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一个民族的基因;文化,一个国家的灵魂;文化,一个政党的底蕴。
纵览世界文明史,唯有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未中断,绵延流淌在中华儿女的精神血脉里,恒久接续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中。
历经百年苦难辉煌的中国共产党,继承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和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政党文化。
文化自信,是我们骨子里的一种自信。
五年来,我们以坚定的文化自信凝聚起磅礴的精神力量,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内政治生活气象更新,全党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党性更加坚强;同时,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推进,使清风正气成为主流、党心民心为之一振,进一步增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
文化自信,是继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之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第四个自信。“四个自信”中,文化自信是总源头,是中国特色的“特色”二字最好的诠释。
五年来,“文化自信”一词多次出现在总书记的公开讲话与文章中。
“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文艺座谈会、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第二届“读懂中国”国际会议等大型会议上频频强调、不断丰富,足见“文化自信”这四个字在习近平总书记心目中的分量。
系列重要讲话,引经据典数不胜数;异国他乡演讲,传统文化信手拈来;参加国际会议,身着中式服装出席……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讲,“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我本人也是一个中华文化的热烈拥护者、忠实学习者”。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这些蕴含着“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天下为公”等传统文化因子的“中国方案”,让世界瞩目、令国际关注,被写入联合国大会决议等诸多国际组织文件中,从世界视角注解着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自信。
近年来,孔子学院的不断落地、各国“汉语热”的兴起、文学作品获得诺贝尔奖、影视作品在海外热播……这些,也都是中华文化彰显影响力并逐渐受到国际社会认可的体现。
“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这番话,豪情万丈,至今依然让人热血沸腾。
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国梦的“加速度”,是弘扬中国精神的“源动力”,是凝聚中国力量的“向心力”,是坚持中国道路的“稳定力”。
我们正阔步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道路上。目标越崇高、越伟大,越需要文化自信。
站在960万平方公里的中华大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中国共产党人有足够的信心,凝聚起13亿中国人民的磅礴之力,走好自己的道路,实现自己的目标。
正气充盈的党内政治文化,塑造着8900多万党员的价值观
一度,有人任意歪曲历史事实,否定国史、党史、军史,忘记了国家没有主权、民族没有尊严的感觉,把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随意抹杀;有人对中华文化一知半解,对西方文化推崇有加,传播历史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
人不自重,他必侮之。对民族的历史文化搞虚无就是不肖子孙,对民族的历史文化不尊重就会丧失本源,对党的历史文化玩解构难免忘掉初心。
“中国共产党人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强调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
回顾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全部实践,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
人不自信,谁人信之?
历经锤炼磨砺,以5000年文明作基础,以96年艰辛探索为源头,60多年接续发展为主体,中国共产党拥有了这样的党内政治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以革命文化为源头、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体、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党性的文化。”对此,我们有足够的理由保持高度的自信。
政治文化是政治生活的灵魂,对政治生态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六中全会上强调,“要注重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不断培厚良好政治生态的土壤”。
该弘扬的坚定弘扬,该清理的坚决清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破立结合、激浊扬清,努力打造先进的、富有生机活力的政治文化,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趋于常态化、系统化、科学化。
一方面,大力倡导和弘扬忠诚老实、光明坦荡、公道正派、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等价值观。
抓好思想教育这个根本,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坚守共产党人精神家园;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涵养政治生态的“绿水青山”;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将党内政治文化固化为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硬约束,让党员干部有规可循。
另一方面,旗帜鲜明抵制和反对关系学、厚黑学、仕途术、“潜gz”等庸俗腐朽的政治文化。
纠正“四风”、寸步不让,刹住了“不可能刹住”的歪风;有腐必反、有贪必肃,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形成了强大震慑;立下明规矩、破除“潜gz”,让能者上、庸者下……党员干部宗旨意识增强,懂规矩、知敬畏,做到令行禁止,党内正气上升、党员精神振奋。
百年积淀,尤其是近五年的磨砺,我们党的政治文化愈发凸显出其区别于世界上其他任何一个政党的特征:
——深沉的使命意识。始终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扛在肩上,近百年来接续奋斗、从未止步;
——优良的作风传统。始终如一地强调作风建设,主动自我改造、敢于自我革新,用过硬的作风保持党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严明的纪律要求。制度笼子越扎越紧、纪律执行严格到位,始终保持中央政令畅通、全党步调一致;
——强烈的责任文化。自觉认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做到“以人民为中心”,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物换星移五度秋。正气充盈的党内政治文化,正塑造着全国8900多万名党员的价值观,激发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砥砺奋进。
依靠文化自信坚定理想信念,让信仰信念深沉而执着
一个政党,要同心同德迈向前进,必须有共同的理想信念作支撑。每名党员都做到坚守初心,信念执着、信仰坚定,我们党才有希望,我们国家才有力量。
没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底蕴和滋养,信仰信念就难以深沉而执着。
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依靠文化自信坚定理想信念”。这一重要论断,坚持立根铸魂,强化固本培元,指明了从不敢腐、不能腐到不想腐根本转变的现实路径。
经过五年的强力正风反腐,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制度日益完善,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但不容忽视的现实是,个别党员领导干部不信马列信鬼神,不信真理信荒诞,热衷于拜佛烧香、占卜算命。这背后,既是理想信念丧失的表现,更是文化愚昧的写照。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挖掘运用红色文化、宣传先进典型事迹、加强领导干部家风建设、整理传统家规家训乡规民约……五年来的一系列努力,让党员干部感悟、传承传统文化,自觉与庸俗作别、与低俗划界、与媚俗分离,做到修身慎行、怀德自重、清廉自守。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等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威武不能挫其气,利禄不能动其心”“忠诚印寸心,浩然充两间”等革命者的气节和风骨,焦裕禄、谷文昌、廖俊波、罗阳、邹碧华等一长串闪耀着新时期共产党人精神光辉的名字……各级党员干部自觉学习,以学益智、学以修身,融会贯通、形成觉悟,以文化自信支撑政治定力。
2016年“七一”前夕,一部宣传中国共产党的短片《我是谁》走红网络。镜头下,6位普通党员尽职尽责的坚守、从容自信的微笑,展现着合格党员的坚定信仰,彰显着共产党人的价值观念。
文化自信,既体现着共产党的“软实力”,也是每名共产党员的“情感归属”。许多党员在观看之后表示,《我是谁》提供了合格党员的参考答案,自己要争做一名让人民满意的合格党员。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当自信成为一种文化,当文化自信成为一种价值自觉,每名党员就能迸发出强大的能量,我们党的向心力、凝聚力就会大大增强,我们就能毫无畏惧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就能坚定不移开辟新天地、创造新奇迹。(中国纪检监察报记者 张胜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