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官方写手 于 2013-3-28 09:37 编辑 ' w* N" ~3 g% a4 ~# X
+ q: ]- |& W8 Y# r' ?$ ~. s 从上周开始,每天加班,今天相对好些,写点东西吧,提到写作,最高境界应该是文不加点吧,但在公文写作中,怕是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吧~1 T/ Q" \3 n' I; Q1 b j. g; C- l
, E# s% ~2 j; I
工作两年,乡镇组织部半年,县委组织部一年,到市委组织部也半年了,从未间断文字方面的工作,从最初的心得体会、工作总结,到考察材料、网评文章,再到信息调研、领导讲话,写了不知道多少文字材料,当然也有一些变成了墨香,有些也获得了征文等比赛的奖,当时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但是现在回过头看,领导给你改材料的这一关才是最重要的。
2 x7 B( ~0 s9 y1 v. u
( }; d5 s- O2 c2 Q 改材料第一关,山海关。山海关,号称“天下第一关”,这一关主要是针对材料的写作角度和大的框架,要过此关,最重要的是写材料前和领导的沟通和对材料性质的把握,由于写作角度不同,同样一个素材,可以写出不同的材料。比如,领导的讲话就是要用要求的角度去写;而把这些要求变成做法去写,又变成了工作汇报;再把这些做法变成打算去写,又成了工作打算;把这些打算分为详细的谋划,就成了请示;把这些谋划中已经落实的创新点找出来,就构思出一篇信息;这些创新点加上实例,就可以成为一篇报道。如果领导拿到材料一看,也不动笔去改,而是直接打回来重写,八成就是角度选取的不对,所以,先要选好角度才能算过关。$ w4 t2 ^) h2 B i
- m2 @/ S$ ^' }4 S1 O5 ]5 ?3 V
改材料第二关,平型关。平型关,第一反应就是“平型关大捷”,没错,过了这关就离大捷不远矣。当领导动笔改了,就算进入此关了,然后就会出现各种满目疮痍、面目全非、颠三倒四,材料会被改的连自己都不认识了,打印的A4纸边上一般都会被黑色中性笔写的密密麻麻,有时候领导改嗨了连背面写的全都是豆腐块,这儿拉条线、那儿画个圈,往胳膊上一贴绝对和纹身没什么两样,大段的费劲九牛二虎之力苦思冥想的文字被删,加上了许多自己都没见过的生涩表达方法,不知道是领导卖弄还是自己无知,反正基本上就是被打击的不行了的感觉就对了,就差自己把那几张A4纸付之一炬了,但想想不行,还要照着改啊。如此一遍一遍,这一关的把关者基本上是直接领导,对我来说就是副主任和主任,一般一个人至少要改两遍(注意,这是在没有错别字和语法错误的情况下,不要以为他们会有时间给你找错别字哦,否则就不仅仅是改材料的事了哦),印象中最多的一次,主任给我改了八遍。。。哦买噶,是可忍吾亦可忍。
5 _' I' X6 E8 L- u0 o, G% Y' g% K: ?( h4 V4 u I6 l
改材料第三关,剑门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即言此关,。+ l" N/ C9 U4 W; w7 ?! Y5 x
3 ~+ ^' b! A% B9 Y8 U( I 最后解决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改材料和一个人政治素养的体现的问题。有些人写了半辈子材料,自己和别人都觉得文字水平已经很高了,但领导依旧要去改,有时小改,有时大改,有时改了很多遍,又改回最初的初稿。原因何在,因为他是领导,他需要通过改材料来实现对下属的领导,通过改材料看出下属对于他的态度以及下属的性格。有些领导给说了很多次角度依旧选不对,第一关就没过,理解能力有待提高;有些在领导改完后有不满情绪或有失落情绪,出现懈怠态度,或在领导改完后心情不佳,借口有事出去回来再改吧;有些在领导改完后直接提出自己的看法,坚持自己的观点;有些则是机械的按领导的修改去改,上面“第一”领导给改成(一),下面“第二”就不知道变成(二),或领导添加的段落中写了个别错别字而不去改(此处注意,领导也是人,不要让他自己改第二遍时揭露自己的错误,看到明显错别字等,请示领导,然后改过来,尽量不要直接就改哦,否则有耍小聪明和无视领导之嫌^_^)。: R: \ x. |& R0 Y# O+ {3 c, [
+ u3 U, T0 ?) S
列为看官,有用细看,无用概览,欢迎拍砖。8 q5 G2 d2 t9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