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几对易混淆词语的区别

[复制链接]
猫眼看文 发表于 2017-6-26 10:28: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稿修改演播室众筹计划,点击了解详情
 

    有时看见“一节棍子”,有时看见“一截棍子”。请问“节”跟“截”的用法有什么不同?

    “节”常见的意思有:

  1. 物体各段之间相连的地方。例如“骨节、关节、竹节、节外生枝、盘根错节”中的“节”都是这个意思。

  2. 段落。例如“节拍、音节、章节、逐节讲解”中的“节”都是“段落”的意思。

  3. 节日、节气。例如“中秋节、教师节、清明节、过节”中的“节”都表“节日”。

    值得注意的是,“节”跟“截”做量词时容易发生混淆。
    “节”做量词时用于某些分段的事物。例如:
(1)你吃这两节甘蔗吧。
(2)这几节竹子可以用来做笛子。
(3)一直往后走吧,最后面两节车厢才是卧铺。
(4)这个收音机需要三节电池。
(5)这节课我们讲第三章第四节。
“截”做量词时用于细长的东西被截断的部分,相当于“段”。例如:
(6)这截铁丝可以用来做天线。
(7)找一截长一点的绳子来把这堆东西捆上。
(8)他发现了一截被人割下来的电线。
(9)定向爆破后,巨大的烟筒倒在预定地点,断成了几截。
另外,量词“截”也可用于事情或话语。例如:
(10)事情刚做了半截,怎能停止?
(11)你的话好像说了半截,放开胆子,再仔细说说。
(10)至(11)中的“半”是数词。如果是指独立成段的棍子,例如武术器具中的三节棍中的一节,可以说“一节棍子”;如果是指棍子被截断后的一部分,可以说“一截棍子”。


    有时拿不准该用“合家”还是该用“阖家”,请说说这两个词语的不同。
    “合家”中的“合”有“全”的意思,例如“合村”“合家平安”“合村同庆”的“合”是“全”的意思。“合家”指全家。

例如:
(1)一家人家生了一个男孩,合家高兴透了。
(2)我打算春节期间合家去南方旅游。
(3)商量了半天,最后决定干脆不在家做了,合家去餐厅吃年夜饭。

“阖家”中的“阖”有“全”的意思。例如:“阖城里,每天大约不过杀几匹山羊。”(鲁迅《华盖集续编·一点比喻》)“阖家”跟“合家”的意思相同,也指全家。

例如:
(4)值此新春佳节之际,祝您阖家团圆,万事如意。
(5)他家的门口贴着对联,其中说“阖家团圆庆新春”。
(6)明代的吴鼎芳在《唐嘉会妻》一诗中说:“忽然闻嘑声,阖家尽惊起。”

“阖府”也是指“全家”,多用来指对方全家,是敬辞。例如:“王先生阖府光临,令寒舍蓬荜生辉。”
“合家”跟“阖家”比较起来,“合家”是一般性的说法,口语、书面语中都用,“阖家”则具有书面语色彩。因此,“阖家”比较适合使用于某些书面语色彩浓厚的信函、诗文及祝颂性语句等。新加坡等地说的“合家网络”是指阻挡黄色信息后,能让全家人看的网络。


“考查”、“考察”这两个词的用法有什么区别?另外,“考察干部”和“考查干部”,哪一种写法合适。

“考查”指用一定的标准来检查、衡量或评定。

例如:
(1)下周语文课要进行期中考查,请大家做好准备。
(2)检查团对这几个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展开了严格全面的考查。
“考察”有两个意思,一个是到现场实地进行观察了解。例如:
(3)他们考察了南美洲的一些水利工程设施,收获不少。
(4)几位科学家到青藏高原考察了冰川的现状。
(5)他们已经多次到南极进行了有关的科学考察。
“考察”的另一个意思是深入细致地进行观察研究。

例如:
(6)他对历史上这个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从各方面进行了深入考察。
(7)动物学家对这种鱼的生长和繁殖过程进行了考察,有许多新的发现。
(8)这位学者对《红楼梦》中两种疑问句式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和分析。
总的来说,“考查”的对象常是学生的学习现状或某种业务进行的情况;而“考察”的对象则常是客观事物。
的确,有人写“考察干部”,有人写“考查干部”。“考查干部”的写法,或许是从“考查”有“用一定的标准来检查、衡量或评定”的意思而来的。但是在历史上,说到“对官吏政绩的考核”时,常用“考察”而少用“考查”。

例如:
(9)《后汉书·光武帝纪上》:“所到部县,辄见二千石、长吏、三老、官属,下至佐史,考察黜陟,如州牧行部事。”
(10)《宋史·选举志四》:“三省分三年考察之,高则引对,次即试用,下者还之本选。”
(11)明代张居正《杂著》:“盖外官既有考课之典,又有考察之例。”
另外,现在的工具书上,也可以看到“考察干部”的用例。例如:
(12)考察和识别干部(《现代汉语学习词典》,商务印书馆,2010年8月第1版)
(13)考察干部(《当代汉语词典》,中华书局,2009年10月第1版)
在网上搜索,发现“考察干部”的使用数量明显多于“考查干部”。综合这些情况可以认为,目前以写“考察干部”为宜。


“厮打”跟“撕打”的用法有什么不同。

“厮打”跟“撕打”的意思有所不同。“厮打”是指两个人或者几个人互相扭打,也就是互相打。例如:
(1)戴宗埋冤李逵道:“我教你休来讨鱼,又在这里和人厮打。”(《水浒传》第三十八回)
(2)这两个学生打篮球时因发生磕碰而厮打起来。
(3)你怎么又在酒店与人厮打起来?快回去!
(4)因为一时发生口角,几个人便厮打作一团。
用在动词前的“厮”是副词,是“互相”的意思。“厮混”是说相处在一起,含贬义。例如:“他整天跟不三不四的人厮混在一起。”“厮杀”是说互相拼杀。例如:“两军厮杀半日,难分胜负。”“厮守”是说互相陪伴,互相守护。例如:“母女俩厮守在一起。”
应当注意,“厮打”已经包含了“互相”的意思,因此前面不必再加“互相”,说成“互相厮打”。
“撕打”则用来指一方殴打另一方,是单方面发泄怨恨的行为。例如:
(5)(凤姐)一脚踢开门进去,也不容分说,抓着鲍二家的撕打一顿。(《红楼梦》第四十四回)
(6)他揪住对方就是一顿撕打。
(7)听了这话,气得她上前撕打对方。
(8)老王发现了昨天那个骗子,便一把揪住对方,用力撕打。
跟“厮打”不同,“撕打”不包含“互相”的意思,所以可以说“两个人互相撕打起来”。


某媒体中说:“秋葵只是醉眼蒙胧地笑着,他喝多了……”其中“醉眼蒙胧”中“蒙胧”的写法是否妥当?
“曚昽”“蒙眬”“朦胧”三个词的用法有所不同。
“曚昽”中的两字都以“日”为偏旁,是说日光不明。

例如:

(1)雾越来越大,阳光变得很曚昽,你开车要慢些啊。

(2)雾霾太浓,日光曚昽,很多人躲在家里,尽量不出门。

“蒙眬”中的“蒙”,原先是繁体字“矇”,后来“矇”简化为“蒙”,故现在写作“蒙眬”。“蒙眬”是说眼睛半睁半闭,视物不清楚。

例如:

(3)我躺下不久,睡眼蒙眬中,似乎听见有人叫我。

(4)老王喝多了,醉眼蒙眬地讲述他以前遇到的怪事儿。

(5)小李很伤心,泪眼蒙眬中看见她的好友小王来了。
“朦胧”中的两字都以“月”为偏旁,是说月光不明朗。

例如:

(6)潮平淮月朦胧。(唐代徐昌图《临江仙》)

(7)山谷里十分幽静,一行人在朦胧的月色下继续赶路。
“朦胧”也用来说景物模糊不清楚。

例如:

(8)朦胧树色隐昭阳。(唐代王昌龄《西宫春怨》)

(9)雾腾腾,天地朦胧。(《西游记》第八回)

(10)他回到家里的时候,已然暮色朦胧,许多家的电灯都亮了。
“朦胧”还可以用来表示“神志”或“意识”迷糊、不清醒。

例如:

(11)刘官人酒量不济,便觉有些朦胧起来。(《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

(12)她疲惫的朦胧的意识已经分辨不清……(杨沫《青春之歌》)

(13)他睡意朦胧中,仿佛听见有人说话。
“蒙眬”“曚昽”“朦胧”都有AABB式的重叠形式,分别说成“蒙蒙眬眬”“曚曚昽昽”“朦朦胧胧”。
因此“秋葵只是醉眼蒙胧地笑着”宜改为“秋葵只是醉眼蒙眬地笑着”。


“启用”跟“起用”的用法有什么不同

“启用”指“开始使用”。

例如:

(1)新公章启用之日,旧公章即行无效。

(2)本月15日起,启用新火车票。

(3)刚修建完成的新机场将于下月底启用。

(4)这座核电站已经通过验收,将于6月初正式启用。

(5)这台新机器是我们自己研制的,各项指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6)我老秘网市的电话号码将升至8位,从8月1日零时起,将启用新的电话号码。
“起用”指重新任用或者提拔任用。

例如:

(7)该厂起用有经验的退休人员参加科研攻关小组,获得理想的效果。

(8)总经理决定起用已经退出领导班子的老李担任顾问。

(9)刚卸任不久的一位副部长已被起用,担任有关方面的业务指导工作。

(10)应当大胆起用中青年干部,让他们得到锻炼。

(11)要敢于起用科技干部担任行政领导职务。
例(7)至(9)的“起用”含有“重新任用”的意思,(10)至(11)的“起用”含有“提拔任用”的意思。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启用”的对象是物,常见的有机关印信、设施、设备等;“起用”的对象是人,常用来指重新任用,有时也指提拔任用。


    某媒体中说:“简单地与不可逆的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痴呆)划上等号。”这里的“划上等号”的写法是否妥当?
    用笔或类似笔的东西做出线条、符号、标记等,一般用“画”字来表示。

例如:

(1)他在黑板上画出了两条弧形的曲线。

(2)张老师先画出一条直线,然后在直线两端各画了一个圆。

(3)只见她用手指不断在胸前画十字。

(4)有人在石头上画了一个奇怪的符号。

(5)小李用粉笔在墙上画了一个指向西面的箭头。
“划”虽然也有同“画”的这一用法,但是,表示这一意思时,《现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推荐的用法是“画”,而不是“划”。因此现在媒体在表示上述意思时,多用“画”。故而宜写“画上等号”,而不宜写“划上等号”。
另外,宜写“画上句号”,不宜写“划上句号”,宜写“画出红线”,不宜写“划出红线”。
“画上等号”“画上句号”“画出红线”字面上的意思都是做出图形或线段,而实际上都是一种比喻的用法。“画上等号”是喻指两种事物在某方面是等同的,“画上句号”是喻指某种行为的结束,“画出红线”是喻指对某种行为设限,超出范围就将予以惩处。
词语的搭配应该符合字面上所表示的意思,说“画……等号”“画……句号”“画……红线”是合理的,说“划(huà)……等号”“划(huà)……句号”“划(huà)……红线”则是不合理的,因为“划(huà)”做动词表示“划分”“划拨”一类意思,而不表示“做出图形或线段”一类意思。有人会说,“划(huà)”有“同‘画’”的用法。的确如此,但若表示“同‘画’”的用法,就更应该使用“画”了,因为表示“做出图形或线段”的意思时,“画”是主条。

 

    (来源:《语言文字周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37粉丝

436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