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增强城镇的文化传承功能;增强城镇对农村发展的带动功能,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努力把符合条件的农村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四要大力培育中心镇、特色镇,“十二五”期间在全省选择100个重点中心镇实施扩权强镇,打造100个生态文化旅游镇,启动一批镇级市建设试点。
  会议最后强调,春节即将到来,要把春节农村工作一件一件抓落实,特别要把困难群众的生活安排好,让农民朋友过一个平安、祥和、幸福、快乐的春节。要利用外出务工经商农民群众返乡在家的机会,把党的惠农政策、计划生育政策落实到户到人,把一年来积压的与农户对接的工作抓紧做好做到位。特别要做好明年春耕准备工作,做好生产物资、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的准备,确保“十二五”良好开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24粉丝

2229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