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乡党委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引领发展的作用,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为主要目标,以老秘网国际种业园区建设为主要载体,坚持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采取多种形式,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健康、有序流转,不断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
一、基本情况
老秘网回族乡下辖23个行政村,总面积65.7平方公里。2004年,全乡农村土地确权面积5.5万亩,确权人口23913人,人均土地面积2.29亩,签订经营权、收益权合同8793份。截至目前,以国际种业园区建设为主要依托,全乡土地流转面积已达到3.5万亩,占确权土地面积的64%。作为传统意义上的农业乡镇,我乡的土地资源比较丰富。我乡先后在凤港碱河南岸,结合都市农业河、路综合治理工程,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积极推进农业园区化发展。乡党委牢牢把握中央将农作物种业确定为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的政策机遇,于2011年正式启动了国际种业园区建设。党委逐步明确了种业园区以科技为支撑,以打造高端农作物种业科技链条为目标,以提升种子企业籽种科技创新能力和研发水平为核心,以提高地区农业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为首要任务的功能定位。目前,国际种业科技园区已规模流转土地3.2万余亩,形成了以东升方圆蔬菜基地、南瓜主题观光园、生物能源研发种植基地等为代表的现代农业园区。
二、主要做法
一是超前规划、加大宣传,明确农村土地流转方向。土地流转只有在符合政府规划的前提下才能发挥土地的最大效益。根据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有关要求,乡党委结合我乡的实际情况,最终确定了“以国际种业园区为核心,推动土地连片流转、规模经营,引进有发展前景的农业开发项目,促进农业的园区化、现代化和规模化”的总体思路。按照这个思路,乡党委对全乡农业产业总体规划进行了调整,并加强了规划的宣传力度,为村委会和村民选择符合乡农业产业总体规划的土地流转项目指明了方向。
二是加强指导、精心筛选,确保土地流转项目的质量。农村土地流转的效益如何直接取决于土地流转项目质量的优劣。我乡在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规模化流转的工作中,积极引导各村村委会充分关注通州区土地流转信息平台上发布的土地流转需求信息,采取多种渠道寻找项目。同时,指导各村村委会谨慎选择既符合我乡规划,又有质量保障的流转项目。
三、取得成效
一是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我乡通过促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连片流转和规模经营,引进了东升方圆、杜邦先锋等40多家技术实力强、发展前景好的现代农业项目。通过这些项目的建设带动,不仅进一步开发了农业的生产生活、休闲旅游、生态观光等功能,而且还发展太空育种等高科技产业项目,改变了以前以传统农作物为主、农业“小而散、低收益”的状况,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了农业的产出率。
二是推动了农业园区化发展。推广南瓜主题观光园、台湾精品观光园等都市型农业项目的典型经验,发挥“通州国际种业科技园区”项目特色农业的示范效应,调动了全乡参与设施农业和旅游、观光、休闲农业的积极性。目前,全乡引进建设了包括国际种业园区在内的多个精品化现代农业产业园区。
三是实现了农民增收途径的多元化。通过土地流转,拓宽了农户增收途径,农户不仅能够获取土地的流转收益,而且从一产中解放出来,从事二三产业,获得工资收入,达到了农民增收的目的,解决了农民增收难的问题。如南瓜园、台湾园两个园区为流转土地的农户提供每户一人到企业就业的机会,解决了200名劳动力就业,每年参加劳动9个月,月工资收入1000-1300元,农户家庭年收入每户可增加10000元左右;前伏村村民不但取得流转土地的租金收入,还可以通过管理自己出租的土地取得每亩400多元的劳务性收入。
四是促进了农民身份和收入结构的转变。通过土地流转,使流转土地的农民的身份由单一的土地承包人向农业工人的身份转变;家庭收入由单一的流转费变成了土地流转费和农业打工费双份收入。不仅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还提高了农民收入和生产生活水平。农民家庭收入结构由过去单一的农业种植收入逐步向薪金、股金、租金“三金”收入的转变,实现了农民家庭收入结构的调整。
几年来,乡党委紧紧围绕全乡农业产业规划,以国际种业园区建设为主要载体,依法依规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通过建立健全土地流转价格的增长机制和流转农民的就业机制,为农户的长期经济权益提供了保障,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目的。
我的发言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